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九

 釋大涅槃小涅槃義。舉有山大山等喻 釋聲聞習氣義 釋有因緣名及無因緣名義 釋五神通義 辨二種神通。一與外道共。一與二乘共 辨涅槃非音聲之音

德王品之第五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

桉。僧亮曰。所以重問者。雖說斷漏。能得涅槃常樂我淨。不說我樂自在之用。涅槃之義未障故也。寶亮曰。次下答德王第二問也。上聞不聞中。佛答六難竟。更設二問。佛答一問竟。今更舉第二問。以請釋也。

爾時佛讚光明遍照(至)是名涅槃非大涅槃。

桉。僧亮曰。涅槃雖有多義。會是無苦之稱。得息苦者。皆得名焉。寶亮曰。今借十譬。以辨大小之相異。正以無苦樂。故名涅槃也。若得少食。以除饑苦。亦名涅槃。但不得名大涅槃。如是十種譬。其義一例。小海亦名海。大海亦名海。若除少苦。名小涅槃。若除苦都盡。名大涅槃。其文中自廣彰雲。二乘人八萬劫。乃至一萬劫。名小涅槃者。上乘三處。明皆言到佛果。今此中說名小涅槃。其義云何。若欲於我前。不言行八萬劫竟名小。未行八萬劫之前。隨其所得住處。以此義為小。及其行八萬劫竟得佛。由名大涅槃。而此旨於一部之中。雖復說異。亦莫測其然。要隨義而安也。

善男子若凡夫人及以聲聞(至)乃得名為大涅槃也。

桉。僧亮曰。凡夫因世俗。聲聞因聖道者。更釋非之義也。還生煩惱者。釋凡夫也。有習氣者。釋聲聞也。

善男子譬如有處能受眾流(至)之所得故故名為大。

桉。僧亮曰。前說人實。後說法實。合海譬也。河城等皆合也。十譬之中。唯不合地及天中天二譬也。

云何復名為大涅槃(至)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桉。僧亮曰。八自在者。各有文也。一者不小能小。不多能多也。二者以小為大也。三者以重為輕也。四者以三事體。心色不移。無處不至。所作事一。而見者不同也。五者一根知六塵也。六者見法如空也。七者得一切法也。八者不可見。令一切見。

復次善男子譬如寶藏(至)具足成就初分功德。

桉。僧亮曰。無為名大。釋常住故。故稱大也。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至)昔所不得而今乃得。

桉。僧亮曰。諸漏既盡。則具神通。皆聖行功德也。今見者。謂眼通。更就所得中分別也。今聞者。耳通也。今到者。如意通也。今知者。他心宿命也。寶亮曰。第二功德。以五通為體。此五是一方之所須。菩薩化道之要用。第一修天眼通。須見眾生身業。二修天耳通。聞其口業。三修他心通。知其心業。雖知三業。若不達其過去。有善惡之厚薄可化。亦於化道有闕。故次修宿命通。而下愚之流。難以玄言。必須運身到彼。然後受化。故第五次修身通。今就文所辨。先明身通。昔明身通。直據色身轉變而已。今談色心自在。修短所通。適物所宜。而經亦有言如意通。亦名身通。若立身通。則沒如意名言。若立如意。便廢身通。若如昔教明五通。是禪定家果。要因定後。方能發通。就今涅槃經明五通。盡是智慧之異用。故菩薩摩訶薩。依六行教學。不取有無相。但使物感稱根而應。如一家所解。此五通必是菩薩家化。方非外道凡夫聲聞之伎。何以知耶。若實是凡夫。云何得有此法。而在外道中唱言有者。皆是應跡。外道雖言得禪定。而無有道思慧。所以無此神德也。聲聞人觀解既不成。復不能即在定。而變通亦由已安。法不得所。復未能忘懷。故發家唱雲。菩薩所得通。不與外道聲聞二乘等共之。

通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至)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桉。僧亮曰。不與外道。共五通也。一心作一者。釋不與二乘及外道共。但舉二乘外道可知也。寶亮曰。雖言二乘人。一心作一。不得眾多。此正表二乘不得道之意。聲聞入定發通。要須定前作意。作意若一。在定唯能一變。若作意作五事。便能現五變。雖在定。併發五耳。由得言一心作一。何以然。由其前方便有五故。若極利根者。在定亦容可得二變。此皆據教跡作。諸菩薩則不然。發輒修德。以曠被為懷。及至物感。則稱本心。隨力而現。不假興意。若無六行解者。則不能一心現五通身也。

又復云何昔所不得(至)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桉。僧亮曰。如意說名自在。於自在中。分作變化。初對凡夫。故言不爾。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而諸眾生各各見異。

桉。僧亮曰。得異耳根者。有三事異。一者下地聞土地。二遠及恆沙。三耳識不取相。是不聞而聞。初無音聲相者。菩薩耳識。真俗兼見。故不取相。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至)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桉。僧亮曰。此下明天耳通。而文中敘相。皆是初學之方法。昔小乘明天耳通。耳識取聲。然後生智。二心更相資導。故合二心為通。天眼通亦爾。今用此經中。學得天耳天眼。乃至得通。六識之用。即是智慧。故天眼通。即中作二諦觀。此經既理教真正。明有為無為二理炳然。心行大法。生解亦大。若始行之流。則未及此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云何而言無定無果。

桉。僧亮曰。即是定果相者。若作因定善。即是果相者。從善因生。即是果也。

爾時如來讚言善哉善哉(至)凡所演說無定果相。

桉。僧亮曰。答意謂。若刀是定因。面是定果者。云何顛倒耶。

善男子夫涅槃者實非聲果(至)吾當為汝更分別說。

桉。僧亮曰。上說一切因果不定。此說涅槃常法非果。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桉。僧亮曰。一字不作字相。一句不作句相。從經理門。可說為聞因之成果。不如是者。則非聞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聞惡聲故(至)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桉。僧亮曰。涅槃非果。可如上說。三惡是果。聲是定因。須更說之。

善男子云何昔所不見(至)昔所不見而今得見。

桉。僧亮曰。若依欲界四大者。依欲界定。修得天眼通。悉是骨相者。天眼識能見不淨。諸法定相。見因緣相者。空有兩見也。寶亮曰。此下明天眼通。此明天眼通。不但見色。亦見眾生善恶心。乃至知第一義諦故。所以作知名說也。

若見眾生所有色相(至)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桉。僧亮曰。知大小根者。乘色故知根也。一觸衣知心者。因身知根同。乘色知心。義屬天眼。故下知見兩名也。

復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至)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桉。僧亮曰。次明宿命通也。

復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至)具足成就第二功德。

桉。僧亮曰。須陀洹十六心者。三諦由滅見也。昔見滅未徹。三諦不明。既已見滅。遍四諦起念現前。其心甚遠。是果十六心也。寶亮曰。下去次明他心通。知須陀洹初心。次第至十六心者。聲聞人欲知初心捉法不能得。若利根者。要至第七心方知。若鈍根者。至第十六心方知。菩薩不爾。十六心一一次第差別盡知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九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毗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上 零妙寺僧釋不可思議撰...

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

華嚴七處九會頌釋章序 昔者圭峯禪師有華嚴綸貫之作。...

人本欲生經註

人本欲生經序 人本欲生經者。照於十二因緣而成四諦也...

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達摩多羅禪經

達摩多羅禪經卷上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夫三業之...

【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等集眾德三昧經

等集眾德三昧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

從容錄重刻四家語錄序 自佛祖拈花。迦葉微咲。雖云默...

佛說園生樹經

佛說園生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

佛說華手經

佛說華手經卷第一(亦名攝諸善根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註音版】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曼殊室利呪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大唐三藏沙門釋義淨譯...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竭提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

【佛教詞典】念僧

(術語)六念之一。念持僧之功德而不忘也。...

【佛教詞典】總願別願

總願別願者:   一、總願 四弘誓是總願。   二、...

善良才是最好的護身符

有這樣兩個故事: 一說某地一輛班車開往甲城,路遇4名...

人類不平等的根源在哪裡

學佛,第一個叫破除我執,要懂得這個身體不是實有的,...

對名號不了解,真的能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嗎

如果我們對名號不了解,你敢說臨命終時,這句佛號你能...

李炳南老居士《常禮舉要》

(一)居家 一、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

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 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單調呢

問: 我們寺院想成立助念團,但《印光法師嘉言錄》講...

扶起對手比擊倒對手更有力量

小和尚跟方丈學武,覺得很辛苦,心想,如果有一招制敵...

結夏安居的意義與供養安居僧的功德

何為結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長達三個月,佛陀乃...

有生必有死

佛陀於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期間,一天,波斯匿王...

我去即來——省庵大師的圓滿人生

久負盛名的寧波阿育王寺右側,有一處隱藏在茂林深處,...

佛示現涅槃,只為救度一切眾生

昔日佛陀開示:諸佛為度眾生故,方便示現涅槃,實而不...

舍利弗露宿記

學佛最基本的是要學習互相尊重、彼此和睦,這也是佛陀...

【視頻】《文殊菩薩獻佛陀羅尼名烏蘇吒》男聲念誦

《文殊菩薩獻佛陀羅尼名烏蘇吒》男聲念誦

【視頻】《佛說聖法印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聖法印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