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  2017/01/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靈環保

除了少數的人,恐怕連‘環保’這個名詞與觀念,都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外,多半的人都知道環保這個名詞,並且知道我們生存的環境已經有了問題。透過各種各類的訊息,我們知道台灣的環境污染非常嚴重,生活環境的質量也愈來愈差。人為的開發使得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人為的享受使得生活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

雖然人們也都嚴厲地批評污染環境的因素,但是幾乎沒有人真正用自己的手或生活方式,來改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大家只知道盡量想辦法來使自己便利,或許自己也會因而受到災害,但是一時間也顧不得這個問題,只想到便利就好。

譬如農牧的不當開發,在過去,種田的人用的是天然堆肥,人工除草、驅蟲,不太可能有機會污染環境;但現在的農牧方式不一樣,多使用農藥,造成很多麻煩。農牧當中,最大的污染源來自養豬戶所清除的污物,而水資源最嚴重的污染就是農藥,種菜時所使用的農藥對土地也是一種污染。我們現在吃到的一些肥美碩大的蔬菜、水果,街上買到的一些豬肉,實際上都是從污染的環境中開發出來的產品。

愛護環境要知行合一

很多人都知道要愛護環境,可是真的自己著手去保護環境的人卻少之又少。工商業的生產一定要有環保設施,不然工廠排出了未經過污水處理的廢水,就會污染河川。而種植農產品所使用的農藥也同樣會污染水資源。過去許多圳、溪、河內,有許多野生的魚蝦,現在漸漸看不到了。還有吃素的人很喜歡吃的海邊生產的海藻類,如紅毛苔,現在的產量不僅愈來愈少,而且也受到了污染,可能含有毒素,吃素的人很可能也因此吃進了有毒食物。

像這種情形,人們盡管也知道要保護環境,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由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浪費的情形也非常嚴重,譬如塑料袋的使用,買幾塊錢的東西就拿一個塑料袋,甚至多拿幾個帶回家用。塑料袋固然很方便,可是它永遠不會腐爛,燃燒時更會產生毒氣,污染我們的生活環境。在過去都是用報紙,或者是用芋頭、美人蕉等植物的葉子來包裝物品,根本不會有污染的問題。

每個家庭的垃圾製造量也非常可觀,東西並沒有完全用盡或用壞就把它丟棄,於是變成了垃圾。垃圾一丟出來,就變成污染源。一有新產品出來,稍微舊一點的用品就把它丟了,這些舊物品也就變成了污染環境的垃圾。過去的垃圾可變成堆肥,滋養農作物,現在的垃圾有很多是萬年不化的塑料製品,而且有很多的化學物質,會傷害農作物。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在我年輕時期的台灣,一般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三輪車,運送貨物則用板車、牛車,所以,不會像現在的交通工具如汽、機車一樣,因為使用汽油的緣故而有空氣污染的問題。夏天,為了驅散暑氣,最常用的是蒲扇、葵扇、奢侈一點的,也只用電扇而已,因此,不會有冷氣機所排放出來的熱氣,當然也沒有冷媒之類的東西來破壞大氣層。那時,衣服穿破了,補一補還可以再穿。第一個孩子的童裝,可以給第二個,乃至於給第三個孩子再穿。當時盛行的一句話是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且對於食物也格外珍惜,常以《朱子家訓》的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來告諭子弟,不能任意糟蹋。不僅吃剩的食物不會丟棄,甚至已經發酵發臭的食物,洗一洗、曬一曬,再煮來吃,腸胃照樣太平無事。

那個時期的台灣,垃圾很少,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變成永久的垃圾。現在的台灣,垃圾量卻愈來愈多,每年只有增加,沒有減少,不僅浪費自然資源,也增加污染源。

因此,法鼓山平時就盡量減少資源的浪費,並且不斷地重複使用,然後改變方式再利用。譬如,洗米水可以洗碗筷,也可做為灌溉水。我們的碗筷,幾乎沒有油漬,少許的菜油都是和著開水,再當作湯汁喝下去,所以碗是乾乾淨淨的。如果還有殘餘一點點油漬,就用洗米水洗乾淨。於是一桶水變成了洗米水,洗米水變成了洗碗水,洗碗水又變成了灌溉水。一物數用,非但能節約資源,同時還能保護環境。此外,除非信眾自己帶了塑料袋來到寺裡,否則,我們很少使用塑料袋。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靈環保

我們應該做好‘心靈環保’。物質環境的保護,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心靈環保則從人心淨化的根本做起,也唯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從心靈的環保做起,我們才會心甘情願,自發性地減少浪費自然資源,而不會只要求他人該如何;並且會覺得是一種享受,而不是犧牲,這就是‘知福惜福’。

所謂‘心靈環保’是說,因為我們的心被污染,以至於環境也被污染;假使我們的心不受污染,環境也會跟著不受污染。因為心靈是指揮身體的,我們的行為是和心連在一起的,每一個人心念的改變,就能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社會,所以,心念的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環境’本身不會製造髒亂,植物或礦物也不會為人類的生活環境帶來污染,唯有人類才會製造髒亂。不但污染物質環境,更是污染精神環境,從語言、文字、符號,種種形象以及各種思想、觀念等,都會為人類的心靈帶來創傷與污染。物質環境的污染不離人為,而人為又離不開人的‘心’。如果人‘心’潔淨,我們的物質環境絕對不受污染。因此,討論環境的污染,就必須從根源著手,也就是我一再強調與倡導的‘心靈環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心念的不可思議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佛陀帶了諸位比丘到處游化,走...

你要不動,外面的世界不會動

整個修行當中就是四個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人生。你看看這個世間上,虛空的相越...

在眾生濁中不能洞覺

我們講到在眾生濁中,我們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稱為悉達多太子)曾想過:為什麼人...

觀心無常,調伏我見的顛倒

以下的觀心無常跟觀法無我,偏重在調伏我見的顛倒。就...

美好人生,從心做起

心,在佛教中有著最為豐富的詮釋。認識自己的心,把握...

凡夫心的幾個特點

我們凡夫眾生的心是生滅心,它有幾個特點: 第一是攀緣...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聖嚴法師《還債平安,還願快樂》

問:現在我想學的東西很多,對於生命的存在和天地萬物...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齋戒

第一節 什麼是六齋日 八關戒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齋日...

真正的自由-聖嚴法師與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的對話

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點:法鼓山台北安和...

聖嚴法師:謙虛是非常重要的事

謙虛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經》的六十四卦裡,每...

勇於對抗自己的煩惱習氣

真正的修行並不容易,多數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對...

久病不念佛,生日變忌日

【原文】 一僧瘵疾經年,久憊枕蓆,眾知必死,而彼無死...

不論在哪裡,心變了一切都變

出世的心就是出離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來到世界的心...

各宗要略——華嚴宗

宗義及學統 華嚴宗是依《華嚴經》而成立。釋尊初成道,...

邪淫把我們逼向墮落與滅亡之路

邪淫害人不淺,古人曾說過萬惡淫為首,這個惡不僅僅是...

一言不慎即招無量劇苦

釋迦世尊,在過去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曾經當過印度波...

三皈依的含義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

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

臨命終的人往生,他必須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這個很重...

一時的善念,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唯識學把整個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個階位:就...

大安法師:貴賤貧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則是決定不虛的。經雲,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論人當取其長,做事先審其害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途中珍重

靈訓禪師在廬山歸宗寺參學時,有一天動念想下山,因此...

【佛教詞典】十力不共

【十力不共】 p0112 瑜伽五十卷二頁云:云何如來十力不...

【佛教詞典】我法俱有宗

(術語)華嚴宗所談,十宗之第一。謂人天乘及小乘之犢...

【視頻】妙境法師《佛化琉璃城》

妙境法師《佛化琉璃城》

【視頻】老牛的悲鳴

老牛的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