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本煥老和尚《黃梅四祖寺首屆弘法夏令營開示》

本煥老和尚  2011/05/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能在四祖寺辦夏令營,可以說是你們的好因緣。因為四祖寺開光才一年,所以你們與四祖寺很有緣。同時,你們要感恩淨慧大和尚成就這次因緣。

禪宗自達摩祖師傳入中國。他來中國的時候是走路來的,沒有汽車,沒有飛機。在一次過河的時候,渡船的人向他索要錢財,並無禮取笑,而不讓他上船。祖師大顯神通,一葦渡江。國王得知後,特地頒詔天下,今後出家人過江,不准收錢。這是祖師悲心救世,不得已而做的顯現。

達摩祖師未出家前是個王子,後來捨棄王位,出家修行。祖師的相貌非常莊嚴圓滿,美妙絕倫。有一次祖師路過一個地方,恰逢一位婦女帶著一個小孩出來打水,看到達摩祖師如此漂亮絕倫,竟心醉神迷,癡癡發呆。待祖師走遠後,才想起自己的孩子,回頭一看,才發現小孩已掉進水裡。達摩祖師很痛心,他想自己本是為度眾生而來,結果卻害了眾生,所以他只好捨棄妙莊嚴身,找了個樵夫移身。 我們凡夫業障深重,害的祖師們連稍微莊嚴一點的色身都不敢現,更何況諸佛菩薩萬德莊嚴的清淨法身呢?有耳不聞清淨音,有眼不見盧舍那,並不是佛菩薩不慈悲,而是怕眾生造罪業,這正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故不辭含垢忍辱,以劣身漏身,而為眾生方便示現。

祖師見梁武帝,梁武帝問:你修了那麼多寺廟,做了那麼多佛事,功德有多大?他本想讓祖師稱讚他一番,沒想到祖師卻回答:「無功德。」為什麼?因為有貪求功德之心,所做善行皆屬有漏,只有與實相相應,才是真功德。所以我修這麼多寺廟,要問我有無功德,我也認為是沒有功德。如果有功德,也是眾生的,是大家的。

達摩祖師與梁武帝話不投緣,便來到河南少林寺面壁九年。時有二祖慧可受師父之囑,前往參訪達摩。達摩對他的求法無任何表示,還告訴慧可說:「輕心、慢心,焉能求法?」慧可便用戒刀將左臂砍下,以示求法之誠心。由於疼痛不安,向達摩求安心。達摩命他將心拿來,為他安心。慧可覓心後說:「尋心不可得。」達摩說:「我與汝安心竟。」慧可言下大悟。四祖同樣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師,所以我看到祖師道場荒廢,作為祖師兒孫,實感傷痛,才發願把廟修復起來。

修復祖師的道場,就是為了弘法利生。淨慧老法師說要辦夏令營,我萬分歡喜。我建議:這個夏令營,不但今年辦,以後年年都辦下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來修學佛法,研究佛法。我看到淨慧法師給你們做的汗衫,背心後面都背著一個「禪」字,所以我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什麼是「禪」?「禪」是什麼?「禪」就是思惟修。修行做什麼?就是要找回自己。

你們背個「禪」字,「禪」是要參的。大家閉眼觀心,去參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是高的?矮的?長的?短的?不知道就去參,參透了就知道我們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趙州祖師教人參「狗子無佛性」。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狗子無佛性?

再就是參「念佛是誰?」參禪不是口念,若是口念,乍死之人,口並未壞,為何不能念?我今天提一個話頭,大家整天講話,講話的是誰?整天講來講去,卻不知道誰在講話,其實就是自己在講。因為你們無始以來,從未找到過自己,整天的妄想雜念,未有一刻停歇。所以才要大家參禪,參來參去,便可找回自己。

這個自己就是眾生本具之心。這個心未曾生,亦未曾滅,不青不黃,不大不小,非內外中間,所以二祖尋之了不可得。大家切莫找錯了,心非肉團所成。

大家如果參透,找回自己,便可了生脫死。當然今天在家眾多,出家眾少,大家可以各隨機緣,各盡其力地去參。今天大家能聚會一處,這是大家的緣。不論在家出家,大家切須努力珍惜這份善緣,這個緣來自無量劫的修行才能有,並非一生一世所能成就此殊勝因緣,所以大家要努力找回自己。

《法華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梵網經》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大家今天能夠以虔誠的信仰來到這裡,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而致。我們與祖師有緣,大家互相有緣。這幾天,有多位法師來給大家講解佛法,因緣殊勝難得,希望大家好好學習。出家就是為了了生脫死,弘法利生,講解佛法,既利益他人,自己也受益。應多發願,多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大家坐在那裡要端身而坐,莫低頭昂胸。應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讓身心安靜下來,去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

我出家七十二年了,做了什麼?我覺得沒有什麼成就,了生脫死,到現在還沒有把握。夏令營時間不長,僅有7天,希望大家珍惜時間,在有限時間內,取得無限利益。當你們老的時候,有了大成就,也會想起自己曾在四祖寺參加過夏令營學習。

年輕人還沒有覺悟到世間的苦。人生的短暫,哪一天兩腳一伸,便不知下輩子是什麼樣?你們要努力修學,珍惜生命,一定要找回自己,便可以自在無事。悟後起修,唯有找回了自己,才能真正修行,利益眾生。一個沒有開悟的人,一天到晚胡思亂想,胡忙瞎竄。如果開悟了,就會明白人生是怎麼回事。

做人是很苦的,但在胎、卵、濕、化四生中,在這些無窮無盡的眾生中,能得到人身卻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經中比喻得人身者如大海撈針,而且得人身者在眾生之中少之又少。經中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塵。所以大家要努力,否則,得到人身,而又失去了,實在太可惜!在家,先作一個好公民,出家要作一個好出家人。

我從年輕時一心禪修,到現在九十多歲了,早晚還受持讀誦《普賢行願品》十幾遍。經中最後說:人命終時,世間一切悉皆捨離,唯此十大願王不相捨離……。我早晨4點起床誦6遍,晚8點沖涼後誦6遍。因為我覺得人身太難得了,今生一定要了生脫死,方不負此人身。

唐朝有個居士叫李源,他父親是東都太守。安祿山造反時,他父親頑強抵抗,兵敗後,殘遭殺害。李源經此變亂,感悟人世無常,遂不願再做官。他家中很有錢,於是他把自己洛陽的家宅,改做慧林寺,請圓澤禪師做和尚,他也在寺中好好修行。過了幾年,李源要去朝禮峨眉,邀圓澤同去。圓澤要走陝西,李源不願意路過京城,一定要由荊州水道去。 圓澤早已知道自己此行命盡,不能再回來了,於是便將自己的後事安排一一寫好,夾在自己常誦的經中,尚不發露,便隨李源乘船上路。到荊州上游即將進入峽谷,其地水勢湍急,天尚未晚,便提前住下來休息,待天亮再行。忽有一婦人,身穿錦襠,來江邊打水,圓澤一見,雙目落淚。李源驚問其故。圓澤說:「我不肯走此路,就是怕見此女人。此女人懷孕已三年,等我去投胎為子,不見則可躲過,今既見了,只有投胎去為她做兒子,無可挽回。你趕快念咒,幫助我速去投生,減少生苦。到第三天,請你到我家來看我,我見到你,會以一笑為信。十二年後,八月十五夜,我們到杭州天竺葛洪井畔相會。」說完圓澤隨即坐化,此婦即生子。三天後李源去看,一見面,其兒就對著李源一笑,李源嘆服不已。後來李源回到慧林寺,見到夾在經中預先安排後事的紙條,益信其為非常之人。到第十二年,李源提前趕到杭州,到八月十五夜,到約會處等候。忽然看見河對岸來一個放牛娃,騎在牛背上,一邊用鞭敲打牛角,一邊唱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易性常存。」李源一聽,便知其為圓澤的後身,於是相見問訊,談敘舊事,宛如生前。臨別泣下,又唱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游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然後乘牛而去。各位想一想,這樣一位修行人還沒有辦法了生死,還要在六道中輪迴。如果你們連圓澤禪師這樣的本領都達不到,那就很危險。臨走時能坐脫立亡,預知時至,話頭說的好,有瑞相,並不一定能了生死。所以我勸大家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了生死,再來這個世界太危險了。我修禪幾十年,一直都在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這條路最穩當,成佛最快。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證得無生法忍後,乘願再來,再回這個世界來利益眾生。

地藏菩薩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們要學習地藏菩薩的大願,要發願盡未來劫都要去利益眾生,教化眾生,救度眾生。今天我講這些,就是希望大家得利益,我講這麼多,與大家結個法緣,希望大家莫辜負此行,我是希望大家好,早一天找回自己,早一天成就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本煥老和尚文章列表

虛雲老和尚《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現在這裡的和平法會。已舉行幾天了。這是很希有難得的...

七位高僧大德的臨終開示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 淨土法...

夢參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壇大戒開示

2009年春(4月20日),夢參老和尚結束台灣弘法之行,...

印祖關於慚愧的開示

印祖關於慚愧的開示《涅槃經》云:佛言:有二白法,能...

夢參老和尚在93歲壽誕上的法會開示

2007年7月15日〈農曆6月初二〉,適逢夢參老和尚壽誕,...

印光大師永思集·大師遺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國人某氏至靈岩,謁見...

佛陀關於末法時代邪欲盛行的開示

《禪秘要法經》: 千五百歲後,若有比丘、比丘尼,優...

文珠法師《沙田大會堂佛學演講》

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是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亦是人類...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吃素改變對生命和世界的態度

什麼才是人?人的心裡是仁義禮智信,那是人。人的心裡...

我們曾經發誓永不原諒的那些人和事

小時候,有一年過年,王小三說他有一個新玩具,叫粑粑...

再問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們中國大乘佛教,說起來佛弟子有幾千萬甚至上億,可...

很重視眼前的人,只有現在沒有未來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會覺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

五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五戒是一切種類戒的基礎。一個人能夠受三皈五戒,就可...

人生的立命之學

垂訓以格人非:垂訓就是建立好的教訓,來格除人性當中...

妄想加上業力,才會產生輪迴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義。即依過去之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三業...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質

古人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今社會,雖不說物慾橫...

人生雖苦,但也是積集資糧的好地方

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

要有決生淨土的信心

有一種人虛心太過分了,總說我們這樣的凡人,還不及天...

跟外境接觸時,我們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無而可得,無染而有淨, 應知如幻等,亦復如虛空。 ...

【佛學漫畫】妄念如灰塵

莫厭妄念多,應嘆信心淺。故以深信心,常稱彌陀名。...

口業的四種

佛教把口業分為四種:惡口、兩舌、妄語、綺語。 惡口...

假如生命只有三個月,該怎樣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裡坐了二百多人聽我開示,結束後,大家...

彌陀甚易念 淨土甚易生

曾讀古德的淨土開示,有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之語,...

面對被傷害時的態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義就有邪惡。 曾經,佛陀也遇到迫...

【佛教詞典】品

(術語)梵語跋渠Varga,此翻品,品類之義,聚類同者為...

【佛教詞典】大精進菩薩

大精進,梵名 ?auraya,音譯輸羅野。又稱勇猛菩薩。賢...

【視頻】一代苦行高僧——廣欽法師傳(金色蓮花表演坊)

一代苦行高僧——廣欽法師傳(金色蓮花表演坊)

【視頻】天因法師《受報的輕重以意業為本》

天因法師《受報的輕重以意業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