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大安法師  2017/02/03  大字體  護眼色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暗。非如日月珠光,但破空穴中暗也。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者。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與此相違,名與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問曰,名為法指,如指指月。若稱佛名號,便得滿願者。指月之指,應能破暗。若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稱佛名號,亦何能滿願耶。答曰,諸法萬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異法。名即法者,諸佛菩薩名號,般若波羅蜜,及陀羅尼章句,禁咒音辭等是也。如禁腫辭雲,日出東方,乍赤乍黃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關日出,而腫得差。亦如行師對陣,但一切齒中誦臨兵斗者皆陳列在前。行誦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樸子謂之要道者也。又苦轉筋者,以木瓜對火熨之則愈。復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如斯近事,世間共知。況不可思議境界者乎。滅除藥塗鼓之喻,復是一事。此喻已彰於前,故不重引。有名異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

——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我們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在稱念名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智慧的了知,「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就是相應的意思。要知道這個名號當中,具有阿彌陀佛無量的光明,濃縮到十二光如來。十二光如來是般若智慧之相,而且十二光如來的施設就是對治我們的煩惱,引發我們的性德的。所以我們稱念彌陀名號的時候,我們要思惟了解:我的每一聲佛號,阿彌陀佛的光明就在我心裡顯現,我就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當中,沐浴在阿彌陀佛的光明裡面,得阿彌陀佛光明的加持。你至誠的心,跟阿彌陀佛名號的光明能夠對接,一定能夠生起法喜,克服我們修行上的種種障礙。所以,一定要堅信名號裡面有光明智相。

你口業稱嘆,就有他真實的內容。他為什麼叫無礙光?就是遍照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沒有障礙。這個光明是智慧之相,就能對治我們無明黑暗的心。這是第一個,「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如彼名義」,就是你一定要了解名號的法義,名號的法義能夠滿一切眾生的志願。名號裡面的法義就是阿彌陀佛大願的法義。他要普度九法界眾生到極樂淨土,安立我們在那裡快速成佛。所以,我們了解名號的法義,我們也要發跟佛的大願相應的願,就是要發往生淨土的願。

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調,歷代祖師大德也強調,念佛就是求往生,你不要求其他的。這就是隨順名號的「義」來顯發出來的。

稱念彌陀名號,能夠破眾生的無明,滿眾生的一切志願。但現在有一種情況:有稱念彌陀的名號,憶念彌陀的功德,但他的煩惱還在,甚至往生的願也不能滿,臨終也沒有往生,這是什麼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由於他沒有如實修行,他念佛沒有跟這個名義相應。這句名號的名義要我們往生,但是他就求生生世世在這個世間修菩薩道,成就佛果,發願要在下一輩子童真出家、一聞千悟,甚至得人天福報等等,他發的這些願跟這句名號的義不相應,那當然往生不了。

他為什麼不能夠跟這句名號之義相應,也不如實修行呢?這就是他的知見有問題,沒有智慧。知見的問題產生在什麼地方呢?他不了解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所在。所以,這裡提出阿彌陀名號的功德,第一是實相身,第二是為物身。

彌陀的名號是無量光壽,是實相、是一真法界。既然是實相,具有法、報、化三身,實相是無相而無不相、無知而無不知、無為而無不為的,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靈明不昧的,能滿一切眾生需求的。所以,究竟的無量光壽的性德,凝聚成了這句彌陀的名號。要了知這個。

同時,要了知這句名號是為物身,是他五劫的思惟,建立一個大的善巧方便,建立名號度眾生。這個「為物」,「物」沒有寫「為人」,「物」是代表廣義的所有眾生——九法界眾生,所以就寫「為物」。為了救度九法界眾生,這句名號裡面就把阿彌陀佛所有救度眾生的功能、作用都凝聚進去了。

所以,「實相身」是他自證的功德,「為物身」是他利益眾生的、化他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當中凝聚了。

你能深知這個,就會產生決定的信心。如果不了解他是一個實相身,認為佛號就是一個音聲符號,跟一般的掃帚、蘋果差不多,甚至認為:「念這個名號有什麼作用啊?」

有人還常常說個笑話,一個做兒子的看到他的母親天天念阿彌陀佛,他就有點兒不大贊成了。他有一天就叫他媽媽:「媽媽」,他媽媽應了,過了一段時間又叫 「媽媽」,又應了。他就故意不斷地叫,叫到最後他的媽媽就生煩惱:「叫叫叫,叫什麼嘛!」然後他就說了:「你看看,我才叫你幾句,你就生煩惱,你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那阿彌陀佛不要生大氣了?」 但這不一樣啊!這個世間的符號「媽媽」、「爸爸」等等,它不是實相身,它也沒有為物身的功德。你叫多了,他是會生煩惱。但他跟佛不同,佛的名號是實相身、為物身,不一樣啊!這不能等量齊觀的!有人覺得,他用這個反駁得很有道理,「我多麼有智慧」,於是他就不敢念了。不是這個樣子的。這就是沒有信解的智慧。

那麼,由此他就有三種不相應。這三種不相應,都是從信心層面去談的。

第一,信心不淳。他對於這句名號的功德、對於往生淨土的信心,不是百分之百的圓滿的信心,他裡面夾雜著懷疑。夾雜著懷疑,他就若存若亡,好像念一念,覺得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也不錯,能夠往生,而且很便宜往生,也不要錯過。但是,讓他一天到晚要念一萬兩萬聲,他又覺得:「哎呀,是不是真的有極樂世界啊?如果沒有極樂世界,我在這裡花幾個小時念,念了又沒有,人家都作五欲的享受,我都沒有享受到,到時候又沒有極樂世界,那這個吃虧了」。若存若亡,這裡就有懷疑在夾雜。有懷疑,他的信心不淳,就會導致信心不一。

第二,信心不一。沒有決定的信心,沒有金剛般的信心。信心不一,他就容易動搖,明天聽到哪個法門好,他就修哪個法門,後天再聽到另外一個法門更殊勝,他又搞另外一個法門去了。

第三,信心不相續。有時候他有點兒信心,但他不能相續。他覺得是不是再修點其他的更好一點,甚至光念佛號是不是有點不夠?我應該要禪淨雙修,來個雙保險,如果再來個禪淨密三修,三保險可能更好一點。於是他就有其他的念頭夾雜進來。

這三者是輾轉相成的。就是由於你信心不淳,夾雜懷疑,你就沒有決定的信心;沒有決定信心,猶豫不決,患得患失,瞻前顧後,你念佛就不能相續,功夫又跟不上;念佛的功夫不相續,又形成一個另外的負面循環:由於你念佛不能相續,就更得不到決定的信心;得不到決定的信心,這個信心就更不純潔。

所以,這就是導致念佛不得力,臨終難以往生的主要原因。這個主要原因還是跟知見有關係,最終是跟信心有關係。可見淨土法門,信心是核心。

宋代有位大居士叫楊傑,禪宗都是有開悟,結果他來念佛,知見很正。他有個同鄉叫王仲回,也是做官的,就問楊傑:「這個念佛如何得功夫不間斷去」。楊傑就給他的一個回答:「一信之後更不再疑,即為功夫相續」。王仲回一聽就很相應,他就這樣幹。很快過了幾年,往生了。往生還夢中跟楊傑居士告別:「感謝你的開示,我按你的話做,我已經往生了」。就在他做夢幾天之後,王仲回的兒子訃告就過來了。他父親走的時候,正是楊傑居士做夢的時候。你看,你產生了信心,不再懷疑,這就是功夫相續。

所以,信心是關鍵!

《無量壽經》講淨土法門,你有疑惑的話,就失去一切大利啊!在淨土法門獲得利益,不在於你業障多重,而是在於你有懷疑啊!

為什麼懷疑是最大的罪根呢?你這個懷疑就把阿彌陀佛光明願力的攝受力量給遮蓋掉了、給擋在門外了,懷疑成了一個絕緣導體。所以,如果我們信心很純、信心堅定,沒有猶豫不決的情況,有決定的信心,信心能夠相續,死盡偷心,不換題目,那絕對是萬修萬人去的。

為了展示信心的決定性,我們歷代的祖師大德,苦口婆心地給我們開示。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講:淨土法門唯佛的聖言量才能相信,一切菩薩的開示都不要去聽。

徹悟大師說:相信淨土法門,你念佛之後,忽然有一天見到達摩祖師來了,達摩祖師說「我有勝妙的直指之禪,你只要把念佛放下,我傳授給你」,這時候怎麼辦呢?你要向達摩祖師頂禮,說「雖然祖師有勝妙直指之禪,但是我已經開始念佛了,不敢改變自己的志向」。過段時間,釋迦牟尼佛現前了,跟這個念佛人說「我原來傳授的念佛法門只是一時方便善巧,現在我有比念佛法門更殊勝的法傳授給你」。這時候怎麼辦?這時候的考驗就更厲害,這時候仍然要向佛頂禮,恭敬稟白「我已經對你老人家原來傳授的念佛法門有決定的信心,老實念佛,雖然佛還有更好的方法,但我不敢改變我已經建立的信願」。

你看,就是祖師、佛現前,讓他改變對淨土法門的信心,都不改變,這就有一點決定信相了。佛、祖現前都不改變,更何況一些外道邪魔的那些相似的說法了。

所以,天親菩薩他自己給我們做出榜樣,建立的就是「我一心」,「我一心」的意思就是決定不二的信心。

下面有一個問答,進一步討論名號的形而上的一些理論問題。

有人問,這個「名」,「名」就是名相、概念、名號。「名」是法指,法指就是指向法的工具。就好像月亮在那裡,月亮代表法,你的手指指向月亮,透過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這個指就是「名」——名相。就像手指指向月亮,用這個來說,如果稱念佛的名號,就能滿一切眾生的願望。如果這個能說得通的話,那麼你指向月亮的手指也就能夠破黑暗了。如果指向月亮的手指不能破暗,那麼稱念佛菩薩的名號,又何能滿眾生的願呢?這種問答都是針鋒相對哦!問得越尖銳的問題,應該是越好,越能夠辨識清楚一些關鍵性問題。

這裡講這個「名」,「名」有它本質內涵的不同。有的「名」是名即法,名就是法性;有的是名異法,跟法性不相應。所以諸法千差萬別,你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說。千差萬別,有的名就是法,有的名不是法。法就是法性、實相。有的名相就是實相、就是法性。這裡就舉出「名即法」有四種。

第一,諸佛菩薩的名號是法性、是實相。比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它就能夠對治我們的貪瞋癡三毒煩惱。念這句名號,自己的貪瞋癡能消除,甚至其他眾生的貪瞋癡都能消除。

《印祖文鈔》談了一個例子。江西有一個女居士叫鄒仁顯。這個女居士是一個寡婦,她到山裡砍柴。有一天,砍柴的時候看到一隻豬,好像有個東西在吃那個豬。她走過去開始沒有注意,靠近一看,原來是隻老虎。那隻老虎盯著她的時候,她就害怕了,嚇壞了。這一嚇壞,腿就跑不動了。跑不動她也就沒辦法,跑不動就不跑吧,就在那兒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在念佛。一般老虎正在飢餓的時候,看到人在那裡,正好是一個食料。但是這個女居士在那念佛的時候,老虎開始吃了一驚,吃一驚以後就盯著這個女居士看。這個女居士也閉上眼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老虎竟然在她念佛的時候,它也就看一看,搖搖尾巴就走了,離開了。你看這句名號,老虎那麼兇猛的心都受到感化,不吃她了。所以這個佛菩薩名號具足法性、具足慈悲的力量,是千真萬確的。這是第一種。

第二,是般若波羅蜜。我們念《心經》,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等等。玄奘大師在印度取經的時候,碰到有些當地人要把他祭祀天神,這個時候他沒有辦法就念《心經》。一念《心經》整個大風就飄起來,飛沙走石,出現了一種神奇的境界,讓當地人不敢吃他,認為他是聖人。《大智度論》也說,在兩軍打仗的時候,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誦般若波羅蜜這樣的經典故,入到這個軍陣裡面,他就不會受傷,身體就會得到安全,刀劍都傷害不了他。所以般若波羅蜜它有一種法性的力量。

第三,是陀羅尼章句。陀羅尼是總持的意思,它有「遮一切惡、持一切善」的意思。比如:我們念大悲咒,你至誠地去念千手千眼陀羅尼的章句,還真的能夠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有一個公案,有個惡人到了地獄裡面去了,要下油鍋,他一看嚇壞了,但又沒辦法。他平時只是聽別人念過大悲咒,他也念不下來,只會念前面一句。當鬼卒用刀叉要把他弄到油鍋裡去的時候,他就合掌念一句「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就念這個。這一念,油鍋裡就現出蓮華了,裡面沸騰的高溫的油都變成清涼的水了。搞得閻王爺覺得沒有辦法,要動他的時候他就念這句「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一念這個油鍋就不產生作用了。閻王說:這個惡人怎麼治他,讓他投生到一個貪官家裡去,讓他在那裡迷惑顛倒造業,等下一輩子再來整他。所以這個陀羅尼章句會有作用。

第四,是禁咒音辭。曇鸞大師早先對道家也有點研究,他自己也練過氣功、丹道。為什麼他會到陶弘景那裡求《仙經》?是有他的一些修學背景的。這裡,他就用了葛洪的《抱樸子》,有一個「禁腫辭」。我們中國遠古時代,中醫裡面有一個叫「祝由科」,就是念一些咒,一些音聲,有時候聽著是很可笑的東西,但是它真的是管用。比如:出了血,念個什麼東西,就止住了。如果哪個地方腫了,念個什麼「日出東方,乍赤乍黃」這個句子,如果他在下午五點到七點(酉時),九點到十一點(亥時)念這個「禁腫辭」,到了第二天日出之前,那個腫起來的地方就好了,就消下去了。

還有,如果打仗的時候,兩軍對陣,他頌九個字「臨兵斗者皆陳列在前」,他就念這九個字,那些五兵——五種兵器,就不會傷害到他。這是葛洪在《抱撲子》這本書裡談到的,這是制兵的要道。

第三個例子是,或者腳扭筋了,或者腰扭筋了,一般來說是要用木瓜對著火,把它熨熱,然後敷在筋扭到的地方,就能痊癒。但如果有時你找不到木瓜,他也有個方法,就用熱毛巾,口裡呼木瓜的名字「木瓜木瓜木瓜……」就敷上去了,這個扭的筋也好了。並且曇鸞大師說:我身得其效。就是他曾經試過,這就具有這個效果。

所以,這樣的事情,世間人都會知道。特別是那個神秘的「祝由科」,可能那個東西現在都沒有傳下來了。那麼,連世間的這些都能夠驗證到,更何況淨土法門。

阿彌陀佛名號屬於佛的果地上的境界,屬於大不可思議的境界。就像前面講的「滅除藥鼓」,滅除藥塗在鼓裡的比喻一樣,那個鼓聲就能讓你身體裡的箭拔出來。這樣的比喻前面談到了,這裡就不重引。

所以,確實在這個法界當中,這個名辭,名相、概念、音聲,能夠傳達一種信息,尤其是阿彌陀佛名號,傳達的法性實相,阿彌陀佛的法、報、化三身拯救眾生的功能作用,這是法界當中最神妙的一種現象了,這就是名號的形而上的一種詮釋。

這句名號不是一般的名號,這句名號就是「即法」——名即法。所以我們念這名號就要想到,阿彌陀佛所有的法身、報身、應化身,都念到了。念到了阿彌陀佛的法、報、化三身功德,也就等於念到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因為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佛中之王。那麼,這句名號的名即法,就真的是大不可思議的境界了。所以,一定要跟這句名號的法義相應,叫作感應道交難思議。這是「名即法」。

另一種就是「名異法」,名相概念跟法性相異,不是一回事。就好像你的手指指向月亮,「手指」這個名,沒有月亮的功能作用,它不能破暗。一般的語言文字,它也不能即法。所以,「名異法」這個情況是普遍的,「名即法」是有特殊因緣才能夠展現出來的一種現象。

那麼,我們能念阿彌陀名號,是法界當中,無量劫以來,一位大菩薩用五劫的思惟、無量劫積功累德的無量的因緣成就的名號,它即法性法相,這確實不是容易遇到的,也不是容易相信的。

能夠相信,我們稱念這句名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如來名義,如實修行相應,那就能得到世間所有的吉祥和出世間究竟解脫的大利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請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由於菩薩有...

是否每天應多念佛號來調伏煩惱

問: 師父慈悲,在蕅益大師念佛開示那個裡面,他好像...

憶佛是把家人、工作都當作是佛

大勢至菩薩說:十方諸佛憐念我們眾生,就像母親在想念...

【推薦】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臨泉縣黃嶺...

不生淨土,身後便是地獄

有些人自力的禪得不到利益,同時淨土仰靠阿彌陀佛慈悲...

太虛大師《往生安樂土法門略說》

一、信 念阿彌陀佛往生安樂世界一法門,約之不出信、願...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聖人誠明之道,如來真常之法,匹夫匹婦,皆堪與知與能...

阿彌陀佛普遍接引,為何那麼多人還往生不了

問: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修淨土法門還可以誦楞嚴咒嗎?

問:我受了五戒修持淨土,現在早晨誦楞嚴咒。有的佛友...

淨土法門能解釋通途法門嗎

問: 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不能以通途法門的法理解釋,...

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

聞行《法華經》,往生安養剎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推薦】虛雲老和尚《用功的入門方法》

1.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

《楞嚴經》裡辨別邪師的方法

1.譭謗出家,輕蔑持戒: 常言: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

不懂感恩的人他就處處埋怨

有一句話說「恩將仇報」,一般人往往記怨不記恩,能夠...

三解脫門證入無上菩提

三法印跟實相印,理論上的統一前面講過了,在實踐上也...

藥師法門感應力強大的原因

一、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藥師二字包含健康、長壽...

化羞辱為前進的動力

在美國,有一位叫庫帕的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在...

《阿彌陀經》跟《圓覺經》的會通之處

如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是《圓覺》義。《佛說...

修空觀,把生命歸零

那麼我們講到這個,我們凡夫的造業呀,從淺到深有兩種...

如何理解阿彌陀佛大願不同的願目數字

問: 如何理解阿彌陀佛大願不同的願目數字? 大安法師...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

聖嚴法師《新年的新衣》

以前對於我家來說,過年並不是可喜的事,登門要債的人...

修福與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類的宗教,不論什麼種族,什麼階級的人,...

【佛教詞典】故紙

(譬喻)舊紙也。以譬不用物。臨濟錄曰:三藏十二分教...

【佛教詞典】兜沙羅

(雜語)Tu?āra,又作都沙羅,譯曰霜。華嚴經七十八曰...

【視頻】《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悟勝法師恭讀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悟勝法師恭讀

【視頻】印光大師淨土語錄100則

印光大師淨土語錄100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