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以善攝惡,治貪慾病

惟覺老和尚  2015/09/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以善攝惡,治貪慾病

人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要重視心靈的淨化與提升。假使只知道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無論擁有多少財富,心靈始終是貧窮的,將來還會墮落。如果起了貪心,就屬於餓鬼道;起了慈悲心,乃至佈施的心,就是菩薩、就是光明。

一般人多半都貪求五欲的享樂,在求取的過程中,由於貪念障蔽自心,看到他人勝過自己,就容易患得患失,乃至心生嫉妒。戰國時代,孫臏與龐涓一同學習兵法,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擔心孫臏的名氣超越自己,就藉刑罰殘害孫臏。最後,馬陵一戰,龐涓兵敗而羞憤自盡。

人生的貧富貴賤,是由於過去行善或造惡所感。假使以恶心追求名利,不僅徒勞無功,更難逃惡業苦果。一個人的福德,有些是前世修的,有些是現在修的。如果前世修善法、累積福德,今生只要稍作努力,一定是水到渠成。相反地,如果前世沒有修善法、沒有修福報,就得靠現在精進努力。第一、要從事正業與淨業;第二、要積極地修善法、修福報;第三,要知慚知愧。只要能從這三個方向去努力,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假使不起貪心,處處都以利他為出發點,就不會產生執著、煩惱,未來更能獲得六根圓滿、財富豐足的果報。

以善攝惡 治貪慾病

《大乘義章》裡提到,貪有五種:一是色貪,二是親戚貪,三是財貪,四是名聞貪,五是善法貪。

一、色貪。色,就是顏色、男女色。由於把色當作實有,產生執著,所以造作種種惡業。佛法告訴我們,要把愛變成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樣不但沒有罪過,而且心行平等、心量廣大,進一步就能得解脫。古德說:「九孔流不淨,如廁蟲樂糞。」眾生不了解這個色身是不清淨的,所以產生貪愛。貪色重的人,就要用不淨觀來對治。

二、親戚貪,就是眷屬相愛、眷屬相憐。如果在眷屬當中起了貪愛、執著,心就染污了,心結、心垢慢慢加深,最後就會產生過失。有些人的親人往生了,受不了這種打擊,哭哭啼啼,最後眼睛哭瞎了,乃至於精神失常了。我們想一想,這就是心當中的愛結所產生的過失、產生的業障。

一般人認為眷屬的貪愛很好,為什麼說不好?不貪愛並不是不要,而是要互相護持、互相敬重、互相成就,以慈悲心、平等心來成就眷屬的智慧、事業、功德、解脫,這就是大慈悲心,而不是貪愛心。

三、財貪。每個人都有貪心,一見到錢財,一定會起貪心、起執著,有了一萬想十萬,有了十萬想一百萬,有了一百萬就想一千萬……貪著錢財,慳貪不捨,就墮入餓鬼道。

無論是自己的錢財,或是別人的錢財,都不要去貪。貪心的人,什麼糊塗的事情都做得出來;不貪心的人,自己有自己的主張,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就是智慧。有了智慧,心就能夠定、能夠靜、能夠明。

一般人認為,從事任何行業,目的就是要賺錢。如果為了錢財而不擇手段,乃至於巧取豪奪,表面上雖然是得到了財富,終究會得而復失,不但如此,還會造下許多惡業。儒家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不違背法律、道德及因果的準則來從事商業行為,就是正業、就是淨業,如此一來,不但沒有過失,而且還有功德。進一步修佈施法門,就能對治貪財的心。

四、名聞貪,就是貪著名聞、名譽、地位。得到了名位,會有一種成就感、滿足感,所以不容易看破。例如,在公司裡被分派一個職務,認為是一種罣礙、一個重擔,但是派了別人,心當中又不高興,認為別人沒什麼了不起。派了也起煩惱,不派也起煩惱,為什麼?就是放不下,名聞貪在作怪。了解以後,就知道原來自己起這個煩惱就是名聞貪在心當中起伏,種子在心當中發芽,使心靜不下來、定不下來。

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可以藉著世間上的名聞因緣來成就一些功德、成就出世間法。如果你有這種能力、有這種德行、有這種福報、有這種志願,又有這種因緣,這就是實至名歸,人家自然會讚歎你、尊重你。假使沒有這種因緣,千萬不要去強求,不能故意去經營;即使強求得到了,也會得而復失。

所以,名聞也是一種貪心,怎麼樣對治?要知道世間法如夢幻泡影,用法空來對治,思惟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和合,畢竟空寂。

以捨攝善 歸於實相

五、善法貪,就是愛著善法、貪著功德,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善事,將來一定會得到善果。一般人說「擇善固執」,佛法也說「以善捨惡」,但是做善事是一個前方便,因為過去身做了很多壞事,口說了很多壞話,心當中起了很多惡念,現在就要轉。怎麼轉?念念都是善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念天,用善念來轉過去的惡念。過去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現在用讚歎語、和合語、誠實語、清淨語,來轉過去的惡言。過去身造殺盜淫,現在起大慈悲心,不但持身清淨,還要勸導他人,乃至於修六波羅蜜。

勤修世間的善法或出世間的善法,晚上作了好夢,夢到光明、種種瑞相,產生了執著,這就是法執,又是一個障礙,障菩提、障解脫、障涅槃。所以,第一步以善捨惡,擇善固執,等到善念已經養成了,起心動念都是善念、都是為大眾著想、都是為佛法著想,這就是善法成就。善法成就了以後,不要執著,百尺竿頭再進步。

不執著,不是不修善法,而是仍然要修善法,修了以後不執著,看破、放下,用緣起性空,「以捨攝善」,那就是無量的功德,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如《金剛經》所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這念心歸於菩提、歸於涅槃、歸於空性,就能得到出世間的無上果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將「自我」減輕消滅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將自我逐步的減輕、消滅。相反的,...

貪污慈善捐款會有什麼果報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緒二年,吾鄉凡出頭散賑之人家,無...

往生淨土的願,絕非世俗濁欲

佛教說這個慾望,比如具體談到五欲財、色、名、食、睡...

因為吃飯而下地獄,這樣太沒意思了

恭敬心不僅僅是對佛、對菩薩,對人、對萬事萬物都要生...

沙彌貪戀龍宮墮龍身

昔日,有一位阿羅漢與一位沙彌師徒二人同住在山中修行...

有所執著,必有所束縛

朋友帶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據說他收藏的都是頂級...

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

南傳《法句經》說: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

歲月年華,不與人期

為何不能棲心道業呢? 我們有種種執著,雖修學佛法亦不...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別總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裡

不要因為細小的摩擦、嫌隙就疏遠至親好友,不要因為新...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

【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

佛為迦葉尊者讓半座

凡夫無不好勝好進,不知以退為進也。迦葉願居人後,不...

看開生死,沒你想得那麼難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

【推薦】破除淫慾之魔

破除淫慾之魔,要觀照男根、女根的不清淨。那麼男根不...

修行要找到正確的方法

佛教中講修行,就是不斷修正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把...

弘一大師的出家因緣

人生幾十年只在瞬息之間,糾纏於蠅營小事中卻忘了生命...

水果師--廣欽老和尚

四月九日下午一時,一行人又從台北出發,約經個把鐘頭...

成剛法師臨終開示:念佛沒有巧路,靠我們老實

我們皈依三寶了以後,不管是出家僧人,還是在家居士,...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

以這個心來修觀照,就會很快得定

我感覺我們很多道友,以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薩聖號,...

大安法師:貴賤貧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則是決定不虛的。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修藥師法門是否比彌陀法門好

問: 有人說彌陀法門是送死的法門,如果修藥師法門,...

嗔心的火燒的是自己

佛法是認為生命重在過程,你這個過程是用什麼心態來面...

每個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啟示

愛與你相遇的每個人。每一個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啟示。你...

隨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凡事都要隨緣,人必須隨著天定的因緣來處理事情。反之...

【佛教詞典】牢籠

(雜語)如獸入牢,鳥入籠也。法苑珠林二十曰:牢籠真...

【佛教詞典】有見無見

【有見無見】 p0546   俱舍論二卷一頁云:論曰:十八...

【視頻】妙境法師《瑜伽師地論》

妙境法師《瑜伽師地論》

【視頻】惠空法師《你身處危險嗎》

惠空法師《你身處危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