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三
釋意密顯無常跡義 釋教密顯解脫義廣前名字功德品也
四相品之第三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至)唯有密語無有密藏。
桉。僧亮曰。二密覆常。前已開發。今釋上偈云開微密。不言藏者。以佛無藏故也。自下諸譬。明無短故。所以不藏也。法瑤曰。上來廣說身口密義。似若如來必有藏積秘悋之懷。是以迦葉。明佛乃有密語。無有密藏。如來成其所說也。僧宗曰。時眾於上。粗已領解。將欲更彰身智。在萬累之表。申述昔教未說之意。是以迦葉。命言領解。但昔日覆相事多。事須廣拂。下文對佛捉昔偏教。次第開洗。所謂開微密也。唯有密語者。迦葉探取佛意。言唯有密語。無密藏也。何者。以昔常機未至。不得說常。而無常之教。乃意在於常。豈有秘密耶。寶亮曰。此下將廣解脫故。先顯聖意。唯有密語無有密藏者。即廣意密也。道慧記曰。前開身口密。此開意密也。智秀曰。此下重開口密。
譬如幻主機關木人(至)諸佛世尊有秘密藏。
桉。僧亮曰。幻者術淺。不欲人知。如來不淺。常欲人知。豈名為藏。慧誕曰。幻者所作。但令人見。不令人得。佛則不爾。常願眾生同我所得。豈名為藏耶。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至)智者了達則不名藏。
桉。僧亮曰。此下諸譬。佛成迦葉所說也。秋月雖明。有目乃見。於無目者。名為藏也。佛法亦爾。於智者為顯。愚者為覆也。寶亮曰。佛廣說十譬。前八譬。一向明無秘藏。第九譬。釋教明所以不先說深法者。為眾生故也。第十譬。明眾生若不在此五時教中學者。非佛於彼有情故也。此第一譬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積金銀(至)是故不得名為秘藏。
桉。僧亮曰。並是明佛無秘藏義。
善男子譬如長者雖有一子(至)晝夜慇勤教其半字。
桉。僧亮曰。初說小後說大。似如有隱。故以譬申之。眾生具縛。應聞具教。理數相感。詣師之義也。心小而聞滿字教者。必不能受。譬不速成也。乃說一切諸法無常牽令入。或如將還也。三乘偏教。喻以半字也。
而不教誨毘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
桉。僧亮曰。大乘六行。滿字之譬。
善男子假使長者教半字已(至)云何當言如來秘藏。
桉。智秀曰。明以無大機。致感小教。豈是秘悋覆藏。而不說耶。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所謂如來常存不變。
桉。智秀曰。合譬結旨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夏月(至)然佛如來實無所藏。
桉。寶亮曰。若不於佛五時教中學者。豈是佛咎。
迦葉復言我定知如來世尊(至)常存無變是義云何。
桉。僧亮曰。證上半字也。僧宗曰。領解自申所懷也。但昔言未洗。人疑不除。今廣引昔偈。令釋取以施權之旨也。
佛言善男子我為一切聲聞(至)云何是人舌不墮落。
桉。僧宗曰。廣出說偈之緣起。以顯隨時設教之不同也。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至)而此去者為至何方。
桉。僧亮曰。證無藏也。亦欲以下。況上明二乘尚無。況如來也。僧宗曰。前偈證有餘涅槃。此偈證無餘涅槃也。雖複合牽一偈。意在下半偈耳。跡不可尋者。身智俱亡也。此亦昔言。故應拂也。下釋雲。近於菩提。菩提涅槃。無有方所。事絕近情。謂難尋也。偈旨如此。誰能解耶。
佛言迦葉夫積聚者(至)不貪食者是名知足。
桉。僧亮曰。明有為有資。尚無藏積。況乃無為不須者耶。寶亮曰。積聚二種。一有為二無為者。謂道積眾行。非是世間之財寶也。聲聞捉想。心中行道。不得其所。故言有為也。又恊相修善。去佛果遼遠。終日生死之謂也。無為如來行者。若能謹依六行。修道進德。不取有無之相。故名無為。又若忘相行道。取佛果速。因中說果。亦言無為也。
跡難尋者則近無上(至)於大涅槃而般涅槃。
桉。僧宗曰。去無至者。雖有出苦之名。及其造極。此處無跡。故無至也。是故於此婆羅樹間者。謂法身之跡。妙絕難尋。寄大解脫。而示滅也。
佛告迦葉所言大者(至)若一人具八則為最勝。
桉。僧亮曰。答彼問下句雲廣為眾生說也。常旨已宣。今所廣者。廣大義也。僧宗曰。名字功德品中。非不一往舉釋大體。而未釋大義。是以此中。引八大人覺。取捨容為義也。智秀曰。上云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未釋所以。今明有大德故。建大義也。明駿桉。正廣解脫也。上名字功德品。已略明解脫。亦粗釋今日所以稱大也。極果萬德。略舉其三。以成秘密之藏。而以解脫一德。用當經題者。涅槃是無累總名。以多義訓。取解脫。是其一也。是故問曰。云何於此經。即請經名經力及流通也。究竟到彼岸。即是問解脫也。所以前品答雲。降伏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於大涅槃。放捨身命。已是略顯解脫也。闕一問說法有幾種。上四相已廣前品流通法也。從有餘無餘涅槃已來。至此具廣三德也。後四依品以下。廣顯流通人也。
所言涅槃者無諸瘡疣(至)是故名曰大般涅槃。
桉。僧亮曰。瘡譬苦也。以無苦故。名為涅槃。若但自治。不名大滅。滅一切苦。乃名大滅也。悉治已者。謂有信也。雖未即差。已為差因也。僧宗曰。上釋大義。此釋涅槃義也。瘡疣是累。既無瘡疣。即是解脫。此中先明能治眾生。引醫師為喻。下去出體。廣明解脫也。
大般涅槃者名解脫處(至)甚深義故名大涅槃。
桉。僧亮曰。金剛後心。煩惱盡處。得涅槃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是故涅槃名無瘡疣。
桉。寶亮曰。若依如下文。涅槃能為一切眾生。作解脫因緣處也。閻浮提眾生。有二種。一者有信。二者無信。釋有信者。有二種釋。一謂。從佛出世。有隨教修行。得信首根立者。悉名治已。自未立已還。有信未定。不免闡提。故束為無信人也。二者值佛。能生一念善已上。乃至信首根立。悉名治已。若不能生一念善者。並為無信也。
世尊何等名涅槃善男子夫涅槃者名為解脫。
桉。僧亮曰。將欲明色之與智。為解脫故。致發斯問。涅槃名解脫者。昔說涅槃。是三事中。解脫今正其名也。敬遺記僧宗曰。圓德妙體。居萬累之表。故稱解脫也。涅槃是彼國語。就彼釋義。應有別辭。此間解脫。即是翻彼釋義之名也。昔曰孤滅解脫。所以稱涅槃者。以身智為累。故以滅累。為解脫也。智秀曰。此下三翻。第一出體。第二佛以譬顯其旨也。第三顯譬與所譬同異也。以昔辨解脫。身智俱無。而濫該佛果。是以此第一翻。辨正解脫之名也。
迦葉復言所言解脫(至)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桉。僧亮曰。或有是色。或非是色者。以無累為解脫。身智無累。亦是解脫。先定之也。二乘解脫者。分段煩惱滅。稱為解脫。而身智有為。非解脫也。如來身智無為。得名解脫也。云何住者。謂相假名義得立住。若其無色解脫之名。依何而住。非色者。聲聞身智。亦無麁結。直以少故。說為非色耳。僧宗曰。將明無累。先正其體。體苟不無。則孤滅權顯。論其樞要。在於色耳。今言聲聞非色者。不能垂形六道也。為眾生故。說非色者。昔教但言捨身盡滅。不說三事。既無三事。則無法身垂應之色。故言非色也。云何住者。假執昔教。無色為難。欲令佛釋二乘之人。非都無色。是故佛以非想為喻。實有細色。說為非色二乘。涅槃亦爾。小應色直是於時不得說也。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大般涅槃行解脫之義。
桉。僧亮曰。眾生所好不同。廣讚解脫。明無苦不盡。無樂不備。稱情合願。汲引多矣。僧宗曰。欲使無累之德。顯於未聞。故復重謂。即是廣為眾生說也。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至)是故如來不名命終。
桉。僧亮曰。生老病死。眾苦之本。故先明也。再說死者。前明老死。後明病死也。明駿桉。此下廣名字功德品中。八味具足也。前文唯言五者不老。六者不死。略不雲生之與病。此中具述四患也。
如來清淨無有垢穢(至)生貪奪想解脫不爾。
明駿桉。廣第四清涼也。瘡疣鬪諍。皆不清涼。因事而廣觸類長之餘効此也。
又解脫者名曰安靜(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桉。廣三者安也。夫不安者。則求等侶。無上安隱。無憂無喜。不須等侶也。
又解脫者無有塵垢(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桉。廣八者快樂也。苦以逼切為義。今明無逼。以顯快樂也。
又解脫者名無動法(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桉。廣一者常也。無常則流動不停也。今以廣大如海為譬。前品以常釋大。今此以大釋常。反覆為義。乃至無上上。亦如是也。
又解脫者名曰恆法(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桉。廣二者恆也。常以不遷無動嶷然為義。恆以豆然不改為義。亦左右之辭耳。所以未舉虛空無際無跡。蓋言終曰恆然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三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