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專心無雜的摩陀大師

證嚴法師  2012/05/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傳說,過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這座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有一位老師父於山中古寺,他只收了一名徒弟,這位弟子長得很清秀,又有福相,看樣子應該很有智慧,但是卻正好相反,老師父教他經文,教前一句,忘了後一句,教後一句,又忘了前一句。老師父還是很用心、耐心地教他。後來沒辦法只好教他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幾個月後,六字佛號他還是念不完整,於是師父說:「那你念兩個字『彌陀』好了。」而弟子還是念不好,把「彌陀」念成「摩陀」。

老師父只收這位弟子,但終年累月的教導還是沒有進步,他覺得心灰意冷,一氣之下就下山雲遊去了。山上就只剩這位弟子一個人住。經過半年,老師父聽說山上鬧蟲害,什麼植物都被蟲吃光了,連草也長不起來,老師父很擔心,心想:我的弟子可能餓死了,他急忙趕田寺裡探視。

石頭煮成佳餚

老師父意外地看到弟子比過去更高,又白又胖,身體很強壯。師父問弟子說:「山中鬧蟲害,沒有食物,你吃什麼,為何這麼健壯?」弟子只說:「摩陀」、「摩陀」。

老師父很失望,心想:離開半年,你連「彌陀」還是念成「摩陀」,縱然你念「摩陀」,摩陀也不會變食物給你吃。老師父又問:「到底你吃什麼食物維持生命?」弟子還是口口聲聲說:「摩陀、摩陀」。老師父實在無法了解,於是,他的弟子指著一堆白石頭,那石頭閃閃發亮,他又拿一口鍋子加水起火,把石頭放在裡面煮,口中不斷地念著「摩陀」,等到水開了,果然石頭也煮爛了。弟子很恭敬地用碗裝鍋中的食物供養師父。

明明是石頭,竟然煮成一碗略呈黃色、色澤很漂亮的食物,老師父覺很奇怪,他試著咬一口,如芋頭般又軟又鬆很好吃。食用後全身輕安,半年來在外奔波的疲倦也消除了,臉也春風了。老師父非常感動地說:「徒弟呀!原來你只念『摩陀』也已經念出了摩陀妙法來了……。」於是,寺名改成「摩陀寺」,這座山也命名為「摩陀山」,後來這位弟子被稱為摩陀大師。

傳說摩陀山上的石頭能治百病,幾十年後,這座道場很興盛,當摩陀大師要往生時,他用一盆水灑遍了整座山,這山中的石頭長滿了草藥,藥性都很靈驗,可以為人治病。

※ ※ ※

佛教徒有三類,一類是拜佛福,一類是佛學研究者,另一類是學佛者。有的人是智信,有的人是迷信。迷信的佛教徒,他只信佛的神通威力,他求佛拜佛來保佑他,不求深解,這是迷信的佛教徒。

學佛貴在專心

若是智信的佛教徒,必能深體佛陀的慈悲,信佛陀的智慧超然、倒駕慈航,說法度眾生,其悲智由經典中隨處可見,所以,智信者能一心力行,這才是智信的佛教徒。

如果是佛學者,他只相信佛陀所說的經典文字,沈迷於文字的教法,卻忘了身體力行。佛學有三藏十二部,佛法如大海,盡一生的生命時間來研究,可能都研究不完。所以,最好在佛法中酌取一門深入力行,使我們心平意靜,並以恆心專心,從起點到終點貫徹始終,這叫學佛。

佛陀說「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佛的教法、經典,每一部都深含妙理,實難取捨,但人的壽命有限,所以要一門深入,用心去體會,並以身體躬親實踐,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才能融會貫通,這也才是真學佛者。

在生活中力行佛法

學佛貴於專心,像摩陀大師,他能專一無雜,因此成就妙法。這也就是我常常說的:「想過去是雜念,想未來是妄想,最好把握當下的時刻,將佛法融會貫通、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這才是真學佛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聽經只能聽一位法師的嗎

問: 您三年連續到秦皇島講法,我都親臨來聽,可是心中...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裡怪氣的事情

問: 我是一位初學佛者,有很多事情都還不懂。現在有很...

妄想創造出六道輪迴

妄想為什麼會創造出六道輪迴來呢?(這一段很重要)有...

智者歸命得正道

從前,有位婆迦利人來到古印度中部,當時中印度國王任...

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大」

舉世之人大概都喜歡大,大文豪經典傳世;大丈夫氣概沖...

【推薦】把寬廣的人生釘在求財享樂的一角上

當今社會,人們認為只有豐裕的物質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如果身邊有這四種「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備善知識的特點,可以幫我們更好的修行。 而...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說: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海獺的故事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親自口述,他講...

人爭一口氣

齊莊公的時候,有個勇士名叫賓卑聚。 一天夜裡,他夢見...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緣

華光開敷遍身如來身邊有兩位小菩薩,一位叫美音菩薩,...

隋代高僧智者大師

所有的佛教宗派祖庭,基本上都在西安,只有一個宗派天...

要有跟別人分享功德的胸量

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

淨宗根本經典——五經一論的格局

淨宗根本經典的選取,並非一蹴而就,經歷一千餘年的料...

沒有善根你怎麼能聽到佛法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這個...

能堪忍者來世怨敵少

修忍的利益,如《菩薩地》所說: 菩薩首先觀察安忍有種...

窮也兼濟天下的烏鴉

在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亞冰原上,一頭野牛因為沒有抵抗住...

純金的羅漢

從前有一位農夫,原本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鋤...

這個罪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希望消滅它

丙二、具足五緣 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立定...

優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緣

(上) 佛住止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當時國內有一梵...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當歷練

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

為什麼專誦《法華經》,還能往生極樂呢

如蓮法師,法名澄志(俗名張煥臣),吉林通陽縣人。光...

北宋宰相張商英的學佛奇緣

張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經歷有點奇特。他原來對佛...

三季人的故事

曾經以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說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稱得...

【佛教詞典】維越

(術語)阿惟越致Avaivartika之略。譯言不退。不退轉菩...

【佛教詞典】除去修

【除去修】 p0910   瑜伽六十七卷二頁云:云何除去修...

【視頻】淨界法師《增長業與不增長業》

淨界法師《增長業與不增長業》

【視頻】供養三寶的功德

供養三寶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