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百不管老媼

2014/01/18  大字體  護眼色

百不管老媼

本文摘自《淨土聖賢錄續編》。「百不管」是不計較世間的俗事俗累,「不管」是放得下娑婆世界的牽掛。斷得了一切牽掛,才可以往生極樂。這位老太太念佛往生的事蹟,值得我們現代的淨業行人學習。

原文:

百不管老媼,失其姓。杭州人。嘗問於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門。一生決離苦海。

和尚曰。無過念佛。然念佛不難。而難於持久。持久不難。而難於一心。汝若能一切不管。專心持名至誠發願往生。臨終佛來接引。即得離苦海矣。媼歡然拜謝。

歸即將家事。委子婦等。辟淨室供佛。修持其中。年餘。復問和尚曰自蒙開示弟子。棄捨家務。專事念佛。自問亦可謂久而不懈。但苦一心之難。師當復有以教我。和尚曰。汝雖拋卻家務。而兒孫眷屬不無厪(音謹,少的意思)念。此則愛根未拔。如何一心。汝今加功。先拔去愛根。將一切放下。然後能得一心也。

媼嘆曰。師言是也我雖不管於身。不能不管於心。從此真當百不管矣。

遂愈加精進。愛心偶動。即默持此百不管三字。以自軀除。或諮以家事。亦依此三字拒之於是百不管之名。播傳親黨間。

如是者又年餘。一日詣庵謝曰。師不我欺也。弟子西行有日矣。數日後。無疾而逝。嘉慶初年事。

西史氏曰。百不管。渾名也。推言之。則百至千。千至萬。皆所不管矣。約言之。即一且不管。何有於百。能如是而後塵緣可斷。能如是。而後淨業可成。嗚呼。安得世間人士。咸如此百不管耶。

白話:

百不管老太太,是杭州人,不知道她的姓氏。她曾經到孝慈庵請問道源和尚說:「要修什麼法門,就能這輩子一定脫離苦海呢?」

和尚說:「沒有比念佛法門更好的了。然而念佛不難,而難在能持久不斷的念下去。持久念不難,而難在能一心不亂。如果你能夠一切都不管,很專心地持佛名號,很至誠地發願求往生的話。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那時你就能夠脫離苦海了。」老太太很歡喜地拜謝。

回去之後,她就把家事都委託給兒子和媳婦。她自己辟了一間佛堂,專心在裡面修行。一年多之後,又來問和尚說:「自從蒙您的開示之後,弟子就捨棄了家務事,專心念佛。我自問自己,也可以算得上是持久而不懈怠了,但是卻很苦惱沒有辦法一心。師父您是不是有什麼方法,可以教我的呢?」

和尚回答說:「你雖然拋卻了家務事,可是仍然心頭牽掛著兒孫等眷屬。如果這個愛根不拔去的話,如何能夠一心不亂呢。你現在要加緊用功,先把對眷屬的愛根拔掉,將一切都放下,然後就能夠得到一心了。」

老太太嘆息道:「師父您說的對極了。我雖然身體不管事,心裡頭卻不能不管事。從今以後,我當真要百不管了。」

於是她就更加精進,當愛心偶然起來的時候,她就默念百不管這三個字,來把愛念驅除。有時候家人向她請問家務事,她也用這三個字來回絕。於是百不管的名號,就在親戚朋友間流傳開來了。

這樣又過了一年多。有一天,她到庵裡去向和尚道謝說:「師父您真的沒有欺騙我,弟子過幾天就要西行了。」數日之後,她就無疾而終了。這是嘉慶初年的事。

西史氏說,「百不管」是個渾名。從名字推論下去,則從百事到千事,千事到萬事,都不管了。簡言之,當然事事都不管了。誰如果能夠這樣去做事,塵世間的牽掛自然就斷掉了,淨業必定成功。唉!世間的人,都應該學習百不管老太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

【推薦】願力變事實--往生者的託夢

在腫瘤科當醫師的時候,我總是拜託總機小姐白天上班看...

淨土宗人對往生不可以敷衍了事

看看印光大師他把這個信願講出什麼條件。他說:淨土宗...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

母親離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個佛化家庭,家裡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一邊念佛還殺蚊子,可以往生嗎

問: 一邊念佛,還有殺蚊子,還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

《阿彌陀經》跟《圓覺經》的會通之處

如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是《圓覺》義。《佛說...

【推薦】肺癌晚期的父親念佛往生

我的父親,一位慈愛祥和、意志堅強、博學多才、倍受家...

【推薦】這是佛祖給我們的考驗

末學以前在醫院,看了一位十七歲的男孩子,他是埔裡高...

作眾惡業——一位保安的學佛感應

前段時間我收到一封信,是來自深圳的一位保安。他做過...

明月之心不可無

有一個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決定把衣缽傳給弟子,無奈...

彌勒菩薩應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齊明帝時東陽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業為...

佛教經典的三藏十二部分類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類。 第一個...

聖嚴法師《禪--人類意識》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

慳貪的果報

昔日,佛在波羅奈私國弘化。當時,國內有一位大富長者...

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盲...

為什麼有些人做壞事反而能發達

問: 為什麼一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反而能發達。有一些...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

國慶長假,待客之餘,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

修定的資糧

修道的時候要有助道因緣,什麼是助道因緣呢? 你修道的...

生命不止,布施不斷

因果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無論是否學佛,每個人...

教你如何甄別真假出家人

導讀:依據《宗教事務條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應持...

勸念觀音菩薩聖號

●問:如遇危急時,勢不能一時兼誦各咒,應以何者應用...

【佛教詞典】大淫戒三趣同犯

亦名:淫戒三趣同犯 子題:三趣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

【佛教詞典】世間出世間正智

【世間出世間正智】 p0514 瑜伽七十二卷五頁云:何等名...

【視頻】護生卡通:青蛙奮力救子

護生卡通:青蛙奮力救子

【視頻】1999年佛牙舍利香港瞻禮祈福大會

1999年佛牙舍利香港瞻禮祈福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