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全部文章(第42頁)
【隨機推薦】
在八種因緣下佈施,將獲得殊勝功德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向比丘們開示:如果有...
成就十種正法之行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假如有一...
念頭一轉,福報就可以變為福德
有些初發心的菩薩很執著,會產生很多疑問,佛陀既然讓我們...
抱年輕女人與抱一條死狗的感覺一樣嗎
若受離一切所應遠離身語業,安立第四苾芻律儀,一切不如法...
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
我們修淨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當做阿伽陀藥的...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這一次到台灣去,見到台灣那邊的佛教事業辦得很好。好在...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的知...
【薦】
如何讓自己所求之願能迅速成辦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過自身地努力達成自己...
業障生起了該怎麼辦
你過去的業障現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給你做障礙,所以...
出世間的七種法財
在千百年來東方的傳統春節文化裡,親朋好友之間新年第一次...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事...
今生脾氣大,前生是做什麼來的呢
我們人,就好像虛空中一粒微塵一樣。這粒微塵忽高忽低,在...
讚美別人是一種善舉
世界上沒有比歡喜更寶貴的東西,有時我們用再多的金錢、物...
三聲佛號的感應
時常會想起一件事,感覺很不可思議,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實都是高僧
這古來有很多人哪,看著好像他這什麼也不知道,後來還是弘...
美滿的家庭,要做到尊重與包容
家庭如果要達到和諧,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尊重對方的...
人善土地就豐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經》上講,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潔之地,供養瞻禮...
想傷害人家,最終也傷害了自己
有人說了,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因...
有人一輩子生病,但是帶病延年
有人問我,為什麼有的出家同學吃素修行,身體卻愈來愈多病...
念動百事有,念止萬事無
性定魔伏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 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慾...
玉女獻佛佛不納,天魔證果須陀洹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
相信念佛法門,緣於一次住院的經歷
本人能夠相信念佛法門,實際上比較感謝一次住院的經歷。那...
沒有修持的人能燒出舍利子嗎
問: 一個完全沒有修持的人死後,能燒出舍利子嗎? ...
情動入胎和臨終接引
情動入胎。沒有斷見、思惑都應該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情的...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滅貪瞋癡
你看報紙上面說,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數里面佔到15%都是...
心臟停止10分鐘,知名畫家死而復活
新加坡水彩畫家潘再雄(66歲)因重病入院急救時,病情惡...
人生醒世妙語15句
一、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則愈安全,權勢愈高則...
初學者讀什麼樣的經書比較合適
問: 初學者讀什麼樣的經書比較合適? 仁清法師答:...
一位海鮮餐廳老闆的果報
我有一位蓮友的爸爸,開餐廳,這位蓮友跟我共修十幾年了,...
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很多...
欺負弱小猶如為自己挖坑
佛經裡經常用一句話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調象,亦如沉淵。 ...
「一日夫妻百日恩」有何含義
一日夫妻百日恩,其中的時間從一日到百日,這裡的一日是指...
性盡人己參天地,心同日月耀陽春
你若能會得,就是百草頭上祖師意。 末法時代,就是人心不...
父母是心中最大的佛
問過許多人,佛祖在哪裡?都不知說什麼才好。 佛說:如果...
待在能讓你的修行成長的地方
有著低劣業力的眾生,將目標投注在世間的顯赫與虛榮上,行...
文殊化童子點化呂太尉
宋朝高宗紹興年間,太尉呂惠卿,學問甚好,也精通佛理,曾...
【薦】
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傷
昨晚正在給家裡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個小家,只聽得客廳的...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脫,而不是福報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較歡喜修福報的。因為修福報...
做種種功德都要迴向往生西方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豈可輕言自殺
以佛教的立場來看,殺人的定義,包括殺別人與殺自己。無庸...
痛苦是暫時的,希望永遠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世間是無常的,一切相皆會變化,我們真正需...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學佛法的完整體系是戒定慧三學。用淺顯的話來說:戒,是...
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法...
現代人為何活得這麼累
如果把社會中的人,按工作性質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分成白領...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麼
問: 居士到寺院裡修行需要注意什麼? 雍瑞法師答:...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
問一聲汝今何處去,望三思何日君再來
放下,就會自在 若悲心莊嚴,則為人中天,若人無悲心,是...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樂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樂最重要的條件,西諺云:健...
生死的意義
人自出生後,就有生命,就會面對生死。其實,人也不是父母...
破戒人臨終時想念佛卻念不出
大家要注意!業果已成熟,業報一現前時,就沒有辦法免苦了...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療治也。何以故?類如...
身患惡瘡見佛陀,阿闍世王慚悔得救
提婆達多滅亡以後,阿闍世王並不因他的滅亡而悲哀,反而在...
佛法入心,毒海回頭
我叫淨心,今年48歲,出生於江西南昌的一個工薪家庭。在...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稱作不祥
一、佛前安坐受人禮拜,不祥。 二、佛前罵人,不祥。 三...
人做事,不要讓事做人
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這也是佛所...
多次拒絕皇帝封賞而被流放的禪師
芙蓉道楷禪師是山東沂水人,參投子義青禪師得悟心法後,游...
五欲中哪一事為最妙
往昔,佛陀游化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毗沙王...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種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來,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媽,...
大安法師對蕭平實若干種淨土著作的辨析
問: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的《念...
無論晝與夜,應常念佛陀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 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今...
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經典原文】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
慧遠大師畫傳
一、出生書香,聰穎博學 中國淨土宗初祖廬山東林寺開山祖...
他用一根稻草換到了一個莊園
古時候,有一位很想成為富翁的青年,他到處流浪,尋找成為...
平生四辱成就曾國藩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別談到了自己一生中...
廣化老和尚親述殺生的現世報應
就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的腿是怎麼摔斷的?就是我過去殺...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這是經常聽到一般人慨嘆的話。事...
為什麼中醫提倡五點鐘早起
早睡早起佔人體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態、飲食、及時調理各...
切莫譭謗出家人,龍天護法定不饒
出家人是佛陀的親近追隨者,是如來偉大家業的繼承者,是一...
哪裡能找得到「我」呢
佛陀成道後,開示世間萬法四大本空。四大,指地、水、火、...
世間的一切都是業力的顯現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過年了親戚朋友相互的走...
拯饑救溺福綿長,驕橫欺人遭惡報
古語云: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報之以禍,福禍無門,...
學佛的次第--信解行證
我們今天來談談學佛的次第,覺悟的次第,叫做信、解、行、...
你就是佛啊!
《六祖壇經行由品》中,講述了六祖大師得法的過程,靠打柴...
夢中家財萬貫,醒時兩手空空
我們為什麼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輪迴,受諸眾苦?因為我...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者。...
怎樣做才是有道德之人
生活中總可以聽到道德一詞,那麼在到底何為道德,而我們又...
淫慾之劍斬殺凡夫,可不戒哉
近年來,色情氾濫,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時有所...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
佛說有十種善行能使眾生得到長壽的福報,其中五條都圍繞不...
無錢的為衣食忙,有錢的貪婪色慾不得出離
有種人一生在世,晝夜奔忙,癡想豐衣足食,貪圖歌台舞榭,...
當從善者,與淨相應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領...
身在鏡中勤修行,心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大師有首偈子談道:要作蓮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紅塵?...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應化
在《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談自己的修...
七不出八不歸,你誤解了多少年
年關已過,啟程出門工作的人多了起來,與此同時,有一種說...
新年吃素增福增壽 舌尖上的素食中國年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習俗。古人有言,一日持...
跌倒不一定是壞事,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穫
有個漁王非常苦惱,就因為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一般。他...
使生疏的佛號變熟悉
念佛的功夫來自於不斷的熏習。如果不念佛,我們每天的起心...
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一個清淨的回歸
我們眾生都有俱生的我執身見,對身體非常貪戀,把不淨的身...
念頭雖多不亂就好
有一回在廣濟寺,很多人圍繞在身邊,我提及照顧心念的話題...
刺激消費不如鼓勵耕讀傳家
現代的經濟學家很多觀點都是有問題的,凱恩斯說以消費促進...
修行有四種不退轉
修行不退轉有四種: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畢竟不退。 ...
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被度,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看有沒...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今天我們講第二講,翻到第一編淨土宗的成立。我們主要講第...
舍利弗尊者入金剛三昧
佛陀往昔與五百位大比丘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一日,舍利弗...
成就三法得道果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對比丘們開...
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
有人間:從地到天有多高?哲學家回答:三尺高!為什麼這麼...
說話不著邊際的吹牛者
經云:昔時有人,於眾人中嘆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
逃離複雜,奔向簡單的人生
生命馳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無法負重太多。人生易逝,...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輕重」
走路要輕 行的威儀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儀態亦可化導眾生...
女兒念佛後不可思議的起死回生感應
我有個女兒俗名陳雲姍,今年二十八歲。在她八歲那年,因其...
把工作環境當做修行的道場
我是一名護士,對這個稱號我曾很不喜歡。你可能會說,那不...
從財富投資到生命投資
由於學過經濟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為投資...
如何才是開悟
一、無心可安即可開悟 有一個相當著名的公案: 禪宗的二...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
我們講慈悲,有三種慈:眾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 眾生...
怎樣品出年味裡的菜根香
農曆新年臨近,開始進入了中國味道的倒計時。記憶中過年總...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百丈懷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長樂龍泉寺為其剃度出家祖庭...
參禪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師傅和各位法師慈悲: ...
人生該不該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從,很難確定,原因是個人的力...
信佛後吃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問: 信佛以後吃長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成剛法師答...
若論成道本來易,欲除妄想真個難
古人說:若論成道本來易,欲除妄想真個難。道者理也,理者...
一定要讓學佛成為快樂的事
實際我個人24歲出家到現在60歲,我們師父們也可以見證...
未悟者,妄以假悟,自誤誤人
參禪人,守住無慧,不忍受苦無福,無福不能成佛,無慧不能...
誦經時要注意這10個問題
1、讀佛經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
惡人念佛一定往生嗎
問: 印光大師言: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
善修奉行十念法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比丘們開示:如...
一名退休婦產科醫生的懺悔
以下所述,是發生在我母親身上的真實故事。 因為母親退休...
「小年」的佛教意義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跟其...
惡人死亡時會發生什麼
不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念貪...
學佛後有病還要不要看
一些學佛的人聽到別人有病就會勸人專心念佛,不要在意疾病...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
《與茅靜遠居士書》是省庵祖師寫給茅靜遠居士的一封書信,...
百八首詩勝楚歌,聞者厭離娑婆
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1686~1734年),活動於清...
當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華
大凡生存於斯世,每個人帶著宿世的業力或願力,在其人格傾...
佛教徒找工作應該注意什麼
一次,文殊菩薩化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幾個人正...
念佛法門的五個要訣
憨山大師:此種法門:第一要決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
王陽明的五大處世之道
王陽明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
人心不正,太聰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紀曉嵐是大學士,他一輩子都在編四庫全書,所以他說...
內心安詳即大富之業
富不限於財物的富有,道德學問的修養是無形、無價的財富。...
別在等待中留下遺憾
惠施曾做過梁惠王的宰相,博學善辯,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曾...
逆境要忍,順境更要忍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之氣...
開葷餐館冤氣重,賺的錢得不償失
老實說做葷食餐館的人,他賺的錢得不償失的。我有好多徒弟...
念往生咒迴向給被殺的眾生有用嗎
問: 頂禮師父!我想請教一個問題,我父母是北方農村...
家人抽煙又喝酒,該怎麼辦
問: 請問師父,我家里人抽煙又喝酒,您說我應該怎麼...
對自然界心存敬畏
現在各大旅遊區風景點也被過度開發。本來去旅遊去登山,主...
誦經念佛應注意之事宜
所謂佛法,並不離世間法,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人之根性...
福德薄厚,入胎時顯現的境象不同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種,彼於死時及入胎時聞紛亂聲,及自妄...
為什麼你活著的時候要作惡
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中...
自己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父母生養了我們,含辛茹苦地撫育我們長大成人,雖然每位父...
錢員外投胎討債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年間。距北京城幾十里外有一個村子叫瓦...
敦倫盡分的人生
【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
正因為不斷地變化,才不斷地充滿了希望
佛教對生命實相的觀察、透視,無非是讓我們知道生命存在的...
《地藏經》利益篇
眾生各有宿世因緣,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輩,深明生...
《地藏經》臨終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經之途。 大眾對...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王陽明簡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談人生
一日之計,始於清晨。 前人曾說過: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
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教界的一切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修學上不去。原因固然很多,...
飲酒而不加節制,德行會越來越差
【莫飲過量之酒。】 這個莫字,就是勸我們這些事不可以做...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
莫將時光遮面目
每個社會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職業使命:交通警察是維持交通秩...
積功累德,後代一定會有好的果報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的肉身渺小得就像一粒微塵,我們在世間...
勸君莫借風流債,借得快來還得快
姚庭若說:如果一個人能保持一生的節操,不造淫業,這也只...
為求子發願終身吃素,菩薩兩度滿願賜子
諸佛菩薩、上人慈悲、 各位法師、諸位佛友,阿彌陀佛!今...
好好地念佛,世間的福報也在裡面
問: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淨土,但世間緣分未盡,且為...
認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個人。他的哥...
臨終助念應以何心態來念佛
問: 在為臨終人助念過程中,應當持什麼樣的心態念佛...
行住坐臥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
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呢
問: 請問法師,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呢? ...
「從生至生」是什麼含義
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這樣一段經文:二人...
修道只有兩個字:堅持
凡夫眾生,你要一直精進的比較困難,一段時間會很精進,出...
福祿沒有了,吃的東西也沒味道了
你看有什麼得不得呢?見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辯才,無...
修行十想 解脫證果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佛陀告訴諸位比丘:如果你...
現在不造惡業,則當來不受苦報
世間一切事皆可眾志成城,自然所作皆辦。眾志者,即大家同...
無能所無對待,合二為一
在終南山有兩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覺一直沒有開悟...
人生的劫數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潤生公,嘗於襄陽見一僧,本惠登相之幕客...
每個人的終極歸宿,你了解多少呢
(一) 思維死決定會到來,我決定要死的,無有能退卻者。...
佛什麼時候說過這麼多心靈雞湯
問: 阿難曾說願化身石橋,經歷風吹雨打,只願那所愛...
生命的無常,就是這樣迅速
死無定期,分三: (一) 思維南瞻部洲眾生壽命不定。 ...
世間好物其實不必佔有
我有個發小,非常有智慧,隔著二十年,我依然記得她那句話...
經書怎樣擺放才如法
佛經是指佛像三藏(經、律、論)中的經藏。經藏通常是指佛...
如何如法的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你這句佛號從哪裡來?從心而起,從我內心冉冉...
界詮法師的學佛出家因緣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續三...
「施主」有何含義
施主,即檀越。佛教對佈施者的敬稱。指施捨財物給佛寺的人...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靈環保
除了少數的人,恐怕連環保這個名詞與觀念,都還沒有建立起...
修苦行是從苦中越修越不覺得苦
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事...
沒有掙扎就沒有進步
有一天,彈簧衝著壓力大聲叫道:人們喜歡的是我,又不是你...
為何用功卻與道不相應
太上老君《清淨經》上說: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吃臘八粥選料有講究
1月5號是臘月初八,不少人還保留著喝臘八粥的習俗。如今...
知見清淨得證涅槃
古印度時,有一位比丘,從遠處見到滿願子(即富樓那尊者)...
四法供養為最上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經駐錫於過去四佛弘法之處拘深瞿師園...
心中若存這三種念頭,將會招感三惡道的苦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人會...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終生天的福報
過去,盧留城有一位優陀羨王,具足大智慧,聰明絕頂,通達...
舍利弗與目犍連的出家因緣
王舍城中,住著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羅門,精通一切書論,辯才...
佛陀五百世母親的貧窮果報
過去釋迦牟尼佛托缽游化,行經居荷羅國,與眾比丘在路旁樹...
印光大師講述的三樁觀音菩薩治病救人的真實故事
『誦持此神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無不差者...
邪淫之事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
動靜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們要成道,就須去除這世智辨聰,時時心空如洗,內不...
看到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心不清淨
觀察他人的缺點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慣,我們從來沒覺...
身體並不是真正的我
身見,即執著自己的身體,一天到晚只在意這個身體,想著給...
飽受災病之煎熬後,肉舖老闆夫妻終懺悔
8月6日,青島做了一件讓世界震驚的事:青島6.6米大鍋...
學佛才有能力「自私」
以好德行成就身口意 過去,佛教造法寶,都要選非常稀有的...
清朝陸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陸岫梅,六品官吳昌濂的妻子,江蘇蘇州人。一生樂善好...
心不動搖無所住執,才能成大道
從前釋迦佛在世時,有個女子坐在釋迦佛邊上入定了。文殊菩...
業重情迷是凡夫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
千萬不要殺生增惡緣
冬至很多地區都有祭拜祖先的傳統,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許多...
再窮的人也能因佈施而得福
富貴是用恭敬心佈施財物得來的果報。而福大小完全在下面這...
缺德就是要發脾氣
1、缺德就是要發脾氣 你的罪障消滅,善業才能全。你罪障...
管住六根獲大安隱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
抄經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寫經增福延壽 抄經,古稱寫經,即書寫佛教經典。...
信願的力量要敵過貪戀塵勞的愛力
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
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實際上這部經典卻是具足華嚴的十玄門,那些有眼光的這些注...
上一頁
第42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第81頁
第82頁
第83頁
第84頁
第85頁
第86頁
第87頁
第88頁
第89頁
第90頁
第91頁
第92頁
第93頁
第94頁
第95頁
第96頁
第97頁
第98頁
第99頁
第100頁
第101頁
第102頁
第103頁
第104頁
第105頁
第106頁
第107頁
第108頁
第109頁
第110頁
下一頁
轉變念頭
無我
智諭法師
八關齋戒
迴向
婚姻愛情家庭
玄奘大師
金剛經
地藏菩薩
發願
來果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
印光大師文鈔
菩提
無常觀
阿彌陀經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返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