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講)
乙三、修行篇第三分三:丙一、總標五乘要義;丙二、別明五乘解脫法門;丙三、結歸一佛乘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八頁。我們講到乙三,修行篇第三。
大乘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是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兩個重點:一個是理觀,一個是事修。理觀是一種內心智慧的觀照,我們一般叫作內善根;事修是一種外在的法門的修學,是一種外在的助緣。
從大乘佛法修學的因緣觀角度來說,我們是先有理觀才有事修,因為理觀在經典上判作是我們因地的發心,它是一個種子。如果這個種子是錯誤的,我們就很難創造一個正確的結果出來。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是沒有資格修學法門的,一定要有一個道前基礎。就是說我們在開始修行之前,要先調整心態。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在無量的生死當中,心態已經是錯誤了,叫作顛倒妄想。顛倒妄想的形成,《楞嚴經》講出了三個程序:就是感受、想像跟執著。我們剛開始內心受到外境的刺激會有一個感受,這個感受帶動我們心中錯誤的想像,然後想久成性,就變成一種很堅固的習性,一種自我意識。當我們的想像落入到自我意識時,我們就沒辦法去改變自己了,因為它是一種堅固的妄想。
所以我們凡夫的心是從感覺而觸動的,這個感覺是由外境而來的,這種心是不能使用的,因為這是生滅心。一個生滅的心,不可能創造一個不生滅的功德。佛陀在經典上說,你用砂是煮不出飯來的,因為砂非飯本,我們一定是找到米才能煮成飯。因此在佛法修學當中,在修法之前要有基礎,就是把這種向外攀緣的心轉成向內安住的心,我們才有資格來修學一切法門,而趨向無上菩提。
所以我們在前面講到<發心篇>、<正見篇>時,花了很多時間來告訴大家,怎麼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第一個,我們要先求安住。修行一定要「云何應住」,先求安住。我們前面講了很多,菩薩的安住是以空性為住。大乘佛法的空性,是觀察我們無量的過去,我們從什麼地方而來。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源,是本來無一物的,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這個就是我們所有菩薩的安住處。
所以當我們開始修學時,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佈施也好,我們一定是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我們所有的人生——把心帶回家,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個調整,把一種向外攀緣的心帶回來,安住在我們一念清淨的本性——把生命歸零。這第一個安住,以空性為住。這是觀察我們的過去。
第二個,應該觀察我們的現在。我們看到今生的果報體,是無常敗壞的,這是一種苦諦的思考。人生雖然有很多的快樂,但是這個快樂有嚴重的過失。娑婆世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因為它會無常敗壞,所以人生的快樂會讓你不安穩。即便你花了很多的精神體力,得到你所要的快樂,但是你還是一樣——弟子心不安,因為這個快樂你付出了擔心、害怕、憂惱的代價。
所以佛陀在告訴我們無常觀時,是調伏我們對娑婆世界的愛取,思惟苦諦,調伏愛取。菩薩要把心放在未來,而不是放在現在。你只要是成就廣大的功德,特別是出世的解脫,你一定要放棄今生所有的快樂,你別無選擇!
人生是要做出選擇的。你要追求今生的快樂,就必須犧牲來生;你要追求來生的解脫,就必須放棄今生的快樂。所以從苦諦的思惟,我們產生了出離心。
前面第一個是空正見,第二個是出離心,是針對於現前的觀察。
第三個,是對未來的觀察——你將往哪裡去。我們不能等到臨命終,才知道來生要去哪裡,來不及了。人生是要提前規劃的,有了一個目標才知道,在有限的生命當中,重點應該放在哪裡。因為法門太多,人生太短,你沒有目標,就不知道如何進入佛法。
我們今天開始進入廣大的五乘法門。有些東西是你急迫的,有些東西是不急迫的。那麼你在判斷選擇的過程當中,就是用未來的目標來作判斷,所以一定有一個目標來引導我們,求生淨土,圓成佛道,這就是引導力。
修行中,我們要建立三種心態:第一種,對過去的觀察。找到我們生命的原點,讓我們的心安住下來;第二種,對於今生眼前的觀察。知道人生是無常的,總有一天會失去所有的東西,人生只有過程沒有結果,這樣我們會慢慢淡化對今生快樂果報的追求,而把重點放在積集資糧,而不是享受人生,這是出離心。第三種,是對未來的觀察,你將往哪裡而去。
所以你在心態上,能夠知道你的過去,能夠知道你的現在,能夠知道你的未來,這個心態就是一個真實的發心,因為這種心態正好能夠擺脫過去妄想的干擾,你能夠開創未來,甚至於能夠把握現在。
前面的理觀,讓我們做了三件事情:理觀的智慧,就是讓我們擺脫過去,開創未來,把握現在的因緣。這部分,我們在發心跟正見已經講很多了。理觀的智慧就是端正我們的心態,依這種心態來修學,所有的善法都變成是成佛的資糧。這部分是講到因地發心。
現在我們已經具足了這三種的理觀,我們就有資格來談修行了,就是開始稱性起修,開始積集資糧。
我們 <修行篇>有三段,此中分三:
一、總標五乘的要義。我們把佛陀的五乘法門先攏總地標示出來。
二、別明五乘的解脫法門。這個地方有五段:第一個是人乘,第二個是天乘,第三個聲聞乘,第四個緣覺乘,第五個是菩薩乘。一般來說在藏傳佛教,把人乘跟天乘判作下士道。下士道,我們顯教叫作安樂道,就是追求生命的安樂,這是第一個基本功。第三的聲聞乘跟緣覺乘,在藏系叫作中士道,我們叫作解脫道。菩薩乘在藏系叫上士道,我們叫作菩提道。從顯教的角度,我們是先從安樂道到解脫道,再到菩提道,所以大乘佛法的法門有三種道。
三、結歸一佛乘。最後,講完五乘的三道法門以後,我們會歸到一佛乘。把前面的理觀,就是依止一心而發展出五種的法門,現在把五種法門會歸到一心真如。一佛乘簡單地說,就是法法消歸心性。前面的別明五乘是一心開展出萬行,到了最後我們再把萬行回歸到一心。從理觀而生起事修,所有的事修還是回歸到我們一念心性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的三種理觀,這樣形成一種展轉增盛的善的循環,使令我們慢慢地趨向佛道。
所以我們從理觀產生事修,還要從事修回歸到理觀,這有三個重點。
丙一、總標五乘要義分三:丁一、安樂道;丁二、解脫道;丁三、菩提道
我們先看第一個,總標五乘的要義。我們把它分成三道。
丁一、安樂道
先講安樂道,人乘跟天乘。這兩部分我們先念一遍。請大家合掌。
一、人乘——謂以「三皈」、「五戒」為乘,能運載眾生,越出三塗,生於「人道」是名「人乘」。
二、天乘——謂以「十善業」、「四禪定」、「四空定」為乘,能運載眾生,越出人道,生於「天道」,是名「天乘」。
當我們的心態準備好以後,佛陀在開演修行的過程當中,先講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離苦得樂。先要得到人身,離開三惡道的痛苦,能夠讓我們創造一個相對安穩的生命,所以佛陀先講人天乘。
人乘主要是三皈、五戒。讓三皈、五戒的法門,在我們內心熏修,我們的生命慢慢就出現了人道的果報。天乘,進一步以十善根、四禪、四空定的這種法的熏修,就出現天界快樂的果報。這個是安樂道。
佛陀製定的法門,它是一種點點滴滴的熏修。就是說,我們前面講過,我們一念心是剎那剎那的無常,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它雖然是無常無我,但它有一種相續的作用。
那麼這種作用它會怎麼樣呢?它會創造業力,會得果報,會造因得果。所以我們前面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三種善根,這個架構建立以後,只是一個大方向的結構。就像開車,你得先設定目標在哪裡,把整個大路先搞清楚。但是過程中的小路,你要微調。
這個法門就是讓你微調。念念的依止人天的三皈、五戒、十善的善業這個法,慢慢地來對治習氣,把邪惡的部分慢慢地洗掉。因為經常修學五戒、十善,你的心邪惡的這一塊力量,就會慢慢消除掉,產生善良的這一塊。為什麼我們要有前面的理觀?這樣你才會知道這個法門的目的是要借事修心,借人天乘的法來消滅我們邪惡的心,產生善良的心。這是人天乘法的一個目的。
丁二、解脫道
我們再看第三、第四的解脫道,看聲聞乘跟緣覺乘。
三、聲聞乘——謂以「四諦」法門為乘,能運載眾生,越出三界,至偏空涅槃成阿羅漢,是名「聲聞乘」。
四、緣覺乘——謂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能運載眾生,越出三界,至偏空涅槃成辟支佛,是名「緣覺乘」。
聲聞乘它的重點在修四諦法門,而四諦法門的下手在苦諦。人天乘,佛陀要我們斷惡、修善,創造安樂的果報。但是到了二乘解脫道時,佛陀告訴我們,人世間的快樂不能夠安住,只能夠當過程,因為人生的快樂有太多的後遺症,你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佛陀說,世間的快樂就像一個甜美的蛋糕,裡面充滿了毒藥,「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因為你嘗人世間的快樂,就要付出生生世世輪迴的代價,每一世的生命都要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所以佛陀到了善根成熟以後,從斷惡修善的理念,慢慢引導到追求一種涅槃寂靜的概念。佛陀告訴我們:我們有更好的目標可以追求,我們不一定要追求人世間這種有毒藥的蛋糕的快樂。佛陀開始講四諦十二因緣,把我們內心的水平從一種善惡的概念提升到空有的概念,放棄有相的快樂,追求空性的寂靜,這種境界更高了。涅槃寂靜樂,這個快樂是沒有過失的,是安穩的快樂。
緣覺乘以及聲聞乘,已經從三界的輪迴果報中跳脫出來,所以我們叫解脫道。
丁三、菩提道
我們再看最高級的法門叫菩薩乘。這是佛法裡面最圓滿的一個法門。
五、菩薩乘——謂以「六度」法門為乘,能運載眾生,總超三界及二乘之境,至大般涅槃之佛果,是名「菩薩乘」。
前面的緣覺乘跟聲聞乘,它是一種離相的。到菩薩乘時,又開始面對相狀,但是這時是不執著,叫作借相,菩薩又開始從空出假,廣修六度。它這種相,跟前面的人天乘的相不同。人天乘的相是一種執著的,有漏的、貪愛的;菩薩把這種相當作暫時的借用,借相修心,又回到了人群修習六波羅蜜,成就萬德莊嚴。
所以這個五乘法門是三種目標:第一種,先追求人世間的安穩快樂;第二種,追求出世間涅槃的解脫;第三種,成就佛陀的萬德莊嚴。第一種是有相行,第三種也是有相行,第二種是無相。
所以禪宗說,我們剛開始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就是修人天乘。其實,在修五戒十善時,心態沒有太多改變,就是凡夫的心態。真正生命的改變是二乘,開始深入地觀察人生的苦諦,「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出離心。到了菩薩乘,又開始回到你過去的因緣,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就「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但是那個時候的心態完全不同了,你是依止菩提心,依止空正見。
這個五乘法門,我們會慢慢有次第地介紹,我們應該怎樣透過法門來提升我們的心態,從一種邪惡的心提升到一種善良的心;從一種善良的心再提升到一種涅槃的心;從涅槃的心再提升到菩提心,有三個階段,我們會次第地加以說明,借法來修心。
這是一個總標,把五乘法門的一種相互關係簡單介紹一下。
丙二、別明五乘解脫法門分五:丁一、人乘。丁二、天乘。丁三、聲聞乘。丁四、緣覺乘。丁五、菩薩乘。
我們看丙二的別明五乘解脫法門。前面是一個總標,這以下我們各別各別來說明。
五乘的修行方法,這個地方有五科:一、人乘;二、天乘;三、聲聞乘;四、緣覺乘;五、菩薩乘。
丁一、人乘分二:戊一、三歸依;戊二、五戒。
我們先看人乘,人乘當中分二科:一、三皈依;二、五戒。
戊一、三皈依分二:己一、釋名;己二、內容;己三、功益
己一、釋名
三皈依,我們先作一個名相的解釋。「三」,我們所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寶;「皈」,我們的心態就是皈順跟趣向;「依」,是依止。三皈依就是皈順三寶,依止三寶,一種對這三個功德的隨順皈依。詳細的我們看下面的《業疏》。
什麼叫三皈依?它的內涵是什麼?我們來把它念一遍,請合掌。
首先我們先看看,這個三皈依,它有兩個:第一個,所皈依的境;第二個,能皈依的心態。我們所皈依的境是佛法僧三寶。我們是用什麼心態呢?是求救護,我們希望三寶來救護我們,這個觀念很重要。如果我們一天過一天,不學習佛法,也就不知道我們到底有什麼障礙、什麼問題。
要學習佛法,首先你要知道你的過去。就是無量劫來,我們一念清淨的本性,在三界裡面打滾太久,而每一期生命都留下很多的問題,就是顛倒妄想跟業力,到現在已經沒辦法自我改變。因為我們在三界流浪太久,已經養成一種堅固的習氣,這種自我意識太強,我們已經沒有自我能力來做反省跟調整,必須要仰仗三寶的救護。就像善導大師說的,我們是業障生死凡夫,自己沒有能力來追求出離,所以我們以這種心態祈求三寶的救拔。
這個地方講出一個譬喻。就好像說,有一個人他得罪一個惡國王,這個惡國王有大勢力,他自己沒有能力來抗拒這個惡國王,怎麼辦呢?他只好投向另外一個善良的國王,這個國王是一個大勢力的善良國王。投向這個國王幹什麼呢?以求救護!希望這個大國王能幫助他來抵抗惡國王。這個善良的國王就告訴他:你來求我保護你,沒問題,但是有兩個條件:第一個,莫出我境;第二個,莫違我教。我一定可以救拔你。
所以,這個皈依其實是兩個內涵,第一個是莫出我境,這是對人的皈依。我們不能夠離開佛菩薩的攝受,所以我們剛開始皈依三寶,第一個跟佛菩薩結緣。你看大乘佛法,很多的名號讓你來憶持,你念阿彌陀佛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念地藏王菩薩也可以,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本尊的功德來攝受我們。你要先找到你相應的本尊,「相應」就是所謂依人,這個地方依人包括依止上師,你的親教師,就是依人來修學,莫離開人的因緣。第二個,莫違我教,就是依法,從經典的學習產生智慧的觀照。這是兩個依止,皈依,一個依止人,一個依止法,你能夠依人又依法,三寶一定可以救拔你!那這個地方是講譬喻。
第三個,我們合法。
眾生亦復如是。我們無量劫來,已經把自己的內心,創造出一種很嚴重的煩惱魔,所以才有生死的過患。這個系屬就是說,我們一般人煩惱火不啟動時很正常,但是貪煩惱、瞋煩惱活動時,它要你做什麼,你就一定要聽它的,你就做不了主,它要你去造業,它要你去罵人,你就一定會去做了,這就叫作系屬於魔。
所以,這個煩惱已經掌控我們的生命了,而且我們對煩惱已經沒有抗拒的力量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三寶的原因。因為你自己沒辦法處理你的煩惱,你無量劫來已經把它養成一種很強壯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生死的過失。所以我們皈向三寶,才能夠去抗拒內心的煩惱魔。
這個地方就是說,三寶對我們的攝受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人的攝受。佛陀的神通感應,我們不斷地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就是修皈依,我們要跟佛菩薩結緣。
淨土法門也是很強調跟佛菩薩結緣。一般來說,凡是他力法門的,比方說淨土宗、密宗,很強調依人。像我們淨土宗皈依阿彌陀佛,你就一定要跟阿彌陀佛結緣,否則他沒辦法救拔你。因為佛陀救拔你,你必須要在中間加搭一座橋樑,諸法從緣生。蕅益大師說佛陀的心是平等的,那麼為什麼救拔他,沒有救拔你呢?因為你沒跟他結緣,他很難救拔你。所以我們憶念阿彌陀佛,是創造一個阿彌陀佛救拔我們的因緣,讓他有渠道能夠進入到我們的生命裡。你都不念阿彌陀佛,不拜阿彌陀佛,你就缺乏被救拔的因緣。所以第一個我們是對人的皈依,祈求佛菩薩的神通攝受。
第二個,是智慧的救拔。對法要皈依,對經典要學習。佛陀滅度以後,把道理放在經典當中,你要去聞思修,產生智慧的觀照。
所以三寶的救拔有兩種:神通力的救拔跟智慧的救拔。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時,在舍衛國有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這個兒子生出來時非常可愛,福報很大。這個長者子是有錢人嘛,長大後也不用工作,就整天帶了幾個朋友到處遊玩。
有一天,有個馬戲團來到舍衛國表演。這個大富長者子就跟他幾個朋友去看,他看上了馬戲團一個女孩,非常喜歡她。回去後就跟他媽媽說:「我想娶這個女孩做妻子。」他媽媽說:「不可以!我們是貴族,馬戲團少女是個平民。」在古時候這是門不當戶不對,不可以的。他媽媽就拒絕他了。這個大富長者子說:「我不娶這個女孩,我沒辦法活下去了。」母親沒辦法,疼愛小孩嘛,就派人去跟對方溝通,說我們兒子想要娶你這個女孩做妻子。對方說:「不可以啊!你們是貴族,我們是平民,怎麼能夠通婚呢?」就拒絕了。他媽媽就跟兒子說:「你看對方拒絕了。」那大富長者子說:「如果你不答應這個婚事,從現在開始我就不吃飯了。」媽媽沒辦法,就親自帶著禮品去見對方的母親。她說:「我的兒子一定要娶你的女兒做妻子,有什麼條件你就開出來。」對方看她這麼有誠意,就說:「好啦,這樣子吧。依我們的傳統,要娶我們家的女孩子做媳婦,你的兒子要把我們馬戲團所有的技術都要學會,還要經過考試,通過以後我們就把女孩子嫁過去。」母親看對方至少是有條件的答應了,就把這個條件帶回來,給她兒子如是如是說。這個兒子說:「沒問題,我來學。」所以就參加馬戲團學他們的技術了。
這個小孩很聰明,很快就把馬戲團的十八般武藝都學會了,然後就考試。考試時他前面每一個考試很快地都通過了,到了最後一個最難的,叫作空中走索,兩個高空的地方中間架一個鋼索,他要從東邊走到西邊,這中間拿一個竹竿做平衡。這是大富長者子非常熟悉的一個技術,但是他走到一半時,糟糕了,他沒體力了,因為他前面花太多體力了。他雖然技術夠,體力不支了,即將要摔下去了。
這時大智慧的佛陀知道這件事,就派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飛到空中跟他談條件。他說:「你現在只有兩個選擇:你要麼掉下去摔死,要麼你跟我出家。」這個大富長者子說:「我本來是要結婚的,怎麼跟你出家呢?」但是我要是不答應,摔下去可能就死掉,命都沒有了,所以只好答應目犍連尊者了。答應以後,目犍連尊者用神通力,馬上讓他看到這個繩索變成一塊大地,他就很快地走過去了。下面的人就鼓掌,對方也願意把這個女孩子嫁給他。這個大富長者子說:「我現在不能結婚了,我已經答應目犍連尊者出家了。」就跟目犍連尊者出家,出家以後,他沒有多久也證得阿羅漢果。
這個例子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人生都有很多的轉機。有些人遇到障礙,三寶會適時出現;有些人遇到障礙,三寶沒有出現,為什麼?這個地方你要想一想。我們每一個人的背後都充滿了業力,如果你不看經典,你就不知道怕。你要看經典就知道,我們過去生所造的業,是不可思議,如虛空一樣。但是有些人那麼幸運,能夠在遇到障礙時,出現佛菩薩攝受乃至於跟他說法,成就解脫。
諸位要知道,事出必有因。佛菩薩的心就像太陽、月亮一樣,平等地普照一切眾生,但是諸位要知道,既然是諸法因緣生,表示佛菩薩對我們只能夠有條件地救拔,因緣就是條件,沒辦法做無條件的救拔。就是你自己要準備好你要準備的那一塊,就是你平常跟佛菩薩的因緣。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三寶當中搭上兩座橋樑:第一個,跟人之間的因緣,跟佛菩薩的因緣。你不斷地要有一些拜佛、讚歎、供養,尤其是淨土法門,本尊相應更重要。你每天都要念念佛,你必須要活在彌陀的光明當中,莫離我境,你的心不能離開佛號太久。你試試看,你三天不念佛,你的心就生疏,就覺得阿彌陀佛離你很遙遠。你要能夠進入到彌陀的光明當中,就要不斷地憶念他的聖號。第二個,你要能夠知道淨土法門修學的內涵,它的法。你要有點智慧的觀照,保持正念。所以,對三寶的皈依,有兩種攝受:第一種,人的攝受;第二種,法的攝受。兩種缺一不可。
己二、內容
我們再看內涵。
我們在前面講到皈依的兩種內涵,這個地方講到我所皈依的境——所皈依的三寶有幾種三寶。
先看內涵。我們把它念一遍,請合掌。
我們要跟三寶皈依,到底三寶是什麼?
在經典中三寶有兩種:一種是住持的,就是外在一種事相的,它是可以讓你去見聞覺知的,有一種相狀的;一個是理體三寶,它是無相的。
我們先看有相的住持三寶。第一個,佛寶,形像塔廟。佛陀滅度以後,誰代表佛呢?就是這些佛的形像。可能是紙做的,或者是銅做的,或者玻璃纖維的等等形像;塔廟就是供養佛陀的這些寺廟,所以你來到寺廟就是見到佛陀。這個是佛寶,他有住持的功能。第二個,法寶,就是紙素所傳。透過這個紙所記載的大小乘的經典,這個是法寶。文以載道,這文字當中有道。第三個,僧寶。就是剃髮受戒的現出清淨莊嚴儀相的出家人。我們平常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接觸的,叫作住持三寶。我們透過住持三寶,也可以依人、依法這樣地修學。
第二種,理體三寶,這是我們內心的三寶。第一個,佛寶。就是五分法身,就是清淨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第二個,法寶。滅理無為。小乘就是偏空的涅槃,大乘就是真如法性。我們這個地方特別指的是大乘的真如法性。第三個,僧寶。聲聞學無學的功德,這是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種功德。當然這個理體三寶,重點在法寶。就是我們皈依心中的涅槃,安住在我們的清淨本性,這個就是理體三寶。
我們剛開始是接觸住持三寶,由住持三寶慢慢地熏修,才有辦法產生理體三寶。
在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說:有個大將軍,來拜訪蓮池大師。這大將軍可能是看過經典的,蓮池大師這個時候正在拜佛,侍者就請將軍在會客室坐一下。等蓮池大師拜完佛出來以後,這個將軍就直接問蓮池大師:「三寶在我們心中,你拜佛像幹什麼呢?它是一張紙。」蓮池大師說:「你這種觀念是錯的,執理廢事。」就是說,我們今天懺悔業障,跟三寶皈依,你一定要有一個形像。
淨土宗也是這個意思。你看,你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那麼誰代表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在哪裡呢?淨土宗是音聲嘛。一句彌陀念誦聽,你創造一個音聲,阿彌陀佛就在音聲當中,所以你把它聽回去,跟阿彌陀佛就相應了。所以我們剛開始是要從形像的三寶,慢慢地悟入到理體三寶,我們不可能直接進入理體三寶。我們所有的善根都要從事相來修學。
前段時間有人問我,講到《彌陀要解》的理觀跟事修,他說,《彌陀要解》中提到用理觀的智慧來念佛,是什麼意思?我們如果沒有理觀念佛,完全從事相也不好。因為你完全從事相念佛時,你的心是攀緣心,攀緣十萬億佛土外的阿彌陀佛。那麼這個時候有個問題,你心中所憶念的佛,是在十萬億佛土之外,臨終時你的心會動,你會看看阿彌陀佛到底來了沒有,這糟糕了!臨終時最怕你一念妄動,出現不安住之相。
所以理體三寶就是說,我們相信阿彌陀佛存在我們心中,但是我們假借佛號來開顯,這個很重要,假借!我們在沒有修理觀之前,這句佛號是用一種攀緣執取的心來念。你知道阿彌陀佛存在你心中時,你同樣念佛,但是你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你是借這句佛號。雖然念,但是你不會執著,你不要管阿彌陀佛來了沒有,你心中憶佛念佛,有這個因地,它自然會創造這個結果。你把這個橋鋪好了,阿彌陀佛自然走過來。所以理觀很重要!就是說你為什麼要站在內心的角度來修學?因為你向外攀緣,自己的因地就破壞了,就不是一個真實的因地了。
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說,我們站在理體三寶的角度來皈依住持三寶,但這個住持三寶又幫助你加強你的理體三寶,產生一種善的循環。依理體三寶而修學住持三寶,住持三寶又加強你的理體三寶,如此的理觀跟事修的配合,這個時候才能夠慢慢增上。所以在這個皈依當中,我們的理觀事修兩種三寶,都要具足。
己三、功益
我們看最後的功益,皈依三寶的功德。
這個地方有一段文,我們把它念一遍:
《歸敬儀》云:「經云:若人得聞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墮惡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一時聞解,熏本識心,業種既成,淨信無失,況能立願歸依,奉為師範?固當累劫清勝,義無陷沒。如經云:有人受三歸依,彌勒初會解脫生死。此乃出苦之良津,入佛法之階位。但以罪多惡重,輕而慢者,雖曾受歸,隨緣還失,是故智人初受歸時,專心緣此,得名歸依,故感善神隨逐護助。」
這裡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
「經云,有人得聞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墮惡趣。」
「常住」二字是法寶,就是我們說的不生不滅的涅槃或者清淨心——在因地叫清淨心,在果地叫作涅槃。一個人能夠得聞,不過這個「聞」,諸位我們看到很多的經典,只要講聞此名號成什麼功德,這個聞都是要成就聞持,要加一個受持的「持」。就是聽聞以後,還要受持不失,你要把這個法放在心中,不斷地憶念而不忘失,這樣子才能夠產生一種強大的調伏力量,不是只有聽過而已。要讓這個法經常在心中運轉,經常能夠去體會心中「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人生生世世不墮惡道。
那麼它的理由在哪裡呢?我們待會兒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