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敦倫盡分的人生

大安法師  2017/01/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敦倫盡分的人生

【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分。——印光大師】

這裡談談敦倫盡分的問題。盡分就是每個人在家庭和社會當中都有一定的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有相應的道德義務。

名分,名就是你有一個社會角色的名,就會有跟這個角色相應的那種道德義務,就叫分。

這裡談到做父親的要仁慈。一般父母都對子女有自然天性的仁慈,如果對子女都不仁慈,那你作為父母的那個分就沒有盡到。

作為子女,要孝順父母,孝是子女的分;兄要友愛弟弟,弟弟要恭敬兄長,這是兄弟關係的名分;做丈夫的要有責任感,做妻子的要柔順,這是夫妻之間的名分;而在社會上,有主有僕,主人要仁愛部下,僕人要忠心耿耿。

這些是講五倫關係,五倫關係有三倫關係都在家庭,包括父子、兄弟、夫婦。進而拓展到社會上的朋友、君臣。

五倫關係都各盡道德義務,這個家庭和社會才能和睦,才能導致國泰民安。如果五倫關係都沒有了,就是倫常紊亂,甚至倫常都沒有了,那這個人之邦國就成為動物園了。

這裡談到的這個「忠」,現代社會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做僕人的能不能做到忠,做領導的能不能做到仁,這兩者都是相互感應的。比如傳統社會中主人對僕人都很關愛的,一輩子都關心他,而僕人是忠心耿耿,以主人的事情為自己的事情,鞠躬盡瘁。

現在「忠」受到了很大的挑戰,比如這些貪官污吏,實際上就是對國家不忠嘛。國家給他的待遇很高,然而他還是用權力來牟取自己的私利。一個公司裡如果老闆看好一個人,給他信任,然而他拿著信任來搞潛規則,牟取自己的私利,甚至把公司老闆的錢都卷走。

這些都是說明我們這個社會上的人沒有忠,沒有忠是很麻煩的。

所以我們傳統社會的敦倫盡分,一定要大講特講。這些規範看似簡單,做起來要身體力行的,這要有相當的心性和涵養的功夫;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才能夠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知道自己的界限是什麼。

而且看這個忠,上面是中,下面是個心,是要用你的心去做的,真心去做的,不是作秀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把這四顆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顆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赤裸裸地來到這世間,亦兩手空空的離開

《四十二章經》中,佛說: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

無所事事絕對不是自在

常常聽到人們說被工作和日常的瑣事困住,沒有過上自己...

逃離複雜,奔向簡單的人生

生命馳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無法負重太多。人生易...

【推薦】追求外在的物質,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當初我學佛的一個因緣就是,覺得這個人沒意思,特別是...

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野百合也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很多朋友都喜歡憨豆先生,該片票房在歐洲突破1億美元...

沒學佛的人生是沒辦法規劃的,因為做不了主

一個生死凡夫為什麼加罪障呢?因為我們的生命當中,每...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推薦】永離女身的兩種捷徑

信樂永離女身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

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佛教說: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孔子也要求人們...

念佛法門是可以驗證的

我們體會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不可思議,吾人的心性功德...

居士講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嗎

問: 末法時期白衣上坐,講僧團過失,謗僧。王翠明女居...

人生經驗的痛苦能否激發往生力量

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

你臨終起業障那就慘了

淨土宗的成敗只有一句話就是你臨終是不是往生,這是關...

【東林畫傳】淨土高賢劉遺民

一、楚王后裔 棄官歸隱 劉遺民是東晉時期,廬山東林寺...

善巧導淨土,妙驗西方路

沈中旭。字啟白,江蘇吳縣人,年少時個性豪放不拘小節...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

禮,德之范也。即禮是指規範,尊卑有序。《曲禮》曰:...

主導我們生命升沉的兩個因素

楞嚴經講生命的緣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講到真如緣起。當...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在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屬於中品往生的,...

參禪前要注意的三個先決條件

參禪要有絕對、不動搖的信心,這對我們的修行非常重要...

舍利子是怎麼來的

問: 為什麼有舍利子? 中台禪寺答: 舍利為梵語,即...

善業不能改變煩惱,但善根不一樣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

如何禪淨雙修?如何識空性,破空性

問: 如何禪淨雙修?如何識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

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的竅訣

前 言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寫給孩子的四篇家...

【佛教詞典】罪業

梵語 nigha。指身、口、意三業所造之罪。據北本大般涅...

【佛教詞典】慧眼

(術語)五眼之一,慧能觀照,故名眼。照諸法皆空真理...

【視頻】崇慈法師《鳩摩羅什大師》

崇慈法師《鳩摩羅什大師》

【視頻】崇慈法師《真諦大師》

崇慈法師《真諦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