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蓮宗祖師頌

2011/02/20  大字體  護眼色

1.晉.蓮宗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頌:

肇起蓮宗福震旦 暢佛本懷垂方便 圓音一闡士歸廬 大法將弘神運殿

一切法門從此流 一切行門從此辦 致令各宗盡朝宗 萬川赴海依行願

2.唐.蓮宗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頌:

世傳師是彌陀現 提倡念佛義周瞻 切誡學者須撝謙 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 行擇機理雙契幹 念佛出光勵會眾 所說當著師說看

3.唐.蓮宗三祖.南嶽般舟.承遠大師頌:

般舟苦行世難堪 絕糧泥土作所餐 常將經要佛名號 編書途巷岩石間

念佛佛教特別法 來學從此令心安 天子聞名南向禮 故得道風四海傳

4.唐.蓮宗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師頌:

衡洲缽中出聖境 台山一一恙親造 淨土得睹承遠師 竹林恭承文殊教

全州佛聲逢宮誾 代宗遣使優使詔 念佛之妙究如何 能令速成菩提道

5.唐.蓮宗五祖.新定烏龍.少康大師頌:

七歲絕未發一言 發言即稱世尊號 一見善導西方文 方知淨土堪倚靠

錢誘小兒念彌陀 未久道路佛聲噪 念佛佛像從口出 有誰聞見不依教

6.宋.蓮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大師頌:

視諸眾生皆是佛 只顧救生忘國憲 赴市心樂顏不變 蒙教得遂出家願

日課佛事百八件 法華一部佛十萬 若非大權示世間 法幢誰能如是建

7.宋.蓮宗七祖.杭州昭慶.省常大師頌:

慕廬山風立淨社 爰因後世實行寡 百四一願隨事發 人各寢饋菩提者

首輔王且既師依 公卿百廿受陶冶 閻浮雖則讚皇猷 何若樂邦得佛嘏

8.明.蓮宗八祖.杭州雲棲.蓮池大師頌:

幼聞念佛意頗快 未誡門徒莫惶怪 行為實則言世法 注重淨土及規戒

砥柱狂瀾契理機 闡明佛心祛蜂蠆 普令具縛諸凡夫 仗佛慈力登蓮界

9.清.蓮宗九祖.北天目靈峰.蕅益大師頌:

宗承教義兩融通 所悟與佛無異同 惑業未斷猶坯器 經雨則化棄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 決欲現生出樊籠 苦口切勸學道者 生西方可繼大雄

10.清.蓮宗十祖.廬山普仁.行策大師頌:

憨山宿願尚未酬 故復示生作截流 呵斥修人天福者 直使闡提旃陀儔

佛我心性原不異 佛是已成我未修 欲得心佛兩無差 當向憶佛念佛求

11.清.蓮宗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師頌:

深入經藏難親證 徹悟心源力弘淨 欲使世人知所以 作文作詩示佛令

發菩提心為前導 奠信願行為役勁 若能具此殊勝法 即生超凡而入聖

12.清.蓮宗十二祖.紅螺資福.徹悟大師頌:

示眾法語利益多 念佛伽陀恙包羅 全真成妄只此心 全妄成真亦非佗

不變隨緣宜隨淨 隨緣不變莫隨訛 人若依此義修行 光壽當同阿彌陀

13.民國.蓮宗十三祖.蘇州靈岩.印光大師頌:

貌古心慈 性直口快 訓誨往來 精神不懈 捨物施財 欣然慷慨 凌泊資身 離世貪愛

法語流布 遍布中外 普化群生 同歸蓮界 淨宗導師 十方皈拜 臨終見佛 安詳自在

五色舍利 堅固不壞 願此尊容 垂范永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宗祖師蕅益大師的故事

蕅益大師本姓鐘,字素華,晚年才自號蕅益老人。他的祖...

祖師也有業障啊

我們在修學過程中,一聽說哪位是菩薩示現的,馬上本能...

虛雲老和尚親述稱念觀音菩薩,得蒙脫險之經歷

1944年春,虛老住持雲門寺期間,正值抗日戰爭最慘烈的...

印光大師永思集·大師遺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國人某氏至靈岩,謁見...

略記一代高僧明學長老的慈悲與智慧

明學長老德高望重,慈悲為懷,平易近人,心胸寬大,大...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今晨安詳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法子、中...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無分別心才是道

唐代的懶瓚禪師,長年居住在山洞裡,有一次,他寫了一...

夢參老和尚自述

我從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歲時小學沒畢業,由...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如郁頭藍弗...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種品格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樣東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怎樣念佛才更有效果

一、高聲念:聲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貫注在一句佛...

學佛多年還是怕鬼,該如何對治

問: 請問師父,弟子雖然學佛多年,然而還是怕鬼,甚...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超薦亡人如法嗎

問: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好好參一參腿疼的是誰

常懷敬畏心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總不出行住坐臥。禪堂...

他用八塊錢素餐溫暖了廣州

一家面積才67平米,人均僅10元的素餐館,竟引來一百多...

放逸的禍害

過去,有一長者專門將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

聖嚴法師:奉獻越多,成就越大

有位居士來見我,因為他覺得老闆給他太多工作,對他不...

星雲大師:為信徒添油香

我經常在弘法途中順道巡視佛光山各別分院。有一次,到...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陳蕃,他學識淵博,胸懷大志,少年...

修行是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

黑社會變蓮池海會--佛號功德觸動宿世善種子

這是發生在我當內科住院醫師時的一件事那個月輪到我照...

學佛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問: 學佛以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剛法師答: 我...

【佛教詞典】疑悔

(術語)疑念與後悔。法華經序品曰:諸求三乘人,若有...

【佛教詞典】共未受具同誦戒制意

亦名:與未受具同誦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

【視頻】覺醒法師《玉佛問道-如何做出人生選擇》

覺醒法師《玉佛問道-如何做出人生選擇》

【視頻】《楞嚴經》聆志居士讀誦

《楞嚴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