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成就三法得道果

2017/01/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成就三法得道果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對比丘們開示:如果比丘成就三法,現世就能得到安穩快樂,如此精進用功,便能漏盡煩惱,證得道果。是哪三種功德呢?第一、善護諸根,調心寂靜;第二、飲食知節知量;第三、繫念道法,不失經行。

如何善護諸根,調心寂靜?比丘們!如果眼睛見到外面種種色塵境界,不再念念相續,攀緣塵境,不用意識心分別好惡、美丑,眼根便得清淨,希望得到解脫,就要善護眼根。如果耳朵聽到種種音聲,鼻子聞到種種氣味,舌頭嘗知味道,身體接觸硬軟細滑,心意識透過諸根分別萬法,而能夠如實了知,不再念念相續攀緣執著,意根便能得清淨,若希求清淨解脫,就要恆常守護意根。如此時時返照,便能使諸根寂靜。

飲食如何知量知節?比丘們!飯食之時,當繫心思惟飲食之所來處,不要貪求飲食的豐足精好,飲食是為了支撐形命,保住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身。藉由飲食調身保持健康,避免疾病產生。色身如果安穩有力,便得以安心修道,使梵行不絕。

譬如有人身上長了惡瘡,用藥草膏脂塗抹患處,為何要塗瘡?無非是要使惡瘡趕快痊癒,飲食知量而有節度也是如此。如理思惟飯食之所來處,不貪求豐盛精好,當知飲食的目的是為支撐形命,保全這四大假合之身,避免疾病產生,身安則道隆,如此才能繼續精進修持梵行。又如承載重物的車子,車輪須用油潤滑保養,才能負載重物抵達目的地。

比丘們也是如此,飲食知節度,思惟飲食所來處,需眾緣和合來之不易,莫求鮮美豐足好食,飲食是為了保全軀命,氣力充盈以修道,使梵行不絕,因此受諸飲食調身,使不患疾病,令身有力,得修梵行。因此,比丘們!飲食之時,要知量知節。

如何是繫念道法,不失經行?比丘於前半夜、後半夜之時,恆常思惟佛法道理,不錯失用功的時節因緣。在晝日與初夜的時候,或行走、或靜坐,思惟微妙之佛法真理,以除去心中的無明煩惱。於中夜之際,右脅而臥,正念守意,使心清楚明白。到了後半夜,起身經行,思惟佛法甚深義理,去除心中煩惱纏蓋。比丘們!應當如是修習,繫念道法,是名比丘不失經行。

如果有比丘能善護諸根、調心寂靜,飲食知節度又能不失經行,時常一心繫念道品,這位比丘便能成就二果,繼續精進不懈,於現世中即能證得三果阿那含。猶如善駕車乘之士,在平正的道路中,駕御著四匹馬的車輛來往奔馳,沒有阻滯,不論要到何處,必定能夠抵達。比丘也是如此,若能善護諸根、調心寂靜,飲食知節知量,不失經行,一心繫念道品,如此便能成就二果,持續精勤用功,現世中便得以漏盡煩惱,證得阿那含果。

當時,比丘們聽聞佛陀的開示,個個法喜充滿,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二·三寶品第二十一(六)》

省思:

《華嚴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靜菩提果。」修行就是在動靜閑忙中收攝諸根,在生活中時時反觀自照。不攀緣追逐外境,心自寂靜。飲食知量有節度,不論白天或夜晚,心中始終繫念道法,如理思惟。佛法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是腳踏實地努力修行,日久功深,定能與道相應,成就道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乘佛教修學的三個次第

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

【推薦】虛雲老和尚《用功的入門方法》

1.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

修行人著魔的主要現象

一、共修時的魔事 修行人發生魔事時會有那些現象出現呢...

你的貪瞋癡多久能平復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煩很氣,你看看這個氣多...

提起心念,對治內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緊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說:誦...

真正修行的人應該做什麼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

改過修行,終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時跟著做官的父親在江...

寬恕他人

有人傷害我們,他一定會內疚、悔恨,決不可再思報復。...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10個生存之道

1、一隻火雞和一頭牛閑聊,火雞說:我希望能飛到樹頂...

素食的人生體驗與感悟

母親信佛,卻並不徹底,每月農曆初一、十五吃素,以此...

掃除塵垢得解脫

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槃特尊者告...

守財奴的感悟

有一個守財奴,非常吝嗇,從不曾佈施過一毛錢。他對自...

如何分辨虛妄與真實

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你看到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莊嚴...

讚佛偈的因緣

久遠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當時,釋迦牟尼是...

日用而不知

玄沙師備曾說∶我們好像是全身沒入大海里,卻伸手向人...

做人做事無不是以心為主

佛法中,以心為主。學禪以心為主,世間法也是以心為主...

若能作不淨觀,慾火當下冰消瓦解

古時候,長安百姓熱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

以專修念佛來對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彌遠者,厭生為患,亟欲滅生以歸於無。而滅非真...

迴向的意義

迴向,又作迴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

如法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

假設我們能如法地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看經文:...

聖嚴法師《演好人生大戲》

問:許多人努力了大半輩子,迴首看,難免有這輩子似乎...

【推薦】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

所謂的善惡,都不是本來面目

修行的第一個就是靠語言文字的佛法產生觀照,所以叫做...

《善生經》的啟發

《善生經》的緣起是有一天早上,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佛教詞典】最澄(Saicho 767~822)

日本佛教天台宗創始人。亦稱睿山大師、根本大師、山家...

【佛教詞典】名言等三種熏習

【名言等三種熏習】 即三種習氣,一、名言習氣。名相概...

【視頻】《右繞佛塔功德經》女聲讀誦

《右繞佛塔功德經》女聲讀誦

【視頻】能傑法師《摩訶止觀》

能傑法師《摩訶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