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九

 出功德天黑闇女譬 釋死苦

聖行品之第三

迦葉生之根本凡有如是(至)觀於所生已見過患。

桉。僧亮曰。以凡夫顛倒貪生。而惡老死。明菩薩不爾也。僧宗曰。第三寄觀行門。明八苦相也。此中有六譬。皆明凡夫貪生。而菩薩見過。棄而不樂也。寶亮曰。此下第二觀過也。有六譬也。

迦葉如有女人入於他捨(至)散華供養恭敬禮拜。

桉。僧亮曰。為菩薩作譬也。菩薩愛生情薄。見生死過。則俱厭也。生是貪悅之本。譬女。五陰是生所住處。譬捨。乘因得果。譬之他也。生理可樂。譬之端正。智以御身。譬之捨主。名以表實。譬問名也。生是善果。其因淨故。譬功德也。果非不淨譬也。考名責實。問所作也。有生有實。譬能與也。

復於門外更見一女(至)汝若不去當斷汝命。

桉。僧亮曰。捨生名死。譬門外也。反生易顯。不須辭費也。即持利刀者。醫藥救生。譬持利刀。以防死也。僧宗曰。死是人之所惡。悲情內故。譬之門外也。

女人答言汝甚愚癡(至)我皆不用各隨意去。

桉。智秀曰。生在報前。譬姊。死居報後。譬之妹也。

是時二女便共相將(至)是故俱請令住我家。

桉。僧宗曰。凡夫也。無法財。故喻貧也。

迦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是故貪愛生死二法。

桉。智秀曰。雙合譬也。寶亮曰。此第一以二女譬凡夫。與菩薩相對也。

復次迦葉如婆羅門(至)如彼童子取菓還棄。

桉。僧亮曰。幼稚童子。譬始業菩薩見苦不深。未全忘生。如取菓已捨。若智行俱深。則不取不捨也。僧宗曰。菩薩是高行之族。以譬婆羅門子。曠劫為地獄所苦。絕人天食也。糞譬陰身。菓譬生也。欣生之情。譬欲取也。生之為過。聖之所說。譬智訶也。知貪生之患。譬赧然有愧也。為生天中有五欲樂。譬淨洗也。終不愛者。譬還棄也。寶亮曰。此第二以童子譬小菩薩。與大菩薩對也。

復次迦葉譬如有人(至)以其不見老病死故。

桉。僧亮曰。四衢道。譬佛四無量無齊限也。器譬經藏。食譬施戒定。佛為在家之人。初讚施戒。生死之樂。後說無常。讚涅槃樂。此法始終。皆佛說。凡夫貪生。不見後過。聖人見過。不生貪也。又四衢譬四辨。器譬名味句身。食譬施戒定也。賣之譬勸行也。遠來饑虛。譬經三途久也。此是何物者。稱其所求。問以定之。食主答言者。戒定能得天人之樂。後必無常也。是人聞已者。不為菩薩說也。多與我價者。生天不受四趣之苦也。僧宗曰。說法聚人之處。譬四衢也。化主說人天因果。取人利養如賣也。菩薩雖知天中報妙。見有死患。不欲生故。喻如彼人雖欲買食。為一惡故。所以遂捨也。寶亮曰。此第三以賣食譬釋教也。謂若生死之果如此者。聖人何意。說此五戒十善。受人天報耶。此是善不受義之誠證也。此教本接下愚。若不聞人天之樂。凡夫豈背行道耶。

復次迦葉譬如毒樹(至)下至十歲俱亦受苦。

桉。僧亮曰。此二譬同顯有生有死。脩短無異耳。寶亮曰。第四第五二譬。偏據生死果報。唯苦而無樂。

復次迦葉如譬嶮岸上有草(至)大涅槃經觀於生苦。

桉。僧亮曰。譬菩薩尚不貪天上報。況復欣此人中果耶。僧宗曰。險岸譬五陰身也。草覆譬無明也。岸邊甘露。譬妙藥報也。大坑譬死苦也。即便取者。貪樂果故。脩善因也。腳跌者。永淪生死也。寶亮曰。為外道作譬也。險岸譬非想也。草覆譬彼生死果報。而外道不知計為涅槃也。甘露者。譬禪定樂也。壽千年者。八萬劫也。貪其味者。著禪定也。深坑者。生死苦也。腳跌者。外道以非想為涅槃。失理故墮三塗也。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大涅槃經觀於老苦。

桉。僧亮曰。皆與衰壞作譬也。王譬壯色。敵國譬老。他土人民以譬憶念少盛之事也。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大涅槃經觀於病苦。

桉。僧亮曰。端正譬健色。夫人譬愛結。王譬病也。挑一目等。譬壞盛色。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至)住於大乘大涅槃咒。

桉。僧亮曰。唯除二禪者。凡死苦一至。無不惱亂。故以災為譬。菩薩死至。心不亂也。摩羅毒蛇其色黑。若觸人衣。戒人衣觸其行處。皆死。故名觸毒。阿竭多星。八月出也。因星結咒。消四毒也。僧宗曰。病之為苦。破壞浮囊。實為最苦也。

復次迦葉譬如有人(至)大涅槃經觀於死苦。

桉。僧亮曰。上來說死。而未說苦。今言於險難處。無有資糧者。諸受根滅。不受根起。名曰死也。不受根起。則生塗斷絕。譬險難也。受根不起。不起則無法。無法則不可資用。譬無資糧也。來塗茫茫。莫知所之。譬懸遠也。五根皆滅。意識獨行。譬無伴侶。業風所飄。求生不住。譬常行也。五道未分。譬不知邊際也。遇得生緣。乘癡受生。譬無燈明也。上來諸譬。說欲受生之苦。自此下譬死之苦也。說一切苦。皆由受生。心滅名死。滅不由戶。譬無門也。不受根起。譬有處所也。不覺苦樂。譬無痛處。醫藥不加。譬不可治也。諸根漸滅。強力所不制。譬無遮止也。受根已滅。不可更生。譬不得脫也。生滅根異。外相不改。譬無破壞也。人不喜見。譬愁毒也。不能害人。譬非惡色也。人懼其禍。譬怖畏也。是根皆滅。譬在身也。滅不可見。譬不可覺知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九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阿彌陀經義疏

佛說阿彌陀經義疏(並序) 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一乘...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序 此疏自智者演說。章安記錄。古來...

仁王般若經疏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 吉藏法師撰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一併序(〔宋、時〕) 東都沙門(寶臣...

佛說信佛功德經

佛說信佛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

【註音版】佛說妙色陀羅尼經

佛說妙色陀羅尼經...

佛說鹿母經

佛說鹿母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佛言:「昔者,有鹿...

佛說受新歲經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入楞伽經

入楞伽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請佛品第一...

【註音版】莊嚴菩提心經

莊嚴菩提心經...

法界圖記叢髓錄

法界圖記叢髓錄卷上之一 一乘法界圖。合詩一印。五十...

省庵法師語錄

省庵法師語錄 清 彭際清重訂 省庵法師遺書敘 省庵法師...

【佛教詞典】愛著生死

(雜語)凡有生者,不論在如何之境遇,不免生老病死,...

【佛教詞典】真如名為勝義

何故真如名為勝義?最勝聖智所行處故。...

患難中應持聖號,自然有不思議的轉移

原文: 接手書,不勝傷時之感,十餘年來,天災人禍,相...

閱讀佛經的注意事項

佛經為世出世間無上法寶,看佛經確實應以至誠恭敬之心...

以念頭為一根線貫穿佛號,這樣還是持名念佛嗎

問: 如果是以念頭為一根線,貫穿佛號。那麼還是持名念...

誹謗弘揚正法之僧有何果報

問: 請問師父,如果有人惡意誹謗弘揚正法之僧,這有...

李炳南居士的皈依因緣

民國十九年(1930年)四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反...

【佛學漫畫】一心三藏

雖言有「三」,實則也是直指「一實相」,就是指萬法都...

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觀來書,詞義均好,無可改...

電腦程序員的十條禪法

程序員是一份特別辛苦的職業,也是一個承受各種壓力的...

佛為病比丘洗浴

佛陀時代,有一個國家名為賢提,當時有位年老比丘因長...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誦戒儀軌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大安法師:如何拜《無量壽經》

問: 您在講經當中,提到過做鈍功夫,如拜《無量壽經...

一位老居士的瀕死體驗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義工,經常聽老居士...

【視頻】譚詠麟《心經》

譚詠麟《心經》

【視頻】佛光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佛光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