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其他法師文章(第29頁)  【隨機推薦】

惜福與培福

人們生活是依靠財產,對於已有的財產,就謹慎保守,好...

黃豆的十種保健功效

黃豆享有豆中之王的美稱,每天吃點黃豆、豆製品或喝杯...

善巧方便化婆媳間的矛盾

話說興化縣商人馬文安,品學兼優,且喜研究佛理,他娶...

心靈的解放

一、 在你說任何話之前,先問問你自己,是否必要;若...

聖印法師:求福報

誠然,從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學問有氣質,卻沒有人賞識...

戒邪淫十三法

時代變遷迅速,以往農業時代的色 情場所,僅限於城市...

為什麼要吃素

吃素有益健康,早經醫學的證實,不信請看:台視隔壁的...

星雲大師:一切因緣我均感謝

春風夏雨固然可以潤澤群生,秋霜冬雪也可以成熟萬物。...

菩薩八法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觀察他人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不要以為自己微不足道...

談做早晚功課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證。信了以後,即使理解不深,...

鳳凰衛視與蘇州弘化社採訪傳印長老

2011年5月9日下午3點,鳳凰衛視《智慧東方》欄...

老年人的三大要事

對於年老的人,生前應辦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說話,...

十種應當遠離

(一)與世事糾纏不清,一心眷戀世間八法的上師,應遠...

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亂,久久煩惱能圓伏圓斷...

從心裡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當今許多人對佛教不甚了解,對僧人存在...

截流大師:念佛必須具備真實信心

一、要信得心、佛和眾生都沒有差別,我是沒有修成的佛...

觀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觀音菩薩是佛教裡眾多大菩薩中的一員,但是觀世音菩薩...

沒有貪婪的心,就沒有憂患

佛說:妄想是錯誤,執著是堅持錯誤。由於妄想執著,所...

寬忍法師: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釋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傑出的十大羅漢為十大弟子...

人生的七味心藥

人生在世,既短暫又坎坷、既榮幸又無奈、既富裕又貧窮...

本煥老和尚《黃梅四祖寺首屆弘法夏令營開示》

能在四祖寺辦夏令營,可以說是你們的好因緣。因為四祖...

【推薦】富貴的正因與助緣

施捨財物是富貴的正因,拚命工作只不過是導致富貴的一...

印順法師:唯人為能學佛

一、人類的特勝: 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

三種樂

樂和苦是相對的兩面。樂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獄...

印順法師:為在家居士說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出家與在家的分別,...

靜坐的好處

靜坐(冥想、禪思、內觀)提供人類一貼清涼劑,無論閑...

業障可畏,地獄非虛

佛經裡說:罪苦眾生,往往生在邊地下賤之所,不得見佛...

遭到譭謗應做如是思維

修道者如果遭遇到讒害和誣謗,不可嗔怨,不必計較。應...

宋仁宗皇帝讚僧賦

夫世間最貴者,莫如捨俗出家。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

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學問類: 1、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2、茅鹿門云:...

善用金錢

財富必須被善加利用,以便增進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徹悟大師:淨土宗修行綱領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

十種懺悔法門

人除了人事上的懺悔之外,更要有工作上的懺悔。譬如蓋...

人生道路中的三個不怕

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常常用三個不怕幫助自己看破放下...

果公上人語錄

一、要發心培福,有機會就培福,如去廟上帶支好香供養...

開悟的前提

學人立志於成佛作祖,必以開悟為入門的初步。而開悟亦...

學會取捨

要想當一名考古學家,就得捨棄城市里的舒適;要想做一...

不必計較以往的得失,但種未來的福田

佛說:一切世間人們為善作惡所得的因果報應,就像影隨...

心淨國土淨

業緣有別 隨著個人的業緣與見地,每個人念佛的境界幾...

治心的方法

以靜心對治動心: 現代生活緊張快速,大多數的人都患...

微細的愛

蘇東坡有一首五言詩,我非常喜歡: 鉤簾歸乳燕,穴窠...

惟覺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沒有福報,生活上就會經常遭遇困難與挫折;相反...

印順法師:由於佛教儀式而來的誤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裡去看見禮佛、念經、拜懺、早晚...

心靈的財富

宗教導師們總認為人類的幸福,並不在於感官上的滿足與...

阿彌陀佛是怎樣成佛的

淨土一宗,法門深廣,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修行人二十種病氣

怯弱氣認為自己根淺慧薄,無力勝任大道。應發大願,立...

慧廣法師:生命的意義

一、 生命不在長短,只要活得有意義。 十年、二十年...

印順法師:念佛法門三特徵

念佛(稱念阿彌陀佛)法門,有三種特徵:一、他增上,...

來果禪師悟道因緣

來果禪師,法名妙樹,號淨如,俗姓劉,湖北黃岡人。來...

吃素所創造的數字奇跡

1、一個素食者至少拯救3隻羊、11頭牛、43頭豬、...

吃素與持齋

所謂吃素,乃指不吃葷(五辛)腥(動物肉)之食物。五...

萬病的根源來自殺生

在人類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同時,放眼望去,人類的物質享...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活著的

如果你問別人,你活著是為了什麼?有的人會說為了快樂...

我們最該多說的兩個字

一個週日的早晨,我剛行堂回來,看著同學在水池邊彎著...

無窮的慾望,導致無限的危機

北極的因紐特人利用獨特的氣候條件,發明瞭一種獨特的...

惟賢法師:玄奘精神與人間佛教

兩千年來,以中印文化為主的東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初學佛的誤區

由於無始以來煩惱業障的染污,人們大多具有各種各樣的...

施食法問答集

1、已經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為何又製訂准提施食法...

不要為了吃素而與家人生煩惱

選擇吃素,原因多種。有些人是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要隨緣不要隨習氣

學佛人最常用的一個詞是什麼? 不是阿彌陀佛,就是隨...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

吾人反省十二問

人,必須時刻躬身自省,才能過修德進業。以下十二個問...

茗山法師《我的慈悲主義》

一、緒言 這是作者十年來身體力行並深深獲得效驗的一...

慈濟的十條戒

也許人都知道參加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的會員,就是為了...

世間的一百一十種苦

謂有一苦。依無差別流轉之苦。一切有情無不皆墮流轉苦...

慈法法師: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

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就在於它是個極特別的法門,不是...

人生中需要放下的八樣東西

1、放下壓力 (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心靈...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讓你靜心的34條法語

1、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

修行中常見的三個毛病

談到修行,首先要具備兩種條件:一種是內因,另一種是...

學佛過程中的最怕

學佛、修行就是將不正確的一切行為修正過來,把不正確...

學佛與賺錢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為修學佛法就要過極端艱苦的生活,認為賺錢和...

生氣對身體的傷害

每個人,幾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對身體是巨大的威脅!就...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發覺淨心經》講:如果不是為了貪求果報,也不是為了...

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個人之壽命長短及其價值,並非以活了多少歲月來...

【推薦】弘一大師:改過十訓

1、虛心: 常人不解善惡,不畏因果,決不承認自己有...

金明法師:學佛的好處

人類的需要,除了物質食糧以外,還要精神食糧;在許多...

生氣對身體的9大害處

經常生氣是百病之源。從中醫角度來看,生氣至少有以下...

拓開心量 包容別人

能夠包容別人,別人就能包容我;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就...

印順法師:人生究竟為何事

人生所為何事?平常人只說學佛,但為什麼要學佛?其根...

四種出世的思想

所謂出世就是超過和勝出般世間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

邪淫後身體的苦痛

生於此世間,受此身體,而行淫行,獲得諸多煩惱,諸多...

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能做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有數不清的不...

上報四重恩

佛說:做人必須知恩報恩。凡是對我們有恩惠的,都要念...

如何才能有好人緣

人緣,其實就是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如何,即是...

修心十德

1. 若聞譏諷 心能堪忍 不管別人的嘲笑,譏諷,打...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

素食的十大益處

素食的好處極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處: 1.益壽延...

寬容別人等於祝福自己

當你劃破手指,生命會原諒你,它(潛意識中的智慧)會...

佛說生病十因緣

《佛醫經》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緣: 一者久坐不飯,二...

人的相貌是怎麼來的

世上的人,長相千差萬別,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長相一樣的...

十種逆境為道場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

廣欽老和尚的忍辱法語

1.人家侮辱我、欺負我、佔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

佛源老和尚禪七開示

禪七第一天 不知不覺又一天,你在這裡打坐,打了多少...

禪斌法師:算命的果報

世人不相信因果,卻熱衷於算命求籤。話說有需求就有市...

禪斌法師:酒肉穿腸過,魔在心中坐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社會上有些人啊,往往會拿這...

人生四友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朋友。大致來說,有以下四種類型:...

八種後悔

過去有一位雲居大師,曾經說過人事上的八種後悔,勸告...

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文

昔日蕭衍帝(即梁武帝)心中樂善好愛修行,禮拜志公和...

志公禪師勸世歌

南來北往走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

肉食的害處和素食的好處

一、從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處 (一)毒素致癌(五...

看看這些話你也許會改變很多

一、 不要評價別人的容貌,因為他不靠你吃飯。 不要...

朱斐:與大學生談如何學佛

今天,欣逢貴社(指普覺學社)第二屆第二次社員大會,...

倓虛大師《念佛論》

佛法發源於印度,流傳於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其目的無...

順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惟...

寬嚴法師:六度與生死輪迴

有人說,現在的世界是修羅世界。修羅的特性是什麼?就...

本煥老和尚:父母恩德難報一定要報

日前,筆者就佛教在線《願天下兒女髮起孝心》一書的倡...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師)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們一般說...

一切法門六字全收

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十方諸佛自然護念。 護念即是...

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

1、問: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 師答:那是...

邪淫的100個危害

1.浪費金錢; 2.浪費時間; 3.浪費精力; 4...

一位母親一生中撒的8個謊言

1、兒時,小男孩家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

吃素的30個理由

1.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 2.人皆貪生怕死...

懺雲法師《四念處的觀法》

天台宗藏教的析空觀,用四念處、五停心析空。把物質分...

懺雲法師:打佛七的宗旨與方法

我們打佛七,宗旨在了生脫死,了生脫死的方法在一心不...

積累功德福報的十件善事

一、戒殺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不淫戒的功德與淫慾的過失

《佛說不淫戒經》白話譯文: 何謂不淫戒呢?守持不淫...

佛教的皈依儀軌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譯,也譯為歸依,是說佛...

應病與藥

人之病,有肉體之病,亦有心靈之病; 治病之藥,有物...

印順法師《財富的積聚與消散》

一、敘起 財富,包括一切動產不動產,國有的和私有的...

行香子懷淨土詞

幾經劫難,暫得人身,因循自誤又半生。荒唐過日,前路...

中峰和尚勸念佛詩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誰能數? 眾生反以苦為樂,...

在家學佛的七個條件

對於剛開始學佛的青年來說,怎麼在家學佛,有個什麼樣...

三十六種富貴之人的心相

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

蕅益大師《淨土玄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十六卷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

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

布袋和尚笑癡度世歌

無心話兒無心來,癡癡呆呆看世態, 是非曲直無須分,...

【推薦】100道簡單易學的素菜(圖片版)

100道簡單易學的素菜...

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

有一個人想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對他說,清早,...

造塔、禮塔、繞塔的功德

佛塔雖然是一種建築物,但是人們卻可藉此積累功德。在...

圓因法師:行善後為何得不到善報

為何有些人行善後不覺得有善報?這可能有下列幾個因素...

拜佛時為什麼要燒香點燈

香燭是象徵心香和心光。因為眾生和佛一樣,本來有著心...

為什麼不能吃蔥、蒜、韭菜

所謂素食,不僅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連蔥、洋蔥、韭菜...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一 空為大乘深義 佛,是由於覺證空性而得自在解脫的...

修行的真諦

心猶如相續的河流,假如你無法運用你的修持來把握它的...

佛教不同於天神地祗

社會人士對佛教誤解最深的,莫過於迷信二字。大多數受...

淨因法師:不殺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我們必須遵守一定的交通規則,才...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這樣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吃素? 答...

人生百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

化解冤親債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們累劫的冤親債主在惡道裡沒有能力解脫,完全...

【推薦】信仰佛教的好處

宗教對於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顯易見的,它是人...

智慧的覺醒

讓我們從無明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吧!從無明之中解脫出來...

廣欽老和尚傳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廣下欽老和尚,大家讚譽他是佛教界的國寶,...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最上乘論》

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

深信因果,正道發財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間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

本煥老和尚簡介

本煥禪師生平 本煥禪師(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張...

端正思想消除極端

有些人在修輪迴痛苦的時候,會出一些問題。我遇到過這...

虛雲老和尚《怎樣學菩薩道》

(一)菩薩 諸位居士:今天邀晚學來參加貴會講演佛法...

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

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

虛雲老和尚《參禪方法》

用功的法門雖多,諸佛祖師皆以參禪為無上妙門。楞嚴會...

【推薦】虛雲老和尚《用功的入門方法》

1.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

聖一法師《梵網經菩薩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世人迷淨性...

弟子規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開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傳某師請示師父有關帶業往...

本煥長老與印順法師開解眾生疑惑

現代社會把人的各種慾望都裹挾在裡面,拚命刺激你,但...

住寂靜處深思出離得無漏智慧

修習止觀,在住處條件講,須住在較寂靜的地方。最初修...

沒有人能讓我們痛苦

哲學家說: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取得快樂,沒有智慧的...

超越自我的身心

佛陀說:能統領百萬大軍的人,沒有什麼偉大;一個人能...

積極向上的佛教

一、佛教不是迷信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充滿神話的國...

念佛生淨土的三大資糧

念佛求生淨土,則須具足根本,最關鍵的三大往生資糧:...

美好人生,從心做起

心,在佛教中有著最為豐富的詮釋。認識自己的心,把握...

慈悲心和智慧

為了建立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我們應該培養慈悲心...

青年們的煩惱

青少年朋友們,經常聽到你們吶喊著:一大堆的煩心事,...

用一顆歡喜的心來對待生活

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競爭也日趨激...

圓瑛法師: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為穩當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因機施教,廣立行門,綜計有八...

本煥老和尚戒期開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們步步高陞,為什麼這麼講? 你們...

拓開心量

能夠包容別人,別人就能包容我;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就...

以戒為師

說起戒來,十分容易,拿著戒的放大鏡去挑出他人的毛病...

禪的最高境界是不著相

禪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著相。所謂不著相就是看空世間一切...

吃飯也是修行

我們吃飯時也要檢查自己的心態:是帶著貪心在吃?還是...

惟覺長老:學禪不能學「殘」

當人出生以後,不僅要面對生存的問題,還要去面對社會...

印順法師:修學觀音大悲法

觀世音菩薩手執淨瓶與楊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灑人間。...

蓮宗祖師頌

晉.蓮宗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頌: 肇起蓮宗福震...

蓮池大師《普勸念佛文》釋義

前言 明代高僧蓮池大師,是佛教淨土宗第八代祖師,曾...

清定上師《心經開示錄》

觀自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蓮池大師七筆勾》註釋

蓮池大師(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

人不宜食眾生肉

經言靴裘①等物皆不應著,以其日與諸畜相親近也。夫此...

男歡女愛的禍患

世間上的痛苦和快樂都是由於自己的業力所造成,尤其痛...

【推薦】簡單施食儀軌與施食功德

佛在經上說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童男、童女...

關於施食的看法

關於施食的看法許多師兄因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

圓因法師:淺釋放生

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

佛家禪語

△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

法聞法師:授三皈依大意

一 禮佛(三拜,舉香讚) 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達摩大師皮囊歌

這皮囊,多窒礙,與我靈台為患害。隨行逐步作機謀,左...

見羲法師: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人生在世為什麼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這個字的意...

永嘉大師證道歌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

【推薦】佛陀的金玉良言

諸行無常: 世間萬象,沒有任何事物是長久永恆不變的...

一切就在自然中---圓慧法師法語

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實相。在...

看破,放下,覺悟

俗云:「無事天地寬, 有事天地窄。」這句話是說,如...

念佛十法

(一)高聲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紛起時,即振作精神...

獲得富貴果報的四種修法

可以讓我們獲得富貴的四種修法: 一、應時行施 是指...

惠空法師《從佛法觀點談感情問題》

感情問題,從佛法立場來看,勢必從生命現象的角度分析...

印順法師《現代佛教不宜隱遁山林》

現代學佛的又一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戀世...

弘一大師《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義 三皈者,皈依於佛...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

弘一大師《放生與殺生之果報》

今日與諸君相見。先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愈...

弘一大師《改習慣》

吾人因多生以來之夙習,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環境之熏染,...

弘一大師《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

我到閩南,已有十年,來到貴院,也有好幾回,一回到院...

弘一大師《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講,適值念佛會期。故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