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美好人生,從心做起

2011/02/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心」,在佛教中有著最為豐富的詮釋。認識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運用自己的心,最終超越一切束縛,得到涅槃寂靜之樂,這是非常美妙的境界。當年佛陀證悟到了這個境界,便從內心流出無盡的悲憫,以圓滿的智慧,向我們揭示了「心為法本,心尊心使」的真理。了解心,無疑就是了解了一切事理的根源,而智慧地運用此「心」,就能引導一切眾生走向幸福美滿的生活。

「心」本來是自然的、清淨的,沒有造作,不染纖塵。如同靜靜的湖水,內不湧動,外無波瀾,映現萬事萬物,明明朗朗。而心的這個「本來」,被無明煩惱障蔽後,變得雜亂垢染,念念無常,如同湖面起了波濤。我們的心,時時刻刻在領受和覺知法塵,剎那剎那變化不停。在「心」的變遷中,如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善是怎麼生的,惡是怎麼起的,並通過有效的訓練,使心不向外追逐,便可安住於平靜中。這種平靜離開了苦樂的對立,離開了善惡的造作,解脫了煩惱的束縛,超越了世人的日常感受。這對於從來沒有受過有效心靈訓練的人,是非常難以想像的。其實,它的內涵不過是通過種種正確無誤的手段、方法,使人去掉無明煩惱,恢複本來的清淨而已。

世人的心,因為對我及我所有的執著,通常處在「貪」、「嗔」、「癡」三毒中。貪得無厭,就會掠奪;嗔心大作,就會殺害;癡無智慧,就會加劇貪婪與仇恨。

顛倒的認識,使得眾生不能看清因因果果的對應。現實的殘酷,喚起了一部分人的思考,開始對人類自身的行為進行反省。然而智慧的陋劣,使人總是迷於現象,看不到始作俑者是「心」。縱然作一些補救的措施,也是在枝節上忙碌,不能真正解決根本問題。

人類社會出現的種種惡行,不出三毒的作用。佛陀教育我們修戒定慧,就是對治貪瞋癡。當人們開始按照佛陀智慧精神指導生活,心中有了「法」,人我的分別對立就會減輕,私慾的膨脹就會得到遏制,身口意三業的肆意造作就會收斂。人心才能從貪瞋癡三毒的擾亂中漸漸解脫出來,才能將紛亂無序的心念慢慢歸於平靜。保持這種安靜祥和的狀態,進入三摩地,並通過毗婆舍那的修習,開發出大智慧,便能對因果報應瞭如指掌,進而選擇一種幸福美滿的因行,最終達到自在無礙的境界。

平和的人心,必將造就平和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更加親切,家庭會更加穩固,社會發展欣欣向榮,國家與國家之間不會再有尖銳的矛盾,更不會有戰亂的苦難,而大自然也會因為人類合理的利用變得更加美麗。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達到了一種高度和諧的時候,地球將成為人類的天堂。

美好人生,從心做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內心被套牢了,要設法解套

禪修所做的,就是幫助我們培養正念,把心帶回到當下。...

修心十德

1. 若聞譏諷 心能堪忍 不管別人的嘲笑,譏諷,打罵如...

怎樣才能讓心變清淨

凡夫的心總是心猿意馬,漂浮不定,好比躁動的猿猴一樣...

攀緣心要如何消滅它呢

(一)【楞嚴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

無心才能心安

最近廣欽老和尚一百零五歲誕辰,朋友找我去演講,談談...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推薦】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說:有一...

修心養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還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人生路上,請遠離這六種人或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親近佛法僧三寶,...

志公和尚十二時頌

平旦寅 狂機內有道人身 窮苦已經無量劫 不信常擎如...

圖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著道德和慾望的衝突。特別...

大悲讚

娑婆爭鬥似屠場,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瞋恚念,...

障礙大乘的32種因緣與速得成就菩提的32種因緣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礙故,不令眾生疾得大乘...

如法修行 如佛親教

過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一日,斛飯王...

見性是離一切相的,沒有寂靜相,也沒有擾動相

我們看第一個,開合寶掌來證明客人跟主人的道理。看經...

很恐懼死亡,該怎麼辦

問: 妹妹身體不好,總恐懼死亡怎麼辦?為什麼她放不...

對別人產生反感厭惡,是我們過去的惡業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折射。佛教中說,依報隨...

聖嚴法師《平安符》

我有一次坐出租車,看見駕駛座上方掛著十八王公、行天...

放縱慾念及嗔心的後果

佛法裡有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火燒功...

淨慧法師:修行要抓住當下這一念

學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

彌陀光音度地獄眾生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獄最上之頂,垂臂彈...

以至誠心供佛,獲大利益果報

昔日,世尊在負彌城隨緣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難尊...

我想學佛,但佛號念不下去怎麼辦

問: 我在電腦上聽講經,聽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學佛的...

臨終聽到佛號生瞋恨心,是阿彌陀佛沒有攝受嗎

問: 黃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個和尚念佛念得...

【佛教詞典】闍樓

即指胎衣。南本涅槃經卷九(大一二·六六○下):「女...

【佛教詞典】智自在所依真如

【智自在所依真如】 p1154 成唯識論十卷三頁云:九、智...

【視頻】夢參人生-九旬禪者的心路歷程

夢參人生-九旬禪者的心路歷程

【視頻】心經(妙蓮華唱片)

心經(妙蓮華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