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開悟的前提

2011/05/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學人立志於成佛作祖,必以開悟為入門的初步。而開悟亦需要必備的前提。如機緣殊勝,能遇見有悲心的過來人,善於點化引入,這乃是藉緣悟入,不管根機如何,均有其可能性。

一般人的開悟,需要以下十個條件:

一、根機:能相信自心是佛,因迷故而不見;知佛性本來無物,清淨本然。有廣大的心量,不計較眼前身心諸境的小事,能放下五欲,淨思人生。有智慧抉擇真理,尋求生命的究竟。有不落空談、真實行持的動機。其心平直,善辨正邪,親近明師,注重法誼。

二、發心:常發大心,欲成佛道,普度眾生,能廣被一切,不計怨親。真心入法,如實體道,不受制於名利,能遍觀諸法,不局一端,層層透視,瞭然明白。願捨己一切,利樂有情,誠心處眾,靜默安然。其心能超三界,越三乘,消諸礙,了身心,去有得。

三、正解:善解佛一代言教的大意,了知祖師一期之方便,善知生命之本源,了達人生價值之真義。觀法而知緣起,入修而知要旨。能會一切法行而歸於心地,知照無照,離文字,絕對待,一超直入,更無旁顧。

四、專註:能專注以觀察事理,能專注地思維法義,能專注地參學知識,能專注於法行而深體之,能專注於自心而返照之,乃至專注至極而達無住、無為,又超其專注。

五、放下:知萬有虛妄故放下世界,知過去不可得而不憶持,未來不可得而不圖度,現在不可得而不攀緣,知身空故無身可持,知心空故無心可得,知情空故大情無情,知覺空故超覺入寂,知法空而修而無修,知性空而了性非性,知道空而平常天然。

六、不偏:不偏執於心與境,不偏著於空與有,不偏修於寂與惺,不偏立於能與所,不偏見於真與妄,不偏局於次第與圓融,不偏依於師承與本位,不偏悟於道與非道。

七、回照:迥脫根塵之際,一念回光之時,更不起任何一念,再不生分別之心,當下明白,全體現成。於是惺惺寂寂,照體獨立,孤朗虛豁,內外無滯。只怕向外尋求,惟恐起心動念,錯者自錯,入者無入。

八、恆心:開悟在於因緣時節,不可有預期心,不可操之過急,不可依賴師父與某段的修持,一心直行,更無他心,如此持之以恆,必能徹悟自心,深體本性。

九、不分別:離分別之心,心心無住,不抉擇於是非,不對比於人我,不跳躍於法門,不住著於經驗,不拘泥於境界,不限制於感覺,不依賴於文字。無分別是整個修持過程的正法眼,是悟入的關鍵契機,一落分別之心,即錯失目前,徘徊歧路。

十、活在當下:不管境緣逆順,身心前程如何,一味正定,三業行於無相,正智照於目前,一切日用皆是體道的時刻,活得輕鬆,活得自在,活得清淨,活得超然,使每一剎那的心都在當下體現,都在當下圓顯,以一念的圓心而圓妙一切法用,那麼,每刻之中均是悟的機緣,每一次作用都是本體的放光,每一次交鋒都是機緣的迅發,每一次深入都是自然的勝進。

開悟不是有為的神通,不是神秘的境界,不是外來的奇跡。開悟是本來的恢復,開悟是智慧的頓發,開悟是樹立的消解,開悟是醒來的驚喜,開悟是開花的春意,開悟是生命重新的里程。

做一個不受惑的人,需要去開悟蒙塵已久的心,讓本來面目赤裸裸地出現!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羅剎相爭 比丘證果

摩偷羅國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發心出家,隨...

天寧維那十六歲,功夫相應付飯債

清朝末年,江蘇常州天寧寺有位冶開老和尚童真出家。這...

禪者悟道時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有一位學僧,恭敬地問慈受禪師道:禪者悟道時,對悟道...

您老人家開悟後,就萬事大吉了嗎

虛老開悟時參的是什麼話頭呢?是融鏡老和尚教他的拖死...

婢女皈依三寶而生天的因緣

《雜寶藏經》經文: 爾時。舍衛國須達長者以十萬兩金僱...

關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

覺悟,必須從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覺悟,是對不悟者來說。 眾生不覺悟,當然痛苦;覺悟後...

不被一切現象所約束

天氣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裡邊,可能比這...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奢華的生活把全人類一網打盡

拚命積累財物的趨勢把人搞得暈頭轉向,失去了冷靜思考...

《佛說法滅盡經》的預言

《佛說法滅盡經》:法欲滅時,女人精進,恆作功德;男...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間一切幻化,如露如電。故祖師說:一切都是假,唯有...

時時修正我們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沒有種子,就不會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會有...

坦然還兒債

我是省城重點中學的教師,愛人是醫務工作者,夫妻可以...

凡聖兩忘

南塔的光湧禪師初參仰山禪師時,仰山問他:你來做什麼...

佛腳被刺的宿世因緣

釋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園精舍時,有一天早晨,世...

吃飯寧早不晚是持護法

出家時節,知何不須?然於一食,日別常法。但用步晷一...

女孩遇4名歹徒被流浪狗救下 經常餵食獲其報恩

兩年前她每天餵大黑一餐,換來大黑英勇救她一命。 大...

為什麼有的人就是賺不到錢

每一個人各自的因緣不同,有福報跟沒福報相差很大的,...

你想知道你來生是什麼樣嗎

我們今天在面對果報的時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這個是...

如何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與一心稱名的關係

問: 上品上生應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淨土法門者,應...

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麼

問: 阿彌陀佛!請問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

破五戒復又懺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問: 在家居士破五戒,復又懺悔,命終往生,能否超越...

專注聽法的阿難尊者

佛陀告訴比丘們: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讓弟子們了解念佛...

佛號念不准,可以往生嗎

問: 如果念佛號念不准,可以往生嗎? 淨界法師答:...

【佛教詞典】記心輪

又作意輪、憶念輪。三輪之一。即指如來鑒察眾生根機意...

【佛教詞典】婆子燒庵

(公案)昔有婆子供養一庵主經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

【視頻】文殊菩薩顯靈的故事——貧女乞齋

文殊菩薩顯靈的故事——貧女乞齋

【視頻】《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節選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