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智敏法師  2017/02/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的知見,由聞、思、修,要從聽聞正法來的。這個見解,最高的見解就是自性空與緣生因果、二互不違而相助出生。世俗的正見,我們說就是因果不昧。一切法,應該知道都是從因果來的。

有的人,他對因果不明白,就像看到一些人造惡,卻是享受很大的福報,富貴榮華,地位也高。這個,大家都能看到一些。有的人做大官發大財,而品德並不好; 也有的人很講道德,或很有修行,但是他卻很窮,地位也沒有,這看起來很矛盾,怎麼講呢?我們說,這個也不離因果,因果不局限於現今一世,是通三世的,過去由於他造了善因,這一輩子,果報成熟,他就享受福報了。那個道德好,或修行好的人,過去沒有造培福的因,那麼,他這一輩子貧窮了,也是宿業所感。因果,從三世來看,是一點也不會錯的。

不懂的人就單看到了現世,這個人做了那麼多好事,卻那麼窮,那麼倒霉;相反,那個人做了那麼多壞事,卻那麼富貴,勢力又大。就得了一個結論,說因果是沒有的,是騙騙人的,聖人設教,目的就是叫人不要做壞事,所以編了一套因果報應之類騙騙人的話。這種見解,叫做邪知邪見。我們說的正知正見,就是說一切法都不離因果,哪怕是在極熱的天氣,我們能夠遇到一陣涼風吹過來,舒暢一下,也不離因果。就是說,在過去造不善業的時候,偶爾起了一念善心,就感受到在現世中炎熱難忍的氣候時,吹來這股涼風了。

離開因果的事情是沒有的,這是講世俗的正見。出世的,勝義的正見呢,要知道一切法自性空,離開斷常二邊:既不住斷邊,又不住常邊。假使住於常邊,執著一切法都是實在有的,那就不能出離三界,有情與器間都是實在有的,怎麼能出離呢?要"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嘛!一切法本來都是如幻如化,沒有自性的,既沒有能流轉的有情,也沒有所流轉的器間,自然出生死,斷輪迴了。

反過來,如果說一切法都是空的,什麼都是沒有的,則又錯了,墮入斷邊,成了斷見,斷見的人,撥無因果,要下惡道。很多人看起來也很用功,觀察空性的道理,觀一切法無自性,而對緣生因果的道理,事先沒有好好地思維抉擇去修,最後觀察空性,認為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他得到的,是這麼一個"空性",造善也是空,造惡也是空,那麼馬馬虎虎隨緣度日就算了,一切不要執著,什麼事情都可以去做,只要不執著就對了。

本人以前在上海認得一位居士,他是我以前在范老居士辦的法相學社裡的同學。他當時很用功,持五戒,茹素,精念誦。後來範老圓寂了,我到五台山去了,他自己在閉戶研究,閱藏,自己研究就有一個毛病,師心自用。佛教裡邊,是要有傳承的,靠自己看書,如心有偏執或等起心有過失,往往會走錯路。他憑自己有點法相基礎,也有點文化、聲明知識,在藏經裡面,東翻西翻的。最後,他說得到了一個結論,什麼呢?說他找到了一條成佛的捷徑,是成佛最為快速的一種修法-- 一切法空!做善的是空,造惡的也是空。出家受持二百五十條戒是執著。淫怒癡就是戒定慧,生死就是涅槃。

"哎呀!"他說:"你不要執著了,一切放下就對了。"他認為知道一切法就是空,順心所欲而行、但不執著,就可以了。他後來五戒也不持了,葷素也無所謂了,淫怒癡也就不拘了,不執著(去對治)了。他原籍紹興,紹興戲也去隨便看看,無分別智,一切不著,何等瀟灑!這個,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是撥無因果的斷見。

我們都是凡夫眾生,你說什麼都不執著,好的也不執著,壞的也不執著,一切無分別,聽起來很好,很高,但是搞錯了。勝義諦上固然一切法皆無自性,同一空性,世俗諦上,緣生因果是如如不昧、歷歷分明的。實際上,我們無始以來,壞的習氣很多,你若沒有把它對治掉,你一放下,把好的,對治法放下,壞的就會冒出來,什麼壞事都會做,這個空,叫做惡趣空,撥無因果的斷見惡趣空!你若執著這個斷見空,就會下惡道受苦,這是很危險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不貪慾

佛陀在舍衛國的只洹精舍度眾時,城中有一大富長者,育...

宣化上人:最大的毛病是什麼

最大的毛病是什麼呢?就是愚癡和愛。 人最大的毛病是...

世人食肉,咸謂理所應然?

【文】世人食肉,咸謂理所應然,乃恣意殺生,廣積冤業...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無邊的果報

種種的方法,個人的用心不同,經常用這個心,你就是菩...

既然理即是佛,我們與佛又有何區別

《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處,概不出...

貪污慈善捐款會有什麼果報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緒二年,吾鄉凡出頭散賑之人家,無...

阿闍世王為何還受毒瘡之報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阿闍世王因為殺父而身受毒瘡,...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為什麼不能吃蔥、蒜、韭菜

所謂素食,不僅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連蔥、洋蔥、韭菜...

淨土法門是權法還是實法

【原文】 客曰:弟子昔日聞言,淨土法門,全屬小乘。極...

受完戒後要經常憶念你的戒體

就是說我們曾經造了罪業,當然我們應該要懺悔改過,重...

臨終正念不失,顯得尤為重要

末法時期的眾生,接觸的多是念佛法門,比較方便、穩妥...

慈舟老法師:念佛即是說法

華嚴經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聲阿彌陀佛...

「碎碑刻碑」的典故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應篇注》裡面談到的。 孫思邈...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

於壓力過大,而又沒有及時得到解壓,長此下去的話,很...

老無所依的老所長

老所長是我的遠房表舅。他在我家裡住了些日子,準備回...

貪淫的十種過患

一、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當天帝,享受色、聲、...

淨界法師:讓罪業有釋放的管道

中國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經》。《易經》的根本思想,它...

六款素食養生鍋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提倡吃素的人也日漸增多,而...

修空觀,把生命歸零

那麼我們講到這個,我們凡夫的造業呀,從淺到深有兩種...

低碳生活小貼士

1.使用傳統的真空瓶膽的保溫瓶,不用電熱飲水機;用節...

【推薦】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成了手機的奴隸

僧團裡不讓用手機,除了少數執事法師因寺務需要以外,...

聖嚴法師《智慧是諸佛之母》

慈悲和智慧是一體的兩面,是分不開的,但是它功能和表...

慧遠大師定中三次見佛,歸命安養

晉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讚頌 以特別法,永為世范。意旨...

【佛教詞典】寶網

(物名)珍寶之羅網也。帝釋宮之羅網為帝網,亦云因陀...

【佛教詞典】密號

(一)即不能以表面文字通解所隱含之真義之語。如比喻山...

【視頻】宏海法師《隋代高僧道綽大師》

宏海法師《隋代高僧道綽大師》

【視頻】淨界法師《丙丁童子來求火》

淨界法師《丙丁童子來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