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微細的愛

2011/05/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蘇東坡有一首五言詩,我非常喜歡:

鉤簾歸乳燕,穴窠出癡蠅。 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對才華蓋世的蘇東坡來說,這算是他的最簡單的詩,一點也不稀奇。但是讀到這首詩時,卻使我的心深深顫動,因為隱在這首簡單詩句背後的是一顆偉大細緻的心靈。

鉤著不敢放下的窗簾,是為了讓乳燕能歸來。看到衝撞窗戶的愚癡蒼蠅,趕緊打開窗門讓它出去吧!

擔心家裡的老鼠沒有東西吃,時常為它們留一點飯菜。夜裡不點燈,是愛惜飛蛾的生命呀!

詩人那個時代的生活我們已經不再有了,因為我們家裡不再有乳燕、癡蠅、老鼠、飛蛾了,但是詩人的心境我們卻能體會得到,他用一種非常微細的愛來觀察萬物,在他的眼裡,看見了乳燕回巢的歡喜,看見了癡蠅被困的著急,看見了老鼠覓食的心情,也看見了飛蛾無知撲火的苦痛。我們有很多人,對施恩給我們的還不知感念,對於苦痛的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不予給予,甚至對於人間的歡喜悲辛一無所知,當然也不能體會其他眾生的心情。比起這首詩,我們是多麼粗鄙啊!

不能進入微細的愛裡的人,不只是粗鄙,他也一定不能品味比較高層次的心靈之愛,他只能過著平凡單調的日子,更無法在生命中找到一些非凡之美。

我們如果只是對人的情愛有關懷,卻不知道日落日昇也有呼吸,不知道蟲蟻鳥獸也有歡歌與哀傷,不知道雲裡風裡也有遠方的消息,不知道路邊走過的每一隻狗都有乞求或怒怨的眼神,甚至不知道無聲裡也有千言萬語……,那麼我們就不能成為一個圓滿的人。

我想起一首杜牧的詩,可以和蘇軾這首詩相配,他這樣寫著:

已落雙雕血尚新, 鳴鞭走馬又翻身。 憑君莫射南來雁, 恐有家書寄遠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愛,就是惜

數十年來,走訪世界各地,常聽人歌頌「愛」的偉大,並...

啞和尚悲心掘井除乾旱

安徽省有一個地方做採石磯(位在當塗縣西北),得名的...

這些深恩重愛會障礙我們成道

蕅益大師開示我們,學道之人要真實具足剛骨。什麼是剛...

佛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眾生呢

針對我們這些背性、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

佛度眾生喻

過去有一位名叫須彌羅的比丘,言談詼諧幽默。有一次,...

慈悲的馴服場

有一天,在禪堂裡面,忽然發現一個小偷偷東西,在禪堂...

慈悲心和智慧

為了建立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我們應該培養慈悲心...

情關難過,欲界難出

佛陀告訴我們: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超度常識問答簡選

問:念經何以能超度餓鬼。 答:仗念經力,感發餓鬼善...

快樂只可以在心內尋得

世界上的良藥,每一種只能治一種疾病;心靈的良藥---...

破戒跟著魔的差別

假設我們用攀緣、迷惑的心,來面對五陰魔境,這個過失...

破除滅結,圓破識陰

丑五、圓破識陰超命濁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

眼前活計放不下耳

我們不能真為解脫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計放不下耳,這是一...

夢參老和尚:想修禪,怎麼入定?

今天有個小道友,勞動的,她突然間看到我,看看左右沒...

大安法師:如何辨別護法和附體

問: 在學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別護法和附體?居士們...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載物,而且,看到厚我們就想到大...

只要一念覺悟,佛就來了

大家平時都知道如來佛祖這個稱呼,佛祖就是如來。那麼...

以栴檀塗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國帶領著眾比丘一路行化,來到了恆河邊,...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若順若逆,總虛妄不實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覷破一切世情,若順若逆,...

四大菩薩隨身法物的表法意義

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西方確指...

我們的痛苦,佛菩薩知道

一切有情眾生,只要在輪迴裡面,由自身善惡業所感召,...

了幻法師:夫妻是冤家嗎

問: 夫妻是冤家嗎? 了幻法師答: 民間信仰所謂的夫...

【佛教詞典】十世

即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各有三世,而成九世,此九...

【佛教詞典】盤山三界無法

禪宗公案名。為盤山寶積提撕學人之垂語。景德傳燈錄卷...

【視頻】大安法師《東林佛號教學版》

大安法師《東林佛號教學版》

【視頻】昌義法師《2008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08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