佛弟子文庫

不說最後一句話

2013/12/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貴的餐廳裡,一直抱怨這樣不對,那樣不好。侍者耐著性子直賠不是。

但這位富婆的氣焰反而越發囂張,隨而指著一道菜對侍者說,「你說,這叫做食物?我看連豬都不會吃!」

侍者終於按捺不住,對這位富婆說:「太太,真的是這樣嗎?那麼,我去替你弄點豬吃的來。

一個是「心中無半點善意」,一個是「胸中無半分寬容」,真是道盡現代人典型的交往模式,再看看下面二則夫妻的對白。

丈夫:「聽你講話就像是一個白癡。」

太太:「你難道不曉得只有這樣,你才會懂?」

「拿去洗衣店的襯衫拿回來了嗎?」丈夫問

「我是你什麼人,女佣嗎?」妻子回答

「當然不是,」他頂了回去,「你如果是女佣的話,至少應該懂得怎樣洗衣服。」

我們經常掉進一個陷阱,就是爭論必有輸贏,在所有的爭吵事件中,大家都堅持自己的觀念,將之視為金科玉律,不肯退讓。

我常開玩笑說,這就是所謂的「禮讓」…不管自己有沒有「禮」(理),別人都要「讓」。

更重要的是雙方都不願意放棄說「最後一句話」。

似乎誰說了最後一句? 不管有理無理,誰就是勝利者,以致爭吵不休。

想解開纏繞在一起的絲線時,是不能用力去拉的,因為你愈用力去拉,纏繞在一起的絲線必定會纏繞得更緊。

不說最後一句話

人與人的交往不也一樣,很多人只知道「得理不饒人」、「火上加油」,卻不曉得「逢人只說三分話」、「順風扯蓬、見好就收」的道理,結果關係纏繞糾結,常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是非對錯並沒有快樂來得重要。快樂的秘訣就是「退一步」,先向別人伸出友善的手。讓對方做「對」的人,並不代表你就「錯」了。

因為,當一切都好轉後,你會發現你將獲得放下的平安,也會感到讓別人「對」的喜悅。由此,你也做「對」了。

丘吉爾在退出政壇後,有一次騎著一輛腳踏車在路上閑逛。

這時,也有一位女士騎著腳踏車,從另一個方向急駛而來,由於煞車不住,最後竟撞到了丘吉爾。

「你這個糟老頭到底會不會騎車?」這位女士惡人先告狀地破口大罵:「騎車不長眼睛嗎?」

「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不太會騎車」丘吉爾對那位女士的惡行惡狀並不介意,只是不斷地向對方道歉,「看來你已經學會很久了,對不對?」

這位女士的氣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細一看,他竟然是偉大的首相,只好羞愧地說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知道嗎?我是半分鐘之前才學會的,而教我騎的就是閣下您。」

有位智者即說:「幾分容忍,幾分度量,終必能化干戈為玉帛。」

曾有一對父子坐火車外出旅遊,途中有位查票員來檢查乘客的車票,父親因為找不到車票而受查票員怒言以對。

事後,兒子就問父親,為什麼剛才不反目以對呢?

父親說:「兒子,倘若這個人能忍受他自己的脾氣一輩子,為何我不能忍受他幾分鐘呢?」

「不說最後一句話,則可以避免紛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逆境要忍,順境更要忍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

忍辱波羅蜜與阿Q精神

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的咒罵你、譭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

禍兮,福之所倚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賜給你福之前,往往先...

敲木魚

年輕的父親嚴厲地責打孩子,驚動了正在屋裡念經的祖母...

生氣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人與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對脾氣的人,於是便出現其...

生氣的烏龜

有一天,佛陀對比丘們開示:很久以前,在阿練若池水邊...

忍一時之氣,也許可避免一場災禍

有首古詩是這麼寫的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

沉得住氣,這才是智者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兩人交情甚厚。有...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推薦】大虧變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會,婚姻的變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為自己...

用心誠懇

也許是離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發覺與相距七歲的弟...

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師

慈舟律師行解精進,弘傳華嚴而希心蓮宗,與弘一律師同...

困境即是賜予

一個障礙,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只要願意,任何一個...

宏海法師:佛陀的十大弟子們

一、舍利佛 好,阿彌陀佛! 各位與大覺世間有緣的同修...

【推薦】財富無常,終會用盡;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應當捨棄吝慳,廣結善緣;地位無...

從有形看到了無形

為什麼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輕人問。 因為有的人心太小...

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

佛教傳入東土以後,能夠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生...

一張長條桌的啟示

在某次法會的因緣,擔任機動組的職事,繁重而忙碌的出...

洗缽去

唐代時,有參學禪法的僧人不遠千里,來到河北趙州觀音...

墜入啼哭地獄的婆提老者

佛陀在世時,有一則公案:一天黃昏,波斯匿王來到佛陀...

業障很重,但不妨礙往生

比如你的命運要生絕症,生命要終結,那你忽然在這個時...

有些人遇到障礙時,為何三寶沒有出現

佛在世的時候在舍衛國,有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這個兒...

「一夜情」的諸多後遺症

(1)患病風險。 偶爾一次沒關係,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

修行必須要清淨你的心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苦難嗎?沒有不高興的事嗎?你...

放下心靈的包袱

一個得道的高僧養了一條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給它餵...

【佛教詞典】數識

【數識】 p1334 世親釋四卷二頁云:數識者:謂算計性。...

【佛教詞典】住捨念正知

【住捨念正知】 p0662   顯揚二卷六頁云:住捨者:謂...

【視頻】廣慈老和尚談來台始末與初入台的災難艱苦

廣慈老和尚談來台始末與初入台的災難艱苦

【視頻】淨界法師《貪求長壽,魔化女與其行貪慾,幹沽而死》

淨界法師《貪求長壽,魔化女與其行貪慾,幹沽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