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夢中家財萬貫,醒時兩手空空

體慧法師  2017/02/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夢中家財萬貫,醒時兩手空空

我們為什麼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輪迴,受諸眾苦?因為我們一直在夢中,不得醒來。菩薩為什麼是菩薩?因為菩薩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猶如一場夢,所以從夢中醒過來。《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別人罵你、讚歎你、侮辱你都是夢中的事情。榮華富貴的生活、乞丐的生活也都是一場夢。永嘉大師證道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眾生一直活在虛幻當中,認為一切都是真的,白天做白天的夢,晚上做晚上的夢,但夢醒後你才發現什麼都沒有,夢中家財萬貫,醒時兩手空空。既然是假的、虛幻的、畢竟空的,為什麼還要執著呢?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自在從何得?其實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讓我們解除疑惑,一切空空如鏡花水月。真正從夢中醒過來的就是佛,佛希望我們從夢中覺醒。但是怎麼才能從夢中醒過來呢?首先要知道世間如夢,空無所得,才能對世間的一切不執著。但有的人認為眼前的一切都歷歷在目是真實的,因此看不破,放不下。世間如夢如幻,就好像大海與水泡一樣,其實水泡不是大海,只不過浮在了海面上,但凡夫之人卻認水泡為真,失去大海。當你覺醒後,你才知道唯有這一句阿彌陀佛才是最真實的!汶川地震、美國911事件、海嘯、水災……瞬間夷為平地,大樓瞬間倒塌,失去了家園,很多的人親眼目睹了這無常的慘劇。所以對如夢的世間不要執著,一定要看破放下,念佛求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是要分別,還是不分別

在修行的時候,我們要問一個問題: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別...

百不管老媼

本文摘自《淨土聖賢錄續編》。百不管是不計較世間的俗...

照見五蘊自性本空

能觀的菩薩在觀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得到什麼效...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

蠅頭蝸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兩皆虧負

【原文】 餘母舅金赤城守贛州,因入覲歸家,夏感瘧證,...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位年近八十歲的婆羅門,他...

聖嚴法師《佛在眼前》

法身非變化,亦非非變化;諸法無變化,示現有變化。 ...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廚房,飽餐一頓後便睡著了。睡到天亮不...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你想知道你來生是什麼樣嗎

我們今天在面對果報的時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這個是...

佛號念不准,可以往生嗎

問: 如果念佛號念不准,可以往生嗎? 淨界法師答:...

佛菩薩為什麼不以神通度眾生

問: 佛菩薩為什麼不以神通示現世人,引起世人的信仰...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國嗎

在《大智度論》講一個故事,龍樹菩薩說有一個車伕,這...

富貴的正因和助緣

富貴有兩種:一種是相對的,一種是絕對的。富甲天下、...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讓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過其他宗教,同時也接觸了傳統文化,...

如何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問: 請問如何正確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答...

妄想,是你給它力量的

我們調伏心中的愛取,不是說我們貪愛外在的世界,其實...

修習慈心

一早,舍利弗進城托缽,遇到一名老婦人在路旁哭泣。捨...

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們讀《阿彌陀經》,有兩句話是非常重要的,是...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永嘉玄覺禪師往曹溪參訪六祖惠能,振錫揚瓶,繞祖三匝...

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從聲音悟道的公案很多。茲舉一例:昔圓悟克勤禪師在五...

斷除業力的相續,尤其淨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們看經典上,尤其是《阿含經》,其實它這個外...

佛書、善書與邪書的概念與辨別

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三寶可以幫助達成...

莫將敬神與信佛混一為談

學佛者首須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

【佛教詞典】太平廣記

凡五百卷。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李昉等奉敕撰。所引...

【佛教詞典】乳水眼

(譬喻)鵝鳥能分一器之乳水,啜乳遺水,以喻學者之擇...

【視頻】《佛說八大人覺經》蓮歌子演唱

《佛說八大人覺經》蓮歌子演唱

【視頻】行於世間,融於大眾--印順大和尚關於八關齋戒的開示

行於世間,融於大眾--印順大和尚關於八關齋戒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