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達摩開創了中國禪宗,成為印度來華高僧中對我國佛教和文化影響最大的一位。因此對其生平和禪法,一些僧俗青年學者甚感興趣,經常問道於餘。現撰此文以答之,並請海內禪家指正。
達摩的生平,有《續高僧傳》、 《歷代法寶記》、 《景德傳燈錄》等各家不同的記載。然禪家所本,皆宗《景德傳燈錄》。現依此書介紹如下:
一、菩提達摩的生平
菩提達摩,南印度香至王第三子,本名菩提多羅,後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改名為菩提達摩。時佛大先,佛大勝多與達摩同師佛陀跋陀,學習小乘禪觀。佛大先與達摩遇般若多羅,遂捨小趣大,共同教化,時人稱為二甘露門。佛大勝多則分途而為六宗,聚落崢嶸,徒眾甚盛。後達摩心念震旦緣熟,行化時至,乃遠渡重洋,凡三寒暑。於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丁未歲九月二十一日,達於南海。廣州刺史蕭昂具主禮迎接,奏聞梁武帝蕭衍。武帝遣使持詔迎請,十一月一日至金陵。師與武帝進行以下的對話:
帝問曰: 「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
師曰: 「無有功德。」
帝曰: 「何以無功德?」
師曰: 「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 「如何是真功德?」
師曰: 「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問: 「如何是聖第一義諦?」
師曰: 「廓然無聖。」
帝曰: 「對朕者誰?」
師曰: 「不識。」
武帝對達摩的話,不能領悟。達摩自知語不對機,即於是月十九日,潛過江北,二十三日抵達洛陽,寓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咸稱之為「壁觀婆羅門」。
時有神光法師,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聞師與武帝談話內容,甚為敬佩,乃往少林,晨夕參承。師常端坐面牆,莫聞誨勵。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下大雪,光堅立不動,至於黎明,積雪過膝。
師憫而問曰: 「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光悲泣曰: 「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師曰: 「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何益。」光聞師誨勵,潛取利刃,自斷左臂,置於師前。師知是法器,乃曰: 「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光曰: 「諸佛法印,可得聞乎?」師曰: 「諸沸法印,匪從人得。」光曰:
「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師曰: 「將心來,與汝安!」光曰: 「覓心了不可得!」師曰: 「我與汝安心竟。」師遂因與易名曰慧可。
達摩在少林寺住了九年、欲返印度,乃召門人曰: 「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道副曰: 「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師曰: 「汝得我皮。」
尼總持曰: 「我今所見,如喜慶見阿閦佛,一見更不再見。」師曰: 「汝得吾肉。」
道育曰: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師曰: 「汝得吾骨。」
慧可頂禮後,依位默然而立。師曰: 「汝得吾髓。」
師顧慧可而告之曰: 「昔如來以正法眼藏付與迦葉,輾轉囑眾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並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
可曰: 「請師指陳。」
師曰: 「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至我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聽我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人。我自到此,凡五次中毒,我常出毒置石,石裂為粉。由於我在印度,遙見神州有大乘氣象,遂逾海越漠,為法求人,今幸得汝,吾意已終。」時有光統律師,菩提流支三藏,見師遐振玄風,普施法雨,竟起害心,數加毒藥。至第六次,師知傳法得人,化緣已畢,不復救之,端坐而逝。此即後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6年)丙子歲十月五日。
三年後,魏宋雲奉使西域回,遇師於蔥嶺,見手攜隻履,翩翩獨逝。雲間: 「師何往?」師日: 「西天去。」孝莊即位,雲具奏其事,帝令啟壙,唯空棺內,有革履一隻。
二、菩提達摩的禪法
菩提達摩的禪法,根據其弟子曇林所傳《略辨大乘人道四行》,有二人四行的禪觀。
人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兩種:一是理人,二是行人。
理人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能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人。
行人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人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一、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八風不動,冥順於道,稱為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隨形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爾。功德黑業,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理,故捨諸有,息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名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性淨之理,目之為法,信解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彼無此。經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施捨,心不慳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淨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莊嚴菩提之道。檀施即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達摩的二人,猶如理與事,體與用,是指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側面。沒有理的行,沒有行的理,好似跛者跑路,步履維艱。達摩的四行,是以「稱法行」為歸宿,前三者是事,後一者是理。歸宿到修行六度,而無所行。行而不行,是理行二入的要旨。臨濟禪師說: 「自達摩大師從西土來,只是覓個不受人惑的人。」若能行而不行,不行而行,是人則永不受人惑。若問達摩西來意是什麼?就是使人不受人惑。
如何修六度法,在《少室逸書·達摩和尚觀心破相論》中達摩答慧可說: 「欲修六度,當淨六根,欲淨六根,先降六賊。欲捨眼賊,離諸色境,心無慳恪,名為佈施。能禁耳賊,於彼聲塵,勿令放逸,名為持戒。能除鼻賊,等諸香臭, 自在調柔,名為忍辱。能制舌賊,不貪邪味,讚詠講說,心無疲厭,名為精進。能降身賊,於諸觸欲,其心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攝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樂諸功德,名為智慧。若能永除六賊,常修淨六根,是名六波羅蜜行。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如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又《觀心破相論》達摩對於修伽藍、鑄形象、燒香散花、燃長明燈、晝夜六時能繞塔行道、持齋、禮拜等等種種功德,答慧可問,至為精闢。
(一)、伽藍,西域梵音,此地翻為清淨處地。若心湛然,內外清淨,是名為修伽藍。
(二)、鑄形像,是鑄金銅之作。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工匠,以三聚淨戒,六波羅蜜為畫像,熔練身心真如佛性,遍人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此即無漏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謂究竟常住真如法身。
(三)、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熏諸穢惡業,悉令消滅。
(四)、散花者,所謂演說正法諸功德花。佛所稱嘆,究竟常住,無凋落期。
(五)、長明燈者,正覺心也。常燃如是真如正覺燈,照彼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轉相開悟,即是一燈燃萬千燈。以燈續明,明終不盡,以無盡故,號曰長明。
(六)、六時行道者,長時不捨,名曰六時行道。
(七)、持齋,所謂齋整身心,不令散亂。
(八)、言斷食者,斷於無明惡業之食。
(九)、禮拜,若能惡情永斷,善念恆存,雖不見相,當名禮拜。
(十)、念佛者,在口曰誦,在心曰念。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福,終無是處。
上述內容,說明達摩的禪法,是以理導行,以行人理,事理不二,圓融無礙。惜今之說禪者,或執於事,或廢於理,翻轉葛藤,均不解達摩之西來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