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大安法師  2017/02/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今天我們講第二講,翻到第一編「淨土宗的成立」。我們主要講第一章,蓮宗之教起所因,就是淨土法門教法的緣起。這個問題我們做一些深入了解,真的會感覺到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那種無盡的悲心。

我們每天讀誦《佛說阿彌陀經》,經中講到十方諸佛都伸出廣長舌相來讚歎這部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同時來讚歎釋迦牟尼佛的難行能行。

第一重難,是釋尊能夠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第二重難,是「為諸眾生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玄奘大師翻譯成「極難信之法」,就是「是為甚難」,「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這種嘆述在《佛說無量壽經》的結尾也有。為什麼十方諸佛都要讚歎這種難能可貴的行為?這完全凝聚著大悲心在裡面。

我們在《悲華經》裡面看到,阿彌陀佛因地發菩提心、發願的緣起,也是因為釋迦牟尼佛。那是在無量久遠的時空態發生的一樁事情,當時的世界叫刪提嵐,有一尊佛叫寶藏,有一位轉輪聖王叫無諍念王,他有一位大臣叫寶海梵志。在這部經裡,我們看到一些非常非常讓人感動的信息。

無諍念國王是由他的大臣——寶海梵志來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並去思惟、發願要取清淨剎土成佛的。他的一千個王子也各自發願,長子不眴太子就是將來的觀世音菩薩,第二個兒子就是將來的大勢至菩薩,他們在當時都是這樣次第發願。

就在這個法會上,很多菩薩發願都是取淨土;有些有大悲心的菩薩,他取不淨土,也只是取到了人壽一千歲的時候來穢土救度眾生。大家將人壽再往下的時期都放棄了。唯有寶海梵志菩薩,他竟然發出了一個非常深重的大悲願。就是要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人壽一百二十歲的時候,來到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度化眾生。

那麼這個世界人壽一百二十歲時眾生是什麼狀況?這個時期是非常苦難的時期,這個時代的眾生不信因果、誹謗聖人、不恭敬沙門婆羅門、造作五逆,用種種不善業來莊嚴自已,煩惱非常厚重,以惡為能。這個世間的眾生是非常剛強難化的,也正因為剛強難化,也就是最苦難不堪的。所以大悲菩薩,就是寶海梵志,竟然發出了要在這個時代來成佛的大願。這就是釋尊因地為我們發的五百悲願。當這個大願發起來的時候,連無諍念轉輪聖王都合掌流淚說,這個願真是太偉大了。整個大地六種震動,十方無量的諸佛接到這個信息,都派遣菩薩前來讚歎寶海梵志。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在這個時代聽聞淨土一法,首先要感恩釋迦牟尼佛,寶海梵志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他的因地。那在這樣的一個五濁時代,人壽平均二萬歲(迦葉佛時期)的時候就進入五濁了。那人壽減至一萬歲、一千歲,次第下來是壽命越短,濁惡程度越大。

那在人壽平均百歲的時候,這個世間所住的眾生都是他方剎土所摒棄的、放逐的人聚在一起。就是我們現在在座的你我他,我們都是他方世界不要的人、不受歡迎的人,煩惱太重。所以我們就聚在這裡。

現在為什麼這麼亂啊?為什麼很多人痛苦不堪啊?因為我們本身就是煩惱厚重的人。不孝順父母、不講朋友信譽、造作種種的惡,都是這樣。所以我們看到自己和他人這個樣子,經典當中佛早就說得很清楚,就是這麼一個時代。所以很多菩薩都是不敢來的,來了覺得沒辦法,只有放棄。

這位寶海梵志竟然不放棄,竟然還要來,而且不止來一次。那你說釋迦牟尼佛是多麼多麼的偉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比寶石還貴重的東西

有一個雲遊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撿到一顆珍奇的寶石,...

釋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嗎

釋迦牟尼佛到底是怎麼成佛的,這也是眾生根性不一,他...

把殺生的過程變成做佛事

這幾天老是有人問小蟲子或者叫害蟲要如何處理?的確剛...

息諍論

過去,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目連尊者...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緣

為期三個月的夏安居結束時,比丘們深得法益,身心自在...

茗山法師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驗

慈,就是犧牲自己而施與他人之安樂;悲,就是同情他人...

鳥雀報恩引路,破獲盜殺大案

宋朝時候,井陘(今屬河北)有一任縣尉(相當於今天公...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大家觀自在,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間也稱這天...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修行人要把握當下這一念

我們當下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這一念...

捨不得愛情就等於捨不得三界六道

問: 怎麼判斷自己是真信?還僅僅是覺得自己信了?我...

淨土五經格局的由來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在...

念佛的心態與音聲

音聲乃心性的外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即為妙音,從...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五戒十善是學佛的第一班車

凡夫眾生在整個十法界的緣起定位是什麼呢?我們的定位...

百喻經·認人為兄喻

經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錢財。舉世...

消災和延生的原理是什麼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

傲慢與偏見

有一位師父在蒲團上靜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門外,...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提倡以護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兩年來,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薩聖誕日到來之前總會在...

現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見

末法時期持戒的障緣極多,知見是最主要的問題,以下重...

淨土法門與諸宗之圓通

學習淨土法門的義趣 二十多年來,學教、學戒,講學、做...

淨土宗與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說,身為有情眾生,每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雖...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們所說的因果是指原因與結果。亦即指因果律。為佛教...

在生活中修行,紅塵中歷練

人常問如何修行,要用哪個法門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

【佛教詞典】世間如車輪

比喻世間如車輪之轉變不息。大智度論卷一(大二五·六...

【佛教詞典】四心

(名數)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也。...

【視頻】《十善業道經》聆志居士念誦

《十善業道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淨界法師《因小失大》

淨界法師《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