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分分秒秒觀照當下一念心

證嚴法師  2014/03/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分分秒秒觀照當下一念心

過去有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深山裡的道場打坐用功。他的師父常常教誡弟子們說:「你們若想修行,首先要戒止五欲之心;如果能夠降服五欲,心不被外境引誘,才可以真正達到修行的境界。」這位年輕的修行者就經常思考:到底五欲對修行人有什麼害處呢?

有一天,他走到放生池旁,看到一隻烏龜慢條斯理的從池裡爬上來,這時來了一隻野干(類似狐狸的動物),野干看到烏龜張口就咬,烏龜很快地把頭縮回去;野干又要咬烏龜的腳,烏龜也很快的把腳縮進殼裡。

過了一會兒,烏龜以為野干走遠了,就把頭腳伸出來,沒想到野干瞧見了,又跑回來要咬牠;如此反覆多次,野干疲於奔命卻無所獲,終於喪志離去。烏龜看到野干走遠了,把頭和腳再伸出來自在地游水、爬行。

年輕的修行者看到這一幕,忽然有所頓悟──烏龜的頭和腳就像修行人的五根,而野干則像外在的五塵欲境;欲境時時在干擾我們,我們若沒有把守好五根,就很容易受到傷害。不守五根則外境處處都是會傷人的陷阱,就像野干一樣,如此「慧命」就會被傷害。

我們學佛就要先學得「時時守好自心」;謹守本分,不要讓心有分秒放逸的機會,這就是修行。

如果我們能把握時間、好好精進,則道業與日俱增;若是不會把握時間,那麼慧命就會隨著時間一起消逝。

大家要分分秒秒觀照當下的一念心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

內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樣協調

問: 請問師父,那種安住跟平常生活怎麼協調?我們安...

大安法師:散亂心念佛能往生嗎

問: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

沒有一顆美好的心靈

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心生。以我觀物,萬...

這三門若不關牢,佛號一定念不好

我們念佛的時候,應放下一切,眼睛觀佛、耳朵聽佛號、...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

聖嚴法師《工作與心安》

有些人在平常時候,心還可以比較安定,但是只要到了工...

聖嚴法師《改變世界,從心安做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古大德持誦《阿彌陀經》的感應

天樂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誦《阿彌陀經》...

口說愛語可助我們攝化眾生

善護口業,不出惡言,可令我們內心保持清淨無染。口說...

不為富貴貧賤而轉移

歷代禪師寫詩者為數不少,往往禪境頗高,超凡入聖,成...

好景不長

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說法時,國中有一淫女,名曰蓮華...

淨土經論擷要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

初學佛應怎樣修行

阿彌陀佛!初入佛門者,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能...

【佛學漫畫】黃檗禪師

黃檗禪師...

用不正當的方法好像賺錢很快

如果你是以正當的方式取得財物,你用不正當的方法好像...

善解與包容之心

有一則簡單的故事:在某鄉村,有一戶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妄想之心週遍天地,卻不知專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謂向外...

胸懷越大,擁有的幸福就多

虛懷禪師以話鋒犀利、談吐幽默而著稱。 他曾開導過一...

富那奇墮餓鬼道的因緣

昔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與大目...

找到那個真的我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我,但要認識哪個我呢?昨天的我和今...

供養地藏菩薩,所住的地方就能得這十種利益

這些未來和現在眾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潔之地南...

心要與法相應

曾經有位修行者,去參學一個很有名的道場。那裡住著很...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專修

修行淨土法門,宜專精。善導大師提出專修的五種正行:...

【佛教詞典】聲杖

即錫杖。錫杖上端為金屬製成,上懸鐶,振之則發出聲響...

【佛教詞典】三條椽下七尺單前

指禪家僧堂內坐禪之床位。其床橫三尺,頭頂上方有三條...

【視頻】妙境法師《生死輪迴前世今生》

妙境法師《生死輪迴前世今生》

【視頻】《譔集百緣經》聆志居士念誦

《譔集百緣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