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證嚴法師  2012/05/23  大字體  護眼色

問: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證嚴法師答:凡夫從無始以來,「一念無明生三細」細小塵埃不斷累積,終能囤積成沙漠;層層迭迭的煩惱囤積在心地,會使圓明如鏡的清淨本性蒙塵,不明天地真諦,也照不清人生道路。

法譬如水,可以潤蒼生。「惡因惡報惡緣,必須纖毫明鑒,因果歷歷不爽,造業豈能不懺」,是提醒大家,日常生活時刻都要用心,反省懺悔。法水可以洗滌心地塵埃,但要懺悔、反省,才能引法入心、滌淨塵埃,讓心靈明鏡發光、發亮,恢復亮麗本性,照見「緣起緣滅」的無常真諦。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佛弟子「心中要有佛,行中要有法」。然而,佛在我們內心「住」多久?法在我們行動中「住」多久?一念心沒有照顧好,一轉身、與人一個碰撞,沒有跟人說對不起,反而責怪他為什麼站在那裡;轉身之間,就與人結下惡緣。

許多人知「無常」,也常掛在口頭上;卻不能體悟無常其實就是「緣起緣滅」有緣則聚,緣盡則散。真知無常者,能把握好因緣,結好人緣;在起心動念間,照顧好一念心,纖毫明鑒,一念間都不放鬆。

凡夫「發心容易,恆心難」,啟發本性不困難,但要讓清淨的本性常住心中、讓法維持在行中,卻不容易;清淨的本性很容易被習氣取代,所以「苦海常現」。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人人都有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問: 人人都本具與佛同等的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證嚴...

誦經時如何隨文入觀

問: 法師,誦經的時候是隨文入觀,還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問: 面對這繽紛的世界,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大安法師...

家有逆子,往生還有希望嗎

問: 師父慈悲開示,弟子求生的心極切,厭離心也很強...

一生的罪業和臨終時幾句佛號,誰輕誰重

問: 《安士全書》中有一個故事,說唐代的張善和一生...

鍛煉身體是執著自己的色身嗎

問: 弟子深信淨土,誓死不退,現在也很少運動了,覺得...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福報

問: 阿彌陀佛!師父,現在好多師兄是初學佛,他們在...

同時出生的人命運為何不同

問: 既然佛教承認命運,那和法師同時出生的人今天在...

新加坡114歲壽星許哲拜會證嚴法師 暢談有愛不老

2011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新加坡國寶、114歲的人瑞...

把自己的家庭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問: 人活著,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證嚴法師:學佛

學佛者,最重要是培養慈悲心。若是失去了慈悲心,就失...

無忍境界常保歡喜

忍無可忍的問題症結在於自己不會忍耐,倘若對任何人事...

懷孕時可以念什麼經

問: 請問師父,我現在已經懷上第二個孩子三個月了,想...

最高尚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國王,他決定不久之後就將王位...

【推薦】心中一無牽掛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個人搭船去英國,途中忽遇風暴,全船的人都驚惶失...

自利利他是圓滿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續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說的...

工作要趕,而不要急

積極這兩個字,我們通常都會把它和樂觀、開朗、進取連...

老人不要倚老賣老、老氣橫秋

佛經裡有一則老人國的記載。有一個國家認為老人沒有用...

惡口嘲笑別人的果報

佛陀在世時有位達格羅比丘,他平時住在尸陀林,以死人...

什麼是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什麼?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

寧願做傻瓜

從前有一個禪師叫作無相大師。無相大師給弟子開示的時...

人應該存福報,勝過存錢

人應該儲存的是福報,有福報,走到哪裡都有的吃,做什...

【佛教詞典】用因

【用因】 p0528 瑜伽五卷九頁云:問:以誰為先,誰為建...

【佛教詞典】清梵

(雜語)謂釋氏誦經聲也。王僧孺文曰:清梵含吐,一唱...

【視頻】晚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晚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視頻】為什麼全世界的佛教徒都在念阿彌陀佛

為什麼全世界的佛教徒都在念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