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大安法師  2016/12/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實際上這部經典卻是具足華嚴的十玄門,那些有眼光的這些注經家也都認為這部《阿彌陀經》就是略寫的《華嚴經》。那麼《華嚴經》是甚深廣闊的法門,所以他在,為什麼這個廣的東西用《阿彌陀經》這一千多字來加以宣說?這就是廣法作略法說。這是二乘菩薩,等覺菩薩的智慧,都不能測的一個智慧的法門。但是他能夠從事相上展開,讓我們業力凡夫也能夠加以分享,這就是深法作淺法的一個善巧方便。

這部經典是義理非常深廣,蕅益大師有一個判釋說這部經,它是《華嚴經》……,《華嚴經》是眾經之王,一切經是他的眷屬。但這部《阿彌陀經》是具足著《華嚴》的奧藏,奧妙的寶藏。《法華》成為成佛的純圓的妙法,《法華經》它的秘髓,成佛的秘髓都在這部《阿彌陀經》裡面。

一切諸心要,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心要義理境界,也在這個《阿彌陀經》裡面。一切菩薩的六度萬行的指南針也在這部《阿彌陀經》裡面。所以這樣,就把這部經完全把它擺在一個「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都在這部經裡面含攝。這種推崇這部經就已經是比前面的注經家又是登峰造極了,所以印光大師讚歎蕅益大師注經這部《阿彌陀經》,他的那種定論就是古佛再來也不能超過這個,所以這種讚歎這部經典的這種殊勝就等於是佛的讚歎。

正因為這部經,你看從五重玄義來看它都是非常殊勝。

自古以來,這部經典的這種讀誦受持,他的功德也很大。在《淨土聖賢錄》都有很多的記載,這裡就給大家講兩個公案。就是讀誦這部經典的重要性,在梁武帝的時候,有一位道珍法師他就住在廬山。住在廬山他就仰慕慧遠大師、蓮社念佛的風範,就有願往生之心,但是他的修學背景是涅槃宗。那個六朝時期成實宗、涅槃宗是比較風行的,他主要是搞涅槃宗的。有一天他在坐禪的時候,在禪定狀態看到有一條船,很莊麗的船,帶著幾百人往西邊走。他就問,你們船到哪去呀!那個船上說,我們去極樂世界。他一聽,哎!去極樂世界,我也想去,你能不能帶我去呀!搭個便船,船上人就跟他說,說法師雖然善講《涅槃經》,但是你沒有讀誦《阿彌陀經》,怎麼能乘得上啊!不理睬他,船又走了,乘不上。

他從定中起來,出定之後,他發心,就把《涅槃經》放下,就專門讀誦《阿彌陀經》。這樣讀誦,讀誦到兩萬遍的時候,就有瑞相了。他就看到了銀的蓮台現前,但銀蓮台現前他沒有告訴別人。他是往生,往生的時候寫了個紙條,說他讀誦到兩萬遍的時候,有銀蓮台現前。他往生的前一個月大概28天的時候,他就往生的時候整個晚上他所住的寺院都是一片光明,一片光明然後是銀色的蓮台來接他。在山頂上有一個寺院,看到下面以為是著火了,第二天早晨從山上過來問這個寺院怎麼回事?原來道珍法師往生了,往生的時候天樂盈空,異香滿室,這就是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法師叫大行禪師,他原來是修普賢的懺法的。而有一天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他就順手在大藏經裡面……就是默默地禱告看看我跟哪個法門有緣,隨手一拈,拈到了一部《阿彌陀經》,他就開始讀誦。他讀誦《阿彌陀經》的時候,讀誦了二十一天,三七,他就能看到琉璃地,而且他出現琉璃地有兩三次。所以當時的皇帝唐代宗,唐代宗對他很推崇,就把他請到皇宮裡面,稱他為常精進菩薩。他以後等第三次琉璃地現前的時候,他知道往生的時候到了,就往生了。那麼通過這個例子也反映琉璃地是觀經當中的第二觀--觀地,實際上你不需要去進行那樣的一個很次第的觀想,先觀水,水很澄清,再轉為冰,由冰再轉為琉璃,這種觀想。實際上你清淨地念《阿彌陀經》這個經裡面,由於我們的清淨心裡面,名號裡面就有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他就自然顯發琉璃地。所以為什麼祖師說,你執持名號就包含著觀想念佛,十六觀特別是前三觀依的依正莊嚴都在這句名號裡面。

依這部經典所修行,執持名號的瑞相就更多了。像善導大師能念一句佛,就有一束光明出來,念兩句佛就有兩道光明。像少康大師念一聲佛就有一尊佛像出來,像連環珠一樣地出來。那麼通過這部《阿彌陀經》來執持名號,往生瑞相以及生前的種種瑞相,這方面的例子是不勝枚舉。大家有時候可以去看看,古往今來的《往生淨土聖賢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供養地藏菩薩、誦地藏經就能獲得二十八種利益

地藏菩薩的威神力量實在不可思議,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說...

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

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她為我上了一課,不但是有關戒律...

他依止慧遠大師修行,一生三次見佛

劉遺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蘇徐州...

慈法法師: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

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就在於它是個極特別的法門,不是...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

佛現前先不要太高興,你繼續念佛

這個祖師有講過,魔王可以模仿阿彌陀佛,有可能。但是...

乘願再來是化身還是胎生

問: 乘願再來的菩薩是化身,還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境緣無好丑,提起佛號正念

一日之計在於晨,叢林的早課是古佛青燈生活的特寫。 得...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阿彌陀佛遍法界,只需臨終念感通

你看世間上連一輪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現,更何況阿彌...

如何看待《無量壽經》會集本

《佛說無量壽經》傳入中國,曾被翻譯過多次。現存五個...

淨土法門的修行一定要依照聖言量

問: 我聽元音老人講,修淨土法門行者念南無阿彌陀佛結...

以何心稱念觀音菩薩可得感應

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中阿彌陀佛的二大脅侍菩薩之一,...

淨界法師:禪淨雙修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一...

因果規律與命運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一切諸報,...

聖嚴法師: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所謂「欲樂」,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暫的快樂感受。然...

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個人越接近臨終時越重要。諸位!我勸所有淨土宗的人...

積集福德資糧最快速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個很大的差別:小乘佛...

出家並不只是簡單的到寺廟當和尚

出家,是指離開親人、家庭、事業這樣的世俗世界,到寺...

常吃五種食物保持健康

有些食物吃對了會讓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時...

既省錢又簡單易做的種福改運方法

做善事、種福因的門路固然廣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機會...

動一個念頭,也如發射一份電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們的心念,決定言語看不慣某人時,就會常發...

清明三問

對於清明節,不論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會遇到一...

印光大師《信願念佛百問》

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能收...

修善如愛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波斯匿王不僅...

【佛教詞典】外教

指異於一己所奉持之教說,或指致力於心神以外之研習工...

【佛教詞典】妙覺

為大乘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覺行...

【視頻】印光大師文鈔金句-治習氣

印光大師文鈔金句-治習氣

【視頻】幼時害鳥 成年受報

幼時害鳥 成年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