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淨界法師  2023/03/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九講)

丙三、別明發心之差別因緣分二:一、出離心。二、菩提心。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

諸位學員,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頁。

丙三、別明發心之差別因緣。

佛陀出世以後,主要的目的就是宣揚生命的真相。佛陀在解釋生命真相時,他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在一個因緣的道理上:諸法因緣生。因緣觀在佛教的思想,它是分成三塊: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的因緣、現在的因緣跟未來的因緣。

佛陀解釋我們人生,很喜歡用水流的思想來引導我們認識人生。佛陀說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境的水流,它從過去流到了現在,也一定會從現在流到未來。這個無止境的水流,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生命的水流,到底是什麼力量來支持它。如果你不知道水流的本質,就不能改造這個水流的方向。

佛陀說,我們生命水流的背後,有兩種力量在支持:一個是業力,一個是思想,兩種力量而已,這個就是因緣。我們過去起了某一個思想,可能是一個清淨的思想,帶動了一種身口的業力,創造一個善業;我們過去也可能依止一個染污的思想,帶動身業、口業去造一個罪業。

從經典的說明知道,我們過去生所造的業,如果它有相貌的話,是整個虛空都不能容受的,但是我們今生只受用其中一塊的業力而已。就是我們在前生臨終時,起了某一個思想,它觸動了某一塊業力,所以我們今生的生命,只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就好像一個倉庫,裡面有很多的抽屜。我們今生的生命,只是在百千萬個抽屜裡面,打開其中一個抽屜。我們今生的生命,是過去的某一生,在某一個空間、某一個時間,起了一個思想,造了一個業力,這個業力在你前生臨終時被觸動了,所以現出來。如果你覺得今生相對比較快樂,那恭喜你,你打開了善業的抽屜;如果你覺得今生相對比較痛苦,那是因為你前生不小心碰觸了罪業的抽屜。但是這個是既成的事實,今生很難改變,因為它是一個成熟的業力,佛教的修學是改正來生的。

當我們在受這個果報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在《楞嚴經》上說,我們起了一個顛倒想。其實生命是沒有錯,因為生命是如實地把你前生的業力顯現出來,如此而已。但是我們的內心去接觸這個果報時,糟糕了,產生一種顛倒的思想。

這個顛倒的思想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感受。它給我們一種快樂、痛苦的感受,這個感受沒有錯,人是有感情的,這個沒有錯。但是感受的下一個階段,產生很多的想像,就會把生命變質了。我們心中打的妄想,跟本質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你的名言分別。到了妄想,問題不大,最可怕的是第三個執著,這個執著就可怕了!你一定會讓這個感受所創造的影像再出現,而且古人說「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從今以後,我們就再也不相信外在的世界了,只相信自己心中這一塊影像。這就是佛陀在《楞嚴經》上說的,我們眾生的盲點在哪裡呢?就是譬如「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這個「漚」就是水泡。就是說我們一般人不管大海,就管那個水泡,我們是活在自己妄想的小世界裡。

所以為什麼叫顛倒呢?因為它會產生錯誤的引導。我們臨命終為什麼會起顛倒呢?因為你平常創造很多的影像,而這個影像你堅固地執著這個是真實的。《楞嚴經》說妄想本來是沒有的,達妄本空,但是你給它力量,賦予它真實的力量,它就變成真實。妄想的力量有多大,就看你對它隨順的力量有多大。你越放縱它,它勢力越大,是你給它力量的。所以妄想你一旦對治它,它就消失掉了。你不給它力量,它就沒有了,因為它本來就沒有。

我們現在活在自己的妄想,這個很麻煩,一般人是很難勸諫的。你和一個人講,他聽不進去的。因為他根本不管你要講什麼,他只相信心中的妄想。所以人要改變,只有自己覺悟!你要不走出妄想,誰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佛陀的出世,他知道不能改變我們,因為你要改變,只有你自己想改變。但是佛陀可以影響我們。佛陀講了一些道理,讓我們自己去思考,然後自己走出妄想。

怎麼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個,他讓我們看看我們的過去。你讀《楞嚴經》就知道,整部《楞嚴經》都在探討過去,「你從什麼地方來?」就講這件事情,講了十卷。我們不知道我們的過去,就不可能開創一個未來。你忘失了過去,就失去了未來,這個是有關係的。因為你忘失了過去,你就活在現前的妄想,被它騙了,老是被它牽著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一生臨終時都被騙。所以,必須迴光返照,找我們的本來面目,你從什麼地方來?《楞嚴經》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從空性而來。生命是無中生有的,生命沒有開始,這個很重要!如果生命是有本質的,如果輪迴是真實的,那你就沒辦法讓它消失了。

首先,我們學佛要知道了生死不是說你本來就有生死,佛陀硬生生地把它消滅掉,那佛陀變成殺生了。如果我們生命是真實的,佛陀讓我們把這個生命消失掉,那諸佛都犯了殺生戒!經典上說,不是這樣子的,是我們本來沒有,佛陀只是幫助我們恢複本來的樣子。我們自己多事,這個生死是自己找來的,所以佛陀要我們從妄想走出來。第一個,要我們看看我們的過去,你從什麼地方來?原來答案只有一個:覓之了不可得!我們從空性而來,我們本來是沒有的。

這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希望。既然我們本來就沒有,那表示生命是虛妄的,它是一個相狀。就像鏡子,鏡子的灰塵為什麼擦得掉呢?因為鏡子剛出來時,本來就沒有灰塵,所以才擦得掉。如果鏡子本來就有灰塵,你怎麼擦得掉呢?所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裡說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說不管我們原來煩惱有多重,業障有多深,都可以改變,因為你本來就不是這樣子。所以生命的改造是可能的,這就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安住空性,不隨妄轉。這是大智慧的佛陀做的第一件事情:引導我們安住過去。

第二個,大智慧的佛陀引導我們規劃未來。人要有目標,你才有動力,有願力才有動力。

佛陀他也知道我們心中的妄想,不是只打一生一世,是打了生生世世啊——心隨妄轉!我們生生世世都活在妄想當中,這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不是三兩句話就可以走出來的。所以佛陀必須要用一個東西來引導我們。佛陀告訴我們說:放棄你心中的妄想,會得到更多的珍寶。佛陀用無量的功德莊嚴來引導我們,而且佛陀自己走了出來。你看佛陀:「此是道,我已修;此是滅,我已證。」就是佛陀自己證明他走出了妄想,結果得到更多的功德莊嚴,他以身體來證明。所以佛陀第二件事情引導我們發菩提心,活在未來。

一個人要學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觀,轉成完整的人生觀。現在一般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把今生看得太重要。他不管過去的,也不管未來。你跟他講:你今生好好修行,拜一部八十八佛,來生有無量功德。他不在乎的!但是你跟他講這個地方有十塊美金讓他賺,他馬上跑過去了。所以我們的執著在唯識學上說,「隨所生所繫」。隨著你所受生的生命,會對眼前的因緣執著。你是一隻螞蟻,你就把眼前的餅乾看得很重要。你跟螞蟻說:哎呀,這個餅乾不要吃,你會得到更好的珍寶。這只螞蟻聽不進去的。就跟我們一樣「隨所生」,我們隨著今生的生命,心就住在今生的生命,就被眼前的妄想誤導,這樣子使令我們生生世世在三界裡面流轉。假如沒有得到教訓,我們每一生就都做同樣的事情。

直到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他告訴我們:你要把片段的人生觀轉成完整的人生觀。其實水流的思想是說:現在離不開過去,也離不開未來。你不了解過去,就沒辦法面對現前的妄想。你不知道這個妄想從什麼地方來,哪是它的對手呢?蕅益大師說,你沒有理觀,沒有安住空性,把妄想當真實,跟它對著幹,你不是它對手!事修沒有理觀很辛苦,入道多辛苦!你要把妄想的根先拔掉,達妄本空,它沒有根本。然後你的信心大增,它只是一個假相,你才有辦法調伏它的。憑什麼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打的妄想,在今生三年五年的時間把它調伏下來?憑的就是般若波羅蜜。我們有佛陀的智慧引導,我們看到妄想是沒有根的,達妄本空!憑的就是這句話。憑什麼我們願意發願要成就佛道?憑的就是知真本有!因為真如本性本來就具足無量的功德,本來就應該把它開顯出來。

所以「達妄本空」讓我們安住空性,「知真本有」讓我們發起菩提心。既然有無量的可能性,有成佛的可能性,我為什麼不做呢?我不是糟蹋我的心性是什麼?如果你能夠把今生片段的人生和過去這一塊接上來,把未來的目標也接上來,你的修行就上路了,你每天在進步。但是如果你永遠只活在現在,就很難修行。你沒有看到人生的全貌,不知道你的過去,也沒有規劃未來,你就永遠不是妄想的對手。人生完全被妄想控制,妄想要你去做什麼事,慾望要你做什麼事,你就得聽它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眼前的調伏是重點。但是你沒有過去的安住空性,沒有對未來發菩提心的引導,就很難調伏現前的妄想。所以這三種功德力是互相影響的。在操作上我們一定要安住過去,引導未來,才有能力去面對、調伏現前的妄想,從而達到臨終的正念。所以我們必須把片段的人生恢復成原來的相貌,它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個完整的人生,貫通三世,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學佛法先要建立一個完整的人生觀,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是這麼一個思考。

好。現在這一段講的是發心,就是說如何來引導我們的未來,對未來的目標的設定。這個地方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出離心;第二個菩提心。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出離心有三個重點:第一個思生死過患;第二個思死歿無常;第三個思暇滿難得。

出離心,首先要知道,我們到底想要離開什麼?這個地方很多人錯解,很多人修了出離心,工作也不做了,啥事也不幹了。出離心是出離我們心中的顛倒妄想,不是出離外境。

諸位!外境沒有錯。它如實地把我們過去的業力顯現出來,讓我們受用,外在的果報它是業力的顯現,如此罷了,只是我們心中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產生一種想像,產生執著,然後這種影像就不斷地引導我們,尤其是快樂的影像,這個最麻煩!

貪戀娑婆,是生死的根本。我們一生經歷的酸甜苦辣,痛苦的影像、痛苦的經驗,對我們障礙不大;最可怕的是快樂的經驗,這真的是太可怕了!因為它給你快樂的經驗,你心中就留在那種影像中,希望那個影像再一次地出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臨命終時,會在三界投胎,因為我們希望來生繼續出現這個影像。人要來三界投胎,是自己來的。就是飛蛾撲火,飛蛾是自己撲上去的。它以為火會給它溫暖,它自己起顛倒妄想,對火產生錯誤的理解,活在心中的妄想。它可能以前在寒冷的冬天接觸火,認為火會給它溫暖。它只想到火美好的一面,結果撲上去時,就被燒死了。但是它不會記取教訓,來生變成飛蛾,照樣撲上去,就是顛倒妄想,它對我們人生產生嚴重的誤導。

(一)思死歿無常

我們一定要思惟:「身世無常,幻緣虛假」。這是一種無常敗壞,是無常觀。其實這個地方主要是約著死亡,死歿無常。就是說,我們要告訴自己三件事情:第一個,我們今生一定要面臨死亡,沒有人可以避免;第二個,死亡隨時可以到來,它不能規劃的。你說等我年紀大了再來學佛,你不一定有機會。年輕人死的多的是,所以死亡隨時會到來;第三個,死亡到來時,除了佛法的資糧以外,其餘都沒有意義了。

那麼死亡說明了什麼事情呢?說明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人生是沒有結果的,這個很重要!我們追求太多,其實真正需要的不多。我們為什麼花那麼多精神體力去追求世間的快樂,去做百年萬年的規劃呢?因為我們產生常見,認為可以永遠活在世界上,認為人生會有結果。其實錯!人生沒有結果!

佛陀說做夢有結果嗎?你一個晚上做五個夢,第一個夢做轉輪聖王,七寶千子,結果第二個夢變成一隻螞蟻。這個螞蟻就喊冤啊,說我第一個夢的七寶跑哪裡去了呢?沒了!因為「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今生的果報不是你的全部。是因為你過去生剛好有一個善業,那個能量釋放完就沒了,覓之了不可得。你再幾十年後找你的身心世界,找不到了。人生不可能重迭,每一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大海撞出的水泡,沒有水泡是重迭的。我們經歷過無量的人生,沒有一生是重迭的,不可能有相同的相貌,相同的思考模式,所以每一個夢都是獨立的,結果都是一個——沒有結果。

諸位!你今生叱吒風雲,結果只有一個——沒有結果。你今生非常不堪,你也沒有結果——因為你的業力釋放完了。然後你再打開另外一個抽屜,再受用你另外一個果報。所以知道人生只有過程,這個很重要!

死歿無常就是告訴你,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意義的。就是說得到人身不容易啊,講一句簡單的,要做一些你帶得走的。人生有些事情你真的可以帶走,來生繼續受用。但是,你不要老是做一些帶不走的,浪費時間啊!說實在的,死亡到來時你非常失望,所有都帶不走,你情何以堪哪!我們每一個人活了一輩子,有些人臨終時是滿載而歸,歡歡喜喜地帶著他的資糧去面對他的來生,今生沒有空過;有些人是把今生完全花在世間的生滅因緣,臨終時全部破壞,充滿了悔恨離開了今生。

所以,與其讓我們臨終悔恨,佛陀事先就告訴我們:你一定會面臨死亡,而死亡到來時有些東西會被破壞,有些東西是不會被破壞的,你最好趁早知道,因為在死亡到來之前你還有機會。你經常思惟死亡,就是一個過濾,知道什麼東西你帶得走,什麼東西帶不走。「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你不要等到臨終再後悔。

這個死歿無常,就是讓我們不要被心中一廂情願的妄想誤導。你要看清楚: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一年一年過去,我們得到的這個人身可以利用的時間不多了。你要檢討一下,過去這幾十年的人生,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帶走,並通過死亡的考驗,然後貫穿到你來生繼續受用?有,不是沒有。但是有些東西到死亡時,對不起!停住了,過不去了。你要檢討一下,真正能夠帶到來生的有多少,你要提前想一想——死歿無常。就是透過死亡的觀照,你要檢查一下,哪些帶得走,哪些帶不走,因為死亡遲早要到的,只是哪一個人快,哪一個人慢而已。

(二)思生死過患

第二點,思惟生死的過患。

我們應該對輪迴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來觀察生死,是沒有快樂的。以佛陀的標準,就是說,第一個,痛苦的本質是苦,這個大家可以理解。你身心在逼迫時感到痛苦,這個可以理解。

第二個,壞苦,這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快樂為什麼是痛苦呢?這個我們一般人也不容易理解,因為它不安穩,它欺騙你。佛陀說,世間的快樂是欺誑性,變來變去。我們每一個人追求的是一個安穩的生活,這是基本的訴求。這就是你為什麼要買一棟房子?你為什麼不在外面流浪?因為違背人性。每一隻螞蟻,每一隻動物,都想找一個洞穴,這是動物的本能,追求安穩的生活。但不幸的是,生命沒有一個東西是安穩的。所以大家很緊張,因為不知道你擁有的東西什麼時候會被破壞,你不知道。所以福報越大的人壓力越大,因為你擁有越多,就越怕失去。而關鍵是你一定會失去!所以這個壞苦就是說,快樂的東西其實是不安穩的,它欺騙你。

第三個,行苦,就是生滅遷流的痛苦。

總而言之,「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從經文來看,三界是一文不值。當然從人天乘的角度,我們也讚歎一個人修善,來生創造安樂的果報,規劃美好的快樂人生,這個是人天乘。但是如果你水平再高一點,從往生淨土的角度,從人天乘提升到菩薩乘時,人生沒有意義,輪迴沒有意義。你看佛陀講得多好!一個房子燃燒了,你善業強,就是離這個火的地方稍微遠一點,暫時燒不到而已,但是總有一天燒到你,因為這個火燃燒是不能改變的。火已經燃燒了,你能改變嗎?只是燒得近和遠,如此而已,但是燃燒的本質是不能改變的。為什麼說生命是無常敗壞?生死輪迴無有止境、毫無意義?

從思惟死歿無常跟生死的過患,我們得到了三個結論:

第一個,生命是無常敗壞的,不得安穩。如果你願意在三界裡面繼續流轉下去,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佛陀說,這個業力是飄來飄去的,今生在這裡,來生到非洲,再後面飄到三惡道,就變成一隻狗。就是說你永遠沒有安全感。諸位!不是你說了算的,三界沒有安全感的。你說我來生要去哪裡,除非你是乘願再來的大菩薩,否則來生你沒辦法規劃的,因為你無量劫造的業。你有那麼多的抽屜,你知道會打開哪一個抽屜嗎?你不知道。所以業力凡夫是做不了主的,這個業力要把你飄到哪裡去,你做不了主。這個種子要飄到哪裡去,你不知道。所以只要一天沒有離開三界,你的生命永遠充滿了不安穩。弟子心不安,無常敗壞不得安穩。

第二個,生死輪迴無有止境。它沒有停止的一天,除非你做出改變,它不會自動停止的。所以佛陀喜歡用大海作比喻。你看大海,沒有邊際,看不到陸地,關鍵在這裡。你死了以後又得一個果報,死了又得一個果報。不是說你不想面對它就沒事。不想面對它,你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繼續輪迴下去。直到哪一天,你真的害怕了,踢到鐵板了,你還是要處理這個問題,遲早要處理的,因為你不處理它,它就繼續地下去,不跟你客氣的,這生死輪迴是沒有止境的。

第三個,輪迴是毫無意義的。諸位!修行也很痛苦。我們要減少休閑時間來聽課,要減少休閑時間來拜佛,參加佛七、佛一。但是這個痛苦是有意義的,可以換取來生的解脫。否則你繼續輪迴到三惡道去,受刀山油鍋之苦,那是白受,你不會因為這個苦而增上的。只要你還沒有覺悟之前,所受的痛苦全部沒有意義,因為不會增上,你也不會記取教訓。輪迴毫無意義,就像宗喀巴大師說的,我們每一生都隨順妄想,都想追求很多東西,結果就是你現在這副德性,什麼都沒有。

佛陀選擇放棄他的妄想,結果他萬德莊嚴。這是很清楚的事實。就是說我們不斷地去攀緣、去追求,結果我們每一生死亡時,都是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然後就開始失望,到現在我們什麼都沒有,弄得滿身是業障。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願意放棄妄想,不願意從妄想裡走出來。佛陀選擇了出離心中的妄想,結果他清淨莊嚴,「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輪迴毫無意義。

你看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當中,得到什麼教訓?沒有。我們只有看經典才得到啟示。諸位!日常生活不會給你任何啟示。很多人不看經典,你不看經典,那你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得到智慧呢?這智慧從哪裡來呢?所以我們透過死亡的無常,每一生的死亡到來,都把我們的生命破壞了,使令我們的生命無法相續。第二個在生死當中,承受很多的痛苦,而這個痛苦毫無意義。

前面兩點是對輪迴過失的一種怖畏。其實生命的輪迴是妄想捏造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走出心中的顛倒妄想。當我們在念佛,妄想起來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現在面臨兩個選擇:選擇跟妄想在一起,那就是「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那麼來生的火宅就等著我們;選擇跟佛號在一起,我們就選擇了七寶池,八功德水。

諸位!你現在內心當中的很多造作,其實已經在醞釀你來生生命的力量。臨終是平常點點滴滴創造出來的,不要忽略你當下的每一個念頭,它都是一種引導的力量。我們必須要有很多次克服當下的念頭,才有可能達到臨終的正念。就好像說,你要有打過很多次、很多次平常的戰爭,才有最後的勝利。我們不相信平常都是顛顛倒倒的,突然間臨終起正念,不可能!沒有這回事情,這違背佛法的等流性。你昨天是怎麼樣,今天還是怎麼樣,昨天會影響到你今天。水流上游是髒的,下游一定是髒的,除非你做出改變。所以,妄想是一切痛苦的根本,這件事情你要很清楚。一個人,都是自己傷害自己,說實在的,外境是傷不了你的。

我們要達到臨終的正念,必須要試著走出自己的顛倒妄想。以前覺得美好的妄想,這些都是錯誤的引導。

(三)思暇滿難得

第三個,思惟暇滿難得。

「人道難生,佛乘難遇。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

暇滿當中主要有兩個:第一個你要得到人身;第二個遇到佛法的住世。這兩個因緣要具足,不容易。印光大師說我們過去生的人身,大部分是在三惡道,得到人身的機率是少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煩惱那麼重,因為你大部分都在三惡道,弄得滿身的煩惱才爬出來。

所以,我們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的住世,要把握「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你今生空過了,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這個暇滿難得主要是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把握現在。這個意思就是說(特別淨土宗):你不能對來生有期待,這個很重要,是成敗的關鍵!如果你要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後路切斷,這是印光大師一個很重要的法寶:背水一戰!要把你所有的能量在今生臨終發揮出來,你才可能成功。

諸位!你看一看《淨土聖賢錄》,往生的人,有的業障很重,有的業障比較輕;有的修了十年,有的修了三年,有的臨終才開始修行,差別很多。但是有一種情況一樣,都是背水一戰。你如果還想說我來生再繼續修行,你一定不會往生,因為你給自己留一個後路,你不可能往生!臨終時真妄交攻,你的正念跟妄想膠結時,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走過去,衝過去,告訴你自己沒有退路!

印光大師怎麼說,你知道嗎?印光大師說,不要說是一般的業障凡夫,就算來生你做一個大法師、大住持、大菩薩,你都不要生起受生之想,再好的因緣都不要。所以這個暇滿難得就是說,斷你的後路。要成功只有一種情況:百分之百的決心,背水一戰!印光大師說,你就觀想自己今生不成功便成仁(不是成人),否則來生就墮三惡道去了,真的啊!你要想我今生不成功,來生就要到地獄去了,有可能喔,因為我們過去生造了很多業力。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模式,就是說,第一個,輪迴是很可怕的;第二個,輪迴是由我們妄想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如果再跟妄想在一起,結果只有一個——繼續輪迴下去。第三個,面對妄想只有一種情況:百分之百的覺醒。你今生就要處理它,不能拖到來生!

佛陀在經典裡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座動物園,這座動物園關了很多動物。其中有一隻袋鼠,就是澳洲那種很會跳的袋鼠。動物園的管理員,給它圈了一個十公尺高的柵欄。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看,這只袋鼠就跑到外面去了,在外面跳來跳去。這管理員一看柵欄太低了,又加了十公尺變成二十公尺。可是這只袋鼠第二天還是跑到外面去跳來跳去。這個管理員又把柵欄加高三十公尺,它還是跑出去。隔壁的長頸鹿就看不下去了,它說:「你怎麼這麼會跳呢?三十公尺都跳得過去。」這袋鼠說:「不是啊,這個管理員每次來餵我東西吃時,門都沒有關,所以我可以走出去。」

那麼佛陀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管理員沒有抓到重點,說明有些人修行用無益的苦行。你看有些人念佛,很精進,他念佛時,不吃飯,也不睡覺,拚個什麼三天晚上都不睡覺。其實關鍵不在這裡,往生跟吃不吃飯沒關係。不是說你不吃飯就往生了,不是這個意思。你要有辦法走出你的妄想,就是面對你貪愛的東西,你心中知道:喔,這是在打妄想,這個東西不是真正那麼可愛的,人生的快樂都是自己妄想捏造出來的。

智者大師說,你看一隻狗,狗嚙枯骨。這個乾枯的骨頭,狗去咬骨頭時,把舌頭咬破了,它認為是骨頭出血,其實是自己的舌頭給它一種甜美的滋味。其實我們在享受快樂時,是你的妄想給你快樂。

從佛法的角度,人生沒有快樂。這個很重要,調伏愛取是臨終最重要的,這是淨土宗主修的一塊。其實安住空性,導歸淨土,這兩個只是幫助我們調伏愛取。要保持臨終的正念,只要求你不貪戀娑婆。因為欣求極樂不難,每一個人看到極樂世界的功德,十個有九個喜歡的,其中一個不喜歡,那個是二乘人,偏空的,所以欣求極樂這一塊問題不大。我們在三界流轉太久,跟眾生緣結得太深,突然間要離開三界的確不容易,但是問題在你走不出自己的妄想,就沒有臨終的正念。你走出心中的妄想,才可能迎接彌陀的光明。

我們臨命終時會有一段妄想期。諸位!我們臨終時阿彌陀佛一般不是馬上現前,不是喔。你念佛一段時間,這時佛號會夾帶妄想,這很正常,就跟你平常打妄想一樣。你一定要從妄想走出來,後半段阿彌陀佛光明才會出現。一般淨土宗要經過一段的調伏妄想期,不是說你臨終一念佛阿彌陀佛馬上來,沒那麼好。會有一段時間,可能是一個小時,可能兩個小時,有些人十個小時,你一定要經過真實的調伏,彌陀光明才會出現。那麼等待彌陀出現那一段時間,就是考驗你平常的功夫了。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出離心結束,下一個看菩提心。

我們知道調伏跟引導是相互關係的,你必須有一種成佛的願望,有助於我們走出眼前的妄想。所以從出離心再提升到菩提心。

菩提心有兩個重點:第一個看總相。我們先念一遍,請合掌。

眾生無邊誓願度,依苦諦而發;

煩惱無盡誓願斷,依集諦而發;

法門無量誓願學,依道諦而發;

佛道無上誓願成,依滅諦而發。

前面的出離心它的所緣境,是我們個人的身心世界,不考慮別人,所以在出離心的時候完全考慮自己面對的輪迴。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要離開輪迴;第二個我們繼續流轉。關鍵就看你是不是能夠遠離心中的顛倒妄想,你是不是願意放下心中的妄想,這個完全是扣著個人的身心世界。

但這是不圓滿的,因為你的心太狹隘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把心量擴大。當我們走出妄想的時候,還要多兩個引導:第一個要把眾生放進來,第二個把佛道放進來。一個人要成佛,要心存佛道,心存眾生。

諸位!我們今生不一定要做很多事情,不一定。但是你的心態很重要,你心態的準備,種下去的種子很重要。那麼我們怎麼把眾生放進來,怎麼把佛道放進來,然後再配合出離心,變成一個廣大的菩提心,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佛的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莊嚴德相,由長劫修習善行而感...

聖嚴法師《學佛的基礎》

(一)宗教常識 在世界上,屬於全球性而且歷史悠久的宗...

時空為何是我們的錯覺

問: 頂禮法師!弟子在學習《復盛機師書》這篇文章時,...

三界之苦,輪迴過患,應生出離之心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以十六字總結淨土法門修學之要訣...

洗滌無量劫來的業識種子

學道之門別無奇特,只要洗滌根塵下無量劫來業識種子。...

「專修」和「雜修」的劃分

善導大師講的這個專修和雜修的情況,確實善導大師講專...

昌臻法師《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我們今天講的題目是: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以...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們如果讀《阿含經》,或者你去讀大乘的經典,比如說...

只此浮生是夢中

許多時候,一些從事演藝工作的人,不覺都會發出對生命...

人與人之間要用愛語來攝受

大家在家庭裡,夫妻之間、兒女之間、父母之間要互讓互...

這「四勿」是遠離邪淫外緣的好方法

我們先舉個例子,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遠離邪淫的外緣...

十二時·普勸四眾依教修行(敦煌歌辭)

雞鳴丑。雞鳴丑。曙色才能分戶牖。富者高眠醉夢中,貧...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

問: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呢? 答: 歸敬...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散載與很多的論中。...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處理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道品〉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與...

結夏安居——佛陀給修行人的一個大福報

農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懸掛了結夏牌,為期三個月的結...

玉米怎麼吃最營養

1、玉米熟吃比生吃更佳。烹調盡管使玉米損失了部分維...

張澄基教授《什麼是佛法》

什麼是佛法 各位大善知識! 世界上任何一個政治朝代,...

土豆的營養價值與烹調竅門

土豆,學名馬鈴薯,別名洋山芋、洋蕃薯、山藥蛋。它和...

【推薦】虛雲老和尚《用功的入門方法》

1.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

修淨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後像外道一樣

淨土念佛法門它的特色,是一個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

《楞嚴經》裡辨別邪師的方法

1.譭謗出家,輕蔑持戒: 常言: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

父母是心中最大的佛

問過許多人,佛祖在哪裡?都不知說什麼才好。 佛說:如...

【佛教詞典】增上緣依

【增上緣依】 p1316 成唯識論四卷八頁云:二、增上緣依...

【佛教詞典】不應行

不應行者,謂一切惡,是不應行,分為不應行及應離之二...

【視頻】阿彌陀佛(木魚版)

阿彌陀佛(木魚版)

【視頻】出爾反爾 自食惡果

出爾反爾 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