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音聲響徹無際

2013/10/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陀音聲響徹無際

一日,佛為大眾說法時,其微妙音聲令大眾都歡喜聽法,各得受用。目犍連尊者心想:‘佛為大眾說法,法音遍佈十方,一切眾生聞法得利,到底佛的聲音能傳到多遠的地方呢?’於是,尊者便以神足力尋著佛音一路飛行,一直到無量千萬億佛世界才稍作休息。此時,尊者再仔細聆聽佛的音聲,依然如同在佛身邊一樣,完全沒有差異。

他所暫時休息的世界,名為光明幡世界,其土有佛名光明王如來,佛身長四十里,諸菩薩身長二十里,而諸菩薩盛裝食物的缽器也有一里之高。此時,光明王佛與諸菩薩正在用齋,在缽沿休息的目犍連尊者,就像一隻小蟲一般。有一位菩薩看到目犍連,便問佛:‘世尊,請問這個站在缽邊的人頭蟲是從哪裡來的?想不到他還身著袈裟呢!’光明王佛說:‘大眾慎勿輕慢此人!東方過無量佛土有佛名釋迦牟尼,此人正是釋迦牟尼佛聲聞弟子中神足第一。’

這時,光明王佛問:‘目犍連!我國土菩薩及聲聞弟子,見你身小而發輕慢之心,你應當承佛威德之力,顯現神通力。’

目犍連尊者稽首頂禮佛足,右繞七匝後止於佛前,白佛言:‘我想在此結跏趺坐,請問此地能容納我嗎?’

佛回答:‘如你之意。’於是,目犍連尊者踴上虛空,約億百諸仞餘高,在此寶域作一床座,結跏趺坐於其上。床座垂掛無量寶珠瓔珞,一一瓔珞寶珠中現百千光明,一一光明各有蓮花,每一朵蓮花上皆有釋迦如來坐於蓮上之相,每一尊釋迦如來所宣說的法音,等無有異。目犍連尊者顯神通後,回到佛前。

眾菩薩目睹皆嘆未曾有,怪而問佛:‘世尊!目犍連尊者為何來此國土呢?’光明王佛說:‘他想測試釋迦如來的音聲能傳達到多遠,於是尋著佛的音聲,一路來到這裡。’

光明王佛轉而對目犍連尊者說:‘你不應測試如來的音聲。因為佛的音聲無邊,無有遠近之限際。即使你以神足過江河少劫西行,無有休息,也不能得知如來音聲界限。當知諸佛世尊音響曠遠超絕無限,巍巍無量,不可言喻。’

目犍連尊者聞佛所說,頂禮佛足,自懺悔過,表示:‘如佛所說,我不聰敏,不知佛音無量無邊而妄生心,意欲妄知其遠近限量。’

接著,光明王佛說:‘你已過九十九江河沙諸佛世界,遠到此土。’目犍連尊者答:‘確實極遠,佛音有如天中之天。如今我身極為疲勞,無法再回到本國。’

光明王佛說:‘假如你想以自己之神足力回到本來國土,即使經歷一劫也到不了;而且你還沒到達,釋迦如來就入滅了。因此,你不應自認以己神力來此世界,而是乘釋迦如來威德之力來於此地,現在你應當向釋迦如來遙自歸命、稽首作禮。’‘目犍連,你從哪個方向來?東方、西方,還是南方、北方呢?’

尊者回答:‘我已不知方位所在,現在感到非常迷惑,不知此國土是何所在,也不知本國方向為何?’

光明王佛告訴目犍連尊者:‘釋迦如來現在東方。’於是,目犍連尊者向釋迦如來所在東方合掌自歸依言:‘唯天人之尊,見垂力愍念;威德大巍巍,天人所恭敬;音響徹無量,其慧無邊際;願顯其國土,今欲還斯土。’恭謹一心,意念寂然。

此時,釋迦如來與諸弟子正在靈鷲山,舍利弗尊者聽到目犍連尊者所宣揚之大音,覺得很不可思議。阿難尊者請示佛陀:‘是誰正在宣揚大音,於遙遠彼方歸命於佛?’佛告訴阿難尊者:‘是長老目犍連,他正在西方距此九十九江河沙等國土,彼世界名光明幡,佛號光明王,現在正在說法。長老目犍連在彼佛國土,想要回到本國土,所以遙宣此大洪音。’

阿難尊者又問:‘目犍連尊者為何會去到那個國土呢?’佛答:‘等到他回來,你就可以問他了。’此時大眾都希望見到目犍連尊者所在的光明幡世界與光明王如來,世尊知道大眾的心意,即從眉間出大光明,名曰俱受,照九十九江河沙等諸佛世界,至光明幡佛土,其大光明普照與會大眾,在場之人皆得見之。

目犍連尊者見此景象,立即伏地稱宣大音。此時,釋迦如來告訴目犍連:‘承此光明,回到此國土吧!’於是尊者依佛光明,在動念的剎那,就回到本國。

目犍連尊者稽首頂禮佛足,右繞七匝,在佛前懺悔,再次發露:‘如來音聲不可限量,竟想驗試遠近。不論我到達多遠的地方,所聽到的佛聲都恰好適中,彷彿就在近處,一點也不覺得遠。如來音響巍巍,無有窮際!’ 佛說:‘是的,目犍連!就如同你所說的,如來音響徹遠,無以為喻。欲知如來音響遠近,就如同想在虛空找到邊際。如來音聲響徹無際,猶如虛空週遍無邊。’

典故摘自:《大寶積經·卷十》

省思

佛陀是一切果德圓滿的聖人,因此三業皆具不可思議功德。佛的意業清淨,無所不照,身業清淨。戒行清淨,口業清淨,遠離四過。因此佛的聲音有智慧、有慈悲、有禪定,稱為‘梵音’。宣說種種微妙法門,無遠弗屆,無有限量,能攝受眾生髮起淨心,一音演說,隨類得解。

所有一切法不離當下這念心,世間人心中多是名利財色、是非人我,動之於心,發諸於口,透過口過而煩惱造業,音聲便是業障。佛的音聲功德,皆由口業清淨而得,學佛,在口業中反省檢討,淨化自己,遠離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的過失,自能因清淨口業,產生清淨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要說別人過失,一切錯誤都歸自己

學佛之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可以辱罵別人,人人...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個《造像功德經》,只說是一般的世間...

不偷盜得十種功德

《佛說十善業道經》云: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

造佛菩薩形像有十六種功德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

寬運法師《放生之意義與功德》

(一)為何要放生?放生的目的與意義何在? 佛教提倡...

即使沒有往生,你所念的佛也沒有空過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而諸凡用度...

勸進行者的四種功德利益

你勸勉他人修淨土,有個前提,你必須自己有堅定不移的...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面對誘惑,孿生兄弟不同的命運迥異

今天這則故事,出自《人鑒》,編者為李圓淨。李圓淨(...

一切事物終將離散敗壞

過去,佛陀住在摩偷羅國跋陀羅河邊的傘蓋庵羅樹林中,...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有一個老嫗,兒子幼時出家,現在她很老了,連討飯都走...

為梁武帝說法七晝夜的僧達法師

南北朝時的高僧僧達法師,曾受到當時四個皇帝的禮遇,...

先把六根收起來,感官是一個最低級的快樂

愛取的煩惱,它一定是兩個之間的作用,一個能愛取,一...

空觀脫離過去,假觀創造未來

龍樹菩薩《中觀論》有一個偈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

我們可以不接納傷害

我們要歡歡喜喜地去面對一切,因為我們的人生就像一條...

雖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麼是妄想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如...

不能忽略權法的重要

我們看第三個,辛三的說法教化。看經文。 華光如來,亦...

達摩祖師度鸚鵡

參禪,乃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所傳之徽妙心...

如何幫助自卑的人

自卑的人除了會帶給自己煩惱,往往也會有自大的心態。...

愛物惜生,物盡其用

陶侃是晉代名臣,雖處高位,卻簡朴、惜時。他身任官職...

心田中的野草與菩提種子

在沒有修學的那些年,我為金錢忙碌,為名聲忙碌,為了...

如何正確理解心清月現

汝何不知事務,一至於此。光何人斯,何可以與蓮池大師...

學佛要學結緣

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

果普老和尚往生錄

果普老和尚,俗姓鄭,浙江常山人。幼時,父母雙亡,寄...

【佛教詞典】八關齋戒

梵語 astāvga-samanvāgatopavāsa,巴利語 atthavga...

【佛教詞典】講師讀師高座

於法會中,講師、讀師宜升之高座。在佛前左右,講師座...

【視頻】妙境法師《從做夢這件事,覺知不做夢所見也是虛妄》

妙境法師《從做夢這件事,覺知不做夢所見也是虛妄》

【視頻】淨界法師《老婦人供養佛陀的果報》

淨界法師《老婦人供養佛陀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