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六

 辨因果非有非無義 廣辨正因緣因義 廣辨了因緣因義 師子吼更設七翻難責無佛性 第一謂人無性人可作天天可作人義故知無性 第二論闡提斷善根故知無佛性 第三有初發心故知無佛性 第四退故知無佛性 第五證萬善是性離善則無性 第六因有強弱故知無性 第七以菩提心本無今有故知無佛性 下廣答七難 廣辨退不退性 辨修三十二相等

師子吼品之第三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說言佛性非內非外。

桉。僧亮曰。觀門第四。觀於因中。非有非無也。難意謂。若如上乳中有酪。力士額珠者。便因中已有。云何非有非無耶。僧宗曰。大段之第二也。上答六難。明佛性之理。其義不倫。今師子吼欲成前中道之旨。假為定有定無之難。如來解釋。不可一向定有。亦不可一向定無。故為中道義也。初五種執有為難。下七句執無也。佛性不內者。即時未有也。非外者。不離因而有果也。乳中有酪金剛力士者。推理尋說。剋終驗始。便為已有也。寶亮曰。第四翻觀因中無果。今先開章門。非內非外。與因中無果。作章門也。然非失壞。乃遠為下第五因中立性作章門。內者正因。外者緣因。明有神識者。皆有避苦求樂之解。始終用不改。故名為內。緣因之善。託外緣而生。有時而有。有時而無。故名為外。明此二因之中。都無有果。故言非內非外。因中雖無有果。非無緣正二因。此二因未來必得佛果。既將明因中無果。故師子吼取外之謬執。謂因中已有果。如乳中以有酪。若乳中果有酪。當知眾生身中。已有佛也。今云何言佛性非內非外耶。外道計生因生果故。因中有果。過至於內。義所以無失者。不言乳中已有酪也。但有因。故言有。明眾生佛性亦然。非即身中已有。一切種智亦有因。故言有眾生佛性。若無此天然之質。為神解之主。終不修因。除迷求解。正以神明之道。異於木石。可得瑩飾。故習解虛衿。斷生死累盡。有萬工現前。所以種為一切智。豈得言眾生有此法性為體。使即時有果。如外道所計生因生果耶。其大意乃爾。故下云。凡作五執。細而尋之。乃不翅五。要而為據事異。便成五別。此第一直執因中有果。何以知之。眾生生法。各有時節。但說時有異。非因中都無。故知乳中有酪也。

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說(至)酪從乳生故言有酪。

桉。僧亮曰。答意非無從生之義。故言有耳。僧宗曰。不言乳已有酪。以果由生。故言有耳。

世尊一切生法各有時節。

桉。僧亮曰。若以從生為有者。蘇亦從乳生。何不次乳有蘇耶。僧宗曰。難意謂。乳酪未始不竝。但出時有前後也。

善男子乳時無酪亦無生蘇(至)是故我言乳中無酪。

桉。僧亮曰。證乳中有酪。亦五味。一以事證。一以知證也。僧宗曰。此下就理中解釋。

如其有者何故不得(至)乃至醍醐亦復如是。

桉。僧亮曰。若乳之時有酪。應有二能。更有二名也。寶亮曰。一往破其執也。若乳中有酪。世人不應但名為乳。亦應先有二種名字。

善男子因有二種(至)故言乳中而有酪性。

桉。僧亮曰。因雖無果。而力有近遠。遠名緣因。近名正因。答生有次第也。僧宗曰。謂乳之於酪。是正因故。說言有耳。非已有也。寶亮曰。破執既竟。還正義本。謂乳為正因。醪煖作緣因。了出酪也。

師子吼言世尊若乳無酪(至)何故不從角中生耶。

桉。僧亮曰。若無而能生者。角亦無酪。獨何從乳而不從角耶。寶亮曰。同是無酪。角亦應有。而角不生。但乳能生。說知先有也。

善男子角亦生酪(至)是故我說正因緣因。

桉。僧亮曰。顯緣因之義。亦能生酪。證無而能生者也。僧宗曰。以求酪之人。必取乳故。故知乳是正因也。寶亮曰。縱論以明。理非正答。

師子吼言若使乳中(至)何故不生二俱無故。

桉。僧亮曰。欲證有緣因之義。故更問也。僧宗曰。迴換譬耳。義同前釋。寶亮曰。二俱是無。而一生一不生。故知先定有明矣。

善男子乳亦能生菴摩羅樹(至)乳中不生菴摩羅樹。

桉。僧亮曰。以水灌則生。以乳灌則長疾。證緣因之力。無而能生也。寶亮曰。以二事破其執也。前翻縱談乳亦能生樹。後一翻舉四大之質。金玉有本。不可同論酪之與樹。自各有正因耳。

世尊如佛所說有二種因(至)緣因者謂六波羅蜜。

桉。僧亮曰。含識之類。厭苦求樂。性之常也。雖人天同。此性不異。雜惑名正因。除惑名緣因。無惑可除。名之為佛。

師子吼言世尊我今定知(至)是故當知乳有酪性。

桉。僧亮曰。更以人知為證。廣其事耳。寶亮曰。第二執也。求酪之人。取乳不取水。知乳中定先有。

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至)而見長者是義不然。

桉。僧亮曰。以取刀之知。並通難也。雖取刀照面。刀本無面。豈以取乳為酪。而言乳已有酪耶。寶亮曰。此中有四重難。第一眼光到境乃見。則火應燒眼。第二若至境而見。不應生疑。第三眼光是色。水亦是色。二俱是礙。唯可見水。云何乃見水中魚石耶。第四防難。若言不到故見。何故不見壁外物耶。

善男子如汝所言乳有酪者(至)未食之時食應是命。

桉。僧亮曰。廣舉證也。寶亮曰。舉近事以況遠理。驗乳中先無酪。

善男子一切諸法(至)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桉。僧亮曰。舉偈結釋也。寶亮曰。還舉正義。以明正理。

善男子一切諸法因緣故生(至)應有佛身如我今也。

桉。僧亮曰。若已有者。應有果佛相好之用。如我今也。

眾生佛性不破不壞(至)少能見之如金剛珠。

桉。僧亮曰。明佛性是常。眾生用之。如身中虛空。而得生長。是空之用。空非三世。以眾生有虛空界故。有空用也。佛性亦非三世。而是眾生有也。以解惑相礙。相礙故惑滅。惑滅乃用故。說為未有也。

善男子眾生佛性諸佛境界(至)解脫生死得大涅槃。

桉。僧亮曰。證有而不能知。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虛空無性故無緣因。

桉。僧亮曰。上破正因。此下破緣因。將欲破故。先立正因。有須緣因之義。虛空無果。故不假也。僧宗曰。第三翻證有也。以定有故。須緣因為了耳。寶亮曰。以有正因。故須緣因。虛空無故。無此二因。故知有也。

佛言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性者何須緣因。

桉。僧亮曰。若已有者。何須緣因也。僧宗曰。若已有者。復何須了因耶。寶亮曰。且一往答雲。若須緣因而得者。豈是已有耶。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定知乳中先有酪性。

桉。僧亮曰。舉闇中之物。雖是本有。不了不見。以證了因之用。不得言已有不須了也。寶亮曰。舉現事以救義也。

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酪性(至)若是了因復何須了。

桉。僧亮曰。甜多為乳。醋多為酪。若乳時有酪。醋味已足。醋即自了。何須醪煖了也。寶亮曰。向以無了因故。所以乳而非酪。若使先已有酪。即是了因。復何須了。下廣難其義也。

善男子若是了因性是了者(至)若是不了何能了他。

桉。僧亮曰。若有醋性。不能自了。何能為他。而作了耶。僧宗曰。若了因不能自了。更須了者。何能了他耶。

若言了因有二種性(至)云何了因而獨有二。

桉。僧亮曰。有為力差。守分為性。火是一法。何得有二也。又云。若火自了。了所了異。了則是因。所了是果。一法得有二耶。寶亮曰。仍破外道執。性是定法。恆守一位。不得有二用也。謂汝言了因。為當自了。復能了他。若當自了。又能了他。則非自性。何者。汝執了因。唯是一法。云何有二用耶。了因若二。乳又應二者。乳亦應自了。復是了酪也。若爾者。何須外緣。方亦復現耶。

師子吼言世尊如世人言(至)了因亦爾自了了他。

桉。僧亮曰。數是萬法之一。自數數他。了因亦爾也。寶亮曰。當我分復滿一人數。故知有二用。舉此以救義也。

佛言善男子了因若爾(至)不能自了亦不了他。

桉。僧亮曰。要須智性者。知數自他。色非自數也。寶亮曰。佛答意謂。數者。是神慮故。能數我色他色。所以言汝執了因者。本是色法。云何兩用耶。

善男子一切眾生有佛性者(至)是了因者已同酪壞。

桉。僧亮曰。已同酪壞者。自了之義。上已破。

若言因中定有果者(至)從師受已漸漸增益。

桉。僧亮曰。若定慧之果定有性。不得增長。然從師受已。漸漸增益。知本無也。

若言師教是了因者(至)戒定智慧令得增長。

桉。僧亮曰。初白之時。戒自未有。羯磨竟後。戒乃成就。是則應了。未有為有。非了已有。令增長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云何得名有乳有酪。

桉。僧亮曰。若乳中無酪。復無了因。云何有乳。而答雲有酪耶。僧宗曰。以名字證是有耳。寶亮曰。第四執也。現見就賣乳者買酪。故知乳即是酪也。

善男子世間答難凡有三種(至)有佛性以當見故。

桉。僧亮曰。正義宗也。終以定當有。故言有耳。寶亮曰。用轉答以釋難。明因中說果。故言有非已有言有也。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至)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桉。僧亮曰。上明二因無果。似與俗乖。今欲會之。如世人說有。以將有耳。乃因問以系揚也。寶亮曰。過去已滅。未來未至。云何名有耶。

佛告善男子過去名有(至)悉有佛性實不虛妄。

桉。僧亮曰。凡四譬。前一譬顯過去有。後三譬顯未來有也。寶亮曰。雖復曾有當有。於今為無。亦非定無。如麻是現在。油是未來。因果時異。豈得因中有果耶。是以一家作義。每依經推理。往往見人多作因中有果之責。經有誠文。殆不假釋。前佛性品中已雲。毒身之中。有妙藥王。所謂佛性非是作法。此亦不言佛非作法。若言佛亦非作法者。則眾生身中已有於果也。

師子吼言一切眾生(至)當知眾生悉有佛性。

桉。僧亮曰。上別破二因。說有是未來。今師子吼。更以事證因中先有。欲廣有者之過耳。僧宗曰。第一執以正因證有性也。寶亮曰。第五謂正因之中。應已有微微佛故。能令眾生。得無上道耳。若正因中都無者。何不名作緣因耶。

佛言善男子若言子中(至)今則有之當有何咎。

桉。僧亮曰。若言細障故不見者。言為細所障耳。非八事中障也。常應不見者。若為細障。障常是細。常不應見也。本無麁相者。若性細者。麁則本無。常如是麁。本無見性者。麁故可見。麁是見因見本無性也。寶亮曰。若言正因中已有者。何故不見耶。且就樹為論。不同世間八緣。而不見者。當知因不應先有果。

師子吼言如佛所說(至)作了因故令細得麁。

桉。僧亮曰。救義雲了因。了細令麁麁故可見。非常不可見也。

佛言善男子若本有者(至)石蜜治熱黑蜜治冷。

桉。僧亮曰。二俱無者。上說有麁。麁不須了。若本無麁。麁了何所了。若言了無令有者。亦應能生佉陀羅樹。若本有燒。燒不得生。不一時者。責三相不一時用事。黑蜜治冷者。明法從緣異。無定性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桉。僧亮曰。更以七難。明佛無性。而成顯佛性非無。成上不失壞之義。初以天人證佛性無成也。寶亮曰。第五翻觀因中立性也。雖難有七。然多執緣。難使無正因也。此第一難雲。若因中本無者。則無正因。唯有緣因。故得佛耳。

若諸眾生有佛性者(至)若非常者不名佛性。

桉。僧亮曰。第二難。若性因緣成菩提心。是性闡提不應斷。斷則非性也。寶亮曰。佛若以菩提心名為佛性者。現見闡提斷善根。是則闡提無佛性。云何言眾生悉有佛性耶。

若諸眾生有佛性者何故名為初發心耶。

桉。僧亮曰。第三難。性常不應有初也。寶亮曰。既有初發者。則未發心時無佛性。若爾。便是用發心善作佛性。云何言眾生悉有耶。

云何而言是毘跋致(至)當知是人無有佛性。

桉。僧亮曰。第四難。性常不應有退也。寶亮曰。若有退不退者。是則退者。無有佛性。豈是悉有耶。

世尊菩薩摩訶薩一心趣向(至)何須是法而作因緣。

桉。僧亮曰。第五難。證萬善是性。離善無性也。寶亮曰。略舉緣因。謂能成佛者。唯此緣因。故知無有正因佛性。但是緣因也。

世尊如乳不假緣必當成酪(至)當知眾生悉無佛性。

桉。僧亮曰。第六難。五味相生。因有強弱。乳強故不假外緣也。寶亮曰。舉經為證。昔說三乘僧常。若爾者。則應常住僧位。云何成佛耶。

如佛上說僧寶是常(至)一切眾生應無佛性。

桉。僧亮曰。第七難也。若菩提心。本無今有者。果亦應爾也。寶亮曰。若眾生先無三菩提。今方有者。是則本無今有。故知先無也。與上難前後為異耳。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一切眾生實有佛性。

桉。僧亮曰。答第一初果從理成。必得不失。則稱性也。不從理成。或得或失非性也。是以人天之果有惑。非從性有也。佛果無惑。從性有故。答第一難也。寶亮曰。人天無定可是無性。佛性不同此也。如人天之業。至佛方住。中間無停者。云何無正因耶。

汝言眾生若有佛性(至)心是無常佛性常故。

桉。僧亮曰。答第三難。正因無初。無初故常也。發心是緣因正因也。僧宗曰。兼答第七門也。寶亮曰。發心非正因佛性也。佛性是常。心是無常。是故善心有時而有。有時而無。唯正因性用。常而不改。

汝言何故有退心者(至)以遲得故名之為退。

桉。僧亮曰。答第四難也。寶亮曰。明善心不退也。善心不生則已。生則無退。善若可退。云何成佛耶。但以遲得。故名退耳。

此菩提心實非佛性(至)菩提之心實非佛性。

桉。僧亮曰。答第五難也。寶亮曰。還答第二問也。明菩提之心。實非正因也。我言悉有者。謂正因佛性也。斷緣中所生善。故名一闡提也。

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至)得見佛性然後得佛。

桉。僧亮曰。答第六難也。寶亮曰。答第五難也。明雖有正因。要須緣助。如金石之有金。藉眾緣乃得。

汝言眾生悉有佛性(至)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桉。僧亮曰。前無此問。恐零落也。僧宗曰。此問義生也。因答前問。仍遣其惑耳。

善男子汝言僧常(至)是故我說僧有佛性。

桉。僧亮曰。答第七難也。寶亮曰。答第六難也。明昔言僧常者。以前佛後佛僧寶恆自相續。豈謂嶷然常耶。十二因緣常者。有佛無佛。正因之性無改。故言常也。第七難。義同第三。無別答。

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至)我當為汝分別解說。

桉。僧宗曰。重答第四問也。此下廣釋退相也。寶亮曰。答難已竟。下作三翻。明始終無退義。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不退之心不名佛性。

桉。僧亮曰。觀緣具不退。不具則退也。僧宗曰。明以遲得故言退。非為永失也。寶亮曰。正辨不退之由也。

善男子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至)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桉。僧亮曰。為退不進者。為譬也。僧宗曰。不可言退。故無佛性也。寶亮曰。第二翻退不退人。未來同得成佛也。

師子吼言世尊云何菩薩有退不退。

桉。僧亮曰。緣有行願。上但廣願。未廣其行。故發問也。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集如來(至)如是四法皆悉是常。

桉。僧亮曰。如是四法。皆悉是常者。眾生業性。三因一果。常故不可思議七也。僧宗曰。能如是者名不退。不爾者。則為退矣。寶亮曰。舉三十二相業勸業。為用此義故。廣明退不退之相也。

以是常故不可思議(至)以不見故不得涅槃。

桉。僧亮曰。業果即眾生。即正因性也。名為常者。煩惱故言常耳。斷常煩惱者。上言因果皆常。未辨常有長短之因。以結惑故常。結惑盡者。則因滅矣。果以無惑故常。常故不變易也。寶亮曰。一說既竟讚歎。明一切眾生及諸佛境界業果佛性悉不可思議。佛果等四法雖常。但眾生起煩惱。業障覆故。常癡無解。來翻云何非常耶。上言煩惱之常者。正出此文也。始終為所除。故言斷常煩惱名無常耳。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六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一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翻經...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上 立斯題者。示無胸臆爾。謂此記...

大般涅槃經玄義

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上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夫正道幽寂無始...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一 吉藏法師造 金陵沙門釋吉藏。陪從大尉...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註音版】佛說羅雲忍辱經

佛說羅雲忍辱經...

佛說菩薩十住經

佛說菩薩十住經一卷 東晉三藏祇多蜜譯 佛說菩薩戒十二...

大乘悲分陀利經

大乘悲分陀利經卷第一 失三藏名今附秦錄 轉法輪品第一...

力莊嚴三昧經

力莊嚴三昧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達磨大師血脈論

達磨大師血脈論...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第一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上 宋沙門翔公於南海郡...

弊魔試目連經

弊魔試目連經(一名魔嬈亂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

【佛教詞典】器世間

(界名)一切眾生可住居之國土世界,謂之器世間。對於...

【佛教詞典】極推尋

【極推尋】 p119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頁云:極推尋者:謂...

梁雲娣老居士往生記

梁雲娣老居士,是江蘇省宜興市新街百合村人,於二〇二...

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

我是修學淨土宗的初學者。淨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有個年輕人,近來很煩,常躲在酒吧裡喝悶酒。一位調酒...

妙蓮老和尚:吃素能去體臭

你們來山上打佛七,過七天的出家生活,已經吃素的當然...

放生蛇反遭咬,結果意想不到

晚上,和老媽閑聊。她問我:你還記得小阿公嗎?小阿公...

靜察己過,勿責人非

弘一法師曾在他的專著中提到:作為出家人,應該做到靜...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業障

第七委屈難受者。 此語,乃無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斷...

樂善好施德化一鄉的李士謙

父母謝世,歸心佛乘 李士謙,字子約,出身趙郡李氏,平...

五個方面分析「無我」的含義

佛教的經典和論著浩瀚如海,其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隨著...

貪婪的代價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處僻靜的窮山村裡,發現了一個老...

跨越心靈的柵欄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從戰俘營逃出來的人,戰後去拜...

五台山文殊菩薩發塔的來歷

很多去過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過台懷鎮的塔院寺,那個大...

【視頻】《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

《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