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六(現病品第十八)

 出無病因謂憐愍眾生施病者藥 釋五種人謂須陀洹八萬劫得菩提乃至辟支佛十千劫得菩提義

現病品第十八

桉。僧亮曰。次答云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病在前品已明。而未釋無病。是則示現之義未彰。此品顯也。法瑤曰。因佛現病。迦葉得廣顯無病之因。明菩薩地時久已離病。豈況今耶。是則因病以顯不病也。僧宗曰。上來所說。當宗雖舉。未有微實。將顯至人。患累斯盡。是以先示病相。因請更起光儀顯勝。以表無病之旨也。因答第二十九問也。智秀曰。此下是經之第二段。廣明義也。又有二別。第一廣正說。第二廣流通。廣正說中有三科。第一廣果。即此品也。第二廣因。即五行也。第三廣佛性。即師子吼迦葉兩品也。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至)患苦悉除無復怖畏。

桉。僧宗曰。此下舉八事。仰推如來不應有病也。智秀曰。此下有四翻。第一迦葉舉七復次事。推佛無病。第二佛以神力現三種相。第三群生蒙益。請佛說法。第四廣述無病以遣時情。

世尊一切眾生有四毒箭(至)汝等當為大眾說法。

桉。僧宗曰。第一明有病之因。莫過此四箭。如來已離。不應病也。

有二因緣則無病苦(至)何緣於今自言有病。

桉。僧宗曰。第二無病之因。莫過此二。世尊所行。故無病也。

世尊世人有病或坐或臥(至)云何默然右脇而臥。

桉。僧宗曰。第三明如來既無篤病之相。云何有病耶。

諸菩薩等凡所給施(至)永斷如是三障重病。

桉。僧宗曰。第四明自昔已來。外化事曠。善功還已。不應有病也。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至)乃於今日唱言有疾。

桉。僧宗曰。第五明脩因之日。備有諸願。略舉九願。顯無病之要旨也。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至)不應說言我今背痛。

桉。僧宗曰。第六明世人臨終之時。不能有所誡勅。高推如來。不應同此。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至)不應默然右脇而臥。

桉。僧宗曰。第七苟有此跡。必為外道所誚。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至)利益於眾生摧伏諸外道。

桉。僧宗曰。第八藉以身力推。比佛必無有病。仍說偈以勸也。智秀曰。此七復次。是第一翻。推佛不應病也。

爾時世尊大悲薰心(至)修行惡法除一闡提。

桉。僧宗曰。前偈請雲。大悲今何在。是以經家以佛起故。故云大悲薰心也。智秀曰。此第二翻放三種神力。以利益也。

爾時一切天龍鬼神(至)遍至淨居悉皆聞之。

桉。智秀曰。第三翻大眾蒙益。廣設供養。請說法也。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至)便謂如來真實有疾。

桉。智秀曰。第四翻佛先廣顯久離病也。

迦葉如言如來人中師子(至)亦不畢竟入於涅槃。

桉。僧亮曰。既廣如來永無病理。若言有病。是密教也。因此復得廣宣秘密。次答。云何為眾生。廣說於秘密。

迦葉是大涅槃即是諸佛(至)非是聲聞緣覺行處。

桉。法瑤曰。此下訖云何當有諸病苦耶。次答問云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

迦葉汝上所問如來何故(至)云何當有諸病苦耶。

桉。僧亮曰。次答云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

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至)供養恭敬為他說者。

桉。僧亮曰。次答云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也。先說病行者。大眾請佛治病。說先治病之行也。藥以對病為名。依涅槃修行。無病不治。欲顯病行之能。先說諸經。有不治之病也。此三種人。契經所不治。是說畢竟二乘之病。聞餘方等。雖發心。不知佛常終。不成佛不名畢竟者。如上諸人。聞涅槃生信。不須外治。自能成佛。斷疑說也。得病行之名。事盡於此也。法瑤曰。是大涅槃。即是諸佛甚深禪定。非是二乘所行之處。入此深定。故曰畢竟入於涅槃也。非永盡滅入涅槃故。不名畢竟入於涅槃也。畢竟不畢竟義。存於此也。僧宗曰。畢竟不畢竟。各有其旨。非不定也。但執言失旨。以為不定之說。疑網是生。得旨則知定說。疑網斷矣。又一義昔教皆說畢竟永盡。今因現病。以表無病。得顯病是密語。因廣說如來之密語也。

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至)有病行處非如來也。

桉。僧亮曰。次答云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也。上云自然得成。今轉近為得。但說五人者。以斷結定故。凡夫定位。無劫數之限也。八萬劫者。後雲得菩提心。亦云八萬劫住處。是小涅槃。似是菩提心成就耳。思惟煩惱。小乘斷之。不必在菩薩。劫數如此。故知偏愛易斷。等悲難成也。法瑤曰。因表如來無病得命病者。心之義也。二乘有病。不能發心。要從佛聞法也。夫利根雖不從佛聞法。而自發心。知此二人。所以得近無上道也。曇讖曰。五種人者。從須陀洹。乃至緣覺。以一果准兩地。如是以初地二地准初果。乃至九地准緣覺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六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法華義疏

法華義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將欲入文,前明三義:一、部...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 吉藏撰 夫真極恬然以虛寂為宗。凝神萬境...

大華嚴經略策

再刊華嚴略策序 大統國師嘗棲託清涼聖境著華嚴疏數百...

金剛三昧經論

金剛三昧經論卷上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此經略開四門分別...

大法鼓經

大法鼓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一...

真心直說

真心直說序 或曰。祖師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雲乎。道...

【註音版】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佛說阿難四事經

佛說阿難四事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授居家二眾三皈儀規

出自上海佛學書局《佛教念誦集》...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語經

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教詞典】似比量

梵語 anumānābhāsa。因明用語。為因明八門之第八門...

【佛教詞典】冥途鳥

(界名)俗雲杜鵑。...

長夏須養脾胃,如何調理有秘方

中國人以農立國,講究吃飯。其實一個人身體真正需要做...

夜夜伴佛眠,朝朝還共起

阿彌陀佛之身,是與諸佛同一法身;阿彌陀佛無心,是以...

淨土一法難信就在我們不能了解阿彌陀佛的心

這個淨土一法難信就在我們不能了解阿彌陀佛的心。不能...

「見諸相非相」應如何理解

問: 佛於《金剛經》中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如何富過三代?德過三代?

財富和財富能力如何傳遞下去,是個世界級難題,英文對...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三草二木喻

佛陀對待一切有情眾生,平等無二。正覺法雨普潤眾生,...

為什麼要我面對這宿命

問: 請問法師,從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養我,那...

自在觀音

住在觀音殿的旁邊,能夠跟觀世音菩薩成為鄰居,是一種...

真心廓徹靈通,與諸佛了無有異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靈通,圓融活...

跳下懸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際,他拉住了半山...

蓮池大師為什麼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懇懇勸人看教

看蓮池大師的一個說法。他說予就是蓮池大師自稱,他說...

拜占察懺得清淨,地藏菩薩會特殊護念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攝心猛利者。我於爾時隨所應度而為...

【視頻】《達摩大師無心論》女聲念誦

《達摩大師無心論》女聲念誦

【視頻】《金剛經》觀成法師粵語讀誦

《金剛經》觀成法師粵語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