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二

 釋有餘無餘涅槃義 開身密不可思議事

四相品之第二

佛告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來無常。

桉。僧亮曰。此下始答第五問也。開昔口密。略為五難。第四第五。舉無餘涅槃也。第一二三。舉有餘也。法瑤曰。上來所明。常住已顯。今從此下。竟如來無有密藏。開昔無常密教。及身密也。願佛開微密。即此句也。僧宗曰。答開微問也。上雖明般若法身。異昔涅槃。未洗昔教。今明孤滅。是摧非實。開昔微密之教。即是開言方便。下諸覺花。明王宮非實生。雙樹非實滅也。寶亮曰。即是廣文之始也。開微密之端。明果用也。顯法身般若解脫。今先廣口密。以明智慧也。

云何當知是無常耶(至)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桉。法瑤曰。引昔所說。煩惱盡處。有餘涅槃也。滅盡無為。竟有何法。可稱常耶。僧宗曰。此中諸難。而解者不同。亦四亦五。並無所在。俱是執有餘無餘。但使滅無之義耳。然難意唯齊言生解。不能深取佛意也。寶亮曰。此下作四難也。第一第三。引有餘為難。此第一難也。昔日指煩惱無處為涅槃。直是無物而已。若爾有何常住耶。

如佛言曰離諸有者(至)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桉。法瑤曰。據昔佛身盡無餘涅槃。若身智並滅。誰常住耶。明駿桉。若作五難者。開此壞衣譬。為第三難也。

如佛言曰離欲寂滅(至)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桉。法瑤曰。此復是結盡。有餘涅槃也。愛盡無慾也。前諸煩惱。盡是斷結也。

如佛言曰譬如熱鐵(至)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桉。法瑤曰。此復是身盡。無餘涅槃也。但引佛昔譬。辭異而旨同也。明駿桉。就此舉有餘無餘涅槃為難。凡有五翻。第一佛自引昔教。以為今難。第二迦葉更搆兩難。第三佛答。第四結上旨。第五迦葉領解也。就第一翻中。有四階。第一引昔教。第二誡迦葉。第三釋會昔旨。第四舉法常為證。此第一階引昔教。

迦葉若有人作如是難者(至)謂如來性是滅盡也。

明駿桉。第二階。一往先非異人所執。而誡迦葉也。

迦葉滅煩惱者不名為物(至)是句寂靜為無有上。

桉。僧亮曰。此答第一第三第四有餘句也。釋有餘煩惱起作不靜。滅之為靜。有餘滅因也。法瑤曰。答第一第三有餘旨也。此兩句。結盡無為寂靜。尚得常住。何況法身不常住耶。僧宗曰。答有餘三復次也。言不名物者。謂非有為中物也。於時覆相說。故言煩惱盡。意在非生死中物。而汝謬取佛意。謂為都盡。然法身常存。豈有滅耶。此中何以故。釋向云不名為物也。言永畢竟者。無惑而不盡。所以治道之功息也。是句寂靜者。向已釋有而是常。今還舉上滅煩惱之句。即是真寂靜也。明駿桉。此下第三釋會昔旨也。

滅盡諸相無有遺餘(至)如來亦爾常住無變。

桉。僧亮曰。有為相也。釋第二第五復次也。是句鮮白者。有為是垢滅。故為鮮。得是無餘滅盡果也。法瑤曰。答第二身盡無餘句也。身盡無為。猶得是常。況如來法身。常存不滅者乎。僧宗曰。無餘者。生死盡也。豈得承昔離有之言。便謂盡滅耶。但昔為眾生。厭苦情深。示有滅苦之跡耳。又一義。眾生有計我之病。不得說真我。言隱理顯。妙常豈滅。是句鮮白者。既絕諸有。所以鮮白也。三乘之人。猶有無常所住之地。不得稱為鮮白之美。唯佛法身。真正無染。故鮮白也。

言星流者謂煩惱也(至)是常住法無有變易。

桉。法瑤曰。答第四無餘句也。僧宗曰。答難已畢。更為釋譬也。

復次迦葉諸佛所師(至)以法常故諸佛亦常。

桉。僧亮曰。滅是斷苦之術。故名師也。上說涅槃常故佛常。未明涅槃所以而常。重明之也。僧宗曰。上已佛教。今就理釋。以常師圓極。此理湛然。隱顯為異。及人會時。非為始起。人既秉法。法既是常。人豈無常耶。明駿桉。第四階。舉所師之法為證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亦復如是滅無所至。

桉。僧亮曰。迦葉取譬意。異乘前譬為難也。法瑤曰。復難有餘二句也。佛向答雲。明結盡無為是常。如常亦常。復以如來與煩惱俱滅。然後是常。故有此難也。僧宗曰。人情未解。還執鐵譬。前句所舉。迸鐵熱與赤色。既滅之後。不知所在。果如所譬。如來應無也。如來人也。煩惱法也。人法兩無。俱同鐵譬。不應復有也。寶亮曰。人情於答第四難中。疑心未已。今更轉譬作難。若如佛言已離煩惱。如彼迸鐵滅已無有。法身應常者。我謂。應如砧上之鐵。不免無常。彼鐵出火則黑。入火則赤。佛亦如是。煩惱滅已。應還生也。智秀曰。躡前答中雲。不在五趣。乘聲為難。若不在五趣。則不應有常身。若有常身。則應有處而現見煩惱。如彼迸鐵赤色。滅已莫知所至。煩惱滅已。與此譬同也。明駿桉。此下第二翻。迦葉更作兩難也。

又如彼鐵熱與赤色(至)當知如來即是無常。

桉。法瑤曰。復難無餘二句。義亦同上也。以熱譬煩惱。赤色譬佛。謂煩惱滅已。佛亦應滅也。以入無餘涅槃故也。僧宗曰。此第二難也。取砧上之鐵熱與赤色為譬。謂雖當時無耳。本質既在。入火便生也。智秀曰。猶成前難耳。此防佛意。恐佛言赤色。乃可不知所在。而其熱猶在。是以復言熱與赤色。滅已無有也。明駿桉。難意謂。若有常者。應有住處。今煩惱滅已。如來亦滅。二俱無處。莫知所在。常義安寄。第二又如彼鐵。更成前難也。以赤色譬煩惱。以熱譬身。是則如來。入無餘涅槃。煩惱及身。二俱盡矣。云何而言有常可住耶。

善男子所言鐵者名諸凡夫(至)滅已不生是故名常。

桉。僧亮曰。我以熱及赤色。同譬煩惱也。赤色滅已。鐵則不現。煩惱滅已。如來不在五趣中矣。此少分譬耳。若遍譬者。鐵則兩譬。還赤則譬凡夫。不赤以譬佛也。僧宗曰。前有兩難。此先答後難也。汝不得全引鐵譬也。鑽上之鐵。可譬凡夫。以凡夫伏結。雖至非想。後還復起。佛則不爾。永不復起也。寶亮曰。釋與此同。智秀曰。並破二譬。明凡夫。如是或滅復起。故無常身也。明駿桉。迦葉向難。意在常處。就佛此答。未正塞其難也。且先結譬。持與凡夫。凡夫雖滅。非究竟滅。滅非究竟。可更還生。如來不爾。故不無常也。

迦葉復言如鐵色滅已(至)若結還生即是無常。

桉。僧亮曰。上說凡聖滅異。未釋所以。重此難也。寶亮智秀。悉同此釋。

佛言迦葉汝今不應(至)名曰壞衣斬首破瓶。

桉。僧亮曰。有灰者。灰雖是有。不還為木。佛是妙有。不還無常也。便有涅槃者。涅槃者。如來結滅。凡夫結滅。滅名雖同。其實大異。凡夫雖滅。而還是有為。與結同相。故無異名。如來滅已。不復還生。滅是無為。更有異名。名涅槃也。僧宗曰。此答初難。前引迸鐵。使惑盡人滅。今引燃木。滅已有灰。謂惑盡智存也。智秀曰。木滅有灰。雖非復木。而不無也。煩惱滅已。雖不在五趣。而有常身也。明駿桉。以灰譬涅槃。木滅有灰。煩惱滅已。則有涅槃。涅槃雖復不可捉持。無有方所。而可寄言。離凡夫地。得無動處也。可寄言故。故智有常。非滅法故。故非無常也。

迦葉如鐵冷已可使還熱(至)煩惱熾火更不復生。

桉。僧宗曰。上說結滅是常。未釋所以常也。無漏見滅。性滅常故。結不復起。有漏緣有。有非常故。滅而更生。此無漏有漏之大判也。僧宗曰。答向子句難也。

迦葉當知無量眾生(至)燒彼眾生諸煩惱結。

明駿桉。結上旨也。

迦葉復言善哉善哉(至)游諸覺華歡娛受樂。

明駿桉。始領解也。

迦葉復問如佛言曰(至)唯願如來說其因緣。

桉。法瑤曰。啟發如來身密之端也僧宗曰。秘密之言。雖復已拂。然於一化託生始末。未能不惑。故指事廣拂。以開權跡也。有兩別。初總就菩薩。第二就釋迦跡也。

佛告迦葉汝不應言(至)復還安止本所住處。

桉。僧亮曰。菩薩住涅槃者。以少見佛性。故名為住。以下況上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復還安止本所住處。

明駿桉。向指一須彌。今舉百億須彌也。如首楞嚴中廣說。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桉。一毛孔之細。復妙一芥子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桉。向舉一界三千。今指十方世界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桉。向擲一佛世界。今擲微塵世界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桉。向雲他方。則廣遠為易。今雲已身。以近小為難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桉。更以已身為易。以一塵為難也。

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至)習近愛慾生羅睺羅。

明駿桉。結菩薩之不思議。以況佛也。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

桉。僧宗曰。此下顯佛不思議。拂法身也。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至)如首楞嚴經中廣說。

明駿桉。總舉一化之境有微密之事也。

我於三千大千世界(至)亦不畢竟取於涅槃。

明駿桉。明雖滅而不滅也。

或閻浮提示入母胎(至)隨順世間示現入胎。

明駿桉。顯雖生而不生也。

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至)毀禁戒者示作霜雹。

桉。僧亮曰。天竺以東為首。以西為後。以北為左。以南為右。東行示始。始有二種。一示嬰兒。二明導首。以示自在也。右於事便也。西是後故。示最後身也。北示勝也。四天下中。欝單越勝也。此方春東夏南。秋西冬北。萬物春生夏長。秋實冬藏。眾功畢也。上福田者。長養功勝。表佛田勝也。七步者。天竺象王生時。出胎即行七步。知是象王。菩薩始生。示自在王相也。唱如是言者。上以身示。此以言說。明是三界自在法王也。

於閻浮提生七日已(至)即是諸佛如來法界。

明駿桉。上來至此。拂一化之始終也。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至)是故名為常住無變。

桉。僧亮曰。廣明異應跡也。非是見王宮出家之次第也。明駿桉。上來至此。但舉一天下事。

如閻浮提東弗於逮(至)神通變化而無所畏。

明駿桉。還舉大千界事也。

迦葉以是緣故汝不應言(至)名曰常住無有變易。

明駿桉。結旨也。

迦葉復言如來云何(至)既滅度已亦無方所。

桉。僧亮曰。前佛自引口密五事。今迦葉復引昔之密旨。令佛開也。

佛言迦葉善男子汝今不應(至)如來體之故名為常。

桉。僧亮曰。油譬取。明譬煩惱也。而器無常。非如來者。器義相似。少分譬也。如來體之故名為常者。昔但說結滅是常。不說體之者常。是有餘也。法瑤曰。上引無餘四句。亦是口密。但未正表昔教。是覆相說。今正明也。

復次善男子言燈滅者(至)非大涅槃同於燈滅。

桉。僧亮曰。分段煩惱。因果俱盡。譬如燈滅。猶餘身智。非大涅槃。是小涅槃已。不得說言同此燈滅者。分段煩惱未盡。不同燈滅也。覆相說法。謂佛一切結盡。身智亦是涅槃。即大涅槃也。昔總相說。故不辨小大之異名為覆也。

阿那含者非數數來(至)無去來者名阿那含。

桉。僧亮曰。數數來者。生上退下名來。在色界中。又有一來。而非數數。何者。後雲上流阿那含也。流有二種。謂煩惱流道流。煩惱流故生四禪。退生初禪。道流故斷初禪結。生四禪也。又不還來二十五有者。阿那含名不還。具縛凡夫。具二十五有。唯欲界備具。不還欲界名不還。不受二身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二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人本欲生經註

人本欲生經序 人本欲生經者。照於十二因緣而成四諦也...

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妙法蓮華經文句

天台法華疏序 鏡中沙門神逈述 敘曰:至理無名,名流四...

華嚴游意

華嚴游意 慧日道場沙門胡吉藏撰 且話閻浮得有此經錄雖...

佛說轉法輪經

佛說轉法輪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雜譬喻經

雜譬喻經卷上 (一) 菩薩度人,譬若巧乳母養子,有四...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

【註音版】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課誦儀規

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課誦儀規...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佛說決定毗尼經

佛說決定毗尼經 群錄皆云燉煌三藏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

佛說大三摩惹經

佛說大三摩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教詞典】大智度論(Mahaprajna-paramita-sastra)

Dazhidulun   佛教論書。簡稱《智度論》、《智論》、...

【佛教詞典】喜足天

【喜足天】 p1164 佛地經論五卷十八頁云:睹史多天、後...

慧律法雨—找回內心的平靜

《代序》找回內心的寧靜 以前我看到別人做錯事,就苦...

住寂靜處深思出離得無漏智慧

修習止觀,在住處條件講,須住在較寂靜的地方。最初修...

順境逆境都不能忘記求生西方

諦法師專修淨業,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撐持道場種種...

誦經時要注意這10個問題

1、讀佛經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了解17種素食「真相」

我們都知道經常吃素可以少疾病多健康,吃素也是有講究...

飄去的是雲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師的故事

1981年,24歲的如瑞削髮為尼,繼承通願老法師的遺願。...

道歉的五種語言

表達歉意時說對不起! 道歉的第一種語言是最直接地表...

生重前行,死歸淨土

前面談到的全是我們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熱鬧一樣,以...

存害人之心的惡報

從前有一條蛇,頭尾相互諍競。尾對頭說:我應為大。頭...

慧律法師《觀照當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識的指揮,所以會對事相上的...

修行是要分別,還是不分別

在修行的時候,我們要問一個問題: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別...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當別人有成就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看到別人...

【視頻】隨堂普佛早課(撫州大金山寺)

隨堂普佛早課(撫州大金山寺)

【視頻】《藥師經》衍輪法師粵語讀誦 MP3

《藥師經》衍輪法師粵語讀誦 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