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師子吼品第廿三)

 舉十一事釋師子吼義 師子吼六問問佛性 答第一問 答第二問 答第三問 答第四問 顯眾生不見佛性無明覆故又未能度十二緣河猶如菟馬 辨十二因緣因重果義 辨十二因緣甚深不斷不常非二乘所見 辨見十二緣智有四種 辨十二緣則是中道佛性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桉。僧亮曰。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願大仙尊。為我分別說。上長壽金剛因果五行十功德。義有多塗。大而言之。不離涅槃。因果佛性。今明性名雖同。因果相異。識之則不違。如師子吼問是也。不識則違。後迦葉問是也。說法既久。人情已怠。故命眾令問。而師子吼好問佛性。即以問者。為品名也。僧宗曰。自前以來。第一明經理教。是經之正經也。既教圓理滿。能滅惡生善。力用彌曠。勝於餘典。故第二廣嘆也。既如此勝益。豈可不依經修行。故第三廣明五行十功德也。夫行之所生。專在照境。境中之妙。唯佛性。自此下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也。夫聖人互相影響。知答時在此。因機致問發言。雖復對師子吼。而其旨所指。實答迦葉問也。寶亮曰。師子吼迦葉。同答第三十四問。上已明行體。今次明所發行之緣。若當不識因果之性。則不成中道。故次就緣中。以問行也。今者廣明因果性體。使物識而行成。早出於生死。智秀曰。經之大段第三。重明佛性義也。大判有八段。第一設六問。並答論佛性。第二明中道。第三明縛解。第四辯修道。第五明轉障。第六勸。第七辨不退。第八廣嘆也。明駿桉。前五行十功德廣行。此下兩品廣境也。大判八段。不異此釋。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至)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桉。僧亮曰。上說因果。皆名佛性。若不說識其異。則因果俱昧。昧則生疑。疑則有無未判。故命令決疑也。僧宗曰。將明因果佛性之境故。先廣列所疑。勸令問也。僧亮曰。發悟不同。機緣不一。今宜須縵。告為眾人之道故。歷舉法問以為。寶亮曰。大判師子吼所論。不過十段。第一師子吼有六問。佛有六答。先往覆辨彰。定因果性體。夫脩道若心無所據。則行亦難進。故先明因果性。令指南有在。第二勸信。若於因果性中。信心未決者。勸依十二部經。約應佛觀因觀果。觀如來身口二業。所以而現。若為於物。不為己身。而現世者。得知天下有至極妙果。其理必然。令可得相與修因往趣也。第三明縛解。若於此因果性。信心不立者。則名為縛。若能安於大理。深生決信。則謂為解。第四辨修道。若欲從縛得解。要因修道。故次縛解後。明有道可脩。第五明轉障。但群生聞此玄言。難為心用。若不以近事來誘。則無容入理。故云。應修身戒心慧。能轉重業。人天中輕受。如其不爾。輕業重受。故第六因明勸修。欲得速離重障。要須修道。若不如此。難得離障。第七出能脩道人。眾生既聞有修道。未知修之方法。故今廣明其相。第八嘆脩道人德。凡夫心志狹劣。謂言日一麻一米。苦難可忍。是以次辨此人之德。明行法得味。不覺為勞。居苦接化。如三禪樂。第九嘆經。自不此經中覺。則無由行成。有不思之德。第十嘆佛經句。佛居化主。而能便蒼生。蒙法得樂。恩德如此。那可不嘆。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至)如來大慈復垂聽許。

桉。僧亮曰。縱佛不命問。次已至慈旨爰降。即聞命矣。寶亮曰。眾時得悟。宜在於師子吼故。所以應機而出。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至)是故今於我前欲師子吼。

桉。僧亮曰。不談問者之德。則聽者不至。故厚加讚歎也。欲師子吼者。師子是無畏之號。唯佛乃具。十地菩薩具三行。能學佛吼。德亦不淺也。寶亮曰。所以先讚歎勸大眾。設敬供養者。欲使受悟者。發殷重心故也。

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至)能師子吼真師子王。

桉。僧亮曰。敘佛吼之義。初身力智是果也。三行是其本。佛具此眾德。故能吼也。四足是戒。三行譬岩穴。振尾出聲者。出大悲之事。寶亮曰。身者法身也。力者十力也。牙齒者。一切種智用也。四足者。四如意足也。安住岩穴者。四禪深寂也。振尾出聲者。大慈悲也。

晨朝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

桉。僧亮曰。此四德者。頭捋吼益之相也。寶亮曰。此下正述如來。應三界化眾生也。晨朝者。眾生機發開悟之謂也。赴彼之感。出四禪之穴也。頻申者。放光動地也。欠呿者說法也。四向顧望者。譬四無礙智也。

為十一事何等十一(至)諸大香象怖走失糞。

桉。僧亮曰。說為益事也。

諸善男子如彼野干(至)終不能作師子吼也。

桉。僧亮曰。舉聲聞無師子吼也。

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桉。僧亮曰。舉菩薩有師子吼也。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抓(至)安住四禪清淨窟宅。

桉。僧亮曰。合前穴中事也。

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

桉。僧亮曰。合第一現作師子也。

示眾十力。

桉。僧亮曰。合第二試自身力故也。

開佛行處。

桉。僧亮曰。合第三為令住處淨故也。

為諸耶見作歸依所。

桉。僧亮曰。合第四為令諸子知處所故也。

安撫生死怖畏之眾。

桉。僧亮曰。合第五為群輩。無怖心故也。

覺悟無明睡眠眾生。

桉。僧亮曰。合第六為令眠者。得覺悟也。

行惡法者為作悔心。

桉。僧亮曰。合第七放逸諸獸不放逸。

開示耶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

桉。僧亮曰。合第八為令諸獸來依付故也。

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

桉。僧亮曰。合第九調香象故也。

為令二乘生悔心故(至)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

桉。僧亮曰。合第十也。

為令正見四部之眾(至)四部徒黨不生怖畏故。

桉。僧亮曰。合十一。

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至)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桉。僧亮曰。合後四譬。說所吼之法。互說令義盡。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隨逐(至)而亦不能作師子吼。

桉。僧亮曰。合野干也。

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子吼。

桉。僧亮曰。合師子子。三年必能吼也。

諸善男子是師子菩薩(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桉。僧亮曰。舉譬總結勸恭敬也。

爾時世尊告師子吼(至)汝欲問者今可隨意。

桉。僧亮曰。讚歎既畢。重勸問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

桉。道生曰。問佛性體也。僧亮曰。第二問佛性體也。僧宗曰。凡六問。前三問。問因果性。後三問。問見義以證有也。此問果性也。果是宗極。所以命言先問也。下答以覺了神慧。體相下改為性也。本有天真之理。在乎萬化之表。行滿照周。始會此理。不離神慧。而說性也。寶亮曰。舉因果兩體為問也。為者言作也。謂作若為名果性體。作若為名二因性體耶。

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桉。僧亮曰。第二問性義也。僧宗曰。此問因性也。謂不改之義。可得在果。而因中。以何理而稱性耶。寶亮曰。責所以因果性體。有何所以。得受性名耶。

何故復名常樂我淨。

桉。道生曰。從以何義故至此。第二問也。既問佛性。以種生為義。以若生滅。故云何故復名常樂我淨耶。僧亮曰。第三問所以得稱常等四義也。僧宗曰。通因果問也。寶亮曰。偏問果性。何故獨稱常樂我淨耶。

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至)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桉。道生曰。若佛性不可得斷。便已有力用。而親在人體。理應可見。何故不見耶。僧亮曰。第四問若身中必有。何故不自見耶。僧宗曰。舉見以辨有無義也。寶亮曰。此問障法也。若必有者。何故不見。

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法而了了見。

桉。道生曰。不疑菩薩不了了。仍嫌得見耳。佛性妙絕。備眾善乃見。菩薩住何等法。而得見耶。僧亮曰。第五問也。僧宗曰。下有二難。同顯見義。而此問據行也。寶亮曰。此問除障法也。

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桉。道生曰。既雲得見。以何眼見耶。乃以佛對之耳。僧亮曰。第六問也。僧宗曰。前據行以辨見。此據眼者。正以因之異也。寶亮曰。問所以不了。十地何眼故不了。佛五眼之中。用何眼。而獨了了耶。

佛告善哉善哉善男子(至)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桉。僧亮曰。福德智慧。義有短長也。何者。夫作罪則從情為易。修福則逆心為難。難則自策乃成。易則不課自起。以苦滅樂興。謂福以得不喪謂德也。是則一切眾善。無非福德。於中了真者。別名為慧耳。是以無學之地。皆得具其二也。僧宗曰。前後致嘆。蓋發時人之心耳。寶亮曰。明具此莊嚴。乃識此因果之理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云何名為福德莊嚴。

桉。僧亮曰。將辨其相。發問以起予。僧宗曰。請釋其旨。欲興後問。

善男子慧莊嚴者(至)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

桉。僧亮曰。目地為行。皆以理解為稱。悉是慧也。凡夫取相之福。不能度生死。非福乃至非般若也。僧宗曰。下有三重釋也。此第一以住下為福。上住為智慧也。寶亮曰。第一從初地至十地。取緣中忘相正觀無漏空解。為慧莊嚴也。取十地觀智。為福德莊嚴也。乃是雙要。是從義取判也。

復次善男子慧莊嚴者(至)聲聞緣覺九住菩薩。

桉。僧亮曰。聲聞至九地。有重到未盡。不能少見佛性。不得稱慧。上說凡夫。此說聖人。

復次善男子福德莊嚴(至)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

桉。僧亮曰。學法為福德。無學為智慧也。

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

桉。僧亮曰。結二莊嚴。興問答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至)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

桉。僧亮曰。上說緣有名福德。凡夫法。若爾者。諸法中無二。具二者。不應問。況能答耶。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至)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桉。僧亮曰。能知一種二種者。一是涅槃。二是生死。皆就有中差別具二。乃見不應言有皆是到。

若言諸法無一二者(至)一切諸法無一無二。

桉。僧亮曰。謂說有無。皆是世諦差別者也。

善男子若言一二(至)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桉。僧亮曰。凡夫不見常。不見無常也。

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至)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桉。僧亮曰。將欲答問。先舉問而誡令善聽。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道生曰。答問佛性體也。要當先見不空。然後見空乃第一義。第一義空。已有不空矣。佛始見之。故唯佛是佛性也。十住菩薩。亦得名見。下至大乘學者。又得名焉。所以舉第一義空。為佛性者。良以義類是同。而該下學。用進後徒。不拘常義。而無非是。必可以答無畏問也。僧亮曰。佛智之境。是因性也。僧宗曰。答初問也。初問果。今答雲。以覺了為佛。下改名性。為第一義空。舉境以辨果智之用也。境下不過常以無常。常是理中之極。故稱第一義也。空者金剛。以是體是苦集。不免壞敗。故可空也。寶亮曰。第一問有兩意。今答亦二別。且先出果性。佛果如如。以法性為體。無一切相。出百非之表。故名第一義空也。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桉。道生曰。不兼見不名智慧也。僧亮曰。佛照境之智。是果性也。所以境智雙舉者。智以照境為能。境若不深。無以顯智之能。若智照不明。無以表境之深。要以境智相發。智功乃顯也。第一義者是涅槃。涅槃真俗皆實。總名第一義也。空者是生死。生死是俗皆虛。總名為空也。僧宗曰。向已舉境。今明善識第一之與空者。即名佛果能照之智慧也。寶亮曰。既解果性。今先舉體以取智。若不據用以辨體。無以表因果性異。故明佛果眾德。唯以第一義空。為體也。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桉。道生曰。單取前句。非第一義也。僧亮曰。釋境空也。生死以癡為本。無所見故也。僧宗曰。簡二乘人也。二乘人在無生平等之時。亦稱第一。佛果居生死之表。亦稱第一人情疑是相濫。是故簡之。謂二乘皆不見空不空也。寶亮曰。佛果體圓。中道之解究竟。於時不復見空與不空為異。但一相無相。空與不空。無可為異。故云。唯有智者。能見空不空。六行之解。悉爾也。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桉。道生曰。明兼見者也。僧亮曰。釋境第一義也。涅槃以智為主。除顛倒故。不空也。僧宗曰。雙識二理。謂佛菩薩也。

空者一切生死。

桉。僧亮曰。重釋空也。生死真則無性。俗則無常。故名空也。

不空者謂大涅槃(至)我者謂大涅槃。

桉。僧亮曰。重釋第一義也。涅槃真亦無性。俗則常住。故名不空也。寶亮曰。昔明世諦為有。以第一義諦為無。今明生死虛假。空無自體。故名為空。涅槃真實妙有。故名不空。是以一家所解。生死二時是不有。涅槃亦有二時不無也。何者。搆因之日。即體虛偽。及至觀解。照無一實。故兩時推求。並無自性。悉是顛倒妄有。今眾生神解。因時已有。修道所除。俗盡真現。兩時不空也。所以稱涅槃不空。生死為空矣。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至)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桉。道生曰。不偏見者。佛性體也。僧亮曰。釋佛智也。先辨偏見者。非佛以非是顯是也。僧宗曰。理而為論。豈有不識耶。就教而言。但一向唯作空解。解偏故。不名中道也。

中道者名為佛性。

桉。僧亮曰。舉不偏之見。以顯照無不周。所以稱佛也。僧宗曰。指果地性也。寶亮曰。佛果佛性。方是解中道之理耳。

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

桉。道生曰。不偏則無不真矣。僧亮曰。結智所以是佛也。照周則惑盡。惑盡則無變易也。寶亮曰。遂果性體也。向言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下舉二乘不見。以對明。

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桉。道生曰。不可以不見為無常也。僧亮曰。答第三問也。境界常有。而覆故不見。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至)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桉。僧亮曰。顯不見之人也。不見境故。智亦俱亡也。寶亮曰。三乘觀道。偏不見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中道之行既不成。云何能得見佛性耶。

善男子不見中道者(至)二定苦行三苦樂行。

桉。道生曰。三種皆與見中道名也。有真見者。居然自別也。僧亮曰。辨正因緣因性也。凡夫二乘。即情為見非見也。明因有耶正。亦有遠近。以三種別之也。僧宗曰。從此下答第二問也。答中凡有三種。初明正因。第二明緣因。第三明境界因。其前問雲。生死無常。復以何理。亦稱性耶。今先收因地三種人。神明斯盡。以其有正因之義。必有成佛之理。非木石也。因中說果。亦稱為性耳。寶亮曰。第二重辨出緣因正因二因性之體也。佛今出三種中道。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雲此三人。盡稱見中道。故菩薩居定樂行者。解稱真俗二諦。終歸除苦得樂。津濟六道。緣因行成就。可為正位。而凡夫居在苦中。心無厭背。云何見中道耶。故一家解雲。夫中道有二途。自有諦二中中道。自有理中中道。二諦中中道解。即是緣因性也。理中中道。即是一切眾生。避苦求樂。解正因佛性。夫中道之義。本是稱理之心。然有神識者。無一剎那心中無有此解。天下苦實可避。樂實可求。既用心得所。豈非中道。若苦不可避。而欲強厭。樂不可得。而欲強求。此便乖理。然今此心。既不乖大理。云何非解。但此解是境中之用。非造緣之知。亦非善惡因之所生。若善因所生耶。唯應人天中有。三塗應無。若惡因所生耶。則應三塗獨有。人天應無。而今莫問人天六道。無一剎那。無此解故。故知此解。乃是妙本之異用。無變改之心也。是以勝鬘經說。出如來藏。與自性清淨心。冥會此旨。然則經經微據。理自彰矣。苦樂行。謂聲聞緣覺者。二乘人非不厭背求出世之意。故名為樂。封執居心。不免生死。故名為苦。但二諦中中道解不成。非不是善。故屬緣因。攝正因性故。自宜有然。今者出三種中道。以為二因之體。二因乃同用真如為體。今唯得據用來辨。

定樂行者所謂菩薩摩訶薩(至)阿鼻地獄如三禪樂。

桉。僧亮曰。見涅槃常樂。知生死幻偽。安之為化。以為苦也。僧宗曰。從初地乃至十地菩薩。致苦眾生。其心甘樂。如三禪也。

定苦行者謂諸凡夫。

桉。僧亮曰。不識真樂。不覺惑苦。常行顛倒。謬以道也。

苦樂行者謂聲聞緣覺(至)行於苦樂作中道想。

桉。僧亮曰。二乘比之。於凡為樂。方之菩薩為苦。於此二間。情以為足。故云作中道想也。僧宗曰。從苦法忍。至緣一覺。以其不能安生死。以化物說之為苦。以其解苦性空。於凡夫為勝。亦小小化物。故謂苦樂行也。

以是義故雖有佛性而不能見。

桉。僧亮曰。結二乘凡夫。雖有而不見。

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義故(至)三菩提中道種子。

桉。道生曰。一切諸佛。莫不由佛而生。是以前佛。是後佛之種類也。僧亮曰。已說因果二性。今通釋二性得名之所由。答第二問也。性有二義。一謂種類相生。二謂守分不改。今言種子者。通說因性。亦通是種矣。僧宗曰。舉其問而答也。向三種心。能生菩提之功。故稱為性耳。非是果故。稱性也。寶亮曰。答第二問。有兩重。初直答因果性之所以。次更明上三人。釋所以有三異之意也。此第一重。先明果。佛性中道解。見理周悉也。中道種子者。次答正因因緣。明子能得果也。先明果性所以。今明緣正二因所以也。

復次善男子道有三種謂上下中。

桉。道生曰。前言三種中道。但取兼見。為佛性體。而中必能通故。故云道耳。今明三道。取其能通。明真道有在也。僧亮曰。通辨二因二果也。下者正因。上者緣因。中者後身菩薩。及佛果也。僧宗曰。上明正因竟。今收因地之善。明緣因也。凡夫為下。二乘為上。菩薩為中也。寶亮曰。此第二重也。次開因果兩廂。明上見中道者。若計梵天是常。是則向者定苦行人也。計三寶無常者。是向苦樂行人也。中者是向定樂行人。

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常。

桉。道生曰。背道非實。名為凡夫。凡夫故為下也。僧亮曰。以其沉淪之義。沿流為下也。僧宗曰。既言謬計。何得言善。今取為緣因者。以其伏結。修六行。攝心於禪道耳。此乃非勝道。要有善義。故不得不取也。寶亮曰。凡夫一向居苦。但有正因也。

上者生死無常(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桉。道生曰。與真反也。苟是實者。生死為無上。是以義稱為上矣。僧亮曰。二乘不見佛果常故。於生死無常。不可為謬也。了非為是。謂之計生死為常也。僧宗曰。此釋二乘人也。謬見常者。其傾正使已盡。唯餘習氣。約教而言。二乘猶有八倒之習。如三脩所明也。今不取習義為緣因。正取無漏善為緣因。上者凡聖二位。彼凡既下。此聖宜言上也。寶亮曰。二乘行不得中道。然非不是緣因性。若能改於固執。必得上果。

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

桉。道生曰。無有得第一義空者。故不名下也。僧亮曰。見三界過。見涅槃常。以不到故。逆流為上也。僧宗曰。菩薩識第一義空。所以言中也。以離凡夫之下。非二乘之上也。寶亮曰。釋上定樂行人也。菩薩稱而解終歸。用此第一義空為體也。

第一義空不名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

桉。僧亮曰。凡夫以沿流為下。以不得故。於凡不名為上。證非下也。寶亮曰。明二乘不能會此第一義空。故不名中道。若發真解。乃得無上菩提也。凡夫不能得故。所以不名為者。是下也。

不名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

桉。道生曰。上道非上。從意為上耳。寶亮曰。反流盡源。故即上也。僧宗曰。既出二重之上。與佛不殊。亦義得為上。中道解故。稱為中耳。寶亮曰。初地以上。有當分之解。與佛解不殊。但未滿足為異耳。二乘人未有此解。豈得同稱為上耳。

諸佛菩薩所脩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桉。僧亮曰。第一義空。唯佛乃見。今該取菩薩者。以後身少見佛性。方之九地。名見中道者也。

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至)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

桉。道生曰。即生死為中道者。明本有也。僧亮曰。說境界因也。但說生死。不說涅槃為異耳。無明是現在苦本。愛是未來苦本也。明二世之苦。以惑為本。具一切空也。是名中道者。三種是中道也。僧宗曰。此下釋境界性也。就此中有八翻明義。此下第一翻。即是答第三問也。略舉二世之因。而過去世中。但取無明。現世中。但取有愛也。無明為現在本際。有愛為未來本際。此之因果。即為中道也。寶亮曰。答第三問也。先釋眾生。所以不能見中道之意。正以無明有愛。生死不絕故也。是名中道者。名十二因緣也。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

桉。僧亮曰。道偏則不能破病。不偏者。則能破病。以破病故。名之為中也。僧宗曰。此境生智。智能破故。所以稱為破也。寶亮曰。若能觀十二因緣生。稱理之解。必能破生死也。

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

桉。僧亮曰。中道智是佛也。道為智因故。說因為性耳。寶亮曰。既如因緣理而照。生中道之解。得名緣因佛性也。

是故佛性常樂我淨。

桉。道生曰。本有種生。非起滅之謂。是以常樂無為耳。僧亮曰。以中道常故。佛性常也。僧宗曰。言性理是常。眾生以惑覆故。不得常用。雖未得常用。要是常因。承此句。可以義合第三問也。寶亮曰。照既窮源。生死苦盡。所以言常也。

以諸眾生不能見故(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桉。僧亮曰。不見三種中道。故無常也。

善男子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至)是人即得常樂我淨。

桉。僧亮曰。有而不見者為譬也。

佛性亦爾眾生不見(至)眾生即得常樂我淨。

桉。僧亮曰。合譬也義與善業喻同也。寶亮曰。釋旨亦不異上佛性品中意也。答第三問竟此也。

復次善男子眾生起見(至)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桉。道生曰。十二因緣為中道。明眾生是本有也。若常則不應有苦。若斷則無成佛之理。如是中道觀者。則見佛性也。僧亮曰。上說境界。今說智者緣因也。智能斷除斷常之惑。無謬斷常之過也。僧宗曰。第二翻也。謂失解則斷常。得解則不斷不常。故借惑以辨觀體也。寶亮曰。上已答三問竟。此文復何意來。故一家所解。凡為二義。一則通論眾生不識因緣之病。二為定因果性有所在。其意云何。眾生既即身有佛性。而所以不得用者。正由不體有為無為故起。常等病。謬解在心。故不能得此常樂我淨。向來明此因果性。即不離十二因緣。使物情識理。不此外覓法。正有斯二意。故次辨此理。其大旨乃爾。復就此文中。略分有九意。第一先明觀十二因緣得所不得所。若先安法性無為理。離斷離常。稱境。而知成緣因佛性。若當緣境不稱境。不安無為。執斷執常。乖中道行。第二正開重因重果。定因果性。明此因果俱不離十二因緣。第三正辨出因果性體相。第四判因果性位。第五嘆十二因緣。因果性理之甚深。第六明眾生雖與此十二因緣共俱。而不覺不知。唯十住菩薩與佛。能窮鑒此深理。故見因緣之始終。第七明行人既觀智窮深。斷生死因緣相續虛偽果盡。便徹見法性。即用此深法為體。得成靈覺。第八辨觀因緣之智有階級。生解有淺深。第九總收結句。今從眾生起見下。為第一意之始。凡夫正起斷起常。乖生滅道。不識法相。理外行心。故不名中道也。無常無斷。乃名中道者。若就生死邊為論。據識生滅道為語。恐此意不然。何以故。世諦虛妄有。即體如幻。終歸滅無。豈不斷不常。唯神明妙體。法性無為。始可得稱不斷不常。能心緣此理。不取有無相。方得名中道。既稱此理解。便識因緣虛。觀照智生。即名緣因佛性。若能如此解。名為得法。

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桉。道生曰。滅於死者。乃曰涅槃。苟日不見。豈能得乎無。有得義故。以不得為名。況不觀者耶。僧亮曰。明二乘空觀。未除斷常。不得勝因之名也。僧宗曰。第三翻以二乘人。得理不深。所以不見也。寶亮曰。二諦中中道之解既不成。云何見佛性耶。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桉。寶亮曰。因果性常。無明覆故。所以不見。

又未能渡十二緣河猶如菟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

桉。道生曰。如菟馬者。二乘觀也。菟馬度河。不得河底。以況眾生無明所覆。不見理也。僧亮曰。明觀淺也。不見因緣始故。不斷常見。不見因緣終故。不斷斷見也。寶亮曰。第二說三乘同觀無生。但見理不同。有深淺之異。借菟馬度河。為譬也。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至)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桉。僧宗曰。十二因緣生之性也。寶亮曰。此智慧於有為無為兩理上。生是緣因性也。取觀因緣之智。名緣因性。而體是避苦求樂之解。名正因性。二種雙顯也。

善男子譬如胡苽名為熱病(至)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桉。道生曰。向明十二因緣觀智。該取因時。名為佛性。故以胡苽為譬。真見因緣。然後果成者。非其譬矣。僧亮曰。上說因為種子。是謂種性相生也。今說種子為性。是因中說果。所以為異耳。寶亮曰。為上二因作譬也。雖復非佛。以能得佛果。故名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桉。道生曰。向佛性名中。有因有果。故今明因果有屬也。僧亮曰。上說因果事已周。悉是會上宗也。分空為兩因。分第一義為兩果。明因果相承。不離因緣。皆無自性也。僧宗曰。第四翻也。有因者十二因緣。為智作因也。因因者。即是智慧。此智為菩提作因。菩提為涅槃作因。是為因家之因。故言因因也。有果有果果者。菩提是果。而涅槃又是菩提家果也。寶亮曰。第二意。正定因果性也。明此因果性。即用十二因緣為體也。有因者正因也。論理應以正因為因因。以正是因緣之因故也。今但正因性。至佛不改。當因位而言因也。因因者。緣因性。有移動不定。故有重因之號也。果者。謂菩提也。種智是萬行果。故受果名也。涅槃對生死得稱。是為果上立果。故云果果也。

有因者即十二因緣。

桉。僧亮曰。十二因緣。能生觀智。故名因也。

因因者即是智慧。

桉。道生曰。智解十二因緣。是因佛性也。今分為二。以理由解得。從理故成佛果。理為佛因也。解既得理。解為理因。是謂因之因也。僧亮曰。觀智於涅槃為因因也。以菩提智是涅槃觀智。是菩提故。所以不於菩提為因因者。欲周歷四法故耳。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桉。僧亮曰。菩提於觀智為果也。

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桉。道生曰。成佛得大涅槃。是佛性也。今亦分為二。成佛從理。而至是果也。既成得大涅槃。義在於後。是謂果之果也。僧亮曰。涅槃是菩提之果。望觀智而言是果果義也。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至)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桉。道生曰。因果同為譬耳。作因果不同。前二分為四。此乃為三。此為異也。僧亮曰。舉十二因緣。相生為類也。僧宗曰。無明為行作因。故言因也。此行復為識作因。若類前句。還以行為因因也。一以從前因而生。二以與識作因。故言因因也。而文句言無明為因因。亦應以十二因緣為因因。如似不類也。消息取耳。寶亮曰。為因果立譬也。就三法上。互望之。有因因果義也。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至)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桉。道生曰。緣生非實。故不出。緣散必滅。故不常。前後故不一。不離故不二也。來去之義類生滅也。非作因故非因。非因故非果也。僧亮曰。不出不滅者。從緣故空無涅槃。是不出。無生死故不滅。下類爾。非因非果者。無前者為因。無後者為果也。僧宗曰。第五翻。舉理以成中道觀智之用也。不出者。不出至現在也。不滅者。不一向斷滅。其有續生於後義也。不常者。即是不出。不斷者即不滅也。非一者。因果異故也。非異者。始終相續為一。不來不去者。不從未來來至。現在亦無一物入過去也。非因非果者。非異因家之果。非異果家之因也。寶亮曰。第三意。上明因果性。不離十二因緣。今次出其體相。明十二因緣。正用此真如法性無相無為為體。若如昔教一向談空。恐聖旨不在。若一向是空。何須讚歎。因緣甚深。故知為顯今教也。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

桉。道生曰。佛性是種生義。故是因非果也。僧亮曰。正因性。於四法最是。僧宗曰。此下第六因果門也。謂十二因緣境界性也。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桉。道生曰。涅槃是究竟義故。唯果而非因也。僧亮曰。無複果也。僧宗曰。極果報也。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

桉。道生曰。乖理為作有。皆因緣生也。無不因無不果也。僧亮曰。觀智也。於正因為果。於菩提為因也。僧宗曰。取觀照之智。通因果也。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桉。道生曰。不從因有。又非更造也。

非因果故常恆無變。

桉。道生曰。作有故起滅。得本自然。無起滅矣。僧亮曰。菩提果性。非因所作。所以名第一義也。僧宗曰。謂三菩提也。非因故非因。不為生所生故非果也。以非生因所得故。所以常恆也。寶亮曰。第四意。明判因果性位也。是因者正因也。正因唯得居因位。不得稱果也。是果非因者。涅槃也。唯得名果。不得稱因也。是因是果者。緣因性有。即因即果義也。非因非果者。還遣向言涅槃名果。萬行是因。物情執言。謂是生因生果。今遣言。涅槃之體。百非所不得。非生因之因。復非生因之果。無名無相。豈是因是果耶。

以是義故我經中說(至)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桉。道生曰。因果之義。備於十二因緣中矣。十住菩薩。其猶病諸。況二乘乎。僧亮曰。以上空有二門辨義。皆非二乘所測也。舉昔所說三事。證因緣理甚深。一嘆理甚深。二眾生不知。三唯佛能了。下別釋也。僧宗曰。第七翻。非二乘所智。故曰無知無見也。

以何義故甚深甚深(至)無有慮知和合而有。

桉。僧亮曰。第一證甚深也。僧宗曰。釋甚深也。續故不斷。滅故不常。故能辨果也。雖念念滅者。以相似種類。遂有一用也。寶亮曰。第五意。讚歎十二因緣理深。本嘆此理深者。乃意在神明體真。不論生死。生死虛搆。有何甚深。而所以獨嘆十二因緣。不嘆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者。是等因成假名法門。非始終相續。十二因緣是始終法門。故就此為嘆也。無知無見者。理既深遠。豈易可知見。唯佛行滿。得具足見。十住髣髴見也。不可思惟者。法性理幽。唯佛境界。非是二乘下地可思忖也。以何義故。名甚深者。此下去正釋因緣之體。所以甚深之意。明眾生行業。不常不斷。而果報不忘。眾生若造業。直以虛偽神明為體。應逐三相無常。若逐三相所作善惡業。云何得在。而起業後。經百千萬劫。由自得報故。知有法性。為神解主。常繼真不滅。其體既無興廢。用那得滅。若得解以後。癡用乃可無。後未有解來常癡。故是業。業即是癡。障智之義。呼為煩惱。招生感果。因之為業。即一體而義分也。雖念念滅。無所失者。既真俗共為神明。俗邊乃可三相滅。就真邊往取。癡義常存。故無所失也。雖無作者。雖無有如神我作者。而不無作業也。雖無受者。雖無有如十六知見神我受者。而有因必得果也。無有慮知和合有者。亦無有如外道所計神我和合知者。然有因故牽果。理數相感召。如其無此法性為體。起業之後。寄致何處。昔經乃唱。有成就之語。定若為成就耶。

一切眾生雖與十二(至)不見知故無有始終。

桉。道生曰。不從作有。豈有始乎。既不見知。何有終也。

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

桉。道生曰。十住幾見髣髴其終也。始既無際。窮理乃覩也。僧亮曰。證不見者也。僧宗曰。十二因緣。至金剛時斷故。其終易了。尋其本源。不可而知也。

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

桉。僧亮曰。證唯佛能見也。僧宗曰。始無源而照。正以始於無始。如淨名言從癡有愛。豈知始乎。勝鬘亦云。無始無明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

桉。僧亮曰。舉不見之損以結也。

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死(至)流轉生死猶如拍毱。

桉。僧亮曰。為不見者。為譬也。寶亮曰。第六意。眾生雖與此理共俱。而不覺知故。作因得苦。無窮無已。唯諸佛菩薩。覺知此理。修因感果。窮此因緣。故知始知終。今言十住菩薩。知終不知始者。恐此非實論。何以知。然佛既始終但見。何容十住指知終不知始。亦應髴髣知始。而今但言知終不知始者。此正為課不行道者。雲十住菩薩。三阿僧祇行道。尚不知始。況不行者而知。若約事作行。有終可據。始既微末難尋。故但言知終。理而為語。則始終俱髣髴。知唯佛一人。獨了了窮。鑒此十二因緣。得見佛性。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至)十二緣者即是見法。

桉。道生曰。法者理實之名也。見十二緣。始見常無常。為見法也。僧亮曰。舉昔經證見者之益也。滅苦是佛。故云即是見佛也。

見法者即是見佛。

桉。道生曰。體法為佛。法即佛矣。

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桉。道生曰。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僧亮曰。舉今說以會昔旨也。寶亮曰。第七意。明解窮達源。若生死頓盡。即名見真法。以見此真法故。即名見佛。大覺現前。無復闇障。即用此真如法性為體。成一切種智也。若神明不以此法性為源。經那得言見十二緣。即名見法。若是見生死法。常住佛果。復那得雲。用此法為體。若當是生死空。如於昔教。應同灰身滅智。復不得稱常。常法復無始生義。故知神解用此為本。直除滅虛偽。顯出此真常之旨。其事如下富那外道之說譬也。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桉。僧亮曰。凡夫不見所以令受苦也。而見有深淺。苦滅不同。不見佛性者。中道是佛性。二乘偏見。不見中道也。僧宗曰。第八翻。謂四種人。淺深觀之。唯上上觀。乃窮故知深也。寶亮曰。第八意。次明觀十二緣智。階級定相。向言十二因緣理深。無知無見。唯佛能窮。鑒其始終。今故次明降佛以還。亦得觀此理。但觀而未達。故發解有深淺。階級有四異。下智得聲聞道。中智得緣覺道。上智得住十住地。唯上上智者。見因緣窮。故成無上道。此言得聲聞道。恐非是實行者。若寄言誘愚。故宜無嫌也。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至)佛者名為涅槃。

桉。僧亮曰。第一義空。名為中道。還結上宗也。此二總涅槃生死。不偏境智。皆名中道也。僧宗曰。謂境界性也。第一義空者。謂照境之智也。名中道者。謂智照不偏也。中道名佛性者。解圓成極果也。即涅槃者。果之果也。寶亮曰。第九意。總收結會。明四種佛性。皆不離十二因緣。既言窮此理得成佛。因果佛性。豈得離於十二緣。故言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第一義空者。乃遠結於上佛果。佛性中道解滿。萬德皆備。唯用此第一義空為體。若通欲取結四種佛性盡。同用此第一義空為體。然今結意。恐據果性為言也。

爾時師子吼菩薩(至)一切眾生何用脩道。

桉。僧亮曰。問意。謂若因亦佛性。果亦佛性。名義無差者。何用修道。以求成佛耶。僧宗曰。此難之生。由佛上說見。法即是佛。佛即佛性。人情於此言中。新生此疑。若佛與佛性不異者。是則有性。則有佛。何假修道耶。寶亮曰。此下去為釋疑。而生問。此疑藉何而起。因上答三問。後定因果性。物便生疑。若因果佛性。俱不離十二因緣。是則因性與果性。竟自無差別。何用脩道。既致疑有兩。故下答亦二無有差別。以為一問。何用修道。為第二問。故佛下答去開為三問答。兩問即為二段。第二勸令忘懷。今言是義不然者。先遣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至)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桉。僧亮曰。夫一豪知見。皆是佛理未足者名因性。具足者名果性。性名雖同具不具異也。僧宗曰。就答中有五重。又明雖復當性。然要須修道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噁心害母(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桉。僧亮曰。釋言有者。以未來定得故名有。非今有也。僧宗曰。第一重。寄現有業故。必招當果。佛性亦爾。云何不須修道耶。

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桉。僧亮曰。舉昔偈為證也。僧宗曰。第二重舉偈。以況因果不並也。有煩惱則無涅槃。豈得不須修道耶。

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桉。僧亮曰。凡有心者。向言定得。今明有心求樂。求者皆得。但遲速為論耳。僧宗曰。第三重。乳必生酪。所以須醪。煖等必生。所以須修道也。寶亮曰。先答初問。明佛與佛性。雖無差別。要自悉未具是。至於得佛之時。乃可無差。而今未得。云何無別。故下即寄譬。來明未來有義。現在時中。無有當果。故言有非己有之有也。眾生亦爾。悉皆有心者。下文言。正因者。謂諸眾生。而此中雲。心是若用避苦求樂。解為正因者。若為會此文耶。各自有對。此雲心。是對果地種智為語。言眾生是者。對佛時行人為語。若論其正位。由取避苦求樂。解用為位也。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至)諸結覆故眾生不見。

桉。僧亮曰。上言定得菩提。畢竟得。今說不但得果。亦得因也。莊嚴是因。亦是世間也。一乘者。佛智是乘之究竟。說乘名也。僧宗曰。第四重。借因以況果也。莊嚴畢竟。猶在因中。眾生成就因理。豈況果性。在生死之外。而當不須修道耶。寶亮曰。答第二問。明應須修道。莊嚴畢竟者。謂金剛心也。究竟畢竟者。無學果也。世間畢竟者。還是金剛心時。體由未免苦無常。故言世間也。出世畢竟者。還是無學果。體免離三相。故言出世也。莊嚴畢竟。據萬行為言。究竟畢竟。道眾生所得佛果一乘。但眾生有此佛果一乘。正由無明障覆故。不能得見理。若如此急應修道。那得難言不須修道耶。

復次善男子佛性者(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桉。道生曰。佛性義現。莫先於此。故即以為名烏。

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至)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桉。僧亮曰。果性名隨果有能為名不一也。依文而言。此五名並是無學也。寶亮曰。明首楞嚴。是三世諸佛之母。能生一切種智。明眾生亦有。但不修集故。不能得成無上菩提。首楞嚴有五種名者。隨義為五位。第一以堅固為名。二以智慧為目。三以能摧得稱。四以仗物為況。五以覺察為旨。正是一金剛心。逐義異故。有多種名。

善男子我於一時(至)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桉。道生曰。我名本出常存不斷。佛性不斷。則是其義。故以名之。非實是也。

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至)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桉。道生曰。常故自在。是我義也。應感無端。此之自在。從彼而出。本非我故。復名無我也。僧亮曰。上說因非性說性。今明非我說我。樂淨亦爾。佛性實非我者。因無自在非我。有因緣至非虛妄。前除斷滅之惑。後去計常之倒。皆非虛也。為世界故者。為除世人麻米之我也。寶亮曰。第五證當有之義也。於時梵志。聞當有之義。悉發道心。豈得不修道耶。僧宗曰。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下。第三文勸時眾。應忘懷取法。佛語無方。不可聞此一邊而執著也。如昔佛一時為梵志。說正因佛性為我。佛性實非我。正以善巧方便。應眾生根。令物悟道。豈可聞說此正因性為我。而生執耶。若爾我所言。眾生當得佛。故言有不得。便執言。眾生有佛性。不須修道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華嚴經略策

再刊華嚴略策序 大統國師嘗棲託清涼聖境著華嚴疏數百...

阿彌陀經義疏

佛說阿彌陀經義疏(並序) 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一乘...

金剛三昧經論

金剛三昧經論卷上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此經略開四門分別...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序 此疏自智者演說。章安記錄。古來...

佛說阿難同學經

佛說阿難同學經(出增一阿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無字寶篋經

無字寶篋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入法界體性經

入法界體性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婆伽婆在王...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註音版】菩薩生地經

菩薩生地經...

大悲經

大悲經卷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梵天品第一...

佛說七知經

佛說七知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佛游於舍衛...

【註音版】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大乘法苑義林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 基撰 總料簡章 第一總辨諸教....

【佛教詞典】動

(術語)風大之自性也,令四大所造之物質,相續而自此...

【佛教詞典】四不應行而行

【四不應行而行】 p0450 集異門論八卷十二頁云:四不應...

淨土宗為律教禪密之歸宿

須知律為教禪密淨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淨之...

有什麼方法可以在念佛時不溜號呢

問: 拜佛和念佛的時候思緒很亂,不能集中精神,總是...

善用其心就在當下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華嚴經淨...

高傲的薩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薩遮尼犍的婆羅門長老,號稱全國最有智...

佛教七七追薦的由來和規矩

我國最早為亡者做七的記錄,始於北魏。《北史外戚傳》...

聖嚴法師《最合適的結婚對像》

如何找到合適的結婚對像呢? 我認為要以 「品德」為第...

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業果的問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

仿葷素食的危害

仿葷素食中的添加劑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二...

真心的笑容

有一個家財萬貫的富翁快死了,死神來接他走,他問死神...

臨終十念稱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願中十念稱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度過人生種種難關,要做到這四點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務中,應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種種...

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兩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後僅相差兩...

【視頻】《佛說八正道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八正道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佛說自歡喜經(聆志居士)

佛說自歡喜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