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所說的孝道

證嚴法師  2012/08/31  大字體  護眼色

世人所認為的孝,都以物質為主,以為在日常活中能供給父母吃飽、穿暖或物質上的享受,就是盡孝了,其實不盡然。

佛陀所說的孝道是:除了物質生活安逸之外,更重要的是-能使父母離愚癡、長智慧得永恆的心靈解脫。

釋迦牟尼佛成佛後,度化了一千二百人,組織了一個僧團,浩浩蕩蕩的回到他的國家宣揚佛法。他要回國之前先派遣弟子向父王報訊,淨飯王聽說兒子要回來的消息,非常高興,天還沒亮就帶領全國大臣,到大河的岸邊等候。那時佛陀也帶了他的僧團來到河的彼岸,隔岸相對,看到對岸僧團莊嚴的氣氛,全國的人民油然興起歡喜、敬重、虔誠的心理。

佛陀用竹筏一批批的把僧眾渡過河,淨飯王與大臣到佛住的地方,看到僧眾們服裝整齊,形象莊嚴得不可冒犯,竟看不出那一位是自己兒子──佛陀(他們已分離十四、五年之久)。

那時佛的弟子阿那律(佛陀堂弟),就上前引導。淨飯王見到佛陀,心中難免有父子之想,阿那律告訴王說:「大王啊!你知道嗎?佛陀現在是三界之師、人天之父,已超越人間,智慧圓滿,覺行齊備,是超越三界的聖人,你不能作父子想啊!」

淨飯王聽了頓時覺悟,作皈依佛想,於是便對佛虔誠禮敬。有人就說:這是違背世俗之禮儀啊!

「我生他的是血肉之身,是有生有死,會腐爛散敗的不淨身體。而也給我的是清淨不死的慧命,所以我依也為師,理應作禮。」淨飯王並向大眾說:「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雖然身為國王,但行在五欲之中。我的兒子能成就佛道,給我一分光明,一個解脫的機會,這真是殊勝的因緣……。」

所以說真正的孝道,不是物質的供給,而是要救親,而救親之道在於使父母得道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孝養父母,功德無量;背逆父母,獲罪無邊

(一)孝養父母,福德之基。 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

有兩種惡行,其果報之快能令人速墮地獄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

佛臨涅槃 母子相見

摩耶經云:釋迦牟尼佛般涅槃時,居於忉利天的摩耶夫人...

六道輪迴裡,每個人都在進行這種比賽

某居士世代篤信佛法,早年常親近虛雲老和尚,這次來台...

【推薦】在世間中得解脫,要按四個步驟來修行

如何在煩惱痛苦迷惑的惑業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脫,五欲六...

達照法師《痛至極處苦何在》

療治痛苦的佛法 我們打七,這麼十多天來啊,想必大家...

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

世間苦事無量,佛法能使人離苦得樂

要說佛法能使人離苦得樂,先來說明苦,迫惱身心,使人...

不能分心太多

一個皈依佛門不久的小沙彌,近日有些心神不寧,他不僅...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一位老先生懷抱「我家門前清潔,別人家門也該乾淨」的...

撿回了一個爸

一天,我陪患老年癡呆症的父親出去散步。胖嬸顛著小腳...

自在觀音

住在觀音殿的旁邊,能夠跟觀世音菩薩成為鄰居,是一種...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佛告訴比丘們:人...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過去的業現前

問: 請問師父,以唯識的觀點,現世還在吃肉的眾生,...

情緒就是無明的業力

總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緒,情緒就是無明的業力。...

生命的長短到底能否控制

死亡是任何人都繞不過去的,從出生之日起,我們無時無...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

求生淨土的靈芝元照律師

靠持戒很難解決生死問題的,這個時代靠戒律很難斷見思...

為什麼不講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彌陀佛

問: 佛既然心作心是,為什麼不直截了當講念自佛,即...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時代,佛陀與一位外道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公案。有...

喜愛調戲異性終受苦報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個很熱情的人,他雖然不是我的親姐...

我看出家前後那些人生無常

出家後,有親人看望我,說,你瘦了,天啊,你怎麼瘦成...

【佛教詞典】六波羅蜜

(名數)一、檀波羅蜜。檀者檀那之略,譯曰布施,財施...

【佛教詞典】龍藏寺碑

(雜名)畿輔通誌雲隆興寺在正定府治東。一名龍藏寺。...

【視頻】《無常老虎喻》有聲書

《無常老虎喻》有聲書

【視頻】智海長老《人生的價值觀》MP3

智海長老《人生的價值觀》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