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八千人、菩薩一萬六千人俱——是諸菩薩智慧、方便、神通具足,辯才無礙,得大總持。

爾時,世尊處大法座,與如是等無數百千大眾恭敬圍繞,聽受說法。

彼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智上,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禮佛雙足。禮已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我有少法欲伸請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非愍我故,願賜聽許。」

佛告智上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恣汝所問,今正是時。諸佛如來隨有問者,各各為其如應演說,令彼聞已心生歡喜。」

時智上菩薩摩訶薩即白佛言:「世尊!云何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願佛世尊廣分別說。」

佛告智上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今當知,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以一方便普令一切眾生如理修行。何以故?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乃至於彼傍生異類、諸惡趣中,菩薩亦以平等一切智心施其方便,即以如是善根迴向一切眾生,令諸眾生修行二法。何等為二?所謂:一切智心、迴向心。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所有善根不念破壞、常所愛樂,生隨喜心,即以如是隨喜善根迴向一切眾生。復以一切智心廣施一切眾生,雖起施心,悉無所取亦無所得。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若時往彼十方世界、乃至一切方處,或見一切微妙可愛香樹、華樹。菩薩見已,不生一念希取之心,作是思惟:『此香樹、華樹非我所取,當獻十方一切諸佛。』即以如是善根迴向一切智。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隨所向處或見一切眾生受諸快樂,菩薩爾時生隨喜心,即以如是隨喜善根迴向一切智。又,若菩薩隨所向處或見一切眾生受諸苦惱,菩薩爾時起悲愍心,被精進鎧,即作是言:『一切眾生所有苦惱我當代受,普願眾生得安隱樂。』即以如是善根迴向無上菩提。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隨諸方處若禮一佛如來,即同禮彼諸佛如來。何以故?諸佛如來同一法性,同一戒品、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亦復同一最上心意。菩薩如是了知已,乃至恭敬供養一佛如來,即同恭敬供養諸佛如來,菩薩以廣大心普攝一切。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或時見有修大乘者於大乘法生退沒心,菩薩爾時知彼心已,即作是念:『我應為彼稱讚一四句偈,令彼如是如理修學,使不退沒。』念已,即言:『諸有修大乘者,若能於此一四句偈解了其義,即能於彼一切語言通達義趣,如所解了不生退沒。又復我此所說一四句偈,若有能聽受者,是人即得諸佛辯才。我當以是善根普施一切眾生,悉願得彼多聞具足諸佛無礙辯才所攝。』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或時往彼貧窮乞匃人所,菩薩爾時心生悲愍,即自念言:『他業所作受決定報,我今於此歡喜和合,隨其所欲而悉施與。如佛所說,於一施中有四行相,所謂:施大、心大等。今我此中所施雖少,一切智心而復無量。若我以是一切智心施此乞人,即以如是善根力故,當以寶手常出珍寶普施一切眾生。如是,佈施此乞匃人,乃能與彼現在佛世尊所佈施、持戒、修禪定者所作福行等無有異。』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若時與彼聲聞、緣覺同所居止,菩薩爾時於彼二乘但生恭敬。若彼聲聞、緣覺或以二事而生我相,何等為二?一者、菩薩出生諸佛世尊,二者、諸佛出生聲聞、緣覺。彼以是事而自念言:『我於此中是為最上,何能於彼生恭敬心?』而此菩薩雖聞是說,以方便故心無異想。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能於一施行中成就六波羅蜜多。是相云何?所謂:菩薩隨諸方處見來求者,菩薩爾時攝伏慳心,隨其所欲而悉施與,此即名為菩薩成就佈施波羅蜜多。如是施時,菩薩自持戒行,復能攝彼諸破戒者,普令安住清淨戒地,此即名為菩薩成就持戒波羅蜜多。如是施時,菩薩以其慈心為首,復起不破壞心、救護心、等住心。起是心時,此即名為菩薩成就忍辱波羅蜜多。如是施時——若飲、若食、及諸所欲——隨其所施,菩薩來、去、住、止於身、語、心位不生懈倦,此即名為菩薩成就精進波羅蜜多。如是施時,隨所施處,菩薩心住一境不起散亂,此即名為菩薩成就禪定波羅蜜多。如是施時,菩薩悉知如是施者、如是受者、得何果報。如是知已,稱量、較計皆悉平等,是中無有少法可得,此即名為菩薩成就智慧波羅蜜多。善男子!如是,名為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於一施行中成就六波羅蜜多。」

爾時,智上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薩摩訶薩佈施行中乃有如是善巧方便,以是方便而能解脫一切眾生輪迴苦惱、普攝一切諸佛法藏。」

佛言:「智上!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諸菩薩摩訶薩具善巧方便故,而能於其一施行中成就無量利益勝行。」

爾時,世尊復告智上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今當知,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設於異時有極重罪,而彼菩薩亦不壞善根。云何不壞?所謂:菩薩或時值遇彼惡知識勸令退失無上道意、得極重罪,菩薩爾時即自思惟:『我今若或即於此身取證涅槃、斷後邊際,不復堪任被精進鎧,何能度脫一切眾生輪迴苦惱?我今不應以此因緣自壞其心。何以故?我欲於輪迴中度脫一切眾生,設有極重罪亦不斷善根。』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又,善男子!若出家菩薩有分別心生別異作意,彼所得罪過四根本。是菩薩若具善巧方便者隨起即悔,善男子!我說彼菩薩為無罪者。」

爾時,智上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亦有罪耶?」

佛告智上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言菩薩無有罪者,云何菩薩於百千劫中學波羅提木叉戒有破根本果者?善男子!汝今當知,是等菩薩雖於一切眾生善言、惡言皆悉能忍,但為於彼聲聞、緣覺法中相應作意,是故我說彼所得罪過四根本。如彼聲聞乘人犯根本罪已,無所堪任取證涅槃;出家菩薩亦復如是,起是罪已不即悔舍聲聞、緣覺相應作意,亦復無所堪任、不能趣證大涅槃界。」

爾時,尊者阿難在大會中,前白佛言:「世尊!舍衛大城有一菩薩名光聚王。我於一時入城乞食,於其城中不見彼菩薩。是時光聚王菩薩別在一聚落中與一女人同坐一處,說非法語。我往見已,彼不覆藏,而復別說彼梵行法。世尊!我佛如來是一切眾生大師,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不解了。我見是相其事云何?願佛開示。」尊者阿難發是言時,而此佛會地大震動。

爾時,光聚王菩薩現身虛空高一多羅樹,即於空中問阿難言:「尊者阿難!於汝意云何?犯非法者豈能如是住虛空耶?」

是時尊者阿難對如來前向空問言:「光聚王菩薩!如我向者所見事相,云何菩薩有此非法耶?」

尊者阿難作是言時,世尊即為垂足按地。是時他方世界有佛世尊現虛空中,發是聲言:「菩薩已離非法,我知是事、我證是事。」彼佛言已,隱空不現。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不應於住大乘者、菩薩正士生過失想。阿難!譬如聲聞乘中初二果人求無漏道不以為難;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求一切智不以為難。何以故?菩薩已離眷屬纏縛故,已能安住佛、法、僧寶,不壞淨信、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難當知,若有住菩薩乘者,不離一切智心,設於五欲法嬉戲而行亦無過失。所有諸佛如來得五根具足,其義如是。

「阿難!如汝所見光聚王菩薩其事因緣,我今為汝如實宣說。阿難!汝今當知,光聚王菩薩向於聚落同處坐者,而彼女人於過去世二百生前與此菩薩曾為夫婦。是故,今時而此女人見光聚王菩薩吉祥威光、戒、力具足。女人見已,由宿習故生麁重想,以善根力復作是念:『我若得此光聚王菩薩來我舍中共坐一處,彼能令我發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時光聚王菩薩知彼女人心所念已,即於夜分往詣彼舍,與其女人共坐一處,廣為宣說無數法門。時女人舍內外平正,廣博嚴淨。時光聚王菩薩既同坐已,即復執彼女人右手說伽陀曰:

「『佛不稱讚染欲法,  愚癡迷著而所行。
  若能斷除欲愛心,  佛說斯人為最上。』

「阿難!時彼女人聞是伽陀已心大歡喜,即從座起,合掌恭敬禮彼光聚王菩薩足,說伽陀曰:

「『我本無心實求欲,  我知欲法佛不讚,
  若能斷除欲愛心,  佛說斯人為最上。』

「說是伽陀已,復說伽陀曰:

「『當知如我心所思,  所說真實而無異,
  若人樂求佛菩提,  一切眾生獲利樂。』

「阿難!時彼女人得光聚王菩薩善巧方便為開導故,即時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彼菩薩即從座起,出離彼舍。

「阿難!汝今當知,我觀彼女人深心清淨,勇勐最勝,我今為彼授菩提記。阿難!彼女人從此命終已,當轉女身,得成男子;從是已後,過九十九百千阿僧祇劫當得成佛,號曰近事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阿難!以是緣故,當知菩薩摩訶薩已離眷屬恩愛纏縛,一切非法永不復生。」

爾時,光聚王菩薩摩訶薩聞佛世尊如是說已,從空中下,頭面著地,禮世尊足。禮已合掌,前白佛言:「世尊!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住大悲行,常所利益。世尊!我今亦得是行。又復,世尊!若有菩薩能為一眾生髮一善根者,於諸色愛不起罪心。若如所起罪垢心者,當於百千劫中受地獄苦。世尊!若彼菩薩起是罪心、受斯地獄苦者,當知是菩薩即舍離眾生所發善根,令彼善根不能成就。」

爾時,世尊讚光聚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菩薩正士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若住大悲心者,能為一切眾生斷除一切罪垢。善男子!我念過去阿僧祇劫前,有一摩拏嚩迦名曰光明,於四萬二千歲中修持梵行,離諸過失。過是四萬二千歲已,而於一時以因緣故入一王城——其名神通——於彼城中見一女人名曰伽吒。時彼女人見是摩拏嚩迦色相端正,女人見已生欲愛心,來詣其前作禮而住。光聚王!爾時,摩拏嚩迦即問彼女人言:『今汝女人有何所求?』女人答言:『我今求汝摩拏嚩迦共為夫婦。』摩拏嚩迦言:『我不於女人而生欲想。』女人又言:『我於今時若不得汝為夫婦者,我當不久而趣命終。』爾時,摩拏嚩迦作是思惟:『我於四萬二千歲中修持梵行、不犯禁戒,我於今時不應受是染愛非法,而此女人我宜遠離。』作是念已,離彼女人而行七步。過七步已還復小住,為其女人起大悲心,作是念言:『我於今時發勇悍心,設犯禁戒,寧當忍受地獄苦報,不應遠離令彼失命。』爾時,女人聞是言已心生快樂,適本所願不至命終。光聚王!時彼光明摩拏嚩迦即執彼伽吒女人手作如是言:『如汝所欲,今我與汝隨所應作。』如是,光明摩拏嚩迦與伽吒女人於十二年中共為夫婦。彼摩拏嚩迦過是十二年已,又復精進修持梵行,從是歿已生梵天界。

「光聚王!汝今當知,彼時光明摩拏嚩迦者,勿起異見,今我身是;彼時伽吒女人者,今耶輸陀羅是。所以者何?我於爾時但能一念起大悲心,又復還修梵行,得生梵界。如是,我於十千劫中受輪迴身,雖受是身不生厭倦。光聚王!諸有眾生不具善巧方便者,於輪迴中受地獄苦;菩薩以能具足善巧方便,是故得生於梵天界。

「光聚王!假使舍利子、目乾連大阿羅漢,雖復神通、智慧於聲聞中而為第一,亦未能具善巧方便。光聚王!今我法中有一苾芻——名俱迦梨俱——墮地獄中,其事云何?光聚王!我念過去拘留孫佛法中有一苾芻名曰無垢。時彼苾芻修阿蘭那行,獨止一岩。其岩不遠有五通仙人別止一處。忽於一時布大黑雲,降霔大雨。時彼近住五通仙人往詣無垢苾芻岩所欲生惱害、破彼梵行。是時,仙人正入,苾芻方出。仙人見已,起過失心、妄生輕謗,作是思惟:『此無垢苾芻退失梵行,欲造非法。』爾時,苾芻知彼仙人心所念已,即踴身虛空高七多羅樹。仙人見是苾芻住在空中,仙人告言:『我持利刀來此岩中破汝梵行,汝今何復住空中耶?』仙人言已,苾芻即時從空而下,禮彼仙人,不復踴身。是時,仙人於須臾間全身墮彼大地獄中。

「光聚王!於汝意云何?彼時無垢苾芻者,勿起異見,即今慈氏菩薩是;彼五通仙人者,即俱迦梨俱苾芻是。光聚王!此因緣者,當知非彼聲聞、緣覺境界,皆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智慧所行。

「光聚王!又如世間有誐尼迦人,六十四種藝能具足。是人愛樂財寶,隨所向處以藝能故,一切所用皆悉能得。於彼彼人所得財利已,後復忘恩,心生棄舍。具善巧方便菩薩亦復如是,於一切處設諸方便救度眾生,彼彼所向於諸眾生無所希取。見彼眾生所有善根勸令增進,由彼所作善根力故,普令眾生出生勝行,菩薩亦復無所取著;乃至戲樂等事,雖復順行而已舍離,不復於心有所繫縛。

「光聚王!又如世間傍生異類,或見妙華色香具足,時彼傍生不能生起一念愛樂。具善巧方便菩薩亦復如是,雖受一切戲樂等事,未甞暫起一念愛樂,無自作、無他作,一切無著。

「光聚王!又如世間肥壞地中植諸種子,決定得生芽、莖、菓實。具善巧方便菩薩亦復如是,修空、無相、無願解脫法門,決定已能離諸染法,雖受一切戲樂等事,而亦不壞修行佛所稱讚功德成就。

「光聚王!又如世間漁捕之人於大池中張以大網捕取其魚,隨彼所欲皆悉能取,不墜水中。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空、無相、無願解脫法門,一切智心堅固所護,畢竟不墮生死泥中,隨彼彼處滅此身已生梵天界。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一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復次,光聚王!又如持明人善修瑜伽悉地法門,於秘密五種縛中而受繫縛,隨所作法不越三昧。是人以一大明句力悉能斷除彼一切縛,而獲安住秘密行門。雖在繫縛中,常不離三昧。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五欲境中嬉戲順行,隨其所作不壞正行。是菩薩以一智慧明力悉能清淨一切染法,於一切智心而能安住。雖受五欲樂,常生梵天界。

「光聚王!又如世間善用劍者於其劍法巧妙精熟。是人一時隱覆利劍,獨行曠野險難之處。於其中路忽見一人,單己無伴復無器仗。時用劍人見彼人已,生悲愍心,即相附近而謂言曰:『汝今獨行,一無伴侶又無器仗,將何護身?汝今同我隨其所往,終不令汝有所闕失。若忽值遇盜賊等事,我當為汝作大救護。』言已同行。於其中路忽逢賊眾,時同行人不知此人先隱利劍,見是賊已即生怖畏。時用劍人發勇勐心,無所怯懼,即出其劍與彼賊眾而共鬪敵。時彼賊眾皆悉斷命,其用劍人自護身已、復能防護彼同行者,咸得安隱過斯險難。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而能具足種種方便、執智慧劍。雖於五欲境嬉戲順行,終不暫令身根起放逸事,能為身根作大防護。設於異時遇煩惱魔,菩薩亦復無所動轉,被精進鎧不生怖畏,以智慧劍斷煩惱網,悉令清淨。菩薩常生清淨佛土。」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作愛,於其食時入舍衛大城而行乞食。時彼菩薩次第行至一長者舍,住立門側,發聲乞食。長者有女名曰上財,顏貌端正,人所愛樂。是時,彼女聞菩薩聲,即持飲食出施菩薩。授其食已,即於菩薩生愛樂心,若色相、若音聲而生取著,由此因緣起貪染心。

作愛菩薩見是女已,即知其念。菩薩爾時於貪染法無所作意,即自思惟:「於須臾間若起一念貪染心者,是大過失。何以故?今此女人,我於何處而生可愛?若彼眼根為可愛者,眼是無常敗壞不淨肉團,彼自性空,何所愛樂?若於耳、鼻、舌、身、意根為可愛者,彼彼諸根亦復如是,自性皆空,無有實法,何所愛樂?如是,從足至頂、乃至內外中間,一一如實審諦觀察,是中無有少法可得。我今如是如實觀已,於一切法悉無所有。法無有故,即法無生。」

菩薩作是思惟時,即得無生法忍。菩薩得是利已,心大歡喜,即於是處踴身虛空高一多羅樹,於其城中右繞七匝出舍衛大城,乘空往詣佛世尊所。

爾時,世尊見彼作愛菩薩威德巍巍猶如鵝王,乘空自在徐緩而來。世尊見已,謂阿難言:「阿難!汝見此作愛菩薩從空來不?」

阿難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

佛告阿難言:「汝今當知,此菩薩者,於一切法離貪愛心,證法無生、悉無所得,而能降伏一切魔軍,廣為眾生轉正法輪。」

時佛言已,而彼菩薩即住空中聽佛說法。

是時,彼上財女人於長者舍忽然命終,生三十三天,轉女人相,得天子身。彼天子生時,有七寶莊嚴微妙宮殿同時出現,縱廣十二由旬。復有一萬四千天女眷屬同時而生。是諸天女於須臾間自有智生,咸作是念:「我等今時以何善根得生於此?」即知:「先世舍衛城中,有長者女於一菩薩起染愛心。以是因緣,於彼命終生此天中,轉女人相而為天子。彼得無量勝報神通,我等由是天子勝因緣故亦得生此。」作是念已,歡喜而住。

爾時,彼新生天子即作是念:「我昔人間生染愛心,而何今時得是勝報?此因緣者,乃是作愛菩薩增上善力為開導故。我今宜應往詣佛所,恭敬供養彼佛、世尊及欲瞻禮作愛菩薩。」

爾時,彼天子作是念已,即時與諸天女眷屬持以種種殊妙香華,從彼天界來詣佛所。到已,頭面禮世尊足,即於佛前合掌向空遙伸敬禮作愛菩薩,然後以彼所持眾香華等尊重恭敬供養世尊。作供養已,右繞三匝,合掌向佛說伽陀曰:

「不可思議人中尊!  不可思議大菩提!
 不可思議諸佛行!  不可思議諸佛法!
 我舍衛城長者女,  父本立名為上財,
 色相端嚴眾所欽,  父母、宗親亦愛念。
 於一時中有佛子,  具大威德名作愛,
 舍衛城中乞食行,  次第來至於我舍。
 我時聞彼美音聲,  適悅歡喜即取食,
 持食詣彼作愛前,  以尊重心施佛子。
 我時見彼妙色相,  心生愛染欲和合,
 彼因緣故不能成,  我於剎那而命斷。
 我今不能具宣說,  作愛佛子大因緣,
 於染愛法不相應,  令我滅已生勝處。
 世尊!我雖舍前報,  快哉斷我女人相,
 轉成男子大威光;  又復得生於天界,
 與我同生諸天女,  一萬四千為眷屬;
 復有最上七寶嚴,  微妙宮殿同時現。
 我時發生如是心,  此為不可思議事,
 我以染愛心為因,  云何得此清淨報?
 作愛佛子甚希有,  亦名作喜、作光明,
 我身熾盛大威光,  由彼勝因獲如是。
 染因能成如是果,  聲聞、緣覺不能知,
 而彼乘中無此法,  唯善逝智而能轉。
 假使殑伽沙數劫,  不能修學諸佛智,
 我今無餘所樂心,  唯求無上菩提果。
 作愛佛子大威德,  是我最上善知識,
 我因彼故得見佛,  安住菩提無退轉。
 我知修行菩提者,  於染愛心無所著,
 如我所轉女人相,  普願一切為男子。
 我前世中命終後,  父母親族懷悲惱,
 恩愛極苦所纏心,  返於沙門生忿恚。
 我今以佛威神力,  於剎那間詣父所,
 隱身住空而白言:  『勿於沙門生忿恚,
 起忿恚者大過失,  於長夜中受苦惱。
 上財女者今我是,  已生三十三天中,
 轉彼女人前報相,  得大威光天子身。
 父母今詣於佛所,  應當懺彼忿恚心,
 佛是眾生大慈父,  一切眾生所歸趣。』」
 父母聞說佛聲已,  即起廣大增勝心,
 爾時父母承佛力,  應聲即詣於佛所。
 到已頭面禮佛足,  懺悔先起忿恚心,
 白言:「我今歸依佛。」  合掌又復伸問言:
「佛、法、僧寶最尊勝,  當云何作供養事?
 唯佛能知我心意,  如我所問願佛說。」
 發是言已諦誠住,  一心渴仰而聽受。
 佛告上財父母言:  「汝今諦聽我所說,
 若欲供養諸佛者,  應當發起菩提心。
 當知汝女上財者,  五百生中種善根,
 今轉女身為天子,  為汝父母善開導。」
 父母聞佛如是語,  即發無上菩提心,
 歡喜稱讚作是言:  「人中大仙如實語。」
 爾時佛告阿難言:  「汝今證知如是事,
 菩薩方便不思議,  於染心中得淨報。
 如上財女所轉相,  一切眾生亦如是,
 阿難!如是勝功德,  能令眾生皆離苦。
 今此天子勝福報,  於染愛心常清淨,
 而能恭敬佛世尊,  尊重無上菩提故。
 多劫已曾供養佛,  於諸佛所種善根,
 堅固安住菩提心,  決定當得菩提果。」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意者,譬如須彌山王眾寶所成,雖種種寶有種種色,彼黃金色而為最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清淨心、若染污心、若住法心、若隱法心,雖種種心如是差別,彼一切智心而為最上。世尊!諸菩薩摩訶薩最初安住一切智心,於諸染法悉能清淨。又如有藥名曰善現,能治世間一切病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一切智心已,能斷除貪、瞋、癡等諸煩惱病。」

爾時,世尊讚尊者阿難言:「善哉,阿難!如汝所說,如是如是。」

爾時,尊者大迦葉前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薩摩訶薩能行最上寂靜之行,能於一切眾生起悲愍心,常所利益。又復能修空、無相、無願解脫法門,不樂聲聞、緣覺之法,於一切處不離一切智心,具不可思議善巧方便。世尊!諸菩薩摩訶薩一切所行無著、無礙,於色、聲、香、味、觸境中行而不取、亦無起作。世尊!我今樂說譬喻明菩薩行,願佛世尊聽許我說。」

佛言:「大迦葉!樂說當說,今正是時。」

大迦葉言:「世尊!譬如世間有無數百千人眾,於其曠野險難之處見有一門,而彼人眾爾時各各從其門入。過是門已,次見道路,其路懸曠,險惡多難。彼諸人眾見是路已,咸生怖畏。是時,有一智人具善方便,欲為多人利益安樂,即告眾言:『汝等當知,去此不遠有一大城。其城廣闊,嚴麗清淨;人民熾盛,安隱豐饒。入彼城者,適悅快樂。誰當愛樂入其城中,即能遠離險難怖畏。』時彼眾中有一類人聞是語已,即時發言:『我今樂入。』入是城已,見其豐饒、安隱、快樂,生希有想,愛著不舍,即於彼住不復樂出。有一類人聞說其城,即時發言:『我亦隨順入彼城中。』是人雖入,不樂彼住,後復還出。又復眾中有一類人雖聞是語,不能前詣入彼城中。

「世尊!彼有智人過此城已,又復行於曠野險路。出是路已,見一道徑,其徑狹小,可一尺量。徑之左面有一大坑深百千肘、徑之右面復一大坑深百千肘,若或有人墮是坑者不能出離。彼徑四向,有一類人發是聲言:『我於此處生大怖畏。』又復去彼狹徑不遠有四衢道,一類人眾游履其道,隨其所向彼彼皆能見有大城;如如所見,彼彼隨應而生愛樂。時彼智人見是狹徑已,即行其徑到安隱處。

「世尊!世間無數百千人者,當知即是諸愚異生。

「一門者,當知即是取一有身;彼曠野險難中見道路者,當知即是生死險難之路;其路懸曠者,當知即是無明、有、愛,為因受果極懸遠故。彼有智人能唱導者,當知即是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彼大城者,即是二乘所證涅槃。有一類人入彼大城愛樂安住、不求出者,當知即是聲聞、緣覺,下劣信解,生止息想;彼一類人亦欲隨順入其城中,不樂安住、後還出者,當知即是餘諸菩薩,成就最上信解心故;彼一類人雖聞是語不能前詣入其城者,當知即是少福、無智、諸外道輩。彼有智人過此城已又復出彼曠野路者,當知即是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精進波羅蜜多故。彼一尺量狹徑路者,當知即是最上法界;左面坑者,當知即是彼聲聞地;右面坑者,當知即是彼緣覺地。彼徑四面有一類人發怖畏聲者,當知即是諸天魔王及魔眷屬;彼四衢道者,即是四攝法門。隨其所向彼彼皆能見大城者,當知即是彼二乘人,隨其所應見佛功德、見佛所行及佛智慧,生愛樂故;時彼智人到安隱處者,當知即是到一切智地。

「世尊!如是等譬喻說者,當知皆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引導眾生,是為菩薩最上勝行。以是義故,我於菩薩摩訶薩所應敬禮。」

爾時,世尊讚尊者大迦葉言:「善哉,善哉。汝大迦葉善說此語。」

當佛如是讚迦葉時,會中有萬二千眾生得天人身,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大迦葉言:「汝今當知,菩薩摩訶薩具善巧方便者,已能成就無量功德,於一切時雖有所作,不復起彼諸不善業,於自、於他遠離過失。」

爾時,智上菩薩摩訶薩於佛會中見如是事、聞如是法,又復恭敬,前白佛言:「云何,世尊!往昔為一生補處菩薩時,於彼迦葉如來法中曾作是語:『何故剃鬚發?云何求菩提而此菩提最上難得?』昔作是語當有何義?願佛於今為我宣說。」

佛告智上菩薩摩訶薩言:「止,善男子!勿作是語。當知菩薩摩訶薩隨其所行、隨有所說,非無利益。何以故?具不可思議方便菩薩見彼彼正士,隨所應住於彼彼眾生如應調伏,一切所行當知不離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智上!我今為汝廣說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甚深正法,汝應諦聽,如善作意。善男子!如我往昔為菩薩時,於燃燈佛所成就不可思議方便。爾時,我於彼佛法中證得無生法忍,從是已後,我為得忍菩薩。為菩提故轉復精進,若一劫、若百劫,未甞懈倦、未甞厭舍、未甞失念,數數來此輪迴趣中以善方便救度眾生,以自慧力隨諸所作悉得成就,於後邊際不作住想,為利眾生無有休息。當知此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我為菩薩時,為菩提故,雖入聲聞寂靜三摩地,乃至入菩薩三摩地,若身、若心無出沒想;雖得寂靜樂而不住著;雖在三摩地而精進不懈,以六波羅蜜多、四攝法門教化眾生,諸有所作未甞懈息。當知此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又,善男子!我為菩薩時——已得一生補處,將欲成道轉大法輪——即於兜率天宮如實觀察:『我今為當於此天中成等正覺轉法輪耶?為人間耶?』如是觀察,又復思惟:『我若即於天中作此利者,閻浮提人不得聞法;若於閻浮提中作此利者,而此諸天不得聞法。我今隨其所宜,但應下降閻浮提中成等正覺,而此諸天亦可利益。』又復菩薩思惟觀察:『我若從此兜率天宮沒已下生人間,不入胎藏現受生相,於須臾間便成正覺者,彼閻浮提所有眾生當起疑念:「此釋迦菩薩從何所來?天中來耶?乾闥婆中來耶?變化來耶?」』以是緣故,從天中沒,下降閻浮,隨順世間,入母胎藏。當知此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復次,善男子!菩薩雖住胎藏,世間眾生不應於此作實住想。何以故?菩薩本從無垢寂靜三摩地安詳而起。從天中沒、下降人間、處胎受生、出家苦行,乃至坐菩提場成等正覺、降伏魔眾、轉大法輪,如是一切所作,菩薩於中清淨、無染,無動、無轉,不出、不沒。以是義故,應知清淨行菩薩不實住胎藏,當知此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又復何緣菩薩但現胎生、不現餘生耶?所謂:菩薩於一切眾生中最上、最勝,是潔白分,純一無雜。以如是相現處胎生,當知此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又復菩薩初入母胎其相云何?所謂:菩薩入母胎時內外清淨,安隱無難,不苦、不惱。如昔天中所受快樂,菩薩入母胎時樂受相應亦復如是,不同世人攬彼父母羯邏藍等穢污不淨為入胎相。

「又復何緣菩薩於母胎中住滿十月,不增減耶?所謂:菩薩不同世人住母胎藏日月數量有增、有減,以增、減故,胎藏不圓,諸根缺減。是故,菩薩滿足十月,胎藏圓滿,諸根具足,無所增減。當知此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又復何緣菩薩不樂宮殿而返於其園林中生?所謂:菩薩於其長時遠離憒閙,樂寂靜處,修寂靜行,有諸天、龍、夜叉、乾闥婆等常所衛護。菩薩欲令迦毘羅城一切人民以諸香華隨喜供養,各得瞻覩。以是因緣,菩薩於其園林中生。

「又復何緣菩薩之母攀其樹枝生菩薩耶?謂:菩薩母不同世間所有母人,當產生時苦受相應,得大苦惱。摩耶夫人生菩薩時樂受相應,得大快樂。以是因緣,菩薩之母攀彼樹枝而生菩薩。

「又復何緣菩薩於母胎中能念能知彼三世事,乃至菩薩入胎、住胎等事悉能知耶?所謂:清淨行菩薩於三界中最上、最勝,正念現前,於一切法無所忘失。是故,菩薩雖住胎中能念能知彼一切事。

「又復何緣菩薩生時唯帝釋天主而來衛護?菩薩生已即為捧接,爾時無復餘天人耶?所謂:帝釋天主先發大願:『菩薩生時為作守護。』以彼往昔善根力故,是故菩薩生時唯帝釋天主而來衛護。

「又復何緣菩薩生已即於四方各行七步,不減至六、不增八耶?所謂:菩薩正士神通變化隨宜方便,其相如是,由此因緣但行七步,無所增減。

「又復何緣行七步已即發是言:『我於世間最尊、最勝,已能解脫老、病、死法。』謂此梵界諸天子眾聞菩薩生悉來瞻禮,各各隨應得其利益。菩薩爾時即自思惟:『但此梵界諸天子眾得知是事,我今欲令一切普得聞知。』作是念已,乃發聲言:『我於世間最尊、最勝,已能解脫老、病、死法。』發是言時,所有三千大千世界諸天子眾及諸梵眾聞是聲已,於須臾間一切皆來至菩薩所,合掌恭敬,隨喜稱讚。以是因緣,乃唱是言:『我於世間最尊、最勝。』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二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復次,善男子!何緣菩薩生已現大笑相?豈非菩薩以掉舉故現是相耶?所謂:菩薩生已,作是思惟:『我欲普令一切眾生悉能同我發菩提心。我當得菩提已,廣度眾生出輪迴苦,我於是事無懈怠想。我觀一類眾生起下劣心迷亂作意,於解脫道不能發起廣大精進。此復云何?所謂:具大悲心者能起精進,彼類眾生無如是行。我欲令彼成就如是廣大精進、得最上解脫,是故,我取一切智果。』由此因緣心生歡喜,以其喜因現大笑相,而非菩薩掉舉相故。

「又復何緣菩薩身本無垢而沐浴耶?所謂:菩薩無量劫來雖離垢染,今此現生,隨順世間沐浴其身。

「又復何緣菩薩生已而不便從園中詣菩提場成等正覺?復入王宮,其事云何?所謂:菩薩身相圓滿、威德具足,人所瞻者皆獲利益,菩薩乃入王宮令彼宮嬪、一切眷屬咸得瞻覩。又,欲於其宮中隨順世間作嬉戲事,受諸快樂。雖同有作而無其實,乃至一切所有及轉輪王位皆悉棄舍,出家修道。由此因緣,是故,菩薩復入王宮。

「又復何緣摩耶夫人生菩薩已七日命終?豈非菩薩咎耶?所謂:菩薩於兜率天將欲下降入母胎藏,先以天眼審諦觀察,見摩耶夫人所有壽量滿足十月,餘復七日即當命盡。菩薩如是觀已,乃入胎藏住經十月。由此因緣,摩耶夫人七日命終,壽量盡故,非菩薩咎。

「又復菩薩未出家時遍學世間一切藝能,所謂書算、呪術、工巧、歌舞,乃至弓箭、器仗等事。如是學者其義云何?所謂:菩薩為欲調伏世間,顯最勝故。所以者何?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中無有一人所學藝能勝菩薩者,以是緣故,菩薩未出家時學如是事。

「又復何緣菩薩未出家時納妻有子,而復廣有宮嬪、婇女、諸眷屬等?豈非菩薩生貪愛耶?所謂:菩薩雖同世間起如是相,而非菩薩生貪愛心。何以故?菩薩正士已離貪愛,於貪愛中隨所施作而無其實所有。菩薩納耶輸陀羅而為妻者,菩薩為欲令耶輸陀羅滿宿願故。彼耶輸陀羅往昔曾於燃燈佛所發是願言:『願我當於釋迦牟尼佛法中為釋種女,種諸善根。』以彼宿世無虛妄言,是故,我今納以為妻,令彼速得善根成就。隨世間相雖復如是,而菩薩心不生過失,後當棄舍,出家修道。所有生羅睺羅子者,謂世間人作是謗言:『若無子息生育相繼者,彼非丈夫。』菩薩息是謗故,乃令耶輸陀羅釋種之女即時產生羅睺羅子。而此羅睺羅者不從父母羯邏藍等穢污所生,當知從天中沒,化相生此。所有廣集宮嬪、婇女、諸眷屬者,菩薩為欲各各隨應教化開導,悉令獲得最上善利,後當棄舍出家修道。菩薩於其宮中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教化開導四萬二千宮嬪、婇女,悉令種是菩提善根;餘諸宮女但能信心清淨,安住正見。是故當知,諸菩薩摩訶薩修菩薩行者隨世間相,雖處王宮、納妻有子、廣集宮嬪諸眷屬等,乃至於五欲樂嬉戲順行,諸有所作皆無其實,清淨潔白,離諸垢染,無愛、無著,無動、無轉。菩薩但為教化一切眾生,圓滿宿願、成熟善根故,即以不可思議善巧方便神通願力變化所生、變化所作,於其神通遊戲法中得三摩地寂靜快樂,隨應所作皆悉利益。菩薩處王宮時,雖受一切象、馬、奴婢,而彼一一皆是宿世殊勝願力,菩薩為成就故而乃攝受。以是因緣,當知菩薩納妻等相非貪愛心。

「又復何緣菩薩一時往閻浮樹下結加趺坐,彼時日光雖轉,樹影不移?其相云何?所謂:菩薩欲令七俱胝天人獲利益故,其相如是。

「又復何緣菩薩出遊園林,見老、病、死生怖畏耶?所謂:菩薩已離老、病、死怖,見是相時現恐怖者,欲令眾生起厭畏故。

「又復何緣菩薩於中夜分踰城出家,而不於彼晝日分耶?所謂:菩薩取夜分者,欲令迦毘羅城一切人民皆不見故。又為菩薩令自善根而得增長,白法清淨,圓滿具足,棄舍一切所有樂事。是故,菩薩於中夜分踰城出家。

「又復菩薩出王宮已,至苦行處自手截發。菩薩之父——淨飯大王——聞如是事,心不生信:『云何我子便截發耶?』後知其實,心生苦惱。是相云何?所謂:菩薩以所截發,欲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人非人等見佛吉祥威光最勝髮髻,瞻禮恭敬獲大利益,以是因緣而自截發。

「又復菩薩所有迦蹉迦馬王種種莊嚴,馭人飡那善能控馭。菩薩當乘出王宮時,而彼馬王歡喜而行,後乃棄舍。是相云何?所謂:菩薩一切所愛歡喜棄舍,無所戀著,欲令末世一切眾生如我今時離諸愛著,於我法中如是修學。又復令末世中諸出家者以彼正命出家學道,以是緣故棄舍馬王。

「又復何緣菩薩於寂靜處六年苦行,歷諸難事,豈非菩薩餘業障故感是報耶?所謂:菩薩諸障已盡,無有苦報,諸所作事但是菩薩善巧方便。

「善男子!汝前所問:我為一生補處菩薩時曾發是言:『何故剃鬚發?云何求菩提,而此菩提最上難得?』此因緣者非無利益,今當為汝如實宣說。我念往昔於迦葉如來法中而為菩薩,名曰護明,我時以善巧方便於諸眾生隨其所宜為作利益。彼時有五婆羅門,是大族姓子,先於菩薩乘中修諸梵行,後因值遇彼惡知識使令忘失大菩提心。彼五婆羅門即於一時起如是心:『我等已能得菩提法。』起是心者異見相應。我於爾時觀知彼心,即以方便欲為開導,乃於彼前發如是言:『何故剃鬚發?云何求菩提,而此菩提最上難得?』彼五婆羅門聞是語時咸作是念:『何故護明菩薩發如是言?』我知其念,又復告言:『何故剃鬚發?云何求菩提,而此菩提最上難得?』我時言已,安住真實平等法門,即與五婆羅門同住一處。

「時有二人:一名竭致迦囉,二名貢婆迦囉,來詣於我及五婆羅門所,先廣稱讚迦葉如來最上功德,後復謂我及五婆羅門言:『今可往詣迦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我於爾時作是思惟:『此五婆羅門善根未熟,若今同詣迦葉佛所,我或稱讚迦葉如來最上功德,彼五婆羅門不能稱讚。』作是思惟已,告彼二人言:『我自知時。』作是言已,我即於般若波羅蜜多住無所住。以般若波羅蜜多力所護故,從是出生善巧方便,即謂五婆羅門言:『我向語汝:「何故剃鬚發?云何求菩提,而此菩提最上難得?」於如是義汝等未解,今為汝說。以何義故菩提難得?所謂:菩薩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無所行想、無所住想,即於菩提無智、無得,如實而觀,悉無所得。又,菩提者,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畢竟空中一切無得。是故,我向謂汝等言:「何故剃鬚發?云何求菩提,而此菩提最上難得?」當知此說是真實說。』時五婆羅門聞是法已,心得開悟,還復安住大乘法中。

「我作是說已,住一切法無所得心,即離是處,又復別詣於一方所。彼五婆羅門爾時亦復同於彼住。是時,竭致迦囉、貢婆迦囉二人,承佛威神力故,復詣彼處方便勸導五婆羅門,令彼同往迦葉佛所。我時觀彼五婆羅門根緣已熟,即時與彼五婆羅門及其二人同詣迦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到佛所已,各禮佛足。時彼二人以宿世善根力故見佛相好,爾時各各心得清淨。彼五婆羅門得見如來色相光明、吉祥威德,心生歡喜,各以宿世善根力故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白佛言:『此五婆羅門善根成熟,願佛化度。』

「爾時,迦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即為宣說菩薩藏法,隨其所應而能解了,即時皆得無生法忍。迦葉如來即為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我得記已,即白迦葉佛言:『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攝受此五婆羅門故,而令得見如來。復為宣說菩薩藏法,教化開導皆為得忍,菩薩求佛菩提不復退轉。』

「復次,智上!我昔於彼迦葉如來法中為一生補處菩薩時,先所發言:『何故剃鬚發?云何求菩提,而此菩提最上難得?』作此說者,為開導故,由是因緣彼獲利益。是故當知:諸所言說非無義利,皆是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而非過咎、非不善法。

「若有眾生少知、少見者,或於持戒清淨沙門、婆羅門所發無義語——所謂以智為非智——作是語者,不能長夜利益安樂,但能與彼苦受相應。此等眾生作不善業,是過咎者。菩薩摩訶薩即不如是,一切障累悉已清淨,無復少分業障可得,但為眾生滅諸惡法、普令堪任趣證解脫。智上!如昔因緣,當如是知。

「又,我所有六年苦行,歷諸難事,但為降伏諸外道故;又欲令諸眾生起精進故;一麻、一麥為所食者,欲令身器得清淨故。由此因緣,於六年中修諸苦行,而非餘業所感報應。

「我昔如是於六年中修苦行時,有五百萬天眾仙眾皆得智通三昧。是故當知,我修此行以善巧方便為利益故。

「又復菩薩先受乳糜,食已增益勢力,方乃行詣菩提場中而取正覺。何不但令其身瘦悴往彼道場成正覺耶?所謂:菩薩悲愍末世一切眾生,先受乳糜,食已方成正覺。何以故?末世眾生皆以飲食而為資助。有諸眾生求道果者,若無飲食資身,彼不能增進,咸生退屈。若得飲食為資助者,皆獲安隱,以安隱故,於諸善法而悉記念,乃能增進趣求道果。我欲令彼末世眾生如是學,我先受飲食,後方進道。又,為令彼獻乳糜者牧牛女人圓滿施因,成就菩提分法。我時食已,安坐道場得菩提果,能於一三摩地中住經千劫——皆由段食力所資故——以是因緣,受彼乳糜。

「又復菩薩既處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何不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而先降伏諸魔軍耶?所謂:無處可能容受諸惡魔眾。菩薩若不以善巧方便而容受者,彼諸惡魔即當嬈亂一切眾生。是故,菩薩處其座已,作是思惟:『我於今日成等正覺,而此三千大千世界諸眾生中,有何等眾生心不喜樂?』念已觀察,知諸惡魔心不喜樂,欲於菩薩而生嬈害。菩薩爾時又復思惟:『我今不應與魔鬪戰,但以神通作變化事使彼降伏。又令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眾,得見菩薩師子遊戲神通相已,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因故,普令當得最上涅槃。』爾時,菩薩作是念已,即於眉間放大光明,其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魔宮皆悉映蔽。於其光中發是聲言:『今此釋迦種族淨飯王子舍轉輪王位出家修道,詣菩提場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是聲時,復有無數天人四眾來菩薩所瞻禮恭敬。是時,一切魔王及魔眷屬見是事已,四散馳走,驚怖戰掉,憂箭入心,生大苦惱。時惡魔眾忿恚轉增,於須臾間化四兵眾繞菩提場,面百由旬,種種變現而為嬈亂。菩薩爾時住大慈心,雖見是相而無動轉。菩薩即以寶網鬘手作降魔相,是時諸魔即皆降伏。爾時,有八十四俱胝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緣故,菩薩先現降魔相,當知皆是善巧方便。

「又復何緣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七晝夜中結加趺坐觀彼樹王,寂然不動?所謂:色界有諸天子修寂靜行者,見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加趺而坐心大歡喜,作是思惟:『如來於七晝夜中依止一心,寂靜而住,是心不可得。』作是念時,有三萬二千色界天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為欲令未來世中諸修道者悉能如是修寂靜行,以是因緣,如來得菩提已,於七晝夜觀彼樹王,寂然不動。

「又復如來得菩提已,何故最初梵王勸請轉法輪耶?此因緣者,所謂有諸梵眾勸請梵王隨應說法。何以故?彼諸梵眾謂能依止梵王,復謂梵王能生梵眾,於此世間無復最先過梵王者。爾時,梵王作是思惟:『如來大師為世間尊,隨應悉能知眾生根。是故,我應勸請說法。』作是念已,詣菩提場勸請世尊轉正法輪。當彼梵王如是勸請時,有六百八十萬梵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緣故,梵王最初勸請轉正法輪。

「復次,智上!如來大圓鏡智悉能顯照一切眾生語言、心行,一切所作無不容受;照見眾生最初邊際,有具善根者、有不具善根者,彼彼眾生、彼彼業報,大圓鏡中皆悉顯現;乃至諸佛如來所作報應亦於中現——菩薩詣菩提場成等正覺、圓滿一切白法最勝功德、如來已斷一切不善之法、已能清淨一切障累、已能遠離一切過失,如是功德大圓鏡智皆悉顯照。

「復次,智上!如來從大悲心起善巧方便,普為救度一切眾生。譬如醫師善解醫藥,諸有病者,隨其所宣,甘、苦、辛味和合妙藥,應病而授皆得除愈。如來大師亦復如是,具足種種善巧方便,為大醫王善療眾病,隨觀眾生有何等病,如其所應,以善巧方便而為救療,皆令解脫。

「又,如世間彼初生子,慈母乳哺、恩育愛憐,不令有少病苦所侵。若後有病,慈母即為揀擇良藥授與令服,子既服已而得安樂。如來大師亦復如是,為一切世間之父,觀諸眾生如其子想,不令眾生有苦惱者。若見眾生造彼彼業、得彼彼報,如來隨應即以善巧方便而為救度,令得解脫。智上!如是所說,當知是為善巧方便。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三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復次,智上!我念過去世時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寶。是時,別有一商人其性剛強,勐利暴惡,於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噁心,欲謀珍寶。彼自思惟:『我今宜應設其方便,悉斷彼諸商人命已,當取珍寶,還閻浮洲,自受快樂。』是時,五百商人眾中有一商主名曰善御,其性慈和,於一切人常生悲愍。商主一時止息而臥,忽於夢中見大海神出現其相,謂商主言:『汝今當知,諸商眾外別有一人,其性暴惡,如是色相、如是名字。彼人起賊害心欲謀珍寶,彼作是念:「應當速斷諸商人命,取其珍寶,還閻浮洲,自受快樂。」是故,我今如彼所念而先語汝,汝可思惟作何方便,令此惡人不造殺業、免地獄報,又復商眾得全其命。何以故?此五百商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住不退轉,而彼惡人於如是住菩薩法者若造殺業,永墮地獄,無有出期。是故,汝今宜設方便,善為救度。』

「爾時,善御商主從夢覺已,即作是念:『我於今時有何方便,令此惡人不造殺業、免地獄報,得諸商人各全其命?』於一日中如是思惟求善方便而未能得,乃至七日審諦思惟亦不能得。過七日已,即作是念:『我今無複方便可得,但當於彼興殺心者先與斷命。彼斷命故,不造殺業、免地獄報,又令餘眾得全其命。』如是念已而復籌量:『我若與此五百商人共斷其命,而五百人皆墮地獄。我今宜應起大悲心,為救護故,自手當殺。此殺因者,設於百千劫中獲地獄報亦當忍受。但能今時以如是大悲方便令此惡人不造殺業,當免地獄無量劫苦;又令住菩薩法者諸商人眾,安隱無難。』爾時,商主作是念已,即設方便乃斷其命。時彼惡人既此命終得生天界。

「智上!彼五百商人者,當知即是此賢劫中五百如來;是時眾中為商主者,即我身是。我於百千劫在輪迴中,以大悲心出生善巧方便,如是種種救度眾生。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雖經百千劫在輪迴中,皆為以方便智救度眾生,勿謂菩薩摩訶薩有業障可得。是故當知,諸佛、菩薩諸所作業皆悉清淨,無復少分障累可得。

「智上!又復當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是金剛不壞之身,乃至舉足、下足皆以神通方便作大利益。」

是時,舍衛城中有二十人,忽與二十極惡知識而相值遇,是諸人等互起噁心欲相謀殺,各各伺求彼彼方便。時四十人承佛威神力故俱詣佛所,到佛所已,住立一面。

爾時,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為欲化度彼四十人故,於剎那間化一大人在佛會中,即白大目乾連言:「尊者當知,今此大地不久出現諸草木相。」而彼大人作是言:「時世尊即為垂其右足。」於須臾間而此大地即生草木,各一尺量。

時尊者大目乾連白佛言:「世尊!今所出現草木之相,我於餘方可能見不?」佛言:「不能。」

尊者大目乾連而即隨取少分草木乃自執持。時三千大千世界皆悉震動。

於是,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以神通力現自身相出過梵界,而此草木亦復隨從出過梵界;又復如來以神通力現大海中,而此草木亦隨彼住;又復如來以神通力入大山間,而此草木亦隨彼住。爾時,如來還本座已即收右足,而此草木亦安住不動。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往昔有何因緣,今現是相?」

佛言:「阿難!我於往昔為大商主,入海求寶,逢惡知識,我時以大悲心而斷其命。昔因緣故,今有是相。」爾時,世尊說伽陀曰:

「今此所現如是相,  不住虛空及山、海,
 乃至不住諸地方,  以宿因故如是住。」

爾時,彼四十人咸作是念:「如來是大法王,無實業障可得。我等互起噁心自相謀害,今對佛前宜應懺悔。」作是念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先起噁心互欲殺害。是故,今時各各懺悔。」

爾時,世尊即為如應宣說法要,彼四十人皆得智證三昧。是時,有三百二十萬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智上!以此因緣,當知諸佛如來舉足、下足皆是神通方便,作大利益,實無少分業障可得。

「又復如來已離諸病,何故一時遣諸苾芻詣耆婆所求青蓮華蘂汁?要當何用?所謂:我於一時與五百苾芻結夏未久住於林間,是時有修左囉摩婆尾迦行者住彼林側。是人忽有病生,不能進止、不能調伏,即於我所求以妙藥而救其苦。我時作是思惟:『今不應知是病所宜。何以故?我若知其病所宜者,後末世中破壞聖心。於今設何方便得藥與療?但當令此諸苾芻眾為求其藥。』作是念已,即令諸苾芻詣耆婆所求青蓮華蘂汁與療其病。是諸苾芻雖承佛旨而未即行。爾時,淨居天子見諸苾芻已,白言:『尊者!汝等當如佛旨,求如是藥為作救療,勿求別藥令彼服已而趣命終。』諸苾芻言:『我等若行求藥違佛戒法,我等寧自喪命,終不違佛戒法而行。』淨居天子復白諸苾芻言:『如來是大法王,以利益心猶故現相服藥除病。汝等今時何不如教?當行求藥,當行求藥。』淨居天子如是三白已,時諸苾芻息疑悔心,即詣耆婆所求如是藥。得是藥已授彼病人,服已除差。智上!以是因緣,我為利益故乃遣苾芻求如是藥,而非如來有諸病惱。

「又復如來諸福蘊中最上、最勝,何故最先執持應器入城乞食?所謂:如來已離諸障、無叚食想,但為愍念後末世中有諸苾芻少福德者,雖入王城聚落持缽乞食而不能得,乃生退屈,不能長時勤行乞食。為令此等苾芻當於爾時作是思惟:『如來大師於諸世間福聚最勝,猶尚隨宜持缽乞食,況復我今末世苾芻薄福德故,乞食所難不應生苦。但當行乞,雖復少得而亦為足。』

「智上!如來在世行乞食者,又為隨順作利益故,所謂令諸婆羅門、長者、居士,乃至一切人民,以佛威神所加持故,於現世中飲食豐足,不值饑饉之苦。何以故?如來在世,不令諸魔作饑饉難。是故,如來以善方便隨順世間,雖受叚食不生愛著,不令婆羅門、長者,乃至一切人民及餘諸天子眾等起如是念:『沙門瞿曇於其叚食愛樂作意。』如來為令彼等不生念故,於晝夜中與苾芻眾常住三昧,依止一心,寂而無動,無高、無下,前引於後、後如於前,正念相應。於一時中我住三昧,有七萬天子發清淨心禮敬於我,我即從三昧出為其如應宣說法要,彼諸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由此因緣,是故當知,諸佛、如來現行乞食,但以善巧方便作利益故。

「又復一時有讚左摩拏嚩迦於佛如來而生惡意,當墮地獄,佛為救護,其事云何?所謂:如來怨親平等,無復少分障累可得,但為眾生安樂利益。我於爾時為欲救護彼讚左摩拏嚩迦故,以我威神力令其得見兢伽沙數世界諸佛如來,是諸如來大圓鏡智中現彼所作業。以諸如來神通力故,令此摩拏嚩迦見自業已即生悔心,作如是言:『今於此中真實顯現,乃自思惟如來一切白法具足。云何我今但造惡業,於白法分而不能得?』彼摩拏嚩迦作是念時,即得清淨正白梵行,於其夢中見佛現身,所有先起惡意之罪皆悉銷滅,命終已後免地獄報。當知皆是如來神力而為救護。何以故?所謂:如來以大悲方便不舍眾生故。

「又復一時有孫那利梵志於祇陀林中,彼以因緣而斷其命。佛時不知,云何名為一切智耶?所謂:如來無礙正智皆悉具足,無不知見,如來隨諸色相、神通等事皆以威神建立。今此孫那利梵志者,佛觀是人壽量已盡,決定命終,亦非如來不能了知。又,欲以是因緣令諸外道攝伏其心,止息自罪。爾時,如來以加持力於七夜中不入聚落。是時有六十俱胝天人過七夜已往詣佛所。到佛所已,乃為隨應宣說法要,即時各得智證三昧。

「又復何緣如來昔曾於三月中食馬麥耶?所謂:如來欲令婆羅門、長者等生希有心,又為成就利益事故。所以者何?我於一時與五百苾芻見五百馬,我觀彼馬宿世善根今已成熟。何以故?此五百馬於前前世已曾為人,親近供養先佛如來,於先佛所發菩提心,後因值遇彼惡知識破壞善法、造諸惡業,以是報應今受馬身。又復此五百馬往昔曾於日藏菩薩所發大誓願,以其宿世大願力故,今復值遇日藏菩薩以菩提法方便教化,令得度脫。是五百馬以菩薩威力及自願力故,各能思念宿生中事。智上!我觀彼馬有是因緣,生悲愍心欲為化度,乃與苾芻往彼馬所,以所食麥即取食之。我自食已而復授彼五百苾芻。時五百馬以宿善根力故,見佛及苾芻眾食是馬麥,即時禮佛及諸苾芻。彼五百馬過三月已皆悉命終,生兜率天,即從彼天來詣佛所,恭敬、尊重、瞻禮、供養。佛即隨應為說法要,是諸天子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轉。如來為令此五百馬成就如是大利益事故食馬麥。

「智上當知,所有一切飲食,如來食者皆為最上食。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土及乳糖,如來食者,於是二種等無差別,皆成上味。何以故?如來舌根常得上味,是大人相。以是緣故,當知諸佛如來凡所受食皆為最上食。我時謂阿難言:『汝舍轉輪王位出家修道,於諸眾生起悲愍心。汝今食此馬麥而得何味?』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此馬麥甚為希有,我雖生於王宮,昔未曾得此最上味。』是時,阿難食馬麥已,於七日中得大喜樂。

「智上!我時與彼五百苾芻夏安居已,各還所止。是時,五百苾芻眾中有四十苾芻食是馬麥,雖於其味作清淨想,還復思念諸苦糲食。如是思念已,於七夜中各得阿羅漢果。

「智上當知,如來雖食馬麥,實非宿障報應之事,但為眾生作大利益;又令諸修淨戒沙門、婆羅門生希有心;復令一切眾生如說能行。當知如來一切最勝,諸所施作不壞法行。

「又復何緣如來一時謂迦葉言:『我患背痛,汝可為我說七覺支法。』此因緣者,所謂:爾時,有八千天子而共集會。是諸天子先於佛、法、僧寶未生淨信,當於爾時暫聞迦葉說七覺支法,而彼信心漸能開悟。即詣迦葉所,迦葉重複廣為分別七覺支法。是八千天子即時各得智證三昧,乃自思惟:『眾生有病不能聽法,若聞法者病得銷除。如來是大法王,猶故現病令大迦葉說七覺支法。我等云何不樂聽法?』彼諸天子作是思惟已,即於佛法心得清淨。以是利益因故,如來乃現背痛令大迦葉說七覺支法。當知皆是善巧方便,實非宿障報應之事。

「又復何緣,昔有莊嚴幢婆羅門於一時中向佛世尊發不善語,佛於爾時不生恚礙?所謂:如來於天人四眾大集會中已得忍、力具足,隨觀諸境不生恚礙。如來爾時於諸眾生住平等心、救護心、安住心、柔軟心、勇勐心。如來住是諸心時,有四千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利益因故,如來乃於莊嚴幢婆羅門不生恚礙。當知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實非宿障報應之事。

「復次,智上!我念昔為菩薩時,彼提婆達多在在處處常隨於我。何以故?彼提婆達多雖來我所伺求嬈害,而能令我圓滿六波羅蜜多、能令無量眾生得大利益,所謂若時欲令眾生得大快樂,我不能行佈施攝法,提婆達多即來我所乞妻子、奴婢、頭、目、手、足,我於爾時皆悉能舍。以能舍故,彼作是言:『如是名為難行之行,能令眾生起發善根。』我作是施時,有無量眾生起愛樂心,於佈施行得淨信解。又復若時我以菩提願力住淨戒行,提婆達多來詣我所欲破淨戒。我於爾時堅固不動,不壞戒行。有無量眾生見是事已,悉住清淨戒地。又復若時提婆達多於我起其忿恚、打、罵,我於爾時不生瞋恨,住忍辱心。有無量眾生見是事已,皆住忍行。所有精進、禪定、智慧等行,以提婆達多故,我皆圓滿及令無量眾生得大利益。

「智上!當知彼提婆達多雖於我所欲生嬈害,而能令我增長善法、為諸眾生作利益事。是故應知,諸佛如來以善巧方便故,於諸眾生隨所施作,皆令不壞所有報應。又復如來於眾生界普遍觀察,有某眾生造如是因、得如是報,隨所觀已,設諸方便而為化度。

「智上!如我上說種種法門皆是最勝善巧方便,如是法門不應於彼下劣善根眾生前說。所以者何?所有眾生雖種聲聞、緣覺相應善根,而亦不能於此最勝善巧方便中如理修學。何以故?非法器故。但當為彼修菩薩法者如實宣說。譬如盲人,於夜分中雖有光明,亦不能見一切境相;若有目人於其夜分,得彼光明而為照耀,一切境相悉能觀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已修菩薩最勝行法、又能具足善巧方便,所有諸佛勝行、解脫法門悉能通達。

「智上!若有志求無上菩提諸善男子、善女人,愛樂法故,縱在百千由旬之外,若有宣說如是善巧方便法門處,而亦不怖遙遠即來聽受。何以故?若人聞是法已,即得廣大光明,所行清淨,於佛法中離諸疑悔。是故當知,所有天人四眾之中,是法器者即能愛樂聽受此法;非法器者雖復得聞,不生愛樂。」

佛說是法時,有七萬二千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此經何名?我等云何受持?」

佛言:「阿難!此名『善巧方便波羅蜜多正法』,亦名『一切秘密最上波羅蜜多正法』。如是名字汝當受持,於後末世宣通流佈,令諸眾生得大利益。」

佛說此經已,阿難等諸聲聞,智上等諸菩薩摩訶薩,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四


上篇: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下篇:大乘顯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毗耶娑問經

毘耶娑問經翻譯之記 菩薩方便攝化眾生,必以大悲引邪...

阿彌陀佛說咒

阿彌陀佛說咒 那(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下同)那謨...

佛說普門品經

佛說普門品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諸行有為經

佛說諸行有為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三藏傳教...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佛說梵志女首意經

佛說梵志女首意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生經

生經卷第一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說那賴經第一 聞如是...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註音版】隨念三寶經

隨念三寶經...

阿彌陀佛說咒

阿彌陀佛說咒 那(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下同)那謨...

佛說法律三昧經

佛說法律三昧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奉 詔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變吐

【變吐】 p1464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頁云:復言:世...

【佛教詞典】釋迦氏譜

(書名)一卷,唐道宣撰。大意同僧祐之釋迦譜而簡略。...

九華山無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華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頂上,有一座六百多年曆...

至易至殊勝的淨土法門

世人往往以為簡易的東西比較不值錢,殊不知對人至關重...

聖嚴法師《找不到太太》

我認識一個人,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很多女孩子喜歡他...

汝能修淨土,安隱無驚疑

請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穩。這是對多年修行的人,讓他...

生氣的時候,默念三句話

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曾經...

慈航法師:做一個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講的題目叫做:怎樣才叫做一個完全的人?,諸...

做人做事,敗於10忌,成於10悟

做人做事,敗於10忌: 1、自私、自負、自滿是故步自封...

在現實生活中怎樣當好一個居士

在現實生活中,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以...

極樂的五塵境界,都由彌陀願心所現

境勝由來道易修,多生習氣一朝休。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身心的污穢,才感招環境的污穢

這個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著一層皮的這種廁所:我們...

顧小失大

世間大事糊塗而小事聰明的人很多,就是說:只顧小小的...

我們怎樣為死亡做準備

龍舒居士在這裡用起興的手法,最後落實在我們平時沒有...

【視頻】《楞嚴經》妙印法師讀誦

《楞嚴經》妙印法師讀誦

【視頻】三十五佛名懺

三十五佛名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