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終生天的福報

2017/01/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終生天的福報

過去,盧留城有一位優陀羨王,具足大智慧,聰明絕頂,通達義理。其有夫人名為「有相」,容貌美妙而且賢惠,國王對她情深義重,寵愛有加。當時國法中規定:「凡一國之主,不得彈琴自娛。」有相夫人因為國王驕寵,要求國王:「請您為我彈琴,我要為大王獻舞。」優陀羨王因愛執心重,難以拒絕夫人的請求,於是喚人取了琴來,親自為夫人演奏,夫人也隨著悠揚的旋律翩翩起舞。

國王一向善觀面相,當夫人歡愉的舞蹈時,臉上卻隱約流露死亡之兆。大王看了驚愕不已,立即停止演奏,難過的長嘆!夫人非常驚訝,便問國王:「今日能夠得到國王的恩寵,在後宮中請您彈琴,我來舞蹈,共相娛樂。您覺得有何不妥?為何突然放下琴來,長嘆不已呢?請國王直說,不需對我隱瞞。」

國王回答:「唉!我所嘆息的事,實在不宜向夫人坦露。」國王愈是如此說,夫人愈是驚疑,說道:「我侍奉您的心至誠無二,倘若有不合宜的表現,國王理當教導我呀!」

夫人一再殷切懇求,國王不得不據實以告:「我對你怎麼可能有嫌責呢?只是,剛才夫人起舞時,容貌間顯露出死亡之兆,依我看來,你只剩不到七天的壽命,我心中不捨才嘆息呀!」

夫人一聽非常憂懼,即向國王請求:「如果真的像國王所說,不久之後我就要命盡,那麼,我曾聽石室比丘尼說:‘若能具足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於天上。’希望大王應允我出家修行,讓我有得道的機會。」

而然,優陀羨王因為愛重情深,捨不得與夫人分離,便要求她:「等到第六日一早,才能聽許你出家入道!我不會再阻饒你的。」

到了第六天,國王告訴夫人:「難得你有善根,想要出家修行,日後果真投生天上,一定要來見我一面。夫人若能應允,我才聽從你出家修行。」有相夫人與國王相約定了之後,便立即前往僧團,請求出家。當日即受持了八關齋戒,那天在飲用石蜜漿後,突然覺得腹部絞痛不已,翌日清晨便往生了。

由於受持齋戒的善緣,夫人立即得生天界,隨即生起三個心念:一,回想自己本來的身份?二,思惟自己修過什麼功德?三,知道自己現在已生為天人。如此憶念之後,她想起前生和國王的約定,便下至人間,來到優陀羨王的宮殿。

天人抵達之時,光明遍滿王宮。國王十分詫異,問道:「這光芒如此耀眼,請問出自何方賢聖呢?」天人表示:「我是最近往生的有相夫人。」國王聽了以後,開心的說:「請您稍坐一下吧!」但是天人回答:「我現在以天人之身,來觀察您,實在是全身臭穢,不可親近。我只是依照過去的約定來見國王,並不想久留。」

國王聽聞天人所說,頓時有所領悟:「這位天人,原本是我的夫人呀!因為發心出家的善緣,即使僅有一日一夜的功德,便得命終生天的福報。如今身心清淨光明,我這個國王在她眼裡,不過是個鄙陋、臭穢的凡夫。出家功德如此殊勝,我現在應該趕快出家修行。我曾聽聞,天人一個小指甲的價值,如同整個閻浮提世界,更何況我所治理的這麼一個小國,有什麼好貪圖不捨的呢?」於是,優陀羨王立太子王軍繼承王位,自己出家修行學道,不久即證得了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十》

省思:

出家功德實為不可思議!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之。」出世間的功德,遠非世間生滅無常的權力財富,所可比擬。《大智度論》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如有相夫人以八關齋戒的功德,得天界之福;如優陀羨王有所覺悟,出紅塵之家,立梵行高遠之志,進而解脫生死,成就道果。出世修行,這一念清淨的菩提心、慈悲心,就是改變輪迴生死的因,更進一步,應當在道業中精進用功,自覺覺他,帶領眾生解脫煩惱、離苦得樂,共成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梵網菩薩戒為何如此殊勝

從教理上來看 天台祖師把佛一代時教分為四種教,叫藏、...

看病的時候,應為病人念一偈子

凡沙門、居士,見疾病人,須時看護之。 就是說有了生病...

如來的身光,每一道都有大功德

有人問道:師父,要怎樣才能見到佛身呢?想要見到佛身...

佛源敬老院免費接奉養年邁出家人公告

佛源敬老院是一座針對出家人、食宿全部免費的敬老院,...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嗎

家,其實就是道場;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推薦】只管念佛,無不靈驗

天災人禍,隨時發生,難以預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樣,光為這三個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離不了衣、食、住三個字,這三個...

【佛學漫畫】憍慢的懷疑

念佛!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裡面我們只要稱...

【大藏經】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佛誓斷眾生貪慾之因緣

世間狂逸之甚,莫過於貪慾,因此應當勤斷貪慾煩惱。 《...

為求子發願終身吃素,菩薩兩度滿願賜子

諸佛菩薩、上人慈悲、 各位法師、諸位佛友,阿彌陀佛!...

誆騙同伴的鳥兒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輕的比丘尼,他...

魚籃觀音的故事

《舊唐書》上面記載,在唐朝末年,陝西有個金沙河。河...

印順法師:由於佛教儀式而來的誤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裡去看見禮佛、念經、拜懺、早晚...

常說愛語攝眾生

佛教四攝將愛語列為其中之一,足見愛語在弘法度眾和修...

菩薩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

這一科是與之授記。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

請您做胎兒的觀音菩薩

請原諒我的冒昧,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當我知道在您...

怎樣念佛才容易成就

我們學佛是以佛的心願、佛的行為、佛的慈悲心來開發我...

明學長老:出家人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

作為出家人,如來家業的荷擔者,不管如何適應社會,發...

慧律法師《三千佛圓滿開示》

(上)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僧鞋的來由

在佛教的發祥地印度地處熱帶,所以一般人都以為釋迦牟...

【推薦】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

卷一 淨土法門的緣起 第一章 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1、南...

太虛大師對素食的開示

原夫素食為中國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僅指漢人而言。蓋...

《善生經》為現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財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標。然而,世間的富人,...

疑根未拔,這是往生的障礙

有些人念佛的時候說,哎呀,我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會不...

【佛教詞典】初禪天

為色界四禪天之一。乃修初禪定之人命終後所生之處,或...

【佛教詞典】卻溫神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在竹林精舍時,國內疫氣猛盛,...

【視頻】成都文殊院之大雄寶殿

成都文殊院之大雄寶殿

【視頻】神秘的峨眉山

神秘的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