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惡人念佛一定往生嗎

大安法師  2017/01/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印光大師言:「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這一段說明心不慈悲,便難往生。可是,《觀經·下品下生》犯五逆重罪的眾生都能往生。善導大師《觀經疏》言:「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各位祖師的本意是什麼?惡人念佛一定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看這些佛言祖語要有智慧的眼,要知道這些佛言祖語,它就像看廬山,它的角度不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雖然各不同,但是它談的都是廬山的那個山景的情形。所以你不會看,你就會覺得,怎麼橫著看廬山的描述跟豎著看廬山的描述自相矛盾?其實它並沒有矛盾,只是角度不一樣。所以,很多人就容易製造這些矛盾。

那你看這個,印光大師和善導大師他說的並沒有矛盾。印光大師在說什麼呢?就是我們一個念佛行人在平時舉心動念,我們都要以無量光壽的無上之道作為自己所依之境。那所依之境,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就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的人天福就談儒家文化的主要核心,你要孝順,你要恭敬,你要慈悲,你要修十善業。如果你連儒家的人天福都不能去修,你當下這個心就跟佛心相違悖了。相違悖,去念佛就不能感應了。因為佛是什麼?佛離不開我們現前的念頭,一切佛呈現的佛的境界或者形相,都是依我們的心識的心呈現出來的。你當下這個心識都沒有至誠,都不去奉行淨業三福,跟佛性嚴重相悖,難以感應道交。所以這就印祖說,你當下的心發生了障礙了。發生障礙了,障礙了阿彌陀佛的那種慈悲光明了,在你的心性上呈現不出來了。不是佛不慈悲,是你接納不到了,所以「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這就告訴我們,平時念佛,一定要修淨業三福,一定要有佛心的那種氣氛,去感應。

那這裡還是談至誠心問題。那《觀經·下品下生》談五逆重罪的眾生都能往生,不要以為五逆眾生的情形,他就是有障礙,其實五逆重罪是他生前造的五逆重罪,但是他在臨命終時那一刻還是具備了三心了,就是至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他蒙善知識開導,當下他能相信,他以猛利的心去念阿彌陀佛名號,至誠懇切地求往生,當下這個心就是至誠的,就能感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加被,就能往生。所以這裡面,不要以為五逆重罪就障礙很大,實際上臨命終時最後的那個大心就能突破它。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面談的,一切凡夫,不管他造了多少的罪業,或者他是福報多麼大,念佛的時間有多長,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就是要一心專念,決定能往生。這個惡人是他生前的造惡,臨命終時他一念的反轉過來,一念的覺悟,他當下這個惡人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一個善人,而且是一個妙善人。所以,惡人念佛一定能往生。

但是,又不要理解為只有惡人更容易往生,善人還不大容易往生。又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惡和善,在蕅益大師註解當中,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具足淨土的信願的人,哪怕是五逆十惡的罪人,他也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不具足信願,哪怕他五戒十善修得很好,他在淨土法門當中都夠不上善男子善女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有兩個重點

我們這次淨土宗的修學,有三種憶念,就是你必須要去觀...

【推薦】五位高僧大德的臨終往生體驗

印光大師: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往生前,...

不忙歌

念佛能以轉逆境、消災難、生極樂,這是何等的大事,偏...

念佛人的為人處世

一個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為上,最要緊的是敦倫盡分...

念佛機能夠為亡者念佛嗎

問: 師父慈悲!剛剛提到念佛機的問題,就是《地藏經》...

不可用通途教理,衡量淨土法門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

你跟阿彌陀佛是一家人嘛

蕅益大師說,因為無性緣生的假觀,所以整個未來的十法...

「把全體果覺授與薄地凡夫」是什麼含義

問: 法師,阿彌陀佛把全體的果覺授與薄地凡夫,這句話...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安法師2023年新春開示

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

大安法師:如何拯救已過世的父母

問: 師父,我有個問題,就是對我們已經過世的父母。...

往生極樂是靠超度去還是自己信願念佛去

問: 弟子以為,念佛行人勤修淨業三福,以至誠懇切心...

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來做功夫

都攝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這個六...

「專修」和「雜修」的劃分

善導大師講的這個專修和雜修的情況,確實善導大師講專...

佛最後一次教誨

在薩羅國的娑羅樹林,佛對他的弟子,作了最後一次教誨...

聖嚴法師《他們都是菩薩》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受苦受難的都是菩薩的化身,...

何人肯向死前修

若有眾生壽無量,煩惱微細樂具足, 菩薩於中得自在,示...

惟覺老和尚《吃素與學佛》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從身口意開始,學佛的身、學...

本煥長老與印順法師開解眾生疑惑

現代社會把人的各種慾望都裹挾在裡面,拚命刺激你,但...

莫教錯過眼前事,無限春光不再來

初做功夫,於行住坐臥四威儀內,遇境生疑、逢緣理會處...

吃葷者開始吃素後容易有飢餓感該如何解決

由於肉類較不容易消化,滯留於腸胃道時間較長,因此較...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個很奇妙的格式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逃避並不能解決痛苦

防護並非意指不看、不聽、不聞、不嘗、不觸或不想任何...

以德報怨的國王

佛陀時代有一段故事――佛陀來到舍衛國的只園精舍,摩...

因果報應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修行...

【佛教詞典】法電

(譬喻)說法照了,譬如電光。無量壽經上曰:震法雷,...

【佛教詞典】外空

謂身外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假不實,為十八空之一。...

【視頻】淨界法師《月圓則缺 花開則謝 物極必反》

淨界法師《月圓則缺 花開則謝 物極必反》

【視頻】由宗乘自負到通身靠倒的祖師(淨界法師)

由宗乘自負到通身靠倒的祖師(淨界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