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野老得斧而不知寶

2013/10/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野老得斧而不知寶

【經文】昔有貧窮孤獨老人,無業資生,偶得一斧,乃是眾寶之英,老人不識,持斧砍樹株賣之,藉以活命。砍斫既久,斧漸消蝕。適有外國大賈客,名曰薩薄,見斧,識是異寶,便問老人,賣此斧否,老人言:「我仗此斧活命,不賣。」薩薄曰:「與汝絹百疋,可賣矣。」老人不答,薩薄復曰:「與汝二百疋。」老人悵然不樂,薩薄曰:「嫌少可益,何故不樂?」即與五百疋,老人大哭,薩薄復曰:「絹少再益,何以啼哭?」老人言:「我不恨絹少,恨我愚癡,此斧本長尺半,砍樹消損,餘有五寸,猶得五百疋絹,是以恨耳。」薩薄復言:「勿須遺恨,今與公千疋絹。」即便立券持斧去。斧所伐薪,燒之,盡成珍寶。

【譯語】昔有老人,獨身沒有妻子,又甚貧窮,不知哪里弄來一柄斧頭,這斧乃是一切珍寶的精華所結成,老人不識,認作平常斧頭,把來砍些樹枝,當柴薪賣,將就度日,那斧天天砍柴,砍鈍了磨,磨了再砍,年深月久,已磨去一大半了。那天來了一位外國大商人,名叫薩薄,見了這斧,識得是異寶,便問老人賣不賣,老人說:「我靠此斧砍柴度日,不能賣。」古時不用鈔票,凡是大數目的交易,往往用絹疋作代價。薩薄聽老人這樣說,便道:「給你一百疋絹作代價,你有了這許多絹,可以別作生計,何必辛苦砍柴,柴又賣不出多少錢,這樣,可以賣了。」老人不作聲,薩薄道:「給你二百疋賣不賣?」老人仍不作聲,卻皺著眉,露出不大快樂的樣子。薩薄道:「你還嫌絹少,我可以增加,為什麼不樂?這樣罷,爽快給你五百疋。」不料老人放聲大哭起來,薩薄忙又安慰他道:「嫌絹少,可以加,為什麼啼哭呢?」老人道:「我不恨絹少,我恨我愚癡,不識寶斧耳,這斧本有一尺半長,被我把來砍柴,常常鈍了要磨,磨蝕了大半,如今只剩五寸,還值五百疋絹,倘我那時不用砍柴,逕賣這一尺半的大斧,得價必鉅,如今早成富翁了。」薩薄道:「你不用追悔,我竟給你一千疋絹罷。」便立券成交。薩薄持斧而去,此斧所砍的柴,燒時盡變成珍寶。

【譯義】「人身難得,東土難投,佛法難聞。」我們徼幸得了人身,徼幸投生東土,又徼幸得聞佛法,該怎樣欣喜,怎樣寶愛,怎樣利用這難得機會而勇猛修持呢?惜多數人不知此理,只管求利圖名,一輩子鑽營奔競,莫說名利不能必得,便是得了,又有什麼好處?名人還不是一樣吃飯出恭睡覺?富人的飯能不能兩餐一起吃?富人的衣能不能兩套一起穿?無常一到,一些也帶不去,卻帶了鑽營奔競以及享用時的罪業。三塗苦果,長劫難超,這還是淺一層的說法,說深一層,則無論富貴貧賤,本來幻妄,如虛空華,人們不知是幻,認以為真,盡在幻妄中拚命努力,是以生死輪迴,永難超脫。譬如戲劇演員,上台時把劇情認為實事,反忘了自己本來面目,何處是本來面目?下台卸去化裝時便是。演員但知演戲,忘卻本身,便是愚癡。若做人但知妄幻的人生,忘卻自己的佛性妙明真心,一樣是愚癡。而且演戲太認真時,於本身初無損害,做人太認真時,卻使妙明真心愈昏蔽而不能顯現,其愚癡更甚於演員也。故世人不知利用此身以學佛,但以奔競名利,虛過一世者。比喻起來,真像野老得斧而不知寶,但知斫柴博微利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珍惜我們的時間

看得見的,我們比較容易在意,比如金錢;看不見的,我...

念佛行人不應沉迷在網聊和辯論上

今朝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無常,一分一秒...

爭取一分鐘,可能成就一件大事

一分鐘的時間有多長?說短很短,說長很長。榮辱、生死...

發財重要還是修學聖道重要呢

問: 現代人生活忙碌,有時覺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餘而...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強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試著搬動一塊巨石的壯...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過是如幻夢一場

人們所樂愛及追求的,沒有一樣能逃離無常的腐蝕。生命...

現在能聽聞佛法,應該珍惜這一因緣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心律法師:既為夫妻,就當珍惜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夫妻,則是家庭的基本構成部分。人...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賣的就是良心

劉洪安學的是會計,這個專業聽起來不錯,找工作卻不容...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週末,與父親一同去登山。我們走到了山腰,便坐在涼亭...

做任何事前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一個年輕的小和尚去集市的時候,見一位老者擺了個撈金...

活驢現殺,受現世報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就和動物打交道,記得我上小學時我們...

匆忙中我們失去了什麼

生命本需要凝視與傾聽,凝視朝來暮去,看興亡多少事;...

走遍天下尋知己,未識這個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個簡單的稱呼,這修行人,要久住叢林,親近...

中國現存的古代大佛【組圖】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已近2000年時間,除了變成中國最大...

靜波法師:創造人間淨土,即是往生佛國淨土

感謝上淨下慧大和尚,感謝柏林寺常住,給了我一個鍛煉...

從佛法的角度看業力與命運

常有人問:佛教徒(或佛教)認不認為有命運的存在?答案是...

打獵的果報

隔壁的劉某吆三喝四,呼朋喚友,賭牌下館子,拉幫結派...

壽康寶鑒之戒淫格言

※張三豐真人說:人生在天地之間,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

三乘

佛教所說的三乘:即三種交通工具,比喻運載眾生渡越生...

為臨終昏迷者、聾人助念有用嗎

問: 有人平素信願念佛而臨終中風失語,神識昏迷,此...

中峰大師禪詩百首欣賞

01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 當念只因情未撇...

從妄想轉向真如,就靠這六個字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過程當中,倓虛老和尚提出了六字真...

拜佛時為什麼要燒香點燈

香燭是象徵心香和心光。因為眾生和佛一樣,本來有著心...

【佛教詞典】華嚴朝

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中說華嚴經,臨滅度時一日一夜中說...

【佛教詞典】掃蕩門

為「扶起門」之對稱。又作推倒門。即師家接引學人時,...

【視頻】淨界法師《趙州八十猶行腳》

淨界法師《趙州八十猶行腳》

【視頻】《地藏經》台語讀誦

《地藏經》台語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