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2014/01/12  大字體  護眼色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有一個老嫗,兒子幼時出家,現在她很老了,連討飯都走不動路。她獲悉兒子當了廟裡的方丈,好像這個廟還很有錢。她就心想,這麼多人居住,也不缺我一口吃的,我去找兒子吧,法師都是慈悲的。

老太太這就去找兒子。廟的確很大,廟門開著,卻有師父把門。正想進去,這個師父就問,老施主您從哪來?做什麼事啊?老太太說:「找我兒子,他在裡面當方丈。」並叫他兒子的乳名。這把門的小師父也不知方丈過去的小名叫什麼,和老太太說:「您稍等,我去請示一下方丈。」小師父給方丈一頂禮,把經過一說,方丈一聽趕緊叫老太太進來。

老太太一進來,就叫他的乳名說:「兒子,你現在很好了,可你的母親現在沒飯吃了,我實在是沒辦法了,討飯連道也走不了。我來這裡沒別的要求,你每天能給我口飯吃,有個睡覺的地方就行了。」

方丈一聽就說了:「我是您兒子,您是我母親,這是實實在在的。您知道,現在我住的這個地方是廟,是寺院,是十方大眾修行的道場。我現在吃的飯不是我自己的,我也不種地,也不做買賣,這個飯是大眾的供養。這供養我能吃,為什麼我能吃?我每天念經念佛,給一切眾生消災、祈福,弘揚佛法來普度眾生,做這些工作才可以吃眾生的這碗飯。您說您在這裡吃住,又不會念佛,又不會弘揚佛法,又不會念經給人家消災。我可不敢留您,這可是錯因果的事。」

老太太一聽,這兒子太絕情了,太不像話了,這廟這麼大住了幾百號人,哪天的剩飯我也吃不了,怎麼說這話,莫名其妙。生氣地說:「不管怎麼樣,我生你一場,也撫養你到好幾歲,在以前討飯的時候,你走不動路我背著你抱著你,好飯盡你吃。你現在行了,當了方丈了,我現在討飯不行了,跟你要一口飯吃你都不願意。」老太太罵了一陣,生了一陣氣。

方丈如如不動,還是如此:「母親啊,您不知道,兒子是不孝,怕您造業。實在沒辦法,您這一生窮,是您前生沒有修福,所以您討了一生的飯。這個因果關係是絲毫不差的,希望母親能諒解。」母親一看兒子一直是這樣說,她對這裡的因果關係不是十分明了。世界上的老百姓,只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她不懂得這細節上的道理,只知道哪裡有兒子不給母親飯吃的。

後來母親又跟兒子慢慢商量說:「那你說怎麼辦,我走不動路,總不能讓我凍死、餓死、累死吧!你總得給我想個辦法呀。」她這麼一說,兒子就開話了:「辦法不是沒有,但就有那麼一線小路,我怕您不同意,如果您同意了,就能辦成,不同意就不行!」

母親說:「你說吧,只要能給我口飯吃,叫我怎麼辦,能辦得到我就辦。」兒子說:「決定能辦到,就看您辦不辦,您每天堅持念阿彌陀佛。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就行了。您念一句阿彌陀佛,我給您一粒米,您一天只念了這一句,行了,您就吃這一粒米。您念一萬句給您一萬粒,您說同意不?」他媽一聽叫念佛,這行,念一句給一粒,念一天說不定就夠吃,就答應了。

方丈就派了一個小和尚在那發米,監督她,念一句給一粒。剛開始很不習慣,因為她沒有這個信心,累得不得了,沒過幾天,瘦得皮包骨頭。幾天一過,風聲就傳遍了寺院。師父、居士議論紛紛:方丈一丁點人情味也沒有,怎能這樣對待自己的母親?太絕情了!佛教是最慈悲的,這個事情要是讓信眾知道了,不知道影響有多壞,整個寺院的名聲就毀掉了,也斷了別人學佛的因緣,唉,這可如何是好!

監督老太太念佛的小和尚也覺得大和尚不像話,一點善心、慈悲心也沒有。心想,這我不能不管,我得照顧老太太。偷偷抓了一把米,放在了老太太的碗裡。這邊剛剛放下去,那邊大和尚就派了侍者來問這個小和尚:「你剛才做了什麼?」小和尚辯道:「師父我什麼也沒做。」「你有沒有抓一把米放在老太太的碗裡?」他一看瞞不住了,就老實交待:「是,我看老太太太可憐了,就抓了一把米偷偷放到碗裡,希望大和尚慈悲。」「好,我是不慈悲,但你現在就離開這個寺院。」小和尚被遷單了。「你不守我的清規,我指定你的工作你不去完成,結果來個假慈悲,壞了我的道法。」

把小和尚一遷單,全寺的人就都公開地罵大和尚。大和尚也知道,但他是悟道的人啊!他不做辯論,只是又派了一個小和尚去監督他的母親。

每天就這麼念,時間長了,也順了,這一念就是三年,有一天,老太太對監督她的小和尚說:「小師父,你去叫大和尚來,我有話要和他說。」這時她也不叫兒子小名了。 小師父一看老太太今天精神飽滿,和往常不一樣,跑到大和尚那一頂禮:「師父,老太太有話要和您說。」大和尚一聽,就過去了。

老太太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感謝大和尚度了我,感謝法師慈悲,徹底地度了我,我今天是跟大和尚辭行了,阿彌陀佛已經通知我,今天就走,去西方!」大和尚滿面笑容地說:「我知道了。」

這麼一說一答,小和尚還在床邊發愣呢,老太太就把腿一盤,掌一合,念了兩聲阿彌陀佛,就走了。

老太太這樣一走,全寺的人就傳開了,好多人都跑到大和尚那裡來求懺悔:「我們這幾年一直在罵您,說您不是個好方丈,甚至不是個人。這一下我們才真正了解到,我們的方丈是大慈悲,不是一般的小慈悲,是真正的慈悲!」

方丈微微一笑:「難怪呀,只要你們以後能如法修行就好了,我怎麼會計較你們呢,只要你們能認真地修行,在這一生定能解脫!」

這個公案一直流傳到現在。這是告誡我們學佛人,要以真正的慈悲心來弘揚佛法,來對待佛法,依照佛法去修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世若無佛,孝順父母就是在供佛

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難思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來求法不施予

《集頌》:1、他來求法懷嫌恨,恚惱嫉妒不施法。或作變...

「阿彌陀」具有哪些含義

阿彌陀是印度話,阿翻成中文叫做無;彌陀翻成中文叫做...

菩薩度眾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

【推薦】你怎麼知道你師父是菩薩示現

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只要你的師父還在,你不要說...

劉會龍居士往生紀實

守愚念佛過一生 跪著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後的世界格外...

【推薦】念佛能否往生,但問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現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從心所現。一心可現十法界...

我們的煩惱都是自願的

一天,師父帶著徒弟到山裡面,走著走著,突然,師父就...

范仲淹的另類救災方式

宋神宗時期,江浙一帶髮生大饑荒,很多普通百姓流離失...

德森法師往生記

德森。自號苦惱比丘,江西興國縣人。年幼時讀儒家的書...

發明家的際遇

在這世間,由於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自然觀念上也會...

星雲大師《禪修法門》

永惺長者、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很感謝佛陀的慈悲光明...

帶業往生釋疑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

真如的心必須要離開三件事情

當我們能夠在因地於妄念當中,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

原文: 學佛之人,一舉一動,皆須留心。至於念佛,必須...

世間之樂虛誑不實,禪定之樂永離生死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個菩薩嗎

觀自在是我們因中修行的一個方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名...

眾生和佛的因緣深到什麼地步呢

今天我們的內容是講到了緣起門的第二個理念,就叫做宿...

禪門公案:誰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廣德周禪師,承繼青原行思法系,是...

佛教沒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認他們自己所信的宗教教義...

佛弟子是否應該求財?

來寺院燒香的人很多,由於發心不一樣、目的不一樣,學...

【佛教詞典】瑤光寺

北魏宣武帝於洛陽所建立之尼寺。寺在閶闔城門御道北。...

【佛教詞典】四一切

又稱四種一切義。指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時、一切俱四...

【視頻】禮千佛法會(佛光山)

禮千佛法會(佛光山)

【視頻】大安法師《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

大安法師《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