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印順法師:人生究竟為何事

印順法師  2011/04/19  大字體  護眼色

人生所為何事?平常人只說學佛,但為什麼要學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這一問題是應該明白的。可以說:學佛並不是無意義的,無目的,而是要想獲得一種高尚、圓滿的成果。學佛的而能夠深刻的理解到學佛的根本意趣,進而感覺到非學佛不可,有這種堅強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學佛之路,而不在佛門邊緣歇腳,或者走入岐途。

人生存於世間,究竟所為何事?有何意義?這要從吾人本身去觀察,唯有這樣才能把握住學佛的意趣,因為佛法就是解決人生的根本方案。也可說,這是一切高等宗教所共同的,皆由此而產生的。但人生究竟所為何事?有何意義?惟有佛法才能完滿的解答。

一、茫茫生死事難知:人從最初出生開始以至老死為止,匆匆數十年中,終日渾渾噩噩,究竟生從何來?死往何去?誰也不能答覆這一問題。所以只能說糊塗的來又糊塗的去,人就在這糊塗中過去。甚至夫婦配偶,也每是無意的似乎偶然的結成;一生事業,也每是糊塗的做去,最初也未必有個一定的計劃,很少由自己的主意而成就。西洋某哲學家,對這茫茫人生,有一個妙喻,他說:某處有兩座聳峻的高山,山下是條很深長的溪流,兩山的中間有一條狹長的小橋結連著,人就佇立著在這座橋上前進。向前山遠眺去,是雲霧瀰漫,一片糊塗;向後山遠矚去,又是煙霧沈沈;向下看去。深邃莫測。有的人走上三兩步,就掉下深淵;有些人走一半路程,也不幸掉下去。就是走近對面山邊,也還是難以倖免落入茫茫的深淵。掉下去究竟去向何處,誰也不知道。這正是茫茫人生的最好的寫照。學佛就是對此糊塗人生,有一徹底的認識。這人生問題,雖然也可以不必去研究,如一隻海船,從此海岸駛往很遠的目的地,在茫茫的大海中可以糊塗的向前航行。但是,漫無方向的亂闖,這是一件極危險的事。佛法,就是說明了這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現在怎樣行去,才能安登光明彼岸的問題。

二、碌碌終生何所得:人生碌碌忙了幾十年,從小就忙,一直忙到老死,到底忙什麼成績來?這是值得反省的,很有意義的問題。可是不忙,又不成,多少人無事也要忙,問他忙個什麼?他是無以答覆你,但總之不能不忙。年青人大慨不會這樣想的,他們以為前途是充滿了無限的光明。一到中年以後,對此碌碌人生就有所感觸。我不是要諸位不要忙,而要探討忙了有何所得。世俗說:「人生好似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老辛苦一場空」。在忙碌中確曾獲得了高官、財富、地位,但不久就失去了,好像什麼都是空歡喜,什麼都毫無成就。老年人對此,特別有著深刻的體驗,如兒女小時個個都跟隨在身邊,一等長大了,也就各個營謀個己的獨立生活去了。這一問題往往容易使人生起悲觀消極,萎靡頹廢的觀念,但佛法卻並不如此。

三、孳孳行善復何益:關於勸人行善,不但佛教這樣,儒家、耶、回教等,無不教人行善止惡,所謂「為善唯惡恐不及」。可是行善究竟有什麼好處呢?道德究竟有什麼價值?平時說:「行善得善果,作惡得惡報」,這是因果的定律。中國人對於行善的觀念,多建立在家庭中,如父母行善作福,其子孫必多昌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其實並不如此,有父母良善而子孫大惡,有父母很壞而子孫忠孝。如古代堯帝秉性仁慈而丹朱性情傲慢;又如瞽瞍為人頑劣而其子舜帝大孝,就是一例。約個人說:這社會上往往是壞人容易得勢,好人每每被欺侮、吃虧。如孔子的道德學問,難道不好嗎?可是,當他周遊列國時,曾經幾乎被餓死,政治上也無法舒展抱負。反之,大惡盜拓,竟能橫行於當時。這樣看來,善惡與禍患,有什麼必然規律?為什麼要行善呢?這唯有佛法建立三世因果,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所以說:一切宗教勸人行善的出發點是一致的,而與佛法的結論卻是不同。學佛只管孳孳行善,也許目前所遭遇的是不利,困惑,但將來善業成熟,自然會感到美滿的善果。能這樣,才算合乎佛教的精神。

四、逐逐此心安不得:說來這實在是一件不著邊際的苦事,人的心總是向外貪求,終日為著色聲貨利名聞權力在馳求。為什麼要這樣?為了心滿意足。如一個缺乏衣食的人,他必需獲得金錢才能解決生活的困難。可是一等他獲得足夠的衣食後,他仍然是不滿足,進一步又要講求衣食質料的美好,出門要有新型的轎車,住的要有精美的大廈。等到一切都到了手,心中還是不滿足。人心永久是這樣的,終日追求,沒有滿足的一天。如馬奔走一樣,後足著地,前足早又掛空,決不會有四足一齊著的。人心不足,總覺得他人樣樣比我好,其實不然。學問家為了追求更多的學問,他也是不滿足的。為一國之主的,雖有絕大權威,他也還是不滿足的,有他說不出的苦。人不能獲得滿足,內心就永久得不到安樂。平常說:要安樂就得滿足,其實人心從來就不滿足,怎能得到安樂呢?一般宗教給人安慰,使人滿足,安慰也可說是一般宗教的共同點。如西洋宗教教人信就得救,得救了自然就會滿足,內心也就得安寧。把人當小孩一樣看待,小孩子,你聽我話,不要哭,給你玩具。其實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因為人心的不滿足,不是外來的給予所能滿足的。惟有佛法,教人先要了解生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碌碌終生究有何所得,行善復有何利益?如何才能獲得內心滿足和安樂。從這些問題去審察,才能把握住佛法的核心,也才能真正獲得安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心總是被煩惱圍繞怎麼辦

問: 每天茶飯不思就是不開心,總是被煩惱圍繞怎麼辦...

星雲大師《佛教奇人譚》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我們時常對現代世界中的各...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稱真言宗。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為一...

助念可以圍著亡者邊繞行邊念佛嗎

問: 助念的時候,助念人員圍著亡者邊繞行邊念佛,可...

出家師父到居士家住並化緣是否如法

問: 經常有一些出家師父到居士家裡一住就是幾天,以...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問: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大安法師答:...

如何吃素及吃素與學佛關係

先略說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與佛教之關係。素食指不...

誦經超薦有功效嗎?能幫助脫離輪迴嗎?

常有人說既然輪迴的現像是不爭的事實,那麼祖先親朋去...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一切法本來就是無分別

無分別智的意境是甚深的,這個「甚深」有二個:第一個...

身心皈依阿彌陀,從此不做輪迴客

廬山東林寺2018年8月上旬閉關圓滿 古德云:上士閉心,...

心理養生--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

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

修行的各種障礙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門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為了消除業障。然而...

有時解釋,反而會增添煩惱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著為自己解釋語言雖十分通俗,但...

人一生所要讀的書

有人說,人生要讀三本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

一切眾罪中,殺生最重;諸善行中,護生第一

佛言:世間第一惡行是以殺生為主,兼攝餘惡。一切眾生...

虛雲老和尚親述稱念觀音菩薩,得蒙脫險之經歷

1944年春,虛老住持雲門寺期間,正值抗日戰爭最慘烈的...

十善業道之不殺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業中,佛陀把殺業放在第一位,...

念佛必須持戒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可以不善待這個色身,以便早日解脫嗎

問: 請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人生既然這麼苦,我...

臨終能否捐贈器官

所謂菩薩一切悉舍,吾人臨終是否可將色身各器官,捐贈...

【推薦】老鼠託夢昭示邪淫之報

2005年前還沒有對佛具備正信,直到2005五一期間,才體...

昌臻法師《修念佛法門有密切關係的問題》

萬修萬人去。這個話是淨土宗的祖師永明法師提出來的。...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人生。你看看這個世間上,虛空的相越...

10種食物對排毒養顏最有效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自身排毒養顏的健康。專家指出,只有...

【佛教詞典】心性

即吾人永恆不變的心體,亦即如來藏心、自性清淨心。...

【佛教詞典】外取他心難

【外取他心難】 這是『唯識九難』的第八難。外人問難:...

【視頻】口吐蓮花與腳踏蓮花

口吐蓮花與腳踏蓮花

【視頻】大安法師《為什麼要吃長素》

大安法師《為什麼要吃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