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再窮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2017/01/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再窮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貴是用恭敬心布施財物得來的果報。而福大小完全在下面這四個因素:

(一)布施的東西,(二)布施的對像

(三)布施的心地,(四)布施的時間

《四十二章經》上說:「貧窮布施難。」貧窮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沒有福報的人叫「貧」,沒有智慧的人叫「窮」。沒有福報就不能布施錢財,沒有智慧就很難布施真:第二種解釋是,沒有財產的叫「貧」,沒有衣服和飲食的叫「窮」。

因為貧窮的人沒有東西可施捨,所以說他們很難得有布施的行為。可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因為他們缺乏財物,而且又骨發布施的心,所以就顯得特別難能可貴。事實上,人人都可以布施,連最窮的人也有布施的機會和能力。比方說,每餐吃飯時先拿三兩粒布施小動物;或者請口渴的人喝一杯白開水,這些是一點都不要花本錢的。布施這一善行是人人都需要去做的。越貧窮的人越需要發心布施,會生生世世貧窮下去,很難有翻身和出人頭地的機會。

貧窮的人能夠布施是非常高尚而且十分難得的,因為他們布施時,心念的力特別強,印象也特別深刻,所以感應所得的福報也特別大。下面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一)貧窮可就賣的故事

《賢愚因緣經》上記載:從前在阿提國,有一位很有錢的長者,他家裡住了一位年紀很大而且地位很卑婢。那奴婢長年累月衣服破破爛爛,飲食粗陋,不得溫飽,而且還要時常挨鞭子的責打。

有一天,她拿著瓶子到河邊去取水,想到傷心處,禁不住地放聲大哭起來。佛的弟子迦旃延見了,把它賣掉呢?」那老婢回答說:「天下誰要買貧窮呀?」 迦旃延又說:「貧窮確實可以變賣。」

老婢問:「那麼,貧窮確實可以變賣。」迦旃延說:「如果您想要把貧窮賣掉,應當相信我的話,先把瓶子洗乾淨,然後裝一些清淨的水來布施給過往的修道人。」老奴婢說:「這瓶子是我家主人的東西,即使盛水布施,那布施的功德還是主人的啊。」

迦旃延回答道:「瓶子雖然不是您的東西,但瓶子裡頭的水是您取來的,難道不是您的功德呢?」老婢聽了迦旃延的話,心中的疑慮豁然開解。於是就立刻拿著瓶子去裝水,以供養迦旃延。

迦旃延親切地接受了她供養的水,並教她歸依三寶,受持五戎,而且還教她念佛的方法。當天晚上,老奴婢死在主人的家裡。第二天清晨,主人看到了這情景很生氣,把老奴婢的尸體丟在森林裡。老奴婢的神識(靈魂)投生忉利天宮以後,遙遠看見自己過去的身體,於是和天上的眷屬,散花在奴婢的尸體上。

(二)盡心布施必解貧困

《法苑珠林》上記載:「隋朝的時候,終南山有一位高僧,法號叫普安因為他是一位聖僧,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大家都辦素齋來供養他。有一天,這位聖僧來到了大萬村。村子裡有位名叫遺生的窮人,他家實在很窮,住的房子只有四面牆壁,連遮雨的屋頂都毀損不堪。田遺生有四個女兒,每個女兒都穿得破破爛爛的,連身體也沒有辦法完全遮蓋住,田遺的長女名字叫華嚴。她年紀已經二十歲了,看到村人都在設齋供養師父,內心感嘆自己除了兩尺粗布以外,沒有任何財物可以布施種福。她對貧的體驗特別深刻,而且也深深厭惡一貧如洗的惡運。正當她仰著頭,面對著牆壁悲嘆時,突然間發現梁木的隊空隙裡有一束稻草,於是,她把它拿下來,撿到了十粒黃粟,就把這十粒黃粟的硬殼去掉,想連那兩尺粗布供養高僧。

可是她又想到自己沒有較完整的衣服,不能白天出門,於是她只好利用夜晚匍匐行進而來到了普安大師住的寺院裡,她把那粗布捆好,從遠處投進僧房,並親手把那十粒黃粟放在寺院的飯桶裡。同時默默地祈禱和迴向:」由於我前世吝嗇和貪心,所以今生才受了這麼窮苦的報應。現在我在佛像前面,誠懇地袁求十方聖賢能接受我的懺悔。我用這麼粗賤的東西來供養眾僧,希望我貧窮的業報會從此結束。願明天寺裡所煮的五石米飯會因有黃粟而變成淡黃色!」祈禱完畢以後,田華嚴就掩著眼淚回到家裡。

第二天上午,寺院裡所煮的米飯果然變成淡黃色。大家一打聽,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就有許多好義的人用財物來救濟田家,而田華嚴也就剃髮出家學道了。

由此可知,只要我們能盡心竭力布施,過去窮苦的業障和惡運哪有不會消滅的道理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慳貪的苦果

人生沒有真正的所有權,因、緣、果、報的道理要切記啊...

貪慾如舉債

佛陀游化到舍衛國,居住在勝林給孤獨園。有一天,佛陀...

淨業助行,培福載道

淨宗以信願持名為宗,以往生西方淨土為趣。念佛法門雖...

救濟貧困能得到五種福報

在我們這個世界,養生資源缺乏,故此眾生為養活色身而...

居士恭敬護持三寶,定獲無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將軍武功高...

五福的意義

一、五福的意義 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

念佛能得到人間的福報嗎

問: 念佛能夠得到人間福報嗎? 大安法師答: 佛法不離...

法供養的意義和種類

緣起作用不空、不錯亂,每種供養都會得相應果報。比如...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推薦】不要倒霉了才來學佛修道

像你們又修道又念佛又學密宗,其實我當年也一樣,反正...

佛開示布施應有的三因緣

布施應有的三因緣(物淨、心淨、福田淨) 布施,梵語音...

惟賢長老:三皈依

皈指回轉,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

提起心念,對治內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緊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說:誦...

【推薦】做人的四項原則

怎麼做人呢?做人有四項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賺錢很重要...

窮人也會過得很快樂嗎

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在海灘上相遇了,富人問窮人:你在...

孝順父母要及時

佛說: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若能孝順父母,則可得...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家來東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

修淨土法門的感覺---法師談話實錄

居士: 我現在還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觀心的法門。後來我...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

「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菩薩和大善知識

印光法師告訴我們: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

大安法師:為什麼發不出厭離心

淨土三資糧信願行中,願的本質內涵就是厭離娑婆、欣求...

簡易大悲咒水製作方法

準備: 先淨手漱口,然後準備開水一杯,不拘涼熱。有...

讀誦佛經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應該怎麼樣讀誦佛經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見以為,讀誦...

寬恕別人給你帶來的12種好處

人的心病從什麼地方來?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無法寬恕他...

三十六萬億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是否功德大

問: 我在龍舒增廣淨土文看到可以這樣念佛功德大:南...

【佛教詞典】七番真言

(名數)一大日,二四波,三四佛,四十六尊,五內供,...

【佛教詞典】慧灌

日本三論宗初祖。高句麗僧。又稱惠觀、惠灌。生卒年不...

【視頻】佛門禮儀系列之縵衣篇

佛門禮儀系列之縵衣篇

【視頻】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密參老和尚)

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密參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