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證嚴法師文章
【隨機推薦】
行菩薩道要謹防五種心魔
人與人之間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壞是由分別智來判斷,若...
點燃我們的心燈
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
高僧斬斷最後貪念逃過一劫
學佛,就是學得我們的心定,要發大心,立大願,這必定要有...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無法理解
佛學千經萬論,莫非論心、行、業、果。人的一切動作無不由...
貧賤富貴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貴,就是讚歎他人,成就好事。貧就是不肯...
世間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開
凡夫經常有分別心,有特別親愛的人,就有特別討厭的人,無...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數是因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
米老大的故事
修行即要時時保持這份靜的境界,不管什麼境界,我們都要將...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說,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無常,什麼時候會退出,誰也...
【推薦】
您是選擇令人敬愛或是引人厭惡呢
有位中年婦人來看我,訴說家中的公婆讓她很煩惱。她說:公...
知足的人是最快樂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無貪無求,才能輕安自在...
待人要退一步,愛人要寬一寸
學佛,一定要學得心在寧靜中。能夠如此,則普天之下的一草...
信自己與不執著
信心 信能渡淵,攝為船師,精進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岸...
心的罪源來自無明愛慾
人間最需要的就是愛,但是愛一有偏差,這個愛就會變成污染...
【推薦】
每天投五毛錢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時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間是為了救...
【推薦】
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人性本善,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善良本性,但是在塵世中受到...
【推薦】
晝執火炬的人
佛經中有一則典故。佛世時有一位修行者,他覺得修行是為了...
人若不慎思,往往會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則故事。深山裡,有兩隻猛虎,一隻叫善牙,一隻...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煩惱
修行本來就要有隨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熱酷暑的環境,要修得...
精進修行的賣花人
佛陀所說一切法,不離因緣因,就是萬物生長的源頭;緣,則...
貪著福果報
《大智度論》云: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而不好福田,求...
一句惡言墮糞池中蟲
證嚴上人述說《賢愚經》故事叮嚀大眾,在凡夫地修行,...
以心燈來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個故事。持世菩薩有一天在靜坐時,有位天...
淪為屠夫的修羅陀比丘
有位修羅陀比丘,初出家抱著堅定心志,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推薦】
有什麼值得生起欲愛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對圍繞身邊的五百位弟子說:無數劫...
迷信咒語的人
有一個愚癡的人,每天都悶悶不樂!鄰居看他這麼不快樂,就...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稱為悉達多太子)曾想過:為什麼人擁有...
無形的三千億財產
世間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憶念佛陀的慈...
國王與龍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顧壽命,不懂得照顧慧命。在生命過程中不...
發明家的際遇
在這世間,由於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自然觀念上也會有所...
金鵝的啟示
我們要守住一念心,這念心最麻煩的莫過於貪慾。做人本來就...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人,生活在這堪忍的世間,常常互相對立、彼此怨恨,致成怨...
以愛化怨 武士之子出家
大約八百多年前,日本有一個很大的山村,山村的正中央有一...
一念誠心的出發
大陸有座龍山寺,是從唐代就有的古剎,聽說清朝時代有一時...
幸與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來到佛陀講經說法的祇樹給孤獨園拜訪...
白毯與駱駝皮
我們在分分秒秒間,要把心照顧好;一切的行動要謹慎、守規...
去除無明的習氣
人從無始以來,常因無明和習氣而使得自己意亂情迷、顛倒人...
分分秒秒觀照當下一念心
過去有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深山裡的道場打坐用功。他的師...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貧困的小女孩,雖沒有華麗的衣服襯托,卻以最莊嚴...
五百綵女聞法記
在佛世時,舍衛國有一條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莊,村裡的小...
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佛世時代,舍衛國波斯匿王有一天和末利夫人在樓閣上,波斯...
美丑一念間
一切唯心造。有人用心美化世間,有人卻丑化了社會、丑化了...
羅睺羅的眼淚
佛陀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人時常因為瞋怒而亂了行...
苦難輪迴不堪 心靈深處探求解脫
在人生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觀念要正確...
不安分的牛兒
也許,有人會認為人生多煩!其實,這都是因為「想不通」人...
好機會往往錯失於一念間
人命在呼吸間,若沒有好好把握時光,寶貴的時間就很容易稍...
生活要合理化
我們平時的生活,除了衣食住行會影響健康情形外,有時「四...
佛陀與風塵女子的因果
佛陀在世時也曾遇到許多困難,其中有一件事讓佛陀永遠難忘...
舍利弗不成菩薩的緣由
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弟子中,有位名叫舍利弗,他在佛的弟子中...
俱絺羅尊者問生死
學佛,就是要學得可以清楚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但...
真正的吉祥物不須遠求
一位慈濟志工贈予珍貴的奇楠香木塊與奇楠念珠,希望能為證...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古時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稱。兩位比丘慕名前往求...
佛陀僧團論苦的根源
人生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根本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苦樂...
憑一隻死鼠致富的乞兒
佛陀廣開法門,希望弟子能通達佛知見、力行佛本懷之法。阿...
供養佛陀的發霉玉米糰
為善就好像掘井一樣,只要井掘開了將水汲出來同樣會再湧出...
看花開花謝--善用身體過秒關
「無常」的道理大家雖然常聽,但卻很難體會這兩個字更深層...
找小鳥當證人
我們平時面對外境時,常會加以分別,卻從沒有好好地觀察自...
人為什麼不能將愛放大一點
曾經有一則新聞,嘉義有一位喜好釣魚的父親,有一天帶四歲...
微細的「五蘊」作用
學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為,我...
五隻烏龜換一頭牛
有一對父子,雖然家境很貧困但卻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樂融...
把自己的家庭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問: 人活著,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一切煩惱都在五蘊中累積
學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為,我們一...
畢業證書不代表一切
中國話很有意思,比如:「你怎麼看不起我?」我常想為什麼...
學佛就是把心顧好
假使心沒有顧好,任它自讚毀他,就會墮三惡趣中。什麼叫三...
塞住井水的婆羅門
佛陀在世時同遊恆河兩岸,傳揚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末...
小主人尋寶記
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好的...
佛陀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必須「用之有道」。錢財是身外...
丑臉人與丑臉比丘
自古以來,天下父母都是愛護子女;但是卻也有少數人違反常...
人生如夢,但可以選擇自己的路
每個人出生時,赤裸裸地離開母親身體,那種痛雖然徹骨,但...
黑豆白豆
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為了順應眾生根機而施教。 ...
羅睺羅出家記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見佛,因為那時佛要度羅睺羅出家。國王得...
一念虔誠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來到全是婆羅門種的一個國城。城主聽說佛的攝...
長者智教敗家子
古時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業開創得很好,累積了許...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緣經》中的故事──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一位婆羅門長...
茹素三天的省思
其實人生下來時,都有善良、無染、清淨的本性。只因後天環...
生忍與法忍
「羼提波羅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忍而...
阿那律尊者天眼通的因緣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過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貧窮的...
嫉妒造業,隨喜有功德
惡念,就是從貪、瞋、癡所生出的。我們帶著貪、瞋、癡、慢...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齋
無論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齋有功德,常...
真正的大孝報恩
子女對父母的情,經常是薄如紙張,他們有需要時,認為父母...
十惡莫作、十善奉行
身、口、意可以成就「十善」,也可以造作「十惡」。 身造...
付出,不是發給東西就好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濟志工都曾遭遇搶劫。有一次,一位志...
把握時間付出良能,發揮生命價值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壯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輕,就得...
來生的三個願望
美國有一位非常博學多聞的學者,在八十多歲時,慨嘆宇宙之...
病患的意外收穫
有一對夫妻新婚沒幾天就發生車禍,新郎傷得非常嚴重,腿都...
守戒就是為了護好我們的心
佛陀有一段時間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他常向弟子們...
真正的幸福,是心靈的富足
英國萊斯特大學在2006年公佈「世界幸福地圖」,台灣在...
命苦如何才能消業
有人問 :我這輩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業呢? 證嚴上...
心為何會生病
人與人之間,心門若無法打開,彼此防衛而無法以真誠的心來...
體會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總是不斷生滅,只是自己不曾察覺,也不會去注意。...
學佛者,可以把煩惱減少一點
人生煩惱的事真的很多,不過,我們學佛者,可以把煩惱減少...
舍利弗的牛脾氣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頑固的牛脾...
梵行王的寶馬
在佛陀時代,一天,佛陀向弟子們說了一段本生故事──在無...
刁難佛陀的年輕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斷地到處教化,有段時間到舍衛城的郊外...
維摩詰患病示苦
佛陀率眾游化至毘耶離城,城中有一長者名維摩詰,雖身為在...
不怕犯錯,怕不改過
佛陀走到一處鄉村聚落,遠遠地看到了一位比丘,態度散漫、...
情迷癡愛惱人心
佛在世時,有一群比丘跟隨佛陀修行,比丘們都必須出外托缽...
人生無常,我們一定要有慈悲心
佛陀在憍薩羅國給孤獨園說法時,有一天帶領弟子出去托缽。...
提婆達多的造恶心行
佛陀時代,提婆達多仰慕佛陀,而和七位王子一起皈依佛陀出...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過去生中為長者子,正值燃燈佛住世,聽聞...
近香則香,近臭則臭
佛陀在世時,得知七十位婆羅門群聚修行,佛陀覺得這群...
鬆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
燃燒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帶領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們走到象頭山...
逆境與是非
逆境、是非來臨,心中要持一寬字。世間沒有一樣很容易...
人命在呼吸間
佛在世時,有一位頻沙王,是佛陀的大護法,他有位很好...
堅定心志,安於靜境
佛陀住世時,有位發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團裡,每位...
魚王悲心救饑民
久遠之前,有一群貧窮困苦的人,一心向佛,也發心佈施...
遊戲人間,發揮人生價值
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往往容易...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長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
體悟苦諦的小沙彌
在人間,父母、子女親情難以割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更...
驢子還債
有個秀才從鄉村要趕到城裡,就騎了一隻驢子趕路,到目...
商人砍柴能得福?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業成功、賺盡天下財富。有人...
趴身鋪路 所求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為了使眾生人人幸福快...
一千斤的鹽
一粒種子看起來雖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發芽、成長,終...
莫讓「疑念」佔據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樹,上面有個鳥巢住了兩隻鳥──一隻公的,一...
驕傲的猴子
在一座深山裡,有一群猴子,相處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
解富貴榮華 破千萬煩惱
「人生」這兩字看來很簡單,但是最複雜的就是人,例如...
行善要及時
莊周生活貧困,家裡經常缺米糧。有一回,他向朋友監河...
佈施不只是佈施物質
在某個婆羅門道場裡,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務熱忱,他任勞...
心中無「誠」,損失的是自己
僑薩羅國的國王有一種特別的興趣──喜歡玩劍。 因為...
少欲無為,身心就會自在
我們常常說四大不調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風...
事事像鏟柄
這天,給孤獨園內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佛陀剛...
佛陀所說的孝道
世人所認為的孝,都以物質為主,以為在日常活中能供給...
世俗的欲樂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剛出家的年輕比丘,他們原本是僑...
如何勸人改錯
問: 團體裡有人習氣重,恐將影響新發意的菩提種子退...
出家是為了什麼
問: 我很想出家,又想留在家,應何去何從? 證嚴法...
對待惡念該如何是好
問: 人都會有念頭,當心中生起不好的念頭,雖然不至...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現代科技發達,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卻因追求享...
佛陀照顧老病比丘
佛陀在世時,他慈悲愛護一切眾生,貧困的、病苦的,他...
兩百歲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麼角度去看、用什麼心情去感...
生命意義在於盡本分,發揮良能
人人都要感恩,珍惜時間與空間,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
警惕無常,行善修福
《佛說無常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
墳墓上的竹籃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與兒媳、孫子住在一起。他從...
慧命嚮導
有個家族中的一些成員,打算合組貿易商隊越過沙漠到另...
時刻戒慎虔誠,造福人間
時間分秒流逝,人生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一天;每一秒鐘...
人畜之間相輪迴
從前有戶人家,除了耕種維生,還養了一群羊。這家人認...
犯了錯,要肯改過
學佛,就是要學一個「誠」字,要從內心發出那分清淨的...
國王的白髮
一群比丘在孤獨園圍坐著,討論佛陀為何能捨棄世間人人...
平安在哪裡
一餐廳老闆聽人傳言,台灣將面臨大劫、大災。自此日夜...
向閻羅王獻財
佛陀曾對弟子說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無道的國王...
慎選人生方向
世間有許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時一點點起心動念,...
最上等的供養
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聽到釋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
賊計狀元才
有一位老婆婆,家境十分貧窮,僅有的財產就是一條毛毯...
要學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來,懵懵懂懂地離開。這輩子,我們到...
人生只有使用權
我常說「人生只有使用權」。 當付出時就會得到歡喜,...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問: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證嚴法師答: 凡夫...
如何才能不與人計較
問: 如何才能不與人計較? 證嚴法師答: 真正自愛...
是非當教育 磨練真功夫
現在的社會很複雜,苦難的眾生佈滿每個角落,我們要發...
博士買驢
有位滿腹學問的博士買了一隻驢子,付了錢之後,突然想...
專心無雜的摩陀大師
傳說,過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這座山名字的...
不畏艱險的學問僧
學佛要精進,而精進需要忍辱與耐力;其實做什麼事都一...
凡事都能讓一步
佛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有兩個商隊準備出門經商,但...
不怕錯,只怕不改過
佛說:「有二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做已能悔。」意...
誆騙同伴的鳥兒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輕的比丘尼,他...
愛人者人恆愛之
人們常問:天堂、地獄在哪裡?就在人間! 如果每一個...
證嚴法師成功的方法
過去要蓋花蓮慈濟醫院時,曾有關心的長者問上人,有沒...
善小而為 無量功德
曾經在法國巴黎的一處車站,由於一位青年沒有車票而闖...
「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時,很多人會說:「太早了!我現...
誰改變了董事長
經常有許多企業家問我:「師父,慈濟團體如此龐大,您...
以平靜的心去處理
有一位富家小姐,據說她也是名企業家之一。她對現實有...
修行不在於找「境界」
修行學佛,重要的不在於找「境界」,最主要的應是「自...
愛是沒有分別的
佛教徒多數會念佛,但卻不一定都能了解南無阿彌陀佛這...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為自以為不平...
還我們本來面目
我們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句話說起來...
面對難看的臉難聽的話
每個人的心地都有無盡的光明,只是這分光明常被遮蔽。...
證嚴法師對病苦的問答
問: 醫生說,從超音波中看到我的肝膽有層陰影,想到...
眼盲心不盲
記得當年台東的佛教蓮社是由一間木造倉庫改造而成,處...
證嚴法師靜思語
001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002 福.來自一顆懂...
消除苦的妙方
當旭日東昇,窗外的一草一木漸漸明朗,鳥聲啁啾,萬物...
心安比賺錢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質的享受,因為一切物質...
父母在家,如同活佛在堂上
孝順不能等!父母在家中,就如同活佛在堂上;如果連眼...
無忍境界常保歡喜
忍無可忍的問題症結在於自己不會忍耐,倘若對任何人事...
藥師法門的妙義
在這極忙碌社會裡,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有事業、職業...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一位老先生懷抱「我家門前清潔,別人家門也該乾淨」的...
人人有愛心,社會就能淨化
諸位同修: 現在的社會,需要充分的大愛之心,如果人...
飽滿的稻穗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經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
學菩薩精神,走菩薩路
既然要學菩薩精神,走菩薩的道路,就必須時時立下善的...
因緣生滅念無常
現今是末法時代,災難不少,總不禁讓人心頭一顫,又有...
培養無分別心
春天的氣候多變化,昨天是風和日麗的天氣,而今天卻是...
善解方便法
有一位太太,到處跑道場。先生上班、孩子上學後,她也...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隻腳,甚至是無數的腳,而人只有兩隻腳,你愈...
人要為眾生而活
一般學佛的人常常思考:要怎樣才能解脫生死?而我倒是...
愛的行動莫過於關懷
佛陀教我們要時時付出愛心,愛的行動莫過於關懷。一切...
證嚴法師與弟子的對答
有人問:什麼樣的人最美?什麼樣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如何測度慧命有否成長
問: 若要測度自己的慧命有否成長,是否可以「本來是...
「捨」時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
飲食要適時、適量、適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蘭教也有「齋戒月」;兩者都...
憍慢是心地必除的草
對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別人,如果有了貢高我慢,...
與敵人做朋友
曾看過一則故事,美國的林肯總統在選舉前,到參議院演...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
別讓生命睡著
讓時間空過,浪費人生,將使我們不知何去何從? 人要...
一匹馬帶來的慈悲與懺悔
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壯的馬,一天當中...
在順逆境中不為所動
佛陀說睹境不動難,意思是:身在順逆境界之中,而能不...
同理萬物茹素護生
1月19日的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感恩地說,歲末年終...
心力?業力?自然力
平日生活安逸的人們,難以體會人生之苦;總是當無常發...
驕傲的孔雀
佛陀為了教導弟子去除貪、瞋、癡等習氣,製定僧團生活...
人人都有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問: 人人都本具與佛同等的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證...
亂發脾氣是顯示自己無能
有家長帶著孩子來獻撲滿,我問孩子:「這些錢要做什麼...
容易分心,該如何用心
問: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時,會操心下一刻的...
心調好了,對生活待人影響深遠
我常強調「調心」,因為心調好了,自然語言行為就會表...
共2頁
第1頁
第1頁
第2頁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斷除口業
佛學問答
生活
如瑞法師
惟賢長老
懺雲法師
大安法師
紹雲老和尚
知足
改造命運
隨喜
無量壽經
打坐
真如自性
淨界法師
大勢至菩薩
佛教故事
普賢菩薩
健康素食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大藏經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