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零六頁。我們講到大乘的果位。大乘佛法的修學跟小乘最大的差別,主要在於一句話,就是大乘佛法是一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大乘佛法的功德第一個「稱性」,這個「稱」就是隨順。我們一念明瞭的心,一定要先內通真如。我們必須要先找到我們內心深處的家,先跟它搭上線。
當然十信位的菩薩回家的時間很少,他是心游理外,他的心是在真如理之外活動的多,但是畢竟他曾經回過家。回過家的人,他會產生第二念的反擊的力量。他第一念沒辦法抗拒煩惱跟外境的衝擊,這是事實,但是他有第二念的反擊力量,這是不可忽略的。
諸位要知道,正念真如是一種真實的功德,我們起煩惱是一種虛妄的相貌。一千萬個煩惱,一千萬個虛妄,抵不過一個真實。因為你的本性就是這樣子,這是一個事實。我們過去不願意承認事實,我們過去願意用很多相狀來自我欺騙,但是虛妄就是虛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量劫來流轉這樣久,但是我們短時間的修學佛法,就能夠產生第二念的反擊力量,因為你修學佛法是合乎真實,你的本來情況就是這樣子。他所以「稱性」,是因為他這念心已經跟真如搭上線了,內通真如。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他外持法門。他能夠受持一個法門,就是三寶的加持力。我們在回家的過程,一定要有外緣的幫助,你可能念佛,可能持咒,要是以淨土法門的話,就是外順彌陀。內通真如,禪觀的智慧現前;外順彌陀,佛力不可思議。這個時候,剛開始修學都是這樣,稱性起修,依止一念清淨的心而修學法門,最後全修在性,所有的法門又加持我們自性的功德,你自性的功德更加開顯。
諸位!你今天的方法是不是進步,一個檢查的標準就是你的自性功德有沒有增長。就是說,如果你的修行是單向的修學,就糟糕了!你的生命只有出去沒有回來,就完了!就看得出來你這個人沒有上路。
我們發了好心去做義工,發了好心來拜懺,發了好心來念佛持咒,這個是叫稱性起修。你的心力在宇宙間釋放一個力量出去,但是如果那個力量沒有反彈回來幫助你的心成長,那你這個人就完全事修沒有理觀,你只是在當作做功課,好像是在把做功課當作修福報、修功德。
所以一個人要從十信位提升到十住,關鍵就是確定你生命的修行是雙向力量。你的心,無不從此法界流,射出去,你可能射出去的是夾帶佛號,或者夾帶咒語,或者夾帶了拜懺誦經等等,你後來發覺你做完這個功課以後,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反彈給你,讓你的智慧增長,讓你的善根增長。你發覺你的生命是兩種力量:有一種是出去的力量;這個功課做完以後有一個反彈的力量。我恭喜你上路了!你真實會操作理觀事修了。
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一種力量,那糟糕了!你完全沒有進步,你沒有創造一種讓你進步的力量,那你就要檢討了。一定要有兩種力量:稱性起修;要全修在性。不管你修什麼法門,一定要有兩種反饋的力量。假設你方法是正確的,你出去一種力量,又產生一種反饋的力量,讓你又進步,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會從十信而提升到十住。
己二、十住
那麼這個「住」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把它解釋一下。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於理,名之為「住」。謂此位菩薩已歷經十信階位,善根堅固,觀慧增長,雖未如實證入實相妙理,而能安住不動,並逐漸伏斷三界見思,證位不退,故名之為「住」。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作「住」,他的智慧能夠安住在真如理。十信,理論上不叫安住,只有隨順,所以十信位的菩薩叫作走上了真如的道路,他是慢慢地在進步,但是他沒有真實安住。
那麼真實安住是誰呢?就是住位的菩薩。他經歷了十信的這種隨順真如,隨順三寶,慢慢慢慢地善根增長,觀慧增長。這個時候雖然沒有證得,但是他至少對真如理安住不動,而且能夠伏斷三界的見思,證位不退,名之為「住」。
這個地方有十個階位,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這十個住裡面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第一跟第七。
發心住,這個時候從凡夫正式進入聖人,他斷了三界的見惑。當然他的斷德等同初果,但是他的整個智德、恩德跟初果完全不一樣,他的智慧、他利益眾生的那種力量,那個善巧的力量完全不一樣,只是斷德等同初果。這是第一個發心住,就是斷了三界見惑。
第二個七住,不退住,斷了三界的思惑,他的斷德等同阿羅漢。這個住,基本上他不退轉,他這個人只有往前進步了。
那麼住位的菩薩,他有什麼特點呢?古德把這個十住位的菩薩叫作內凡加行位。十信位的菩薩叫外凡資糧位。這時候他的心,心游理內,而且他是念念地增長,他的生命是每一念每一念加行。所以到了十住位的人,基本上他都有禪定,而且十住位的人他的特點,他很自然不喜歡跟外界攀緣,他自然地會離開人事的嘈雜。他要不出家,就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用功。
那十住位的菩薩有什麼特點呢?因為他有禪定跟智慧的加持,所以他有一種境隨心轉的力量。比方說這個石頭,他心裡想這是個黃金,這個石頭馬上就變成黃金。他的心力不可思議。
加行位菩薩的那種神通力,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元朝的金碧峰禪師,他有一天壽命將近,這閻羅王就派了兩個小鬼,要把他抓過去。兩個小鬼到他房間的時候找不到金碧峰禪師。找了幾次以後覺得很奇怪,就去找土地公,就問:「為什麼金碧峰禪師沒在房間呢?」
土地公說:「金碧峰禪師他入空性三昧了,他入三昧的時候,他身體是看不到的,是無相的境界。」
小鬼說:「無相,那怎麼抓他呢?」
土地公就告訴小鬼說:「他特別喜歡一個玉缽。你把那個玉缽敲響,他就會從禪定出來,你就可以抓他。」人還是有盲點的嘛。
這兩個小鬼就到他佛堂,拿棒子打那個玉缽,敲玉缽的時候,金碧峰禪師果然念頭一動,就從空性出來。出來以後身體就現出來,就被兩個小鬼抓到。
但金碧峰禪師不是一般人,內凡加行位,那種自覺力很強,他就知道他哪裡出了差錯。他就把那個缽往地上一摔,他說:「若欲捉我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虛空鐵鏈鎖不得,休想抓我金碧峰。」他講完以後就入空性三昧。結果小鬼就再也抓不到他了。
為什麼他入了空性三昧的時候,身體會消失掉呢?十住位的菩薩就是這種境界,他能夠心想事成。他的心念已經不是一般的心念。第一個,他的我空法空的理觀增長了。更可怕的是,他具足禪定了。加行位的菩薩,十住跟十信最大的區別,進入加行位他一定有禪定了,至少初禪,所以他的心力很強。
十住位的菩薩,基本上就證入不退轉了,他的生命只有往前進步。當然他如果要往生,他的品位更高了。他即便不往生,這個人在三界裡面,他也不可能往後退。他的成佛是遲早的問題。他也是等同初果:第一個,不墮三惡道;第二個,他即便來到人世間有隔陰之迷,他也不可能造惡了,他有道共戒了;第三個,他的生命不斷地往前走了。所以十住位的菩薩不簡單,內凡加行位。
己三、十行
我們看第三個,十行。先看這個「行」字。
十行位--言行者,進趣義。謂菩薩初心,雖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勝故。此位菩薩,空觀既成,為進趣無上菩提故,從空出假,以諸善巧,度化有情,生起利他之妙行,以此成熟眾生,莊嚴佛土,故名為「行」。
那麼這個「行」指的是什麼呢?就是一種進步。這個「行」為什麼讓他進步呢?就是說他生起了一種利他的妙行,當然包括了假觀的智慧跟大悲心的結合。
那麼「菩薩初心,雖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勝故」,十信位的菩薩,叫作自身難保,因為十信位菩薩的煩惱太重了,所以他利他的過程當中帶有私心;十住位的菩薩是不屑跟眾生搞在一起,因為他有禪定,他就會有一種潔癖,他不喜歡跟眾生往來,所以他偏重空觀,偏重自利,所以「信、住二位,利他未勝故」。
其實十住位是有能力利益他人,但是你要有緣遇到他。他在山中打坐,被你碰巧遇到了,他會加持你,但是他不主動,他不會說來到人世間,成立念佛堂,成立講堂,為諸眾生不請友,不可能!十住菩薩不會做這種事情,他不主動。
但是十行位的菩薩不一樣了。他經過前面空觀的十住,內心長養聖胎,到了十行位的時候,因為他因地的時候發過願,所以我們發的願可能剛開始沒有作用,因為你煩惱粗重,有發和沒有發差不多,但到了空觀成就,煩惱脫落的時候,願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了。他就知道不能一直待在山上了,他開始從空出假,他的慈悲心把他帶出來。這個時候,他就會廣學一切的善巧,度化有情,生起利他的妙行。
這個時候做什麼事呢?「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他的生命只有兩個目的:第一個,幫助一切有情,讓他善根成熟。他用各式各樣的方便,用言辭、用譬喻、用因緣說,讓眾生的善根成熟;第二個,他開始莊嚴淨土了,他的佛國淨土在十行位真實地開始莊嚴了。我們現在還不能講莊嚴淨土,我們現在叫積集資糧,為淨土積集資糧,我們行佈施叫作積集資糧,但是十行位的菩薩行佈施,叫作莊嚴淨土了,因為他是無漏的心。
我們來看看,它有十個階位。
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十行位的菩薩,在《天台四教儀》上說,十住叫作住在佛家。當然佛家就是真如的空性。但是十行他不但住在佛家,他攝行佛事。這個攝行佛事在《楞嚴經》給他兩句話來讚歎十行位的菩薩。它說十行位的菩薩有兩種功德:第一個,具足妙德;第二個,十方隨順。
十行位的菩薩,第一個他有善巧的方便力;第二個他能夠十方隨順。他有慈悲心恆順眾生,他能夠隨順眾生的根機,普門示現。當然他的普門示現,還不是真實的普門示現,真實的普門示現要到十地,任運的普門示現。但至少十行位的菩薩,已經開始從空性走出來面對眾生了。
己四、十迴向
十迴向位--言迴向者,具足三義:一、回事向理;二、回因向果;三、回自向他。以此三義,事理和融,順入中道法界,故名「迴向」。
我們知道十住位菩薩的重點在空觀,用空觀來自調;十行位的菩薩在假觀,用假觀來調他。到了十迴向的時候,因為十行位的菩薩也有缺點,他很難順入中道法界。而中道的法界是整個大乘佛法的最高指導原則,所以十行位菩薩的缺點就是,他有時候會回憶起以前進修十住的空觀智慧,他會不想度眾生,偏空;有時候度眾生度得過頭了,假觀太強了,擾亂他的內心,有時候偏有。所以他在空有當中很難保持中道,有時候偏空,有時候偏有。所以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他不能夠很圓滿地順入中道的法界。
到十迴向,他怎麼辦呢?他透過迴向的方式,讓內心的空有保持平衡。我們看他是怎麼做到的。就是說,菩薩在沒有入初地之前,他空有之間的這種平衡,一方面無住,又要生心,這是很難的。因為這有兩個思考:一個有相;一個無相。所以他必須要無住的空性,又要有相的分別去幫助眾生,那麼他怎麼能夠把無住跟生心達到平衡呢?
第一個,他「回事向理」。他來到人世間做種種的義工,這個是一種事相的因緣。他遇到很多人,說了很多的話,做了很多的事,這個都在心中留下很多影像。他回去以後,要做一道程序,叫作回事向理,他要把這些相狀重新地回歸到真如的空性。
所以諸位!你看我們只要有做功課,大乘的功課,你放生也好,灑淨也好,最後一定要誦一部《般若心經》,對不對?因為你前面的持咒、念佛、開示,都是有為的事相,它一定要有一道程序,回事入理,就是收歸到一念清淨的本性--回事入理,把有為的事相回歸到空性的真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回因向果」。這個果是什麼呢?是無上菩提。他不能追求人天福報,所以他必須要把這個心態、把這些有為的事相、未來的方向要調整一下,把有為的事相回歸到無上菩提。
第三個,「回自向他」。他不能自己受用,這個他指的是什麼呢?法界一切眾生。
他透過三種迴向--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他就能夠使令「事理圓融,順入中道法界,故名迴向」。這個人還沒有證得初地,但是他透過三種的方法,做所謂的三種迴向而達到空有的平衡。
我們把十迴向的階位念一遍。
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
這是講到十迴向的菩薩,他透過迴向的力量,讓他很成功地走到了中道的菩提道上,保持無住生心的平衡。
己五、十地
我們來看看,經過十個階位的修學,入了大地的菩薩。我們看十地,先看什麼叫作「地」。
十地--言地者,具足三義:一、能生萬物;二、住持不動;三、負荷一切。此為菩薩亦爾,既證中道實際理地,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動,並能運無緣大悲,荷負一切眾生,故名為「地」。
為什麼佛陀用大地來形容十地菩薩的內心世界呢?因為十地菩薩的內心世界有三種殊勝的功德:
第一個,「能生萬物」。這個是講到十地菩薩那種假觀的智慧不可思議。所有的植物,所有的水果都要依止大地生長。十地菩薩的內心世界是什麼呢?《楞嚴經》說,到了初地以上以後,他的波羅蜜叫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我們一個資糧位的菩薩修佈施就修佈施,十地菩薩他修佈施的當下,具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能夠一法圓攝百千法,百千法入一個法。所以他這個法門能夠互含互攝,不可思議。人生就像大地,他能生出無量無邊的波羅蜜。他修一個波羅蜜,能夠創造無量的波羅蜜出來。
在《楞嚴經》上說,我們一個凡夫,修百萬億劫的善法,比不上十地菩薩一念的善心,他超過你過去在因地那個百千萬劫時間的修行,因為他那個波羅蜜力量會不斷地變化,一創造一切。所以十地菩薩的力量不可思議,他的假觀的力量不可思議。
第二個,他的空觀智慧更不可思議--安住不動。他對一切順逆的因緣能夠八風吹不動。
第三個「荷負一切」,這是讚歎他的大悲心。他的大悲平等心就像大地,他能夠很平等地去包容一切順逆的眾生。也就是說,這個菩薩已經證得了「中道實際理地,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動」,而且「運無緣大悲」,荷負一切的有情眾生,「名之為地」。
前面的十迴向,他要透過一些後續的工作來調整他在行六度的偏差。比方說他偏空了,他應該做的沒有做;比方說他著有了,他做得太過頭了,影響到他的止觀了。所以十迴向,他必須在回到佛堂以後,要用三種迴向來自我調整。十地菩薩是任運順入中道,不可思議了!他的空假中三觀是自然平衡的,慈悲、智慧平衡。
當然這十地菩薩的功德我們做不到,但是我們用隨喜的心把十地菩薩念一遍,來讚歎十地菩薩的功德。好,請合掌。
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這十地菩薩,我們簡單把他所花的時間解釋一下。從外凡資糧位,從十信開始到初地,叫作一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佔了一大阿僧祇劫。為什麼叫歡喜地?因為初入實相,心生歡喜。他從前面的資糧位進進退退,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到十住的理觀,到十行的歷練,到十迴向的調整,現在中道的實相真如那一道光明終於在心中出現了,這個時候他知道他前面一大阿僧祇劫的努力沒有白費,所以他內心生大歡喜。這個地方佔了一大阿僧祇劫。這個階段偏重在空觀這一塊。
那麼從歡喜地到八地,又佔了一大阿僧祇劫。這個時候主修慈悲,從利他的當中來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那麼從八地到成佛,又是一大阿僧祇劫。八地菩薩是一個很重要的階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教。因為八地的不動地,叫作無功用行,他能夠很任運自在地生起中道的實相。那麼初歡喜地,他初入中道實相,有時候相應,有時候不相應,到了八地的時候任運相應。這個地方講到十地。
己六、等覺
我們看等覺菩薩。
等覺--亦名一生補處。謂所證覺體與佛相等,又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故名「等覺」。
這個等覺菩薩就是一生補處了,他的生命最後一生了。
那麼這個「等」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所證的覺體跟諸佛相等。也就是說,他的中道實相跟佛的中道實相是完全一樣。那麼差在哪裡呢?為什麼他「望於妙覺,猶差一等」呢?我們解釋一下。這個等覺在《楞嚴經》上說,叫作入門跟出門的差別。佛陀的中道實相,如果以家來說,等覺菩薩是從外面要進入家,前腳踏進去,後腳在外面,他是從外面要回家,前腳已經踏進去了,這叫等覺。佛陀是完全要利他了,完全是恆順眾生了。佛陀是從家裡面前腳踏出去,後腳還在家裡面,就差在這裡。一個是逆生死流而開始回家了,剛好前腳踏進去了,這叫等覺。那麼佛陀剛好從法性之流要出來了,他前腳也踏出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兩個人剛好在門的門檻中交接,叫等覺。
己七、妙覺
我們看妙覺。
妙覺--即究竟圓滿之佛果。謂由等覺後心,入金剛喻定,更破一品無明,而入此妙覺,此中煩惱盡除,智慧圓妙,故名「妙覺」。
妙覺就是佛果。就是在等覺修到最後的時候,他要入一種叫金剛喻定,這個定特別的堅固,最後,把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給破壞了,這種「煩惱窮盡,智慧圓妙,故名妙覺」。
成就佛果以後,他有兩個事情:第一個,自受用這種大般涅槃,常樂我淨;第二個,他受用,他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去度化眾生,度化跟他有緣的眾生。有自受用的涅槃跟他受用涅槃。
戊二、天台「六即佛」分二:己一、釋題。己二、內容
己一、釋題
這個是我們一般在經典當中比較常用的五十二個階位的判教。另外我們再介紹一個天台的判教。因為天台判教是智者大師創造出來,也非常有名。只要你看天台的經論,他經常用「六即佛」。我們也解釋一下。
首先我們解釋這個「六」。「六」,是顯因果事相的差別。因為它的確是由淺入深有六個階位。為什麼叫「即」呢?因為這六個階位,都沒有離開眾生的一念心性,它有它的平等性。所以「即而常六」,是指「無差成差」,在一念心性當中,因為修德的不同而有差別。那麼「六而常即」呢?雖然六個修的不同,他們同於一念心性,就這樣的一個差別。
己二、內容分六:庚一、理即佛;庚二、名字即佛;庚三、觀行即佛;庚四、相似即佛;庚五、分證即佛;庚六、究竟即佛
庚一、理即佛
我們在六即佛當中,先看理即佛,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理即佛--佛性理體,眾生本具。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理即佛,就是凡夫眾生他只是具足佛性,但是看得出來他沒有開顯自性的功德。怎麼說呢?用四句偈來表達這個理即佛的相貌。「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動靜就是他平常日常生活的身口意的造作。就是說,從理體上他是清淨本然,但是從他的行為的事相,他違背了他的真如的本性,他向外攀緣,所以他最後的結果叫作「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在昏昧顛倒心中,他是心隨境轉,而找不到心中的家。
這個理即佛,在《法華經》的意思,就是這個人是離家出走了,在三界流浪,一個乞丐。身為乞丐,也不是說他沒有快樂,不能這樣講。他偶爾也得到別人的施捨,就是他不得自在,快樂跟痛苦他沒辦法控制。如果別人施捨他東西,他就吃到美餐;如果沒有人施捨,他就得不到好的飲食。那表示六道輪迴眾生,在三界的快樂跟痛苦,完全由你所接觸的環境來決定,因為你的心完全住在環境。你遇到好的因緣,你就佈施;你生長在一個惡因緣,你就跟你的家人造罪,跟你的朋友造罪。你沒有一種主動造業的能力,因為你不能產生調伏的力量。
所以我們在凡夫的階段當中,造善造惡真的完全靠運氣。你遇到好的因緣你就造善;你生長在一個殺豬的家庭,你一定跟你爸爸造同樣的罪業。所以在理即佛當中,他的生命只有一種情況,叫心隨境轉,這是第一種。
庚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佛--聞經達理,斷疑生信。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就是這個流浪漢,他終於有一天遇到了佛法。那麼他聽聞經典,也通達了真如的本性,他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而且他能夠深信不疑。一個人到了名字即佛,就是他心中出現了第一道光明,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進入了十信位。
他怎麼做到的呢?「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這個無生跟不死,就是他找到一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而且他知道他原來當體就是具足,然後他「翻恨自蹉跎」,真是冤枉,白白的在三界裡輪迴這樣久,現在才知道。
也就是說,一個凡夫他本來的心都是心隨境轉,這個時候他開始有少許的時間迴光返照了。當然這個時候,他的理觀薄弱。雖然理觀薄弱,至少他能夠名字即佛。這個名字什麼意思呢?他的心不能直接接觸真如,不可以,他要假借名字的引導,「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必須要靠文字搭起一個橋樑,叫作文字道,文以載道。他必須要透過文字的橋樑,他的心才能夠一步一步地順從真如。當你把這個文字拿掉的時候,他的心就沒辦法去緣真如。所以我們剛開始名字位,就靠語言文字而隨順於真如,這叫名字即佛。
庚三、觀行即佛
觀行即佛--依解起觀,境智相應。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
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前面的名字即佛,他只是對三寶對真如的一種勝解。也就是說,他大部分的時間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他是偶爾做做功課,偶爾迴光返照一下,就是理觀薄弱。但是觀行位就是到了十住了,「依解起觀,境智相應。」
怎麼說叫境智相應呢?「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你要注意這個「念念」跟「心心」,可以看得出來,對於我空法空的真如本性,這加行位的菩薩,他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他能夠調伏心中的愛取,能夠觀照到本性的清淨,所以「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他的生命慢慢從一種對立地思考--你對、他錯、好、壞,這種「假」跟「真」的對立地思考,慢慢脫落了,他慢慢進入到一種平等法界了。世間上沒有好壞,好壞都是我們的分別。
庚四、相似即佛
相似即佛--於實相理,相似得見。
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
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
相似即佛,就是他對於真如理,相似得見。怎麼說呢?「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我們煩惱有五住,前面四住是屬於三界的見思,第五住就無明煩惱。所以他無明煩惱沒有破,他破了三界的見思。就是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對於這種六塵的影像,還不能完全地掃空,還有微細的我法二執。
所以「眼中猶有翳」,他眼睛還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的障礙。他怎麼樣呢?「空裡見花紅」。在清淨的虛空當中,他還看到一些花,可見得他心中的影像還是有一點存在,還有一些。所以他對中道實相,還要透過迴向來作調整。相似得見。
庚五、分證即佛
分證即佛--分破無明,分證法身。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這個分證即佛,就是初地以上了。初地、二地乃至十地,「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他在一念的禪定當中,「豁爾」就是一種開闊,一念開闊的心突然間現前,悟到了真如。「湛然一切通」,湛然就是清楚分明,真實地破妄顯真了。但是他,窮源--對於真如本性的整個覺悟還沒有窮盡,所以「尚見月朦朧」,他已經看到月亮的光明了,但是大部分的烏雲都消除了,還有一層薄薄的烏雲障住,他還是差那麼一點。
庚六、究竟即佛
我們看最後的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窮源極底,智斷圓滿。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這究竟即佛就是整個窮源極底,智德、斷德圓滿。也就是說,凡夫從以前「從來真是妄」,我們真實的心把它當作妄想來操作,所以就全真成妄,因為向外攀緣嘛;現在迴光返照,就從妄想的心回歸到真如。所以只是恢復它原來的相貌,並沒有增加一點東西。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凡夫的心叫作本來清淨;佛陀的心,在本來清淨當中加上萬德莊嚴,不一樣!我們只是本來清淨而已,因為我們現在只有性德沒有修德,沒有去開顯;佛陀是透過修德的開顯,所以把本來清淨變成了萬德莊嚴,差在這裡。
甲三、結勸分二:乙一、結示法要。乙二、總結勸修
我們來把它做一個總結。
我們把佛法概要分成兩段來總結。第一個,結示法要;第二個,總結勸修。
乙一、結示法要
我們來看看這個法要。
原則上我們一念心性,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但是在操作當中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你用攀緣的心來操作這一念心性,那麼產生的結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個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一般來說,對報障是認命。佛教一般不處理報障這一塊,老病死的果報我們不處理,認命。我們是先處理業障,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先處理業障,這個叫道前基礎。那正修的止觀是在修行當中對治煩惱障。我們因為一念不覺的錯誤操作,就在一念清淨本然的心中,創造了生死輪迴的三種障礙。
當然我們也可以逆向操作,我們根據佛法的道理產生覺悟--發心、正見、修行、證果,會把三障轉成三德--轉報障為法身德,轉煩惱障為般若德,轉業障為解脫德。當然第一個轉的就是般若智慧,先把這個煩惱轉成般若,觀照的智慧。
乙二、總結勸修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勸修。
這個地方有兩個偈頌做一個總結。先看第一個。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這是蕅益大師對淨土宗的修學提出的四個重點。
第一個,持戒。淨土宗我們要先求臨終無障礙。我們凡夫的心是受不了刺激的,所以臨終的正念是要有條件的,我們沒辦法做到無條件的正念。像初地菩薩,什麼條件對他來說都是一樣。但是我們凡夫的心一定要有一個安穩的條件,所以你要注意你的業力這一塊。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勤修懺悔,嚴持四重。你要創造一個讓你臨終正念有利的條件,你必須在安穩的情況之下往生。這是第一個,持戒。
第二個,淨土。我們對彌陀的皈依,信願持名。
第三個,觀心。這個很重要。你要有一定的調伏力、引導力。
第四個,善友為依。善用團體共修的力量。一個人修行容易懈怠。
所以持戒、淨土、觀心、善友這四種力量,你如果能夠遵守,你就容易達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看最後的一個偈頌,做總結。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當我們安住心性以後,我們就從心性裡面開始觀察人生的因緣。觀察因緣我們先看看我們的過去,就是我們過去是怎麼過的。「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他說:他觀察以前做凡夫的時候,他就光是做白狗時的尸體,如果堆積起來像須彌山這麼多。那你就知道這個輪迴有多少次,就做白狗--純白色的狗。所以我們過去已經經歷過很多的老病死的折磨,這就是我們的過去。
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現在。「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我們有些人對今生是滿意的,也就是說你很幸運,你的善業表現出來,不是說你就是沒有罪業,不是這個意思,是你前生臨終的時候把善業的開關啟動了。其實你還是有很多罪業,它是保留在阿賴耶識,你臨終的時候把善業的抽屜打開了,所以你今生很快樂。有些人是比較不幸的,他前生觸動了罪業,所以今生很不幸。但是這個都是短暫的,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面臨死亡。今生的因緣大家都是過客,「人生彈指有何歡」,這是我們的現在。
我們來看看我們的未來。「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我們合理地推論,假設我們沒有結束生死輪迴,我們可能到人世間成男作女,也可能到三惡道戴角披毛。總而言之,我們將歷經無窮無盡的生死。我們將在每一次生死當中,都要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這就是我們一個生命水流過去、現在、未來的相貌。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到--「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所以我們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求生淨土,否則等到投胎以後,我們就要付出一生的代價,來彌補這一次錯過的機會。
那麼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經歷過很多的生命,這生命留下很多的業力跟煩惱,這都是我們要面對的。那現在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創造一種覺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如果不是覺悟啟動的,通通不是佛教,你這是慈善事業了。你一定是有菩提的智慧作引導的。
所以當我們面對無量無邊的煩惱跟業力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讓生命啟動那個覺悟的力量,這是你要做的。當然你覺悟,剛開始可能是在佛堂、在講堂,但是歷緣對境的時候,你先訓練你第二念的反擊力量,訓練看看有沒有辦法。就是你第一念控制不了自己,該發脾氣還發脾氣,該貪戀還貪戀,但是你事後,在當天當中能調伏--叫第二念,過了一個禮拜就不叫第二念了--當天能夠馬上啟動反省調伏,你臨終就有把握。
培養第二念的反擊力量,對煩惱跟業力的反擊力量,看看能不能做到這一點。這一點做到了,你臨終的時候,即便一時的失常墮入了妄想,你只要訓練第二念的反擊力量,只要有人開示你,就會觸動你覺悟的力量,產生反轉,你就有救了。
我們沒辦法去抗拒外境對我們的刺激,因為資糧位的菩薩就這麼回事,心游理外。但是你那個系統,你看看有沒有辦法能夠很快地反轉,心隨境轉,然後馬上迴光返照,第二念從這邊下手。當然我們會失敗,但是你不要放棄,你先設定這個目標,創造第二念的正念,先做這件事情。
諸位!學佛,有一個觀念很重要,這個信仰就是相信真如。當我們學佛以後,我們內心有兩種力量:一個是無明的力量。你前生、過去生留下來的,不能怪現在的你。第二個就是一種真如的力量,你開始啟動你的真如的自性功德。
所以我們會真妄交攻。但是,你要永遠記住,無明的力量是假的,是虛妄的;你真如的力量是真實的。你要永遠記住,它不是你的對手。如果你覺得你的真如力量抗拒不了妄想,那表示你對真如皈依不夠。
正常情況,邪不勝正。那你為什麼為邪氣所侵呢?因為你正氣不足,你對正的力量順從不夠。正常情況光明能夠破除黑暗,我們沒有看過黑暗去破除光明。所以你只要把電燈點亮--光明就會出現,你不要管那個黑暗有多暗。
所以佛教為什麼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不管你過去做了什麼,我們也不管你今生做了什麼,我們在乎的是你未來是什麼,你是不是能夠把握未來。那麼你要把握未來,要去開創未來,一定要在你的煩惱當中建立一個反轉的系統--就是覺悟的力量,否則你臨命終時誰都救不了你,真的救不了你。
我們不能消滅煩惱的勢力,這是事實。但是你要產生一種反制的力量,存在煩惱當中,只要你把這種力量放進去,臨終稍微聽到佛號,稍微有一點開示,就能夠把你的開關啟動,你就有救了!在煩惱中把你的善根種起來,看看有沒有辦法,這是關鍵!因為善根可以破壞煩惱。
今天的課有沒有問題?好,沒有問題。
諸位!你沒有問題,我問你們一個問題:我們一路看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十地就不講了,這些還沒有入真實聖道的階位,為什麼沒有把福報放進去?這是不是有點不公平?
大乘佛法,福慧雙修,但是我們看它的每一個階位,完全從智慧的善根來判定一個人的高低。為什麼沒有把福報放進去?為什麼?為什麼沒有說這個人福德資糧到什麼程度,是十信、十住,它完全從「菩提」跟「涅槃」兩種善根來判斷一個人的階位?
答案是:福報是生滅法,它靠不住。因為你今生福報大,你可能福報享盡了,來生就沒有福報了。所以福報不能當作判定標準,它是靠不住的。因為你今生有福報,你來生不見得有福報;但是你今生有善根,你來生一定有善根,善根是不可能退化掉的。
所以我們不用福報來判斷一個人的階位,因為這是靠不住的。善根不可破壞,它只會暫時地被遮蔽。你前生的善根不會因為你福報差,也不會因為你造業而消失。只要你看到佛法,你會很快跟前生的善根搭上線,把它啟動起來。善根叫作金剛種子,但是福報不是金剛種子。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它不能列入階位的判定標準,因為它是變來變去的,說不準。
好,那麼我們這個《佛法概要》就上到這兒。我們下一次的研討來討論一下:聖道門的理觀跟淨土門的持名怎麼做一個結合?下一次我們討論這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