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飽滿的稻穗

證嚴法師  2012/02/23  大字體  護眼色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經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

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誠意謙虛的態度;有智慧才能分辯善惡邪正,有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

修行最主要的目標即是無我。因為你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來尊重你,接受你。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縮小自己,要能縮到對方的眼睛裡、耳朵裡;既不傷他,還要能嵌在對方的心額上。

一粒細沙就紮到腳,一顆小石子就紮到心,面對事情當然就擔當不下去。

不能低頭的人是因為一再回顧過去的成就。

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執著。

眾生有煩惱,是因為我執的關係。以「我」的自私心理為中心,以自我為大,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響周圍的人群跟著爭執痛苦。忘我,才能於修身養性中,造就身心健康、幸福的人生觀。

愛是人間的一份力量;但是只有愛,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個「忍」——忍辱、忍讓、忍耐,能忍則能安。

要做個受人歡迎的人,做個被愛的人,就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面容動作、言談舉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

修行者的本份是忍耐和付出,因為修養原是個人的行為。

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說苦是因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娑婆世界又譯成堪忍世界,意即要堪得起忍耐,才有辦法在世間生存得更自在。

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夠達到看開忍,則會覺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做事,一定要秉持著「正」與「誠」的原則;而待人,則要以「寬」與「柔」的態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態,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

真正的聖人,既強又柔。他的強是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柔能調服眾生,剛能堅強己志。

人人都能以「慈」、「忍」施行於家庭、施行於一切眾生,人間便會常久散發著「透徹的愛」的光芒。

爭,只能「為善競爭」、「與時日競爭」——一旦它的對像從自我投射到別人身上的時候,它應成為一個很不安的字、一件很痛苦的事了。

競爭孕育了傷害的因子。只要有競爭,就有前後之分、上下之別、得失之念、取捨之難,世事也就不得安寧了。

不爭的人才能看清事實;爭了就亂了,亂了就犯了,犯了就敗了。要知道,普天之下,並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

人們往往就是太執著,而有分別心。是你,是我,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我愛的拚命去爭、去求、去嫉妒,心胸狹窄,處處都是障礙。

一般人常言:要爭這一口氣。其實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這口氣嚥下去。

培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養來的才是真的。

人,大多數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果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

能一字「和」則無往不利,無事不成。

人能「和」則是非不生,出世之事業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永遠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很多人沒你混的好,但是也有很多人...

念佛法語

1、念佛法門殊勝極妙。 2、信願念佛,決定往生。 3、...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修行篇》

小人專希望人給,給過就忘 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必報...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自在篇》

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 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

靜水流深,深水無聲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華爾特雷利曾經寫...

弘一大師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金剛...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勵志篇》

百年大樹,必經多少風霜摧殘 百丈高樓,必經多少物力...

證嚴法師:在生命的白紙上

△ 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 有...

證嚴法師《靜思語集錦》

1、眾生之苦從欲所生,因欲生憂,因愛生怖。 2、人生...

新加坡114歲壽星許哲拜會證嚴法師 暢談有愛不老

2011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新加坡國寶、114歲的人瑞...

美丑一念間

一切唯心造。有人用心美化世間,有人卻丑化了社會、丑...

【推薦】證嚴法師《懂得修福的人》

人應互相幫助、彼此關懷。我們看看這個人字,恰好只是...

該如何用功

問: 請法師開示修習《道次第》需要注意的關鍵。對於...

沉香燒炭

世間低廉的東西人人都買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較容易。高...

人應該在哪些方面講情、留情

世間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麼?就是「人情」。而什麼是...

菩薩戒的核心精神

《梵網經菩薩戒》談到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薩戒的核...

念《地藏經》靈與不靈的原因

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蚊子咬就心煩,大痛時還怎麼念佛呢

有人會說:既然如此,那我等到臨終時再念佛就好了,何...

敬佛無定法

冬夜嚴寒,一個乞丐顫抖著敲響容西禪師的屋門,哭著向...

聖嚴法師《多聞與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說不能做。聰明人和知識分子尤其...

慈悲三昧水懺的來源

《慈悲三昧水懺》共上中下三卷,今收於《大正新修大藏...

劫運下的悲慘世界

編者按:本文選自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第十八章之科...

【佛教詞典】於諸法中得無所畏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 p0750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頁雲...

【佛教詞典】意

梵語 manas。音譯作末那。意謂「思量」。即週遍思惟之...

【視頻】慧律法師-荒漠甘泉2007義工大會開示

慧律法師-荒漠甘泉2007義工大會開示

【視頻】《心經》閩南語演唱版

《心經》閩南語演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