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名玄論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名玄論卷第一

吉藏法師造

金陵沙門釋吉藏。陪從大尉公晉王。至長安懸芙蓉曲水日嚴精舍。養器乖方。仍抱腳疾。恐旋南尚遠。而朝露非奢。每省慰喻之言。遊心調伏之旨。但藏青裳之歲。頂戴斯經。白首之年。翫味彌篤。願使經胎不失歷劫逾明。因撰所聞。著茲玄論。昔僧睿僧肇悟發天真。道融道生神機秀拔。並加妙思。具析幽微。而意極清玄。辭窮麗藻。但斯經。文約義富。意遠義深。略闡未彰。廣敷似現。故博採南北。捃拾古今。復撿經論。微加檀思。實有過半之功。庶免徒勞之弊。

敘其論意。略為三別。第一名題。第二宗旨。第三敘會處。

第一釋名題 有三。一總釋名。二眾經同異。三別論此經。

一總釋名有三。前總序名。次釋立名本門。後釋本名門。

前總釋名

說曰。夫法身元像。物感即形。至趣無言。而玄藉彌布。故知無像而無不像。無言而無不言。以無像而無不像故。住如幻智。遊戲五道。無言而無不言故。即張大教網。亙生死流。是知斯經人法雙舉。言其人者。所謂淨名。以淨德內充。嘉聲外滿。天下藉甚。故曰淨名。豈止降伏魔怨。制諸外道。五百聲聞自稱不敏。八千菩薩失對當時矣。所言法者。謂不思議解脫。統其大歸。凡有三種。一不思議境。二不思議智。三不思議教。由不思議境。發不思議智。以不思議智。吐不思議教。欲令受化之徒。藉教通理。因理髮智。故此三門理無不攝。但門雖有三。義兼本跡。境之興智。謂不思議本也。教謂不思議跡也。要由境發智。然後應物施教。謂以本垂跡。藉教通理。謂以跡顯本。所言不思議者。謂內無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測。故曰不思議也。解脫者。略有二。一登法身之位。舍結業之形。謂果解脫。二者道貫雙流。二慧常竝。縱任自在。塵累不拘。謂因解脫也。

次釋立名本

略開十門。一教廣為三門。二合三為二論不二門。三會二為一門。四泯一歸絕門。五同異門。六迷悟門。七釋入門。八攝法門。九體用門。十共說門。

一教廣為三門

 凡有十句

一維摩詰不思議解脫本者。謂不二法門。所以然者。由體不二之道。故有無二之智。由無二之智。故能適化無方。是以經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知不二為眾聖之原。夫欲敘其末。要先尋其本。是以建篇論乎不二。問曰。不二法門。既為其本。請聞其要。答曰。一道清淨。故名不二。真極可軌。所以雲法。至妙虛通。故稱為門。蓋是總眾教之旨歸。統群聖之靈府。淨名現病之本意。文殊問疾之所由。子欲聞之。今當略說。大論不二。凡有三品。一眾人言於不二。未明不二無言。所謂下也。二文殊雖明不二無言。而猶言於無言。所謂中也。三淨名吐默鑒不二無言。而能無言於無言。所謂上也。良以道超四句。故至聖以之沖默。不二為極。意在於斯。問三階之說。實妙會誠文。但以後觀前。似如相害。既雲至趣無言。玄藉彌布。即是言於無言。乃見文殊之言深。淨名之默淺。三階之論。意所未詳。答三階之說為明理淺深。未辨應物垂教。以末難本。豈詣玄宗。今當為子當陳其意。夫不二理者。謂不思議本也。應物垂教。謂不思議跡也。非本無以垂跡。故因理以說教。非跡無以顯本。故藉教以通理。若然者。要須體理無言。然後乃得應物有言耳。眾人雖言於理。未明至理之無言。即未詣理也。文殊雖唱理無言。而猶言於至理。亦未稱理。淨名鑒理無言。而能無言於理。始詣理也。以如理無言。故能無言而言。稱理無像。故能無像而像。眾人未能如理無言。安能無言而言。未能如理無像。安能無像而像。故文殊之言淺。淨名之默深。三階之論。意彰於此。難曰。三階之說若成。不二之言即壞。何者。既稱不二。寧有三耶。如其有三。何名不二。即事相違。義如桙楯。答蓋是以教惑理。故謂相違。若識理一教三。則有如符契。何者眾人以言泯法。未息泯法之言。則為淺也。文殊欲息泯法之言。故借言以止言。借言以止。言猶未免於言。則為次也。淨名欲息文殊之借言。故默顯於無言。乃為極也。故教有三階。而理無二轍。問。至理無言。而文殊言於無言。可得以言為教。淨名鑒理無言。而能無言於無言。此則是理。云何亦稱為教。答。子未細尋其旨。故有斯疑。若審察之。則前言已顯。何者。淨名寄默然之相。以顯無言之理。所詮無言。即為是理能表之相。故稱之為教。是以教有三門。而理無二矣。問。至理無言。而文殊言於無言。猶未極者。亦至理無相。而淨名相於無相。豈詣理耶。答。文殊既言於無言。亦相於無相。淨名既體理無言。故能無言於無言。亦體理無相。故能無相於無相。故名相斯寂。乃窮不二。問。淨名既體理無相。何故相於無相。答。若不相於無相。何由得止於言。為欲止於言。故相於無相耳。問。若然者。在言雖止而相復存。其猶逃峯赴壑。但不免患。答曰。言猶名也。故名則為妙。相猶形也。在形則麁。既淨名悟理無名。則領道非形相。故峯壑俱逃。患難都免。問。若然者。則眾人之言未極。淨名之默始詣。何不直顯無言。而迂迴三轍。答。仲尼之遇伯雪。可目擊而道存。妙德之對淨名。亦爾。默而相領。但玄悟之賓既寘。級引之教須明。故開此三門。以通入不二。問。玄悟之賓既寘。級引之教塵沙。何故唯敞三門。而不廣開階位。答。初門以言泯法。次則借言止言。後假默除借言。斯乃理無不備。教無不周。故但明三矣。

二約人釋三門

問。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若但明三教。將非限局聖心。答。悕玄之士。唯有三根。通理之門。無勞廣說。問。教三已顯。根義未報。請陳其相。答。淨名既為一經之主。不二復是眾教之宗。而不自談。命眾共說者。必有其深致。蓋是欲寄人優劣以彰教有淺深耳。眾人止為翼從樂。道根尚劣。但能以言泯法。未能息泯法之言。文殊既銜高命。而親對擊揚。則神機為次。既能借言泯法。復假言止言。淨名當今教主。即悟入最深。故寄默然。顯理都絕。問。唯就教主。亦約悟緣。答。所以託跡三根。本為引物。下根悟淺但詣初門。中人小深漸階第二。上根徹理蔚登玄室。又上根聞初則領。中人待二始悟下根至三方曉。

三約三慧釋三門

初雖悟不二。未離名言。如始習浮必須依岸。謂聞慧也。次悟既漸深。不須文字。但猶未會理。復假名言。如習浮稍久漸能深入。學猶未善。或時憑岸。則思慧也。已能契理。不假名言。如妙習浮不須依岸。謂修慧也。問。為就一人明三慧。為約三人辨三慧。答。就彼三人。明於三慧。約其悟緣。斯則不定。自有所化三根還同能化說。初門則得聞慧。乃至後二方具思修。自有上根一聞即具三慧。中人待二始得圓滿。下根至三慧門乃備。

四就三位釋三門

此三門。可得擬於三位。一者十信以上。迴向以還。雖學無生。而未免名相。如雖明不二尚未息言。次從初地以上。七地以還。雖悟無生。猶有功用。如雖唱理絕猶有絕理之言。三者始自八地。終乎佛果。既悟無生。復無功用。如不二無言。復能無言於不二矣。

五就三忍釋三門

此之三門。可配三忍。信忍尚淺。如未離名言。無生忍已深。名相都寂。順忍。形前則勝。故云無言。望後猶劣。所以有言。此皆就登地以上。佛果以還。真聖位中。開三忍也。問。文無此言。云何輒配。答。此章建首。則雲得無生法忍。名入不二門。以此觀之。可得相擬也。

六約治病辨三門

問。考聖心以息患為主。統教意以開道為宗。不二之興。為治何病。答。總而言之。為泯生心動念。令悟無得無依。故生死以取相為原。涅槃以無著為本。約人不同。總為三類。一凡夫之惑。二小乘勞累。三菩薩煩惱。凡夫惑者。所謂愛見。九十六術諸見紛紜。在家之流。嘉生貪愛。故此門雲。我所為二。知此二不二。名入不二門。謂破見也。眼色為二。知眼本空。不生貪染。則破愛也。如此等門。謂破凡夫惑矣。小乘之流。無漏解生。滅斯愛見。此生滅觀。謂二乘煩惱。故今門雲。生滅為二。惑本不生。今亦無滅。名入不二法門。三者菩薩之人。謂聲聞為小心。菩薩行大道。小乘則唯破二輪。大士則具傾五住。舍小取大。名菩薩煩惱。故今門雲。聲聞心菩薩心為二。達此二無二。名入不二門。問。此門俱通泯諸二。何以則別破三人。答。斯經垣平等之大道。敞不二之洪門。無累不夷。無人不化。故方便品。破彼凡夫。弟子品。行於小道。菩薩章。呵於大見。然後攝此三人。同歸一道。今悟不凡不聖非大非小。然後從緣大小適化聖凡。原夫凡聖。豈凡聖之所能。良以非凡非聖。故能凡能聖耳。問。破此三人。何門所攝。答。三病雖殊。同皆是二。故並屬初門。是以初門歷泯諸法。然後從初門轉入第二。從第二迴入第三。便等淨名之默然。同釋迦之掩室。僧那乙願。豈不滿哉。

七就三法釋三門

問。此門破顛倒二明於不二。為破不顛倒二以明不二。答。歷覽眾門。略為三例。一就顛倒二明不二。如雲我我所為二。達此二不二。名入不二門。次約不顛倒二明於不二。如雲三寶為二。知二不二。名入不二門。三合明顛倒不顛倒二不二。如雲生死涅槃為二。知此二不二。名入不二門 問。為破三種二明於不二。為耶三種二明不二耶。答。若倒心所見三種二者。並須破之。若因緣之二即是不二。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無可破也。又倒情謂二。實無二可破。故但除其病。而不除其法。又病本性空。亦無可除。但約謂情。故言除耳。所以此門明不二之道。異於小乘析法辨空。破三種二。則屬初門。次遣三法之名。屬於後二。

八約三句明三門

初門寄言明不二。後門假無言明不二。中間亦言亦無言明不二。問。經論之中。多備四門。一無言門。二有言門。三亦言亦無言門。四非言非無言門。今何故但有三門。而無第四門。答。餘經四句。各有所由。今此三門。義無不攝。如前說也。

九約三絕釋三門

問。上云道超四句。至聖以之仲默。今此三門。但明不二。唯絕有無二句。非四絕也。則明理未圓。何名滿教。答。蓋是未體無二之言。故興未圓之難耳。何者。今辨三門同皆絕四。故理無不圓。教無不滿。問。既同絕四。寧有三階。答。雖同絕四。四絕不同。初門寄言明理絕。未辨理絕言亦絕。次門明理絕言亦絕。但猶借言明二絕。後門辨理絕言亦絕。借言亦復絕。故眾人得一絕。文殊得二絕。淨名得三絕。故有三門不同。蓋是契玄之妙術。寂累之要門。雖為一篇之經。而實網羅眾教。

十約攝法以釋三門

問。三門雖明絕四。而俱明不二。則是唯絕於二。未泯亦二亦不二非二非不二非非二非非不二。何謂教無不周。理無不足。答。子亦未體其旨。故猶生向疑。今重敘之。便煥然可領。總取諸二。凡有五階。初以兩法為二。如空有等。二者以空有為二。非空有為不二。此二不二相對。還復成二。三者二與不二。皆名為二。非二非不二。方名不二。此二不二相對。還復成二。四者上來六句皆名為二。非非二非非不二。名為不二。此二不二相對。還復是成二。五者不泯生心動念。故名為二。若泯生心動念。方名不二。即此泯不泯。還復成二。故自二之外。無更有法。但唱不二。則教無不周。理無不足。緣無不盡。觀無不淨。問。絕此五階。何門所攝。答。絕此五階。通是釋不二義。若欲分三門所絕異者。若絕五階法體。則屬初門。若絕五階之言。歸於第二。絕五階之借言。則第三門。此則釋前三門。同絕四句。而絕四不同。問。上三絕釋三門。與攝法明三門。此有何異。答。三絕門但明絕有無四句。絕義猶淺。今攝法門。明絕一切句。故此門則深。問。雖有四句。上已絕之。何得復雲後深前淺。答。雖同四句。四句不同。上三絕門。但絕有無單四句耳。今明二不二四句者。則是重複四句。問。何者為單。云何為複。答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此為單四句也。二不二四句。則是複論四句。此二不二相對。此之兩句。已攝前四句。三者此二不二相對。上三句為二。非非二非非不二以為不二。此二不二相對。還復成二。後之兩句。超上四句。故以初門四句為單。後門四句為複。絕前四句則淺。絕複四句則深。問。但絕四句。明義已周。何用第五復泯生心動念耶。答。四句絕緣。第五盡觀。故復說也。問。經中明絕百非超四句。屬何門耶。答。亦備三門。若有非非法體。則屬初門。若有非非於言。則屬第二若絕於借言。則是後門故也。問。若歷泯諸二。屬初門者。中論明八不。泯於八法。但屬初門。則不二之門深。中觀之旨淺。答。不二之門。則中實之理。以一道清淨。故云不二。遠離二邊。目之為中。中對偏以受稱。不二待二以得名。約義不同。體無有異。不二之門。既有三階。中實理亦則三實。以言泯八法。則屬初門。次息言不足言。便入第二。若絕借言。即歸第三。問不二既竪究五句。不生亦可然乎。答。此猶一類義耳。如生既生。是不生亦是生。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非非生非非不生。乃至生心動念。並皆是生。今唱不生。五生皆絕。故釋論雲。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名無生忍。問。五皆辨生。皆屬二攝。五種之二。可得皆是生耶。答。此亦一類義耳。若有五種之二。皆是生心動念。悉是生矣。所唱一不生。無教不周。無理不足。無緣不盡。觀無不絕。所以八不。是方等之旨歸。環中之妙術矣。問。大小經論。攝法多門。或以一門攝法二三四門。乃至眾多。今以何義。但明二耶。答。二是別法之始。乖道之初。失於一道。則便成二。今泯於二。令歸一道。故但云不二。又二是異義。九十六術五道三乘。皆名為二。今泯斯異。故云不二。又此異道。對於一道。則復成二。為息此二。故云不二。所以但約二門。明攝法也。

二會二為二論不二門

又有三雙。初明語默二攝於三門。佛勅弟子。常行二事。一聖說法。二聖默然。說實相法。名聖說法。觀實相理。名聖默然。從實相觀。還說實相法。說實相法。還入實相觀。故動靜四儀。皆合實相。若語若默。並應般若。今此三門。還依聖旨。眾人以言泯法。文殊借言以止言。同就言明不二。謂聖說法。淨名無言明不二。謂聖默然。若然者。要由眾人之說。故顯淨名之默。因淨名之默。以顯眾人之說。命眾共談。意在於此。問。何故。理說即廣。聖默便略。答。說則易悟。故須廣明。默然難曉。所以略示。又說法明教。教有多門。默然觀理。理則無二。又能仁國土多用音聲。無言世界廣明寂漠。次就絕名體二。以攝三門。總收萬化。凡有二種。一者物體。二者物名。此二是生累之所由。起患之根本。故善吉問言。眾生在何處行。如來答曰。一切眾生。皆在名相中行。名謂名言。相則法體。眾人以言歷泯諸二。明無物體。文殊借言以止言。□□□淨名默然。以息借言。同辨無名無相。無名無相則紛累斯寂。故門雖有三。攝唯此二。問。何故泯法則廣。息言便略。答。廣略不竝。可二門互現。又法體為本。本則難傾。名為其末。末則易泯。以本難傾。故須廣破。末則易除。二人略遣。後就假名相二以攝三門。經云。無名相中。強名相說。欲令因此名相悟無名相。蓋是垂教之大宗。群聖之本意。若然者。眾人之與文殊。寄名以辨不二。維摩默然假相以明道。故雖有三門不同。唯有名相跡。以因名相之跡。顯無名相之本也。問。前二是名。其義易了。後門為相。事猶未彰。答。眾人既假言說之名。維摩杜口。寄默然之相。故以名相二門。同顯重玄之道。命眾共說。意在於斯。問。何故借名則廣。假相便略。答。廣略互現已漏前通。難易之言。亦如上說。言說則易悟。眾人並知。寂然則難明。唯文殊可獨領。又名是音聲。起緣多用。相為色法。則教門少明。

三次會二歸一門

問初建三門。後明二轍。觀其文殊。似如婉麗。考其大旨。則不二未成。何者。明不二之理無言。應物之教有言。即無言之理。不可有言。有言之教。不可無言。則理教天乖。何名不二。答。子乃曉不二無言。而未悟言即不二。故教滿大千而不言。形究八極而無像。故無言而言。雖言不言。無像而像。雖像不像。乃為一致。何謂天乖。難曰。若言即不二。則文殊之言常默。若不二即言。則淨名之默常言。三階之論渾然。二轍之言便喪。答。三階之論說。寄跡淺深。二轍之言。提引未悟。如其窮達。則不二常言。言常不二。未始不二。未始不言。故莫二之道始成。得一之宗便建。

四次泯一以歸絕門

論曰。夫有無相生。高下相傾。有有故有無。無有故無無。因二故不二。若無二。則亦無不二。故經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斯則非語非默。不俗不真。絕觀絕緣。何二不二。

五同異門

問。義宗乃廣陳不二。未詳不二定何等法。答。有人言。不二法門則真諦理也。有人言。不二法門謂實相般若。有人言。不二法門則性淨涅槃阿梨耶識。有人言。不二法門謂阿摩羅識自性清淨心。四宗之中。初二約境。後兩據心。雖識境義殊。而同超四句。故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斯皆理為神御故。口以之默。豈曰無辨。辨所不能言也。今總問眾師。且明其正。次開十門四句。別詳得失。眾師既雲理不可言者。為有不可言之理。為無此理耶。答有此不可言理。即名有句。何名絕四。若無此不可言理。則皆無所會。凡不可革。聖何由成。撫臆論情。二關之中。雖複絕言。終有絕言之理。既終有此理。終是有見。了何由得道。又終有此理。而不可說其有無者。與犢子部我。有何異耶。犢子執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今計真諦理法不可說在第五藏。彼執有我不可說。名為我見。今計有真諦理不可說。名為法見。若然者。乃具人法二見。不得兩空。何道之有耶。又終有此理。以為宗極者。則此經以有為宗極矣。願明識君子可詳而覽焉。又真理不可說。俗理則可說。又真理不可說。無有可說義。世諦是可說。無有不可說義。世諦若不可說。則入於真諦。真諦若可說。便入於俗諦中。以此詳之。還成二見。何名不二法門。大品雲。諸有二者。無道無果。涅槃雲。明與無明。愚者謂二。皆者了達其性無二。明與無明既爾。真俗亦然。愚者謂二。智者了達其性不二也。問蓋是未悉義宗。故興是問耳。今明。俗雖可說則真不可說。真雖不可說則俗可說。以二諦一體。故名不二。即是不二法門。乃是智人所了。豈是愚者謂二耶。答。子亦未領今之難意。故有斯通耳。既言真即俗者。俗既可說。真可說不耶。若俗可說真亦可說者。便成二負。一違宗負。二失諦負。違宗負者。本立俗諦有三假。三假可說。真理即四忘。四忘不可說。故淨名杜言。釋迦掩室。今真則俗。俗既可說。俗真亦可說。既。三假。真亦三假。何有四忘之宗。故名失宗負。二失諦負者。真既即俗俗。可說。真亦可說。即皆是俗。何有真諦本有真諦。可有俗諦。既無真諦。寧有俗耶。故二諦俱失。真即俗。既有二失。俗即真。亦招兩過。俗既即真。真不可說。俗亦不可說。真既四忘。則俗非三假。謂失宗負也。二者俗即真。真不可說。俗亦不可說。皆是真諦。有何俗耶。既失俗諦。亦無真諦。故二諦共失。若真即俗。俗自可說。真不可說者。亦有二負。一違教負。二違理負。違教負者。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俗自可說。真不可說者。何名即是。違理負者。若俗即真。俗可說。真不可說者。請問。可說之法與不可說。為一耶。為異耶。既言其一。則互相類。說類不說。相與皆說。不說類說。相與不說。若言可說異不可說。則應色異於空。空異於色故。進退二關。俱不可也。問。真俗體一故。俗恆即真。真常即俗。而真義恆非俗。義俗義常非真義。故真不可說。而俗則可說。答。俗體既則真體者。俗義為則真體。為不即真體。若俗義即真體。真體不可說。俗義亦不可說。若俗義不即真體者。俗義應非三假。俗義既則是三假。豈不即真耶。又經云。既無有一法出於法性。寧言俗義不即真耶。以此推之。則無相即。無相即故。便無不二。若有不二。可有於二。竟無不二。何得有二。故有所得宗皆是戲論義。今更開十門四句。以詳得失。何以約四句明得失。眾師皆言。道超四句。故至聖以之沖默。故宜就四句詳其是非。

一前明單四句。天竺外道九十六術。略而言之。不出人法四句。言人四句者。僧法計神與陰一。世師執神與陰異。勒娑婆明亦一亦異。若提子云非一非異。法四句者。如破長爪經云。一切法忍。即是有見。一切不忍。名為無執。亦忍亦不忍。謂亦有亦無。非忍不忍。名非有非無。但明四句之義。無絕四句之宗。無絕四句之宗。故無不二之道也。

二佛滅度後。五百論師。諸部異宗。亦不出四句之義。如龍樹所引。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方廣執無我無法。名為空見。薩婆多謂無我有法。即是亦有亦無。訶梨雲世諦有我有法故非無。真諦無我無法故非有。即二諦合明中道非有非無也。問。犢子計我。與外道何異。答犢子明假我。外道執實我。是故為異。廣如俱舍論辨犢子三假之宗。又如釋論所引雲。犢子計五陰和合故有人法。四大和合故有眼法。既稱和合。即是假也。故知是假我。問。既是假我。與訶梨所辨。有何異耶。答。犢子計。別有假人體。與陰體不一不異。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故俱舍論出彼義雲。如因薪有火。別有火體。雖因陰有人。別有人體。問。不然。今明假有體者。世諦故有。即真故無。而犢子計我不可令空。故非類也。答。蓋是未悉犢子之宗。故作此說耳。如俱舍論雲。犢子未入空無我觀。是故有我。入觀之日。則知我空是故當知全同彼說。如此諸部所立義宗。皆墮四句。無絕四句言。無絕四句言故。無不二之道。本有不二。故有於二。既無不二。亦無有二。故理教不成。皆是戲論。障不二法門也。

三明即世所行塵識四句。一薩婆多部。不得法空。計有塵有識。二方廣道人。學毘佛略。執邪無之義。明無識無塵。三藏什未至之前。有心無之說。明有塵無識。如肇公不真空論雲。無心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甞無。肇公評之雲。此得在於神靜。而失在物空也。四計無塵有識。如執唯識無有境界。如此等說。皆墮四門。亦無絕四。故無不二之道。如上斥之。問。有塵有識。是毘曇執有之見。無塵無識。方廣邪無之宗。無識有塵。人師自心。此三可得非之。唯識之旨。蓋是方等之宏宗。菩薩之大論。何以排斥。答。考天親唯識之意者。蓋是借心以忘境。忘境不存心。肅然無寄。理自玄會。非謂塵為橫計心是實有。未學不體其旨。故宜須斥之。故咎在門人。非和脩之過。至淨土中。具詳得失也。

四複論四句。上來所列眾師。皆墮單四句內。今次複明四句。一者有有有無。名之為有。二者無有無無。目之為無。三者亦有有有無亦無有無無。為亦有亦無。四非有有有無非無有無無。名非有非無。如釋論就生滅無生滅。複論四句也。次明不二法門絕此四句者。非有有有無。非無有無無。非亦有有有無。非亦無有無無。非非有有有無。非非無有無無。即不二法門。淨名沖默之旨也。問。何故明絕複四句也。答。諸部立宗。尚不得預複四句。況有絕複四句耶。今欲釋淨名默然之旨深。顯異執之宗淺。故須明絕複四句。

五明重複四句。總上來四句。皆名為有。所以然者。有有。有無。有亦有無。有非有非無。故皆名為有。如龍樹雲。無法中有心生。即名為有。次絕此四句。名之為無。亦有四句亦絕四句。為亦有亦無。非有四句非無四句。為非有非無。次明絕此四句。非有四句。非無四句。非亦有四句。亦無四句。非非有四句。非非無四句。故名絕四句也。問。何故明此四句義也。答。異部眾師。立大乘之宗者。但在複四句中有無二句之義耳。尚不得預四句之宗。安有絕四之旨。何以知然。南方真諦之境。北方摩羅之心。皆明絕於有無四句。故墮第二句中。世諦之與八識。皆在四句之中。即為有門所攝。故知皆墮二句之內。無絕四句之言也。又重複四句者。所上單複四句之有。為有句。上單複四句之無。為無句。乃至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如此絕四。其致淵遠。眾師之宗。都不預斯四句內義。況有絕四之言耶。

六明鑒深四句。初階絕單四句。次階絕複四句。第三絕複重四句。雖復次第漸深。而或者終謂窈[穴/俱]之內有妙理存焉。即名為有。若無此妙理。則名為無。亦有此理亦無此理。名為亦有亦無。非有此理非無此理。為非有非無。若然者。終墮四句之內。何有絕四之宗。是故今明生心動念。則便是魔。若能懷無所寄。方為法印。問。何故明絕此四句。答。經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淨名所以杜言。釋迦所以掩室者。在斯一轍之內。方言始得為極。是故明此絕四句也。

七明絕四句。絕四句者。非謂絕於四句名絕四句。乃明雖復洞絕而宛然四句。故名絕四句也。問。何故明此義耶。答。稟教之徒。聞上來絕諸四句。便謂窈[穴/俱]洞絕。同啞法外道。是故今明。至道雖復妙絕。而四句宛然。是以。經云。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豈聞妙絕而謂妙絕之內不能言哉。又雖復妙絕而四句宛然者。明聖人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而大小乘經論。諸佛菩薩。明有無等一切四句者。皆此一節之內說之。故文殊問經。明諸部義雲。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如此諸部異義不同。皆是無異相中而明異相。無分別中善巧分別。以不體斯意。異執紛論。成戲論也。

八明四句絕。前明雖絕而宛然四句。今明雖絕四句而都絕。如天女之詰身子。汝乃知解脫無言。而未悟言則解脫。故教滿十方。即是四句常絕。故明四句絕也。問。何故辨此義耶。答。據緣而言。上拔其況情。今息其動念。善吉曰。我無所論。乃至不說一字。般若云。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如此皆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明四句絕也。

九明一句絕。如一假有則絕四句。所以然者。假有不可定有。假有不可定無。假有不可定亦有亦無。假有不可定非有非無。故此假有絕於四句。問。假有何故不可定有。答。既言假有。豈可定有。若是定有。便是定性。何名假有。或者雲。假有若不可言有。假有便是無。是故今明。既稱假有。寧是定無。但言假有。云何得亦有亦無。唯稱假有。寧言非有非無。故此假有絕乎四句。問。何故明此義耶。答。或者雲。真諦無言可絕四句。不知則假有一句便具四絕。故明一句四絕也。

十明絕一假有。上雖明假有絕四句。未辨絕於假有。是故今明絕於假有。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故知假有無所有。次雲。假有若非有。假有便是無。故今明。假有若是有。假有可言無。假有竟非有。故假有亦非無。次雲。若爾世諦有假有。真諦無假有。即假有亦有亦無。是故今明。若有有有無。可有亦有亦無。竟無有無無。即何有亦有亦無。次雲。若假有不得亦有亦無。便是非有非無。故今明。有無成者。可有非有非無。竟無亦有亦無。云何有非有非無。次雲。若爾者。即非四句之內。應有四句之外。故今明。若在四句之內。可在四句之外。既非四句之內。豈在四句外耶。次雲。若非四句內外。便應有此假有。故今明雖不在四句內外。而假有宛然。雖假有宛然。而不在四句內外。問。此句與上一句四絕何異。答。前明假有絕性有四句。今辨絕假四句。前就世諦門絕。今就真諦門絕。是故異也。此之十門。乃是眾經之秘奧。群聖之良術。入道之內路。洗累之要門。坐禪之規模。敷講之弘范也。

六迷悟門

問。若道超四句。至聖以之沖默。則非俗非真。無二不二。今以何因而辨不二。答。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不知何以字之。故強名不二。問。既非二不二。何不強名為二。而名不二。答。失道之流。多滯二見。為泯斯二。故強名不二。不強名二。問。息何二見。強名不二。答。欲明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顯斯不二。泯於二見。故明不二。所以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涅槃論雲。眾生即是佛。故名為蜜。正觀論雲。生死涅槃本無二際。蓋是方等之良津。還源之要術。大士興於世者。在斯一門。

難曰。眾生是法身。何由有六道。答。斯處幽微。難以言辨。必須觀悟。乃契玄宗。今髣髴言之。子宜空心領會。於道未始二。於緣未始一。於道未始二。故眾生即是佛。於緣未始一。故六道異法身。六道異法身。故六道覆法身。名為如來藏。如來藏者。謂如來胎。以失於不二。故起二見由斯二見。纏裹不二。不二道不得現前。故此二見為不二之胎。又不二之道。隱於二見。名如來藏。涅槃又稱為無明[穀-禾+卵]。胎與藏義殊體一。難曰。斯乃由來舊轍。何謂則曰靈宗。答。隱顯之說。親經聖口。斯言不可異。其意不可同。問。既同唱斯言。意云何異。答。非別有一物以覆法身。亦非別有法身隱手胎內。若別有法身在於胎內。其猶辟內有柱。我在色中。蓋是身見之流。何名中道佛性。問。若非別有一物以覆法身。又非如來隱於胎內。能覆所覆。義云何成。答。道本無二。眾生虛妄。失於不二。橫謂二。不悟橫二本無二。故二覆於無二。二覆於無二。故無二隱橫二。無二隱橫二。故名如來藏。若悟橫二本無二。無二顯現。名法身。隱顯大宗。其意若此。問。經云佛性遍覆。猶如虛空。眾生可覆佛性。性云何覆眾生。答。就佛性通之。小成難見今約法界。以釋此文。經云。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以法界廣大。六道常在法界。於倒謂眾生常出法界。以常在法界故。法界覆眾生。於眾生常出法界。故眾生覆法界。佛性遍覆。義同於此。法界是佛性之異名。法身之別目。是故經曰。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法界既滿如來身如來身。亦滿於法界。故如來身即法界。法界即如來身矣。

問。既得互覆應得互藏。如來為所藏故。名如來藏者。亦如來是能藏。眾生為所藏。應名眾生藏。答。亦有斯義。以眾生無二橫謂二。故二覆於無二。無二隱橫二。故眾生是能藏。如來為所藏。名為如來藏。雖復橫謂二。不出於無二。二常在無二。無二恆覆二。故如來為能藏。眾生為所藏。故名眾生藏。問。二覆於不二。不二既不現。不二覆於二。二亦應不現。答。二覆於不二。隱覆故名覆。故不二不現。不二覆於二。廣大故名覆。於緣二常現。問。於緣二常現。二可覆不二。於道未甞二。應不覆於二。答二常在不二。故不二恆抱二。如虛空含萬像。法性外無法。

問。於迷恆見二。於悟恆不二。於迷恆見二。六道異法身。於悟恆不二。即眾生恆是佛。答。子妙語誠如所言。難曰。於迷恆見二。不見悟不二。於悟恆見不二。應不見迷二。答。既了悟不二。即不見迷二。是以經云。我有五眼。不見菩提。凡夫無目。豈有所覩。問。迷不見不二。凡不覩於聖。悟不見迷二。即無聖應不接凡。將非凡聖絕交感應便隔。答。蓋是未領不見之宗。故興絕交之難耳。上云了悟不二。則無復迷二。故不見二。若猶見二。即猶有迷二。何名為悟。雖了悟不二。見於迷恆是二。故凡聖道交感應不絕。難曰。若不見迷二。可得異於迷。若見於迷恆是二。即應與迷同是惑。答。雖復見於迷。不如迷所見。是故不同迷。故法華雲。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華嚴雲。隨順眾生故。普入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問。悟人見不二。復見於迷恆是二。此之二照。是何智耶。答。即波若與方便。般若。恆照不二。見六道常是法身。方便。即照於迷恆二。故眾生異佛。問。於迷恆見二。不見恆不二。可無有般若。既見恆是二。應有於方便。答。迷人不見迷。亦不見不迷。故無有二慧。見迷見不迷。皆是悟人見。是故有權實。問悟人入不二。可得見不二。不入於二門。云何得見二。答。由悟二不二。名為悟不二。既悟二不二。名為悟不二。既悟二不二。則了不二二。是以悟人具有二慧。迷緣既不悟二不二。亦不了不二二。故無二慧。即稱為無明。如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即其事也問經云。若無明轉。即變為明。寧言眾生即是佛耶。如其是佛。復何所轉。二文相害。請為會通。答。無二橫謂二。故稱為無明。若悟橫二本無二。所以名為轉。橫二本無二。雖轉無所轉。故名為即是。義實冥符。不相害也。問。佛名為覺。若眾生即是佛。應眾生即是覺。答。覺名為悟。了悟橫二本無二。是故名為覺。橫二本無二故。眾生即是覺。又緣觀俱寂。乃為妙覺。眾生緣觀本來寂滅。故即是覺。是以經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本來寂滅。不復更滅。法華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知眾生本來寂滅即是佛也。又如即是佛也。一切眾生本來是如。亦本來是佛。故此經云。夫如者不二不異。不異者。三世竪論。故大品雲。如名為實不虛如教。中後亦爾。以三世雖殊。如體無改變。故云不異。不二者。此則橫論。雖有凡聖。同皆一如。名為不二。故云彌勒亦如也眾生亦如也。以無二故。眾生是佛。問。既凡聖同一如。一人得見如。一切亦應見。答。雖復同一如。有悟有未悟。是故有見有不見。問。迷悟異於如。可有見有未見。迷悟既同如。亦應得同見。答。如常不異迷。迷常與如異。故迷不見如。問。雖引眾經明眾生是佛。但即是之言。猶未可領。為眾生與佛俱空故。眾生是佛。為有佛有眾生。以眾生即佛故。名為即是。若無佛無眾生。寧言眾生即是佛。若有眾生有佛。復何猶即是。答。察子之情。有無二門。俱非即是。所以然者。有佛有眾生。斯則有見。何猶是佛。無眾生無佛。復為無執。豈是佛耶。若能息此二見。故眾生即是佛。是以經云。寂滅是菩提相。滅諸相故。難曰。若非有非無。亦非佛非不佛。非眾生非不眾生。何得雲眾生是佛。答。良由悟非佛非不佛。所以名為佛。若見佛見非佛。乃是佛見非佛見。何名為佛耶。問。若息佛見非佛見。即了非眾生非不眾生。方是佛者。斯乃佛是佛耳。未息諸見。即名眾生。若爾眾生非佛。何得眾生即是佛。答。不言息見方名無見。以無見名為佛。良由諸見本來無故。眾生本是佛。問。若諸見本來無故眾生本是佛。何得復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未是佛耶。答若悟諸見本無見。即眾生本是佛。不名為佛性。但無見而起見。不見本無見故。無見隱於見。故稱為佛性。未得名性佛。問。佛性與如。為同為異。若言一者。經云。凡聖皆一如。不言凡聖一佛性。若言異者。復何得雲如即是佛。答。此義紛綸。由來久矣。今略敘之。會通異說。若不二二義。開如佛二門。如是二不二義。佛性名不二二義。以如是二不二義故。凡聖皆一如。佛性是不二二義故。不得凡聖同一佛性。問。何故爾耶。答。佛名為覺。覺是智照之名。眾生有佛性。即有於覺性。故照用不同。不可全一。釋論雲。如無所知。是所照空境。空無有異。故得凡聖一如。此是不二二義故。開境智不同。空有為異。若二不二義。如即佛性。佛性即如。故論雲。亦名如法性涅槃。涅槃豈是無知。亦非空境。若了斯二門。則異說同歸。義無違背。矣。問。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為就如門。為約智用。答。北土以如為法身佛。凡聖一如故。同一法身。南方雲。如是頑境。佛即是靈智。以眾德均等故。雲同共一法身。詳其得失。餘科已明。今略陳之。大品雲。如無去來。如即是佛。此則以如為法身。凡聖同一如故。同共一法身。若云如無所知。佛名為覺。則眾德均等故。同共一法身。故各舉一門。亦無相背。問。在經何故有二說耶。答。由體如故名為如來。故用如為法身。若言佛名為覺。覺是智照。即智。可軌名法。故用智為法身。是以二文各舉一義。此皆不二二義。故開二門。若二不二義。智即是如。如即是智。但照義名智。如實名如。更無二也。故般若云。如無去來。如即是佛。離是之外。更無有佛。豈可以如為境。佛自是心也。問。不二二義。不得凡聖同一佛性。故無一人見佛性即一切皆見。唯凡聖同一如。若一人見如。一切應並見。答。以迷悟不同故。有見有不見。問。迷悟異於如。可有見有不見。迷悟既同如。亦應得同見。答。如常不異迷。迷常與如異。故迷不見如。問。迷悟同一如。悟人既得於悟如。亦證於迷如。答既是一。如則更無二證。故證如之時。凡聖並皆如。如外無凡聖異也。問。如即是佛。了自是如。既其自佛。了他亦是如。應用他法身。答若二不二義。以如為法身。既同共一如。亦同一法身。故無自他異。若以不二二義。眾德均等。名同一法身。即悟緣眾德。顯即用悟法身。迷緣隱未現。故未有法身。即悟緣不得用。

問。此經正明不二法門。云何乃釋法身佛性。答。上引經論。明眾生是佛。稱為不二。將就此義以辨佛性法身。以眾生是佛。故六道即法身。於迷者恆非。故隱名為佛性。問。不二法門品。明眾生與佛俱空。故云不二。中論明生死涅槃皆不可得。是知生死即涅槃。斯乃明真諦空義。云何辨佛性法身。答。若見生死涅槃二。是故名生死。若了悟此二本無二。所以名涅槃。生死涅槃二法既爾。眾生與佛兩人亦然。見有眾生有佛二。即名為眾生。若了無佛無眾生。此乃為佛。是以不二法門。得辨法身佛性。問。涅槃門可說佛性隱顯。法身是常義。淨名經宗。何得已明斷義。答。下云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乃明法身絕百非。體含於萬德。豈是明空。空可絕百非。真諦云何含於萬德。以此詳之。明不二義。即是佛性法身義。又若言此經未明法身常者。何得復言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漏盡無復諸漏。無為即不生不滅。豈非常耶。又云。但以名字故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即前文辨法身無為。此句明菩提常住。以二文徵之。則五時之教土崩。四宗之說瓦解。宜改舊迷同棲不二矣。

七釋入門義

今次釋入門不二之理。稱門凡有五義。一者至妙虛通常體為門。二欲簡別餘法門戶各異。今是不二法門。非餘門也。三欲引物悟入故稱為門。四通生觀智所以為門。五因理通教故名為門。此四皆從他受稱也。

問。理既是門。因何得入。答。藉不二教。通不二理。即是以跡顯本教為理門。問。正應以教為門。云何乃以理為門耶。答。文雲入不二法門。可言但入教耶。良以入理故稱為入。所以因理為門。問。常雲二諦為教門。為通不二理。何故不用二不為不二門。耶答。自有二通不二。以二為不二門。今此中雲入不二法門。不雲從二入不二。故不以二為門。問。二諦為門。遂入不二理者。亦應不二為門。應入非二非不二。若不二虛通當體名門。二諦無垂。亦當二名門。答。通即義例。但二諦未極。可得更從二入不二。今此不二既為究竟。不得雲從不二入非二非不二矣。

問。不二當體是門。以何為證。答。其例甚多。如法界法門。不可從非法界入於法界。亦不可從法界更入非法界非不法界。故法界當體為門。問。法界何故不得更入非法界非不法界。答。經云廣大如法界。嘆法界圓滿究竟。故不得更有所入。問。法界與不二。何異耶。答。同是一道。但名字不同。何以知之。經云。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法界平等即是不二。不二廣大。無法不含。即是法界也。

問。今但稱不二。即唯攝不二。不攝於二。云何同法界耶。答。若爾者。法界即但攝於法。不攝非法。云何名廣大耶。今明無一法而非法界。亦無一法非是不二。但失不二。強謂為二。竟不曾二。如迷法界而成非法界。所以言出法界。竟無所出。問。誰入此門。答。無人入也。所以然者。有能入之人所入之法。即是人法二見。云何入不二門。問。既不見人法。無能入所入。云何稱入不二門。答。良以不見能入所入。方入此門。如般若開宗身子問。云何菩薩行般若。如來答雲。若不見菩薩。不見波若。不見行。不見不行。如是菩薩行於波若。見能行所行。即是諸見。豈行波若耶。問。若了無入不入方入門者。二乘亦悟無入不入。何故不入此門。答。此門明二即不二。名入不二門。二乘在有不見空。在空則舍有。恆是二見中行。何猶得入不二。問。何文明二乘不入不二。答。釋論雲。唯摩訶衍中。明生死即是涅槃。三藏中無有此說。何猶入耶。問。經云三乘同入法性。法性即是不二。何故言不入耶。答。二乘析法明空。得小分氣。是故云入。以理言之。實不入也。此義後當具明。

問。何位菩薩得入此門。答。五十二位。皆入此門。所以然者。十信則信不二。故名信入。十解解不二。名為解入。十行從解起行。名為行入。十迴向解行純熟。名為順入。登地以上。名為證入。佛則究竟入也。問。外凡十信云何已入。答。發心畢竟二不別。故從始發心。終乎後念。皆習中道。恆觀不二。是故能入。問。外凡尚入。二乘云何不入。答。二乘法中。無有此說。何猶入耶。又十信一阿僧祇劫修行者。良為不二之觀難成。小乘極多雖至百劫者。取舍之心易習故也。

問。佛入空觀。猶見如外有佛佛外有如不。答。若如佛為二。猶為二觀。何名不二。既不見二。亦不見一。如是不見五句。而如佛宛然。斯處幽微。唯佛境界。問。既不見五句。何名不二。答。良以見五明為二見。以不見五。故稱不二。問。如佛不異。可名不二。而境智宛然。何名不二。答。二常不二。故名不二。

八攝法門

問。入不二法門。與三波若。三觀。中。觀。論。五佛性等諸法門何異。答。題雲入不二法門。含有三義。一不二教。次不二理。三不二觀。據能化為言。由不二理。發不二觀。由不二智。說不二教。就所化辨者。藉不二教。悟不二理。生不二智也。不二理謂實相般若。不二觀則觀照般若。不二教則是文字波若。此三眼目異名。更無別體也。不二理則義相觀。不二觀謂心行觀。不二教謂名字觀。不二理即中道。不二觀謂正觀。不二教則名為論。但為佛印定。故名不二經。菩薩所造。名不二論。更無別體也。不二理即因佛性。不二觀謂因因性。由不二境。發不二智。故是因因。但觀智圓滿。即是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涅槃。以此因果。顯非因果。即是正性。故五性不二理。及不二觀。既不立文字性故。不二教不攝之也。問。不二法門云何攝此耶。答。經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之二句。總攝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能化所化。事無不周。所以然者。由失不二道故名為癡。如成論雲。不見空者。常有無明。小論既然。大乘亦爾。由癡故所以起愛。如涅槃雲。狂故生貪。以貪愛故受身。受身則有死生。以失不二故。有六道四生。是以不二為生死本也。諸佛菩薩體悟不二。故有波若。見眾生失於不二。無二謂二。而起大悲。此則空悲二道。以空觀故。則體其二不曾二。以大悲門。傷眾生無二橫謂二。既大悲內充。故散身六道。方便誘引。令歸不二。是故不二為眾聖之根。豈但斯一教。

問。經云。波若為母。方便為父。故生眾聖。悟不二。但有波若。無有方便。云何眾聖皆由不二。答。餘昔亦疑此言。今已悟矣。夫論悟不二者。必由識二宛然而是不二。方名悟不二耳。既識二即不二。便具二慧。何者。二既宛然不二。即不二宛然而二。既識二即不二。名為波若。即解不二而二。名為方便。波若與方便。猶是一觀。如二不二。猶是二法。由悟二即是不二故。波若即是方便。問。既其即是。云何分於二慧。答。一觀兩照。故開權實。照二不二。名為波若。照不二二。故稱方便也。問。波若照何法不二。方便照何法二耶。答。波若照六道顛倒二是不二。亦照佛菩薩不顛倒二是不二。方便照六道無二謂二。亦照佛菩薩隨緣故二。問。不顛倒二。應是不二二。顛倒二云何亦是不二二耶。答。顛倒無二橫謂二故。亦是不二二。但於顛自成二故二耳。故了不二。則具二慧。二慧生一切賢聖。淨名由二慧而生。二慧由不二故有。所以不二是淨名之本。故云立道本也。

九體用門

問不二既為本。應最初則說。不爾最後方陳。何故非初非後。中間說耶。答。欲收用歸體。從體起用。故處中說也。收用歸體者。謂攝經初二用。歸於不二也。又淨名說二。本意令悟不二。欲示從二入不二。故初明二。後方明不二。次從不二更起二用。即是香積品等諸奇特之事。非但一經如此。眾教皆然。但此經文約意含。故偏說耳。若最初即說。但得從體起用。最後說者。唯得收用歸體。以處中明之。故義得兩兼也。又眾教所起。各自有原。此經之興。事由於疾。統六道以癡愛為原。總群聖以大悲樹本。拔癡愛故。託疾毘耶。有緣之徒。皆來問疾。即說生死過患法身四德。令厭已體求於佛身。即初集意也。佛在菴薗。為其集眾。遣使慰之。至門疾品。還論二疾。一菩薩大悲之疾。二眾生癡愛之病。說此二病。名說法門。不可思議品現神通門。觀眾生品明所化非有。故興無緣大悲。佛道品辨能化菩薩無方妙用。反常會道。此四品兩雙。並未得論於不二。今始收此二。歸乎不二。次從不二方更興二矣。

十共釋門

問。不二既攝前生後。何不自說。乃與眾共談。答。凡有十義。欲示不二眾教同歸千聖共轍。故命異人令同說不二。在人雖異。所悟是同。即是顯不二義。二託人優劣顯入有三根。三者示惑病非一教門不同。四顯不二義廣非止一法。五示階級次第令從淺入深。六顯淨名入深令尊人重法。七將欲散席各陳妙悟。八上已嘆淨名文殊德。今次彰大眾之德。九明一切菩薩能說能入。小乘之流闕此二用。十明諸菩薩與物各有因緣。顯非由一人所能化也。

淨名玄論卷第一(名題上)

 

上篇: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下篇:維摩經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序 吾祖智者著疏申經其文彌廣。而荊...

佛說盂蘭盆經疏

佛說盂蘭盆經疏上 充國沙門宗密述 始於溷沌。塞乎天地...

觀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虛玄非名相之形。淨剎妙遠...

金剛般若經疏

金剛般若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略釋經題。法譬標名。...

佛說義足經

佛說義足經卷上(八雙十六輩)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桀貪...

伽耶山頂經

伽耶山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

佛說馬有三相經

佛說馬有三相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沙門支曜譯 聞如是...

五方便念佛門

五方便念佛門 天台智者大師撰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

佛說阿鳩留經

佛說阿鳩留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聞如是:...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說解憂經

佛說解憂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

佛說菩薩修行經

佛說菩薩修行經(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 西晉河內沙...

【佛教詞典】白黑二業

【白黑二業】 即善惡二業,白業可感淨妙清淨的樂果,黑...

【佛教詞典】諍

各方意見衝突不一致時,以言論定其勝負之議論,稱為諍...

同登彼岸,不為渡河,是為度夢

好,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現在我們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觀音菩薩在佛經中的事蹟故事

觀世音。梵語稱阿那婆婁吉低輸,現今在西方極樂世界,...

謙下低頭智內蘊,我慢高山人不敬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說文解字》中有講:秋,...

一念誠心的出發

大陸有座龍山寺,是從唐代就有的古剎,聽說清朝時代有...

佈施是助成佛之勝緣

佈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勝緣;佈施的功德隨著...

老婦人的毒誓

在佛陀時代,有一天,有一個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給牛撞死...

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佛教說: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孔子也要求人們...

陳義孝居士:往生極樂的三要三不要

由於悚於生死之劇苦、輪迴之路險、三界之無安,所以,...

可以幫對方把業懺悔掉嗎

問: 替小孩子拜懺,可是在夢中的時候,那個好現象出...

8妙招化解怒火

解決心情,才能解決事情。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

四個兒子

有一位在家學佛的女居士,對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

能夠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華

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就是你能夠依《觀經》來無論...

【視頻】晚課蒙山施食(平興寺)

晚課蒙山施食(平興寺)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30分鐘)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