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富貴的正因與助緣

2011/05/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教認為富貴的正因和助緣分別是:施捨財物和把握機緣。

施捨財物是富貴的正因,拚命工作只是導致富貴的一種助緣。假如過去沒有布施,今生不管你怎麼努力也是賺不到錢,或無法積聚巨大財物的。人們不是親眼見過許多做生意很賣力的商人,甚至還節儉到捨不得住在旅館而睡在自己的貨車裡;也有做生意忙累到數天才洗一次澡的人。可是到頭來還是負債累累,貧無立足之地,以至於處處向人租借房子。這不是時也、運也,恐是命也。這是因為沒有布施,沒有種財富的正因,所以雖然拚命工作,到頭來還是窮困度日。有人不懂因果道理,他們會感嘆地說:「大富由天,小富由儉。」這句話不是絕對的。

也許有人認為賺不到錢是找錯了職業,運氣不佳、人緣不好、方法不對等因素造成的。事實上,這些因素都只是致富的助緣,而非真正的原因。布施才是將來致富的根本原因。

尊貴的原因是禮拜十方一切聖賢,以謙卑心恭敬一切眾生,和安忍順逆的境界,而不是耍手段,送紅包,或拚命地往上爬。人緣好和工作賣力,可能會受人提拔,但只是尊貴的助緣或徵兆,而不是根本原因。因為世界上仍有許多人一出生就富貴享用不完。例如:石油大王的兒子一出生就有無數的財富;在古代的王朝,太子一出生,地位就極為尊貴。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擁有了富貴,很顯然,這些富貴非其人所創造,卻供其人所索取,此乃其前輩之積也。然若其不布施行善,而專事其豪華享樂,則正因逐步消損,在此輩或下輩淪為乞丐者古今中外並不少見。

故佛教認為,務必走正道,行善事,才能致使己輩乃至下輩富貴至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用去的錢財才是自己的

金錢,要能接受,也要能喜捨,用去的錢財才是自己的,...

虐待老人的現世報

大嫂的姥姥(以下簡稱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國縣,家裡...

什麼是異熟果?為什麼要加個異熟

好,業力就講到這個地方,就是善惡的問題、強弱的問題...

這個罪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希望消滅它

丙二、具足五緣 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立定...

外財布施與內財布施

我們要知道,財布施有兩種,一種是外財布施,一種是內...

施石生天

有一位長者,想發心興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

象護比丘以何因緣感得金象相隨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摩竭國中,有...

宣化上人:為什麼人有貧賤和尊貴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尊貴的人?又有下賤的人?是什麼原...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

在我們修行中,是透過拜懺,懺悔等方式對業力進行直接...

年紀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嗎

有一種錯誤的說法:你年紀輕體力強,應該研究教理;如...

《佛陀的四個法寶》謹記圓因老法師的教誨

一、懺悔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

消災延壽的藥師佛

藥師佛,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又稱大醫王佛、醫王善...

但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繫

自達摩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餘...

念佛與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與持咒,本來源於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淨土教法及...

受戒後犯戒,罪業是否比不受戒來得大

問: 是先受菩薩戒後再慢慢持,還是等持好了再受?如...

能從謙下做起,就很容易進步

謙讓是一種美德。儒家講:謙謙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

烏龜感恩 驚呆賣龜人

有一次,我到寶雞開會,路過文化宮門口時,碰見一個男...

一坐坐定,不執著一切境界

問: 我學坐禪的時候,我用的是數息法,但是我沒有按照...

娑婆跟極樂都是如夢如幻,為什麼還要取捨

有人就問蕅益大師,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極樂世界...

狐狸報恩

很久以前,有五百隻狐狸及獅群同時住在雪山中,狐狸經...

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

春節是一家人團聚最為開心的時候,但我聽說有幾位女士...

菩薩六度,布施擺第一

布施是一個好事。在菩薩六度裡面,布施擺在第一。 大家...

劉會龍居士往生紀實

守愚念佛過一生 跪著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後的世界格外...

菩薩不涉險難之處

新年伊始,即驚聞上海外灘發生重大踩踏事件。通過官方...

【佛教詞典】會眾

(雜語)一會之大眾也。大法鼓經上曰:今此會眾如栴檀...

【佛教詞典】御身拭

日本京都右京區嵯峨清涼寺(又作釋迦堂),每年三月十...

【視頻】淨界法師《禪淨雙修》

淨界法師《禪淨雙修》

【視頻】淨界法師《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淨界法師《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