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五百世母親的貧窮果報

2017/01/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五百世母親的貧窮果報

過去釋迦牟尼佛托缽游化,行經居荷羅國,與眾比丘在路旁樹下稍作休息,適巧有一位年老的婦人正在附近的井邊取水,這位婦人名叫迦旦遮羅,是某戶人家的奴婢。佛陀告訴阿難:「你去向這位老婦人化緣一些水來。」阿難遵承佛陀的指示,前去向迦旦遮羅化緣。

迦旦遮羅聽到阿難來化緣水,要給佛陀和眾比丘飲用,便親自拿著水瓶前來見佛。見到佛陀之後,迦旦遮羅立刻把水瓶放在地上,想要向前去擁抱佛陀。阿難急忙阻止她,但佛陀卻告訴阿難:「不要阻止她!這位老婦人在過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親,對我有深厚的親情,所以她一見到我,就想要擁抱我。如果你阻止她,她的血就會猶如沸騰的水一般,從臉部的毛孔中流出,馬上就會喪失性命。」迦旦遮羅如願擁抱了佛陀後,便站在佛陀的身旁。

佛陀告訴阿難:「你去把這位老婦人的主人找來。」迦旦遮羅的主人來到佛陀面前,頂禮佛陀後,便恭敬地合掌站立在佛陀的面前。佛陀告訴迦旦遮羅的主人:「如果你能夠讓這位老婦人得到自由、出家修行,她一定能成就阿羅漢的果位。」迦旦遮羅的主人聽了佛陀的話,便解除與迦旦遮羅的契約,恢復她的自由。

佛陀又告訴阿難:「你將迦旦遮羅帶到比丘尼的僧團,讓波闍波提比丘尼為她剃度。」迦旦遮羅出家不久之後,便證得阿羅漢果,並且在眾比丘尼中,善解經義,最為第一。

諸比丘心中感到疑惑,便請示佛陀:「世尊!迦旦遮羅比丘尼,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出身卑賤作他人的奴婢?又是什麼樣的因緣,使其出家不久,便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佛陀向諸比丘開示:「過去迦葉佛時,迦旦遮羅比丘尼曾經出家修行,由於過去出家聞法的因緣,所以此生出家後,很快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然而,也因為過去生出家時是眾比丘尼的上首,時常辱罵證得聖果的比丘尼是卑賤的奴婢。由於毀辱賢聖的緣故,所以生生世世都受為人奴婢的果報。且迦旦遮羅比丘尼在過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親,生性慳貪,易生嫉妒,時常阻止我行布施,因此,生生世世生於貧賤之家。由於此一因緣,我並不只在這一世除去迦旦遮羅比丘尼的貧賤苦果。」

諸比丘再請問佛陀:「請問佛陀,過去是如何拔除迦旦遮羅比丘尼貧賤的苦報呢?」

佛陀繼續開示:「過去某一世,在波羅捺國中,有一個貧窮的家庭,只有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兒子時常為他人幫佣賺取錢財來養活母親。雖然兒子辛勤地工作,但得到的錢財卻非常少,只夠維持母子兩人一日的生活。

有一天,兒子向母親秉告,想要與商人的商隊一同遠行經商。母親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兒子便隨著商人一同遠行。兒子離去不久,便有盜賊前來搶劫錢財,並將母親擄掠至他國賣作奴婢。

兒子遠行經商回來後,得知母親被盜賊擄走,便想盡方法找尋母親。好不容易得知母親的所在之後,便準備了許多珍寶錢財將母親贖回。贖回母親之後,母子兩人便在這個國家住下來,錢財日漸豐足,勝於往昔。這位被賣作奴婢的母親,就是現在的迦旦遮羅比丘尼,當時的兒子就是我。我在過去無數劫時,都在解救母親貧賤的苦報。」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一》

 
省思: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個人知恩、感恩的根本。因為,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因父母才能擁有色身;父母用血汗來養育子女,子女才能得以成長。

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感念母親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親至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母親的恩德。佛陀以身行告訴我們「孝」的重要,而我們也應該傚法佛陀,以孝順心、恭敬心、感恩心,來報答父母的恩德。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當及時,把握現前的因緣,恭敬父母、讓父母物質生活不虞匱乏這是孝養、孝敬,更進一步要盡孝道,令父母親近三寶,種離苦得樂的善因,乃至超凡入聖,真正是最大的知恩、感恩、報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美女放蕩患宮頸癌,臨死前現身說法警醒世人(圖)

一名美艷的女子,有著扭曲而不幸的人生經歷。她曾經因...

聖嚴法師《不住於相而行布施》

不住於相,相的意思在《金剛經》中講得很清楚,即不住...

布施後為什麼要加一個持戒呢

這個布施以後為什麼加一個持戒呢?因為布施會讓菩薩積...

均提沙彌的前世今生

有關因果報應的道理,在佛法裡面可以說是「老生常談」...

達照法師:深信因果

人生實際上是由業果感召而來的。業就是我們的慣性、習...

懺悔的必要性——因緣果報有三大理論

我們看甲二的懺悔方法。前面講到懺悔的善根,這個是滅...

虐待老人的現世報

大嫂的姥姥(以下簡稱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國縣,家裡...

讚譽詆毀皆有前因

讚譽或詆毀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水牛含淚下跪求饒

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場工人,拒絕宰殺一隻跪地求饒的大...

善良是你生命的守護神

有一個故事,是報上看來的。 一個販子,拐了一個5歲的...

神會六問六祖慧能

神會在廣東韶州曹溪六祖慧能處住了幾年,頗受慧能的器...

容易發怒

有一位經理非常能幹,又善於領導人,就是脾氣太大了,...

淨土法門與人間佛教

一、做人是實現淨土的前提 說到淨土,就與人間佛教分不...

一切諸相都從心所造,都是虛幻的

「一念」之道,就是佛經裡所說的:「心生種種法生,心...

夢參老和尚:善用其心

我們好多道友,皈依佛之後會問:師父啊!怎麼修行啊?...

弘一法師的言傳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師應邀講戒律,他講得標題是...

一個人墮落三惡道前,會有一些前相徵兆

那麼假設不幸的是,我們今生的罪業,它在臨命終的時候...

為了半偈而捨身的故事

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釋迦牟尼佛說:彌勒發意先...

善巧方便救人於水火

《功過格》裡有個公案。有一位固安縣的縣令叫梅公,你...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裡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

只有一切頓捨,才能迸出淨業種子

對這個世間的捨,要從真實心裡面真的你能捨得掉,真的...

提不起就放下

經過幾天禪修,大家應感到自然安定,不會太浮躁。一般...

吃素即是放生

佛教經典和歷代祖師都主張為佛弟子要戒殺素食,這樣做...

五百商人入海采寶

佛陀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時,城中有一商主帶領五百位商人...

【佛教詞典】宣古未了宣今到來

表示諸法實相無去來相之用語。即宇宙間一切萬事萬物之...

【佛教詞典】憍薩羅

(地名)Kosala,又作拘薩羅,拘娑羅,居薩羅。譯曰工...

【視頻】夢參老和尚《不要學一法而誹謗另一法》

夢參老和尚《不要學一法而誹謗另一法》

【視頻】蕅益大師法語白話版

蕅益大師法語白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