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五百世母親的貧窮果報

2017/01/04  大字體  護眼色

佛陀五百世母親的貧窮果報

過去釋迦牟尼佛托缽游化,行經居荷羅國,與眾比丘在路旁樹下稍作休息,適巧有一位年老的婦人正在附近的井邊取水,這位婦人名叫迦旦遮羅,是某戶人家的奴婢。佛陀告訴阿難:「你去向這位老婦人化緣一些水來。」阿難遵承佛陀的指示,前去向迦旦遮羅化緣。

迦旦遮羅聽到阿難來化緣水,要給佛陀和眾比丘飲用,便親自拿著水瓶前來見佛。見到佛陀之後,迦旦遮羅立刻把水瓶放在地上,想要向前去擁抱佛陀。阿難急忙阻止她,但佛陀卻告訴阿難:「不要阻止她!這位老婦人在過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親,對我有深厚的親情,所以她一見到我,就想要擁抱我。如果你阻止她,她的血就會猶如沸騰的水一般,從臉部的毛孔中流出,馬上就會喪失性命。」迦旦遮羅如願擁抱了佛陀後,便站在佛陀的身旁。

佛陀告訴阿難:「你去把這位老婦人的主人找來。」迦旦遮羅的主人來到佛陀面前,頂禮佛陀後,便恭敬地合掌站立在佛陀的面前。佛陀告訴迦旦遮羅的主人:「如果你能夠讓這位老婦人得到自由、出家修行,她一定能成就阿羅漢的果位。」迦旦遮羅的主人聽了佛陀的話,便解除與迦旦遮羅的契約,恢復她的自由。

佛陀又告訴阿難:「你將迦旦遮羅帶到比丘尼的僧團,讓波闍波提比丘尼為她剃度。」迦旦遮羅出家不久之後,便證得阿羅漢果,並且在眾比丘尼中,善解經義,最為第一。

諸比丘心中感到疑惑,便請示佛陀:「世尊!迦旦遮羅比丘尼,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出身卑賤作他人的奴婢?又是什麼樣的因緣,使其出家不久,便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佛陀向諸比丘開示:「過去迦葉佛時,迦旦遮羅比丘尼曾經出家修行,由於過去出家聞法的因緣,所以此生出家後,很快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然而,也因為過去生出家時是眾比丘尼的上首,時常辱罵證得聖果的比丘尼是卑賤的奴婢。由於毀辱賢聖的緣故,所以生生世世都受為人奴婢的果報。且迦旦遮羅比丘尼在過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親,生性慳貪,易生嫉妒,時常阻止我行佈施,因此,生生世世生於貧賤之家。由於此一因緣,我並不只在這一世除去迦旦遮羅比丘尼的貧賤苦果。」

諸比丘再請問佛陀:「請問佛陀,過去是如何拔除迦旦遮羅比丘尼貧賤的苦報呢?」

佛陀繼續開示:「過去某一世,在波羅捺國中,有一個貧窮的家庭,只有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兒子時常為他人幫佣賺取錢財來養活母親。雖然兒子辛勤地工作,但得到的錢財卻非常少,只夠維持母子兩人一日的生活。

有一天,兒子向母親秉告,想要與商人的商隊一同遠行經商。母親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兒子便隨著商人一同遠行。兒子離去不久,便有盜賊前來搶劫錢財,並將母親擄掠至他國賣作奴婢。

兒子遠行經商回來後,得知母親被盜賊擄走,便想盡方法找尋母親。好不容易得知母親的所在之後,便準備了許多珍寶錢財將母親贖回。贖回母親之後,母子兩人便在這個國家住下來,錢財日漸豐足,勝於往昔。這位被賣作奴婢的母親,就是現在的迦旦遮羅比丘尼,當時的兒子就是我。我在過去無數劫時,都在解救母親貧賤的苦報。」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一》

 
省思: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個人知恩、感恩的根本。因為,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因父母才能擁有色身;父母用血汗來養育子女,子女才能得以成長。

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感念母親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親至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母親的恩德。佛陀以身行告訴我們「孝」的重要,而我們也應該傚法佛陀,以孝順心、恭敬心、感恩心,來報答父母的恩德。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當及時,把握現前的因緣,恭敬父母、讓父母物質生活不虞匱乏這是孝養、孝敬,更進一步要盡孝道,令父母親近三寶,種離苦得樂的善因,乃至超凡入聖,真正是最大的知恩、感恩、報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勸人佈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問: 師父,以下綜合幾位同修的問題,請慈悲開示:對於...

五種佈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須從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應以佈施為首。...

一切都是我們自作自受

我們看到那麼多的經書,裡面都是告訴我們覺悟的方法。...

沒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廣修供養

在修行沒有成就前,一定要廣修供養。在唐朝,有位叫悟...

就算有神通,也敵不過業力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沒有人能和他相比,...

印刷廠老闆不印邪淫書籍的善報

台灣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廠,老闆的個性耿直、爽朗,日常...

誘惑與陷阱--上億身家的老闆是怎樣淪落為民工的

2008年的時候我剛入行經商時,和一個老闆有業務往來,...

無邊的生死罪業和痛苦是怎麼來的

眾生在迷,貪著、攀緣、妄想執著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高僧得觀音菩薩勸導,精勤修行淨土法門

慧日法師,俗姓辛,東萊人(今山東掖縣)。唐中宗時(...

八位祖師以出家身孝養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種誤解,認為出家人剃髮染衣、辭親割愛,必...

矮國王

微觀人間片段,以小見大,說浮生,道世情,情到深處有...

「舍」時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

憶佛念佛就是真如熏無明

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

十大防癌的食物

飲食不當可以致癌,但吃對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簡單的禪修方法

許多慢性病,都是由於生活壓力和精神緊張所引起,透過...

淨業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攝住

六根中最難攝的是耳根與意根。眼睛能見屋裡的東西,但...

一念的迴光返照,就能夠改變命運

為什麼說,知道常住能夠遠離三惡道,我們舉一個例子來...

如何將世出世間法圓融

問: 印祖一再說:念佛人當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

梵網經菩薩戒為何如此殊勝

從教理上來看 天台祖師把佛一代時教分為四種教,叫藏、...

度化長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長者。有一天,佛陀到長者的家門口乞化...

人生中需要放下的八樣東西

1、放下壓力 (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心靈的...

恭敬得延壽

佛陀時代,有位長者的兒子年紀大約五、六歲,佔相師為...

七種人不能吃花生

沒有人不認識花生的吧,也沒有從來沒有吃過花生的吧。...

凡是這種的夢境,都是宿世眾生在惡趣未能出離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

【佛教詞典】四願經

全一卷。吳·支謙譯。又作四不如願經。收於大正藏第十...

【佛教詞典】無散空

【無散空】 p1055 辯中邊論上卷八頁云:為所修善,至無...

【視頻】經文字字皆血淚,焉敢將經容易看

經文字字皆血淚,焉敢將經容易看

【視頻】明海大和尚《人生三很及出路》

明海大和尚《人生三很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