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忍辱求安

2010/07/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詩人。他的詩大多富有禪理,令人回味無窮。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有人辱罵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 

這首詩所表達的內容,充滿了為人處世的機智。平白無故地被人辱罵,當然很不樂意。但應該知道,這種張口就罵的人,一般都沒有修養,沒有風度,有什麼必要與他們一般見識,爭論不休呢?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種處世方法,也是一種高尚情操。

一個優秀的領導,是受人尊敬的。但這個世界上的人就是這麼複雜,有人尊重你,就會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看你不順眼。無中生有地給你捏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特別是在一些大的團隊,因為你的優秀掩蓋另外一些人的才華,難免有人會想出各種毒招來陷害你,怎麼辦?

一一應對?那正中對手下懷,你還有精力和時間去做其他的正事嗎?那不是正好一步步喪失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如果為了一點小事而懷恨在心,矛盾就會逐漸擴大,以至於怨怨相報,不可收拾。

「親賢臣,遠小人」,把精力放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不與小人周旋,是明智之舉。 驢子向你嘶叫,你可別也向它嘶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忍辱波羅蜜與阿Q精神

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的咒罵你、譭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

四十八大願——(第48願)即得諸忍究竟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如何對待我們身邊的惡人

世間上有很多我們認為的惡人,但是所有的惡人裡面他都...

向佛陀丟擲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次與弟子們外出托缽。在途中,遇...

安忍不是懦弱的表現

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環。要達到面對、遇上任何人、...

教化眾生的四無畏功德

說法無畏,你要有總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來了,一...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終還是自己受益

世間眾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養; 被他打罵不瞋嫌,...

一生的修持資糧換成了三惡道的蛇身

貪煩惱能引生痛苦,但不一定不安穩,但這個瞋煩惱是不...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來去自由的良介禪師

良介禪師,唐時會稽諸暨人,二十一歲在崇山受具足戒。...

【佛學漫畫】既然明白世間是苦,為何不把苦賣掉

如此的貧婦,對淨土法門一無所知,只是念佛數年就能預知...

【佛學漫畫】《淨土聖賢錄》生死大事,在此一舉

百劫千生的生死大事,就在此一舉。你要努力直往,不要...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家吉祥。我們又在道場白華庵,今...

瑞相為何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

慈心化嗔心

有一天,佛陀在毘舍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向諸比丘...

能受氣,方成器——曾國藩磨練李鴻章的啟示

曾國藩在擔任禮部侍郎期間,開辦了一個專講理學的講堂...

素食者滋養身體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當以善於保養為事。若欲靠食物滋養...

修學楞嚴咒有十妙

(一)妙清淨:至心持咒,身口意三業就能清淨,誠意誦...

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

南傳《法句經》說: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

國際十大流行的健康行為

少食肉 俄羅斯眼下流行素食風。他們認為大量食用各類...

為何名為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過去修什麼法門,現在得名為觀世音呢?具有...

培養修行習慣的重要性

《釋門自鏡錄》裡記載,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

修行人一定要閉關嗎

閉關,又稱掩關,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在中國...

記憶力差該怎麼辦

問: 記憶力差怎麼辦? 萬如法師答: 經文咒語記不住,...

【佛教詞典】有怨對

【有怨對】 p0541   瑜伽五卷三頁云:有怨對者:謂斗...

【佛教詞典】身火

(雜語)喻人欲也。梁簡文帝文:慧雨微垂,即滅身火。...

【視頻】一念護生心 救蟲也救己

一念護生心 救蟲也救己

【視頻】懺公上人與顯明長老坐談

懺公上人與顯明長老坐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