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

 辨世間所不知見覺菩薩知見覺 廣辯菩薩修戒相 廣誡弘通法者之軌則廣釋六念第一辨十號釋婆伽婆等

梵行品之第五

迦葉菩薩言如佛世尊(至)不名世間不名非世間。

桉。僧亮曰。不名世間者。不名佛法中在家人也。不名非世間者。不名信根以上人也。

爾時迦葉聞是事已(至)眾生聞秘藏即得不生滅。

桉。僧亮曰。說地能已。說梵行粗竟。此嘆佛也。初偈明佛善說正道。稱為醫王。次偈釋醫王義。備治所治。畢竟不發也。次偈與法設譬。後偈說法體。智秀曰。將欲諮前義旨故。第五先以偈嘆佛及經教。

迦葉菩薩說是偈已(至)若非世間有何異相。

桉。僧亮曰。此下說經之能也。依經修行。速得出世。如聖行品末功德藏王所說也。寶亮曰。此下廣料簡知見覺人也。故迦葉因難。以啟發耳。智秀曰。此訖六念。第六段辨菩薩世出世異。有三意。第一約戒定慧。第二約法師儀軌。第三約六念法。明其同異。

佛言善男子言菩薩者(至)亦同世間不知見覺。

桉。僧亮曰。大判菩薩有二種。有世間者。有出世間者。若當持戒清淨。心固不動。終得發定生慧。知九十六種道所計者非。知佛法所明理者是也。是信用修行。斷二邊盡。屬知見人也。問此是何處人。是信首五根以上。此人永與生死為隔。無復入三塗之憂。名作出世間菩薩也。若信心不立。持戒不淨。雖復見涅槃經信心受持。不識九十六種所計者非。佛法所明者是。此名作四念處。前人是世間菩薩。還結屬不知見覺人數也。此下去凡有三重文來料簡。初就信慧心中。成就不成就來。簡向所解者。即為第一重也。第二就弘法人中料簡。若是惡世中持清淨。不生誹謗。識知九十六種道所計者非。驗佛法所計者。此是出世間菩薩。落知見覺人位也。若當雖復惡世弘通此經。持戒不清淨。又生物誹謗。復不識知內外是非。此名世間菩薩。屬不知見覺人流也。第三就六念來簡。若依涅槃經。作六念處成就。知內外是非者。名出世間菩薩。是知見覺人。若使作六念不成就。由依昔教學。復不識知內外。是非名作世間菩薩。不知見覺者也。

菩薩聞是涅槃經已(至)是名菩薩修持淨戒。

桉。僧亮曰。知有佛性。能得常果。而發心者。雖逕生死。不失此念。經之能也。僧宗曰。第三翻明道雖不無。要須戒定慧。

戒既清淨次修禪定(至)是名菩薩修清淨定。

桉。僧亮曰。聞思慧得非修慧也。明能修二慧。是淨定也。

戒定已備次修淨慧(至)所知見覺非世間也。

桉。僧亮曰。身中有我。則身大我小。我中有身。則身小我大。是身是我。雖小大皆是。非身非我。兩無也。慧能斷結。先斷於常。窂固不動者。諸見是犯戒之本。見盡戒不動也。

善男子菩薩見所持戒(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桉。僧亮曰。上說不悔。由戒而生。未釋相生之義。此釋相生者也。

迦葉復言云何菩薩(至)以淨戒故心得歡喜。

桉。僧亮曰。不因涅槃經持戒。是世間戒。則具四惡。不見佛性出世也。

善男子如端正人自見面貌(至)破戒之人亦復如是。

桉。僧亮曰。面譬淨戒。鏡譬毘尼。此雖無鏡。餘經有也。

善男子譬如牧牛有二女人(至)以是因緣心則悅樂。

桉。僧亮曰。上譬一生中有喜有不喜。此譬命終時也。牛譬經教。牧女譬行者。瓶譬人身。酪譬破戒。酹譬持戒。城譬涅槃經。腳跌譬無常。瓶破譬命終。蘇已出外。漿不足惜。譬持戒人身利己出。餘不足顧。喻歡喜也。蘇在酪中與瓶俱失。譬破戒人身利未出。與身俱喪。喻可愁惱也。

迦葉復言喜之與樂(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桉。僧亮曰。五法佐助。重釋淨戒。所以為涅槃因。由得慧等佐助。離五蓋故。王五種涅槃。釋所以具信等五法。推功於慧。能離蓋及見疑。故具五根者。得五解脫也。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至)不以毀戒受持修集。

桉。僧亮曰。說五種持經。以明出世。何者。餘經所說。未究竟故。不備持之行惡。令人謗經。持經起惡。雖能自利。不能利人。非出世菩薩。是以佛但令出世持經。應究行之義。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至)非我弟子是魔眷屬。

桉。僧亮曰。無有實功。是名掉戲。若轉諸有。名輕動也。

復次善男子若我弟子(至)非我弟子是魔眷屬。

桉。僧亮曰。悟時未至。名非時也。處不應聞。名非國也。不如上誡。是滅佛法。說佛法滅。世法熾燃。

善男子若欲受持者(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桉。僧亮曰。此經所說。理無不備。說此經時。應具諸說。

復次善男子云何復名(至)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桉。僧亮曰。上說出家菩薩六念。則通在家。除生死畏。修六念人。不畏海難。貪寶重貨。菩薩不畏生死苦難。貪三寶功德也。畏死者。懼三塗。念戒施天。卻死畏也。是始行所修。非出世功德也。若依此經修之。即出世知見。美經之能也。僧宗曰。第五明六念者。向明戒定慧。今舉境以顯慧之功也。寶亮曰。若作六念成。名出世間菩薩。是知見覺人。若不如是。不名世間知見覺人也。

善男子云何念佛(至)說中道故名大法師。

桉。僧亮曰。此經辯十號有正有雜有略有廣。從如來至大法師。此初廣。後十號略也。亦可前正後雜也。寶亮曰。念佛中有三翻。第一總舉佛果一切功德。第二歷十號。第三舉成佛之因。佛昔修六度眾德。今得常住。萬境皆照也。下五念皆真應雙明。但文中可見。不假有釋也。

云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至)是故號佛為如來也。

桉。僧亮曰。如者如佛也。來者。乘因至果也。此果中說如來也。從六波羅蜜者。因中說如來也。

云何為應世間之法(至)而供養之故名為應。

桉。僧亮曰。惡應除善應。集具二德。故應供養也。

云何正遍知正者名不顛倒(至)聲聞緣覺無有遍知。

桉。僧亮曰。以知因為正。知果為遍也。

云何明行足明者名得無量(至)以是義故名明行足。

桉。僧亮曰。空行雖非照解。而非垢闇也。

云何善逝善者名高(至)成大涅槃故名善逝。

桉。僧亮曰。涅槃之性。實非有者。生住滅是有為相。涅槃無此。故非有也。

云何世間解世間者(至)見世間故故名世間解。

桉。僧亮曰。因世間言說為有者。非有說有。以明非有。

云何無上士上士者(至)是故號佛為無上士。

桉。僧亮曰。有惡未盡。智與心諍。智勝心故為上也。語可壞者。有諍則可壞。

云何調御丈夫自既丈夫(至)是故號佛調御丈夫。

桉。僧亮曰。應以男形成佛。名丈夫也。釋上句。具足法者。釋下句也。後調御丈夫。凡四種應深說深。應淺說淺。明善調也。

云何天人師師有二種(至)是故號佛為天人師。

桉。僧亮曰。師有二種者。釋上無上師也。亦次解人天二義。明能受道也。

云何為佛佛者名覺(至)常得不離見佛世尊。

桉。僧亮曰。一週明十號也。

善男子何故名為如來(至)八十種好金剛之身。

桉。僧亮曰。重舉果稱。以說因者。欲令欣果。而行因也。再說因者。前略後廣也。

又復菩薩於昔無量(至)是名菩薩摩訶薩念佛。

桉。僧亮曰。生住是有為。自在是無為。修五十心。成此果心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部

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部 大安國...

法華游意

法華游意 胡吉藏造 開題序 蓋聞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內...

阿彌陀經通讚疏

阿彌陀經通讚疏序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詳夫理絕眾詮豈...

觀音玄義記

觀音玄義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知禮俯伏惟念。早...

起世經

起世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閻浮洲品第一...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註音版】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註音版】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佛藏經

佛藏經卷上(奉入龍華經一名選擇諸法) 姚秦龜茲三藏鳩...

【註音版】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

信力入印法門經

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 歸命一...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如是我聞:...

佛說須達經

佛說須達經 蕭齊中印度三藏求那毗地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有法自相相違因

【有法自相相違因】 p0556   因明入正理論云:有法自...

【佛教詞典】過去莊嚴劫

劫有過、現、未之分,現在的大劫叫做賢劫,過去的大劫...

面對業力如何把握當下的自己

什麼叫過去?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生命無量...

初心念佛,誰能無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

日常生活的發心與行道

我們一般人學佛,目的是什麼?圖現前的利益,怎麼樣能...

發心往生者,皆得無量諸佛護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

宗舜法師:災難來時你的佛號還能提得起嗎

我們大家不要面臨災難的時候卻又懷念一些所謂美好的時...

參禪與念佛有何區別

問: 參禪與念佛有何區別? 紹雲老和尚答: 現在有些學...

念佛別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國禪師描寫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其中兩...

怎樣的狀態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問: 法師您好!印祖一再強調我們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臨產可念觀音聖號

印光大師這種菩薩的心腸。作為一個比丘,有些事情沒有...

十方叢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我國的四大...

先求認命,再求改造命運

《唯識學》上說:我們凡夫的執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學佛要實修實證

《大莊嚴經》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兄弟二人同時出...

【視頻】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聆志居士)

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聆志居士)

【視頻】三十五佛懺悔文

三十五佛懺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