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俱絺羅尊者問生死

證嚴法師  2013/11/20  大字體  護眼色

俱絺羅尊者問生死

學佛,就是要學得可以清楚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但是談何容易啊!不過,佛陀懂得用智慧來引導我們,首先要我們「心靜」,心若能靜下來,一切的境界就會很明朗。如此,即可反觀自己,了解「我現在是怎麼生活?」人若看得開,自然對生死就會放下、自在。

無明乃虛幻不實 應透徹放下

佛世時代,佛陀與弟子有段時間都住在王舍城的竹園精舍。由於弟子眾多,所以有一群弟子由舍利弗帶領住在靈鷲山。舍利弗「智慧第一」,比丘們心中若有疑惑也會請教他。

有天,摩訶俱絺羅尊者在打坐時,忽然想到:「自己是怎樣出生的呢?人生為什麼會有生死無明?」他打不開這些謎題,便起身走到舍利弗的禪房。俱絺羅很恭敬地對舍利弗說:「尊者,我心中有一點疑惑。佛陀常說眾生是因無明聚集而衍生,到底無明在哪裡?它是從哪裡生出來?要怎樣才能解開無明?」

舍利弗回答:「無明是出於無知;因為無知,所以不明白。其實,它就是從不了解『色、受、想、行、識』的虛幻不實而衍生,因為我們沒有用心去體會。人生從未離開過『色蘊』,看得到的東西都是色,色有生有滅。我們不了解物質為什麼會有生滅,因此常會起執著心,那就是無明,再來是不了解『受』心中的感受。只要看到、聽到或接觸到的人事物,心中都會有種種的感受,看到順意的就高興;不順意的就生氣。若不知道感受的虛幻性,就會有煩惱,這也叫做無明。」

又說:「平常人感受後,就會有自己的想法,若境界過後還執著於形象,這也叫做無明。為什麼有生死這種『行蘊』?也就是來自於執著。我們用『意識』來感受外面的境界,所以造作很多事後又心生後悔,這都叫做無明。若無法透徹明瞭『色、受、想、行、識』這五項,心就會解不開、放不下,這也叫做無明。」

觀察生滅變異 反觀自心明鏡

舍利弗這段話是很抽像的道理,我們要怎樣學佛,才能學到對「色、受、想、行、識」都完全透徹、了解?這就要憑我們自己去用心。譬如大地上的泥沙、石頭、草、樹木,甚至我們的人體,這一切都包括在「色蘊」中。

一株草為什麼會從土裡生長出來?是因為有草的種子和泥土、水分、陽光、空氣聚合在一起,才會長出草來,而且花草長出來後,仍離不開泥土、水分、陽光和空氣這些因緣,才能不斷地成長,但草長到一定的時間就會變黃、枯萎,這就是「行」的變化,行蘊不斷地生滅變異。

人生也一樣,一定是經過嬰兒期、幼年期,然後少年、中年,再漸漸進入老年。在這段時間,到底是怎樣長大?我想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都無法透徹了解,不只無法了解,對生滅無常的「識蘊」,也就是自己的想法、感受也無法透徹明白。

在醫院裡,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病患,各有不一樣的人生觀念。有的人很怕死,一生病就想到死的恐怖!因此,有的人不是真正病死,而是「怕」死,是心理的惶恐、鬱悶,而加重他的病情,但也有些病人卻很樂觀,病也就比較容痊癒。

曾有位肝硬化的病患表示,在他「百年」之後,要將他的遺體捐給慈濟醫學院作為病理解剖,他表示自己這輩子對人類沒什麼貢獻,在最後能將這副臭皮囊奉獻給醫學教育,內心感到很欣慰!如此灑脫、樂觀的人,可以說已經將「色」蘊看透,他對生死早已看淡,不管「受、想、行、識」是否了解都已無關緊要。

初步的「色」看得開,一切也就能看得開,所以,要好好反觀自心;心如能靜下來,無明才不會籠罩著自己的身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因為知道會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人的生命在呼吸間,但我們不能只是知道會死,我們要好...

沉湎於男女的情慾而不自覺該怎麼辦

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 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 ...

如何處理生死問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就會面臨佛在大小乘經典所說...

密勒日巴之歌

年輕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謝了。 老年如火勢蔓延至...

學佛的人可以練氣功嗎

問: 學佛的人是否可以練氣功? 大安法師答: 學佛的人...

無常的含義

「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這是一般人對無常的感嘆。其...

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脫死跳出三界

《地藏經》講: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如...

無常不是說著玩的,要正確去面對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七天的時間,轉瞬之間就過去...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受驢身償債五年

《法苑珠林》裡面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隋朝時,洛陽有...

失敗的成功者

我偶然聽說過一個小名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學對於...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

貪婪的代價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處僻靜的窮山村裡,發現了一個老...

舍身濟眾的獼猴王

從前有一彌猴王,常與五百隻獼猴一起遊戲。當時正逢旱...

生死輪迴的根本——無明

我們來看看,佛陀講十二因緣,是怎麼能夠讓一個人悟道...

八種開發智慧的方法

今晚我們講如何開發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夠增長智慧...

聖嚴法師《勤修三學,可免劫數》

佛教不相信定命論,但是相信因果論。 因果是可以改變...

70%以上的疾病與情緒有關

恐懼、焦慮、內疚、壓抑、憤怒、沮喪每個人的身體裡,...

怎麼樣才算老實念佛

問: 末法濁世的眾生,能聞到淨土法門,已經是稀有難...

40道寺院素菜譜(圖)

...

要想健康長壽,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古人說過:若要小孩長得讚, 要帶幾分饑與寒。從前鄉下...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覺明妙行菩薩就談自己,他在晉明帝的時候(322至325年...

慧律法師:認識無常

認識生死輪迴的本質,是學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體認。生...

練氣功後經常出現幻覺幻聽該怎麼辦

問: 我爸爸十多年前練氣功後經常出現幻覺幻聽,神智...

供養三寶獲福無量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一日,波斯匿王來見...

【佛教詞典】頑石點頭

東晉僧竺道生之故事。相傳道生嘗於虎丘山聚石為徒,講...

【佛教詞典】災患

指妨礙向上修道之障。尋、伺、苦、樂、憂、喜、出息、...

【視頻】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利益眾生

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利益眾生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男聲唱誦

《普賢行願品偈頌》男聲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