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人學佛,帶動全家轉運

2013/10/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人學佛,帶動全家轉運

爸爸和兩個弟弟經常出狀況,我不是替他們還賭債,就是到派出所保人。如今,爸爸認真投入慈濟,兩個弟弟也有了正當職業;「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現在,我終於能成為無愧的慈濟人了。

吃苦了苦 脫胎換骨

多年前,一位算命先生跟我說:「你的名字取得不好,這個‘夙',屋子裡頭都是歹人;‘雰’嘛,愁雲慘霧雨綿綿,下面還有八把刀。不好不好,快快去改名。」

幾年後再相遇,算命先生問我改名了嗎?我笑瞇瞇跟他說:「我沒改名,我改命。」

過去家裡幾乎都是讓我非常傷腦筋的人,我擔心受怕過日子,因為隨時都有「狀況」。

1999年,我開始接觸慈濟;十多年來,我明白「吃苦了苦,脫胎換骨」,改變自己也影響家人。如今全家都走上正軌,命運全盤改觀。

如果沒有慈濟,只怕「陳夙雰」這個名字欠佳的女孩子,也已經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

爸媽「失蹤」 大姊扛責

從我懂事開始,就是爸爸喝酒、賭博,和媽媽吵架、打架,常常搬家等印象。爸爸從年輕時就有很多不良嗜好,媽媽常被氣得離家出走,我們四個孩子就像孤兒般,可憐兮兮。

記得約小學二、三年級,爸媽又都「失蹤」了。身為大姊的我,用電飯鍋煮飯,然後裝兩個便當,再買一小包醬菜,中午跟大弟一起吃白飯配醬菜;妹妹和小弟讀幼兒園,學校備有午餐。

有一天,妹妹和小弟先出門等娃娃車,我正要鎖門,突然聽見一陣尖叫,一個小孩被車撞了。我跑過去,看到妹妹在旁邊嚇得發抖,我抱住那渾身是血、腦漿四溢的孩子狂哭。一隻小手拍拍我的肩,回頭一看,是小弟,好端端的。我轉身抱住他,哭得更厲害。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日子很苦,苦在天天都要提心吊膽。

後來爸爸在家開賭場,媽媽因為爸爸以她的名義開支票跳票,觸犯「票據法」入獄七個月,出獄時發現爸爸另有女人,氣得離婚,也把小弟帶走。

國中畢業,我開始打工,到成衣廠當女工、到早餐店當店員,至今雙手還留有燙傷的疤痕。

二十歲出頭,我常開小貨車到連鎖早餐店總部去載吐司。有次,同學的妹妹搭我的便車去華視考演員訓練班,陰錯陽差,我也軋上一腳,結果面試老師叫我留下電話,並且鼓勵我去上課。就這樣,我成了訓練班第十二期學員。

結業後,我拍了一支綜合所得稅的倡導短片,只有一句台詞,卻領到六千元的酬勞,令我又驚又喜。之後,李岳峰導演找我試鏡。於是1990年華視膾炙人口的《愛》成了我的處女作,飾演一個賣碗粿的嬌憨女孩阿菊,愛慕「豬肉順」……

觀眾不認得我是陳夙雰,卻認識那個討喜的「碗粿菊」。初嘗走紅的滋味,酬勞雖然不是很高,卻是早餐店的好幾倍。當時二十五歲的我,已是家庭經濟的支柱,只是這些收入,大都被爸爸拿到賭桌上吆喝掉了。

最愛的家人相繼往生

1999年是我生命的轉捩點,我參與大愛電視台《生命的微笑》戲劇演出,和慈濟有了接觸,也認識幾位師兄師姊。後來妹妹過世,我墜入痛苦的深淵,是他們把我拉起來的。

妹妹是我最親、最愛的人,她在幼兒園當老師,非常樂觀正向。爸爸和兩個弟弟經常出狀況,聚賭、喝酒、打架、撞車……我不是替他們還賭債,就是到派出所保人。妹妹常說:「不小心跟他們成為家人,就認了吧!」

因為家裡開銷大,我疲於賺錢,妹妹一肩扛起照顧阿嬤和媽媽的擔子。妹妹婚後得了產後憂鬱症,自我了結生命。那天早上我還跟她通電話,傍晚就接到警察通知噩耗……

阿嬤、媽媽和妹妹都是我最愛的人。兩位長輩久病過世後,接著妹妹走了,我沒了依靠,每天去承天禪寺陪伴妹妹的牌位,晚上開著車到超商門口,睡在車裡不敢回家,我怕死在家裡沒人發現。

精神愈來愈不濟,那年我參加慈濟歲末祝福,蔡佩珊師姊見我面容憔悴,嚇了一跳說:「你病了,我帶你去看醫師。」

進到診間,我放聲大哭,醫師說:「這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會好的,你放心。」我開始服藥,並且想要出家,覺得人生實在太苦了。

就在我身心漸漸康復的時候,大愛台節目部龐宜安經理找我演出《後山姊妹》裡的德慈師父。我明白德行不是能「演」的,演來不像,我很氣餒。有一天,我跪在家裡佛堂觀世音菩薩面前流淚懺悔,忽然聽到菩薩跟我說話:要多用心啊!

我嚇了一跳,原來後方的電視正播出《人間菩提》證嚴上人的開示,前面說什麼我都沒聽到,就聽到最後這一句:要多用心!

《後山姊妹》劇中,我的台詞都是上人的法,背著背著、說著說著,就內化到我心坎裡。原來上人是這樣的慈悲,這樣的有智慧。

2004年我開始參與慈濟志工見習、培訓。有一天,跟著志工去幫照顧戶打掃,爸爸來電說,欠了一大筆賭債,不還不行。當下又冷又餓又累的我,不知哪來的脾氣說:「你叫我臨時去哪裡籌錢?有形無形的,再多都不夠你用啦!」

爸爸生氣地說:「你現在做慈濟,了不起!幫助別人,自己人卻不幫。我被砍死了,你也不必來看我了,我沒你這個女兒……」當場我跪在地上痛哭,併發願:「我一定要把爸爸度進來!」

生命獲救慧命成長

2006年元月,我受證慈濟委員,並接下大愛台《草根菩提》節目主持人工作。來年受邀為《大愛人物誌》節目的來賓,爸爸跟我上節目,主持人問我:「過去爸爸時常給你惹麻煩,你的感受?」我說:「因為我很愛爸爸,我要用爸爸給我的身體去引度更多人。」

爸爸聽了,腼腆地表示自己過去血氣方剛、時常打架傷人的往事、給子女製造煩惱等等。主持人問他:「女兒孝順嗎?」爸爸說:「很孝順,是我前輩子做好事,才有這個好女兒。」我一聽,哭了!多年的辛苦、委屈,終於換來爸爸對我的肯定。

不久,爸爸因為脖子和嘴巴腫脹,經台北慈濟醫院確診是蜂窩性組織炎,立刻安排治療。住院期間,巧遇精舍的德寰師父,他到病房探望爸爸,並贈送一串佛珠。

我帶著爸爸發願:「慈濟救了我的命,又有師父的祝福,以後再也不要賭博、抽煙、喝酒、嚼檳榔,也不打人、砍人了。」

出院回家後,爸爸整理麻將桌,準備「開業」,我連忙制止。爸爸說:「這輩子我只會賭博,不賭博,我要怎樣生活?」我說:「轉業,開素食店!」

我把原來的賭場改成小吃店,牆上貼滿靜思語,最醒目的一句是:「學點頭、學低頭,不要學拳頭。」提醒爸爸,千萬不要衝動與人打架。

剛開始生意不好,是因為很難吃;後來經素食餐廳老闆的指點,及蘆洲慈濟師兄師姊的支持,手藝漸漸精湛,生意便好轉了。

爸爸和同居多年的阿姨戒除了壞習慣,也結婚了。我鼓勵他們參加慈濟志工見習、培訓,如今已受證委員。爸爸很認真投入慈濟,兩個弟弟也有了正當職業。

過去,我曾怨恨爸爸,也曾頂撞他,發誓「下輩子不當他的女兒」;如今,爸爸能夠「改邪歸正」,重新做人,這是我最安慰、最高興的事了。

明末蓮池大師《七筆勾》中有句:「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現在,我終於能成為無愧的慈濟人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有這樣的姿態才叫學佛

到佛門裡來,第一個破的就是這個我,就是為破這個我來...

佛教中夫妻相處守則

為佛弟子,若欲成為和睦相處的夫妻,應如何相待呢? 一...

女人學佛須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淨土,首先要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佛經...

如何面對情和愛,而不為所迷惑

佛教愛不重,不生娑婆一語,直接道出愛慾是人與生俱來...

婚姻的暴力

婚姻暴力不是現在才有,在中國歷史上,古小說中,都有...

刁難佛陀的年輕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斷地到處教化,有段時間到舍衛城的...

不必另擇一所,家庭便是道場

勸人念佛修行,固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佛教徒如何過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謂感情,是指男女之間、親子之間和朋友之間的關係,...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願行三資糧中,願是一個中間環節。當這種強烈的願望...

改變思維

有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很受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的增長...

蓮宗故事

(一) 這次我要講的專題是《蓮宗故事》。首先講清朝...

你的心房清理了嗎

電腦使用一段時間後,需要清理垃圾,才能保證電腦運行...

素食者是奇怪之人還是聰明之人

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奇怪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

梵志喪女 焉知非福

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弟子們開示時,有位...

【推薦】做人的四項原則

怎麼做人呢?做人有四項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賺錢很重要...

心念是吉凶禍福的根源

為什麼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原來只要我們一動念,我...

智者大師的破魔方法

師初至佛隴,一日入坐,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輪迴相續

我們看總結。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整個輪迴會相續呢? 汝負...

一千斤的鹽

一粒種子看起來雖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發芽、成長...

透視愛情的無常

佛陀早就講過,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無常才是這個世...

整個菩薩道的修學,最後得到三種智慧

或有菩薩 說寂滅法 種種教詔 無數眾生 或見菩薩 觀諸法...

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無幾呢

或問參禪得悟者相望於冊,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聞也?...

寬運法師:布施的方法

如何布施 布施時若有受施的人相,便會有揀擇,有分別...

參禪一定要有長遠心

現在我想談談參禪的目的和參禪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師道...

【佛教詞典】世界主

初禪天之梵王,為一小世界(即四天下)之主;二禪天之...

【佛教詞典】惟淨

北宋譯經三藏。金陵(江蘇江寧縣南)人,俗姓李,南唐...

【視頻】夢參老和尚《領受諸佛加持力》

夢參老和尚《領受諸佛加持力》

【視頻】淨界法師《吃不到魚的故事》

淨界法師《吃不到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